金曲大怪颱 陶吉吉,還有什麼話說?

看板Stella-Chang (張清芳)作者時間22年前 (2003/08/05 21: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3-08-03 03:49/■ 王祖壽 如果用颱風形容金曲獎,14 屆金曲獎是一個行徑路線超級 詭異的「大怪颱」,脫離常軌,摸不透它的心思,打算用人 們對這項娛樂盛會的期待包藏「颱風眼」過關,成為最後的 面貌。可憐的 Jay,怎能想像 13 屆連拿 5 項大獎,短短 一年就落得整晚坐冷板凳? 「野放客」抱走專輯製作大獎,爆出這項獎有史以來的冷門 ,冷門當然是相對於市面流通率而言,這麼說好了,如果昨 天你到Tower Records,除了頂好店,你根本買不到這張專輯 ,如果詢問店員,聽到的答案是:「很少」,更多的是「沒 賣」。 既然難在市面流通,大多數人聞所未聞,「野放客」憑什麼 拿獎?其實,從劉劭希同時拿走最佳製作、客語演唱獎,不 難理解,這是金曲獎「重點栽培」的對象。如果走進戲院, 看到台灣政府為了推行客語拍攝的宣導短片,就是用「野放 客」做音樂,更不難理解它得獎的「背景」,原來這麼雄厚 。 當然,從市面或背景來看對「野放客」是不公平的。劉劭希 連續兩張專輯「嬉哈客」、「野放客」,用時下年輕人流行 的西洋音樂元素顛覆傳統客家歌曲,他用客語唱 BossaNova ,用客語唱Punk Rock,對客語音樂來說,新元素豐富驚艷。 只是,這樣一張專輯有它的理想,卻沒有「流行」的條件, 放在「流行音樂」裡角逐名實不符,對金曲獎而言,顯然搞 不清楚自己的意涵,把它跟「八度空間」放在一起怎麼比? 又怎能讓金曲獎的群眾服氣?(從最有興趣索取金曲獎參觀 券的觀眾,以及轉播的電視台屬性來看,就不難看出這個獎 的觀眾近年愈趨低齡化)。 做為流行音樂的指標獎項,金曲獎當然有義務反映參賽期間 的歌壇氣氛。去年台灣歌壇被認為最重要的現象,就是「風 華再現」復古旋風,在最佳國語男歌手、女歌手獎項,入圍 的費玉清、張清芳適度顯現,但最後陳奕迅、莫文蔚拿獎, 前者聲音表情戲劇變化(詳見 91 年 4 月 5 日超音波周報 ),後者聲音表情展現自我個性(詳見 91 年 4 月 26 日 超音波周報 )。 更重要的是這兩張專輯品味獨特,成就歌手的表現,尤其是 陳奕迅「 special thanks to... 」,將專輯以三部曲貫穿 ,每一段都由短短幾句做為起承轉合,串連成一個歌手對幕 後幕前感謝的心情,簡直就是為參加比賽量身打造,足以令 評審動容。 如果說評審藉著陳奕迅、莫文蔚、劉劭希、閃靈,乃至台語 男歌手的從缺,標榜本屆獨具慧眼又不盡然,最佳重唱組合 選出S.H.E,最佳新人選出臨場表現不穩的許慧欣,都像路 徑不按牌理的怪颱一般,相對於其他入圍者,令人難以逆料 。 面對今年金曲獎這麼一個「大怪颱」,除非具備江蕙這樣從 唱工、聲望,乃至使用的語言意識型態通通無可挑剔的條件 ,無怪今年入圍名單揭曉時大家滿地找遺珠,記得「黑色柳 丁」未入圍最佳專輯之初陶?還氣得大罵今年金曲獎,看看 最後這樣一份得獎結果,陶?,以為如何? (本文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第8屆金曲獎評審) -- ▌ ▁▌▁ |情報員標號: adsl-sta-chu-64-156-203.so-net.net.tw |局中| ▌▃ |隸屬☆單位: 中央情報局 (bbs.e-cia.net) |邑情|
文章代碼(AID): #_BxNZ00 (Stella-Chang)
文章代碼(AID): #_BxNZ00 (Stella-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