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炸神明 評論:關於台東黑道人物的一部紀錄片 李道明

看板Sorry_Youth作者 (拍謝)時間19年前 (2006/04/13 10: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紀錄片的一個社會意義,是讓我們認知自己或其他人類社會中陌生但重要的文化或社會狀態。就此意義而言,《炸神明》在台灣紀錄片歷史上將會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因為,它為我們呈現了一個過去甚少被公開看見的地下社會的某種面貌。 當《炸神明》影片片頭跑完後,旁白聲音開始告訴我們:「在台東有一群人用赤裸上身讓人用鞭炮炸自己的方式敬拜神明。這些人多半是黑道上的成員,有的想要漂白,有的剛進入這個小社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可以得到什麼?」 就影片結構而言,這種方式近似美國電視紀錄片(尤以Discovery探索頻道為主)於片頭先總結全片主旨,然後再承啟開展內容。然而,這段旁白明示(或暗示)本片之主旨將是探討炸寒單爺的元宵儀式與黑道的關係,卻仍然不免令人心頭一震。真的嗎?這部紀錄片真的要談黑道嗎?因為,以往即便在西方也甚少紀錄片探討黑社會的。即便有,也往往在拍攝時遮遮掩掩。過去也有日本紀錄片創作者因為拍攝黑道掌控剝削打零工的工人而被刺殺的案例。因此,《炸神明》影片一開始就說片中人是黑道,難道不怕會觸怒他們嗎?這樣的疑問一時之間在我心頭浮起。可是,疑問馬ꐊW就獲得解答了。因為接下來介紹的每個人物,都不諱言自己是黑道,或承認自己在別人眼中是黑道。因此,你馬上就知道《炸神明》絕對不像新聞局所製作的民俗紀錄片那樣以儀式本身為主體。這部影片類似「探索頻道」的作法,是講述人物的故事,而且是講述參與「炸寒單爺」儀式的四位黑道人物的故事。 說是黑道嘛,其實這四位人物表面上看起來都不是什麼心狠手辣、無惡不做的壞蛋。他們雖自稱是流氓,身上也都刺龍刺鳳的,但影片讓我們看到一些他們的夢想、向善的心、為人父或為人夫的理念,以及在脫離黑道而不可得的境遇中掙扎的狀態。我很佩服影片創作者賀照緹有辦法找到這四位個性各異、卻又各有其魅力的黑道兄弟,也很感動這四位人物願意把他們的生活、家人與想法攤開給攝影機窺探記錄。 炸神明》的敘事策略很簡單,就是把炸寒單爺的準備過程與四位人物的故事交叉剪輯,構成影片前四分之三的內容,後四分之一則是呈現炸寒單爺的儀式,最後收尾則再用約一分鐘的時間簡單說明四位人物在炸寒單爺儀式結束後一年內生命的最新發展。這四位人物分別是軍師(智慧)型的李建智、由黑漂白中的阿成、開刺青店為羊頭而其實在做討債生意的大益、以及想當十大傑出青年但問題其實不少的家將成員暨刺青師傅的小逸。 這其中以卑南族出身但講得一口流利閩南語的阿成及其家庭的故事最為完整與有趣。有趣,主要當然是阿成承繼了台灣原住民天生的那種幽默感,以及坦誠、不太設防的談話。阿成的砂石場老闆說他一張嘴糊溜溜,說話天花亂墜,又有責任感,所以在兩年內就由司機升成經理。當然,影片也告訴我們,其實砂石生意在台灣是被黑道所控制的,所以阿成雖然白天在砂石廠督工管事,晚上則在有酒女陪酒的KTV酒家與「工程界」的「兄弟」應酬、「喬」一些投標的事,所以實質上他並未脫離黑道。因此,阿成雖然嘴巴講說他想脫離黑道而不可得,但他心中是否真的如此想、是否꼊u有矛盾與掙扎,其實我們作為觀眾,在內心中是不無疑問的。 影片也告訴我們一些四位人物失控的故事,有的是自己失控,有的是身邊人出意外而失控,也有人被「煞」到而失控。這些個體無法操控而失控的情形,也幾乎差點讓影片無法拍到四位人物參與最重要的炸寒單爺的儀式。就各個人物的故事本身而言,其實《炸神明》這部紀錄片是充滿了曲折離奇的戲劇性。比較可惜的是,影片對一些有相當戲劇性的元素舉重若輕,輕易的就處裡掉了或未再後續追蹤(例如阿成當殺手的歷史、阿成的感情糾葛、大益暴力討債的方式、大益急著出獄解決妻子被騙錢的事故、小逸的失蹤與躁鬱症的治療、李建智遇煞到除煞後的生活面貌等),使觀 眾「知道」但未「參與到」,殊為可惜。其實,這部影片用「全知性」的旁白與字幕來告知觀眾許多訊息,但展示給觀眾親眼觀察的卻不夠多、不夠細,致使觀眾始終只能旁觀,而沒能參予,因此當然就無法認同故事人物,不會進而對他們的喜怒哀樂產生同情或移情的心理了。這可能是本片比較令人覺得可惜的地方。 當然,這是比較吹毛求疵的一種看法。回到前面說過的,這部片子能處理到黑道人物的生活與世界,已是台灣紀錄片的一大突破了。謹向影片創作者與片中的人物表達誠懇的敬意與祝福。 http://blog.yam.com/conjunction/archives/1291349.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42.115
文章代碼(AID): #14FYg7pO (Sorry_Youth)
文章代碼(AID): #14FYg7pO (Sorry_Y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