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十年前後的台北小巨蛋—打綠@台北
看着窗外煙雨迷濛的貓空及樟山寺,我真的很討厭下雨天,天殘老闆娘也說,我似乎總是
在下雨天就emo。一來天氣令人心情不好,太陽之女天生就是討厭下雨,二來就是不想面
對要寫的研討會觀察報告、下星期要改的學生論文及要修投稿用的論文,那就來寫一直擱
着的心得文。近來不想動的時候,總是先動有意願處理的,起碼會逐步做完,不至於會積
壓到最後。
早前K及KL來臺北看演唱會,她們說很多人都知道政大的綽號是貓大。「怎麼我的『純血
』同學都說不知道﹗所以我才在心得文寫『貓大』﹗」(「純血」並不是我起的,這種說
法也的確不太禮貌。這樣的話,講得好聽點,我算是「混血」?)我就是喜歡用「貓大」
這個稱呼,覺得滿可愛的。w
其實從二月中開學後就一堆忙,因為在畢業的進度條中,竟然在我系執起教鞭教外系大學
生。從來沒想過會當老師的我,一教就是大學生,需要耗費太多心神。除了每週都要寫講
義、備課、改作業及論文、評價學生們的團體報告,還要改考卷,因此已經度過好幾個沒
能睡覺的週末,還要沒吃喝就直接去教書,因此今天睡到自然醒來還是很睏……演唱會完
結後的三月,除了要趕兩份工作,月底到臺南古蹟大學發表論文,卻也忙得要命的在僅有
時間內參觀兩個美術館,就是拍攝(……戀人絮語)MV的地方,參天大樹宏偉到令人屏息
,光線美得令人驚艷。在二館遇到同樣是來打卡的漂亮的妹妹們。
因為日常生活太忙的關係,想着在蘇打綠新一歲來臨前寫好心得文就好。演唱會之先,已
經決定好心得文的內容。「青出於藍」,現在有更多的打粉寫演唱會的心得文及記錄
talking,覺得自己不用再記錄了,而且只想好好感受臺北場,加上中過COVID後,腦霧令
記憶力大減,那就將心得文回復本來應有的形態。想起十年前的「故事未了」,因此心得
文的主題是「十年」。
「人生有幾多個十年?」這是過去某套火紅的香港電視劇中的名句。十年,說長不短,卻
像被時光小偷偷走了日月。十年前第一次一個人旅行,選址是臺北,原來也單着這些年了
。記得當時訂了12月14日至20日的來回機票及住宿,後來才有「故事未了」演唱會官宣的
消息,想着如果搶到票就改機票去看演唱會吧,結果很順利的用一分鐘就搶到12月13日交
響特A區5排10號的搖滾區門票。
點開筆電中的照片,當年還真的是瘋狂。本來沒想過要去的華山冬專簽握唱會以及女巫祭
,前者因為被Sally姐勸說而到現場買冬專參加(在Sky Music訂的預購版沒有帶去旅行,
所以變成有兩張預購版冬專),後者則在原本登機時間之前致電回港改機票,去完女巫祭
再趕飛機。「所以現在變成窮學生了嗎?」前些天古琴學妹才叫我有空可以到臺北101附
近林立的百貨公司逛逛。「學姐從前在香港工作時,的確可以隨意逛。」我苦笑的說。不
止是臺灣的百貨公司,就連現在的海外演唱會都能隨心的去吧。
十年前踏進小巨蛋的自己,完全沒想過十年後居然在臺北居留,更沒想到接住我的竟然是
貓大我系。還記得那突然加插進來的演唱會,導致我多訂一晚在小巨蛋附近的旅店,買完
四季LP、白T、sodagreen calendar及托特包,由於得到了兩張珍貴的冬專海報,還特地
返回旅館放下再到小巨蛋。因為在冬專簽握唱會入手多一張冬專,獲得了第三張海報,前
幾年才將其中兩張分送予蘇打泡及飛魚哥。那次旅行後,我的行李箱都一定有海報筒的位
置,為的就是保護海報的安全,那次的三張海報是手提拿上飛機呢。至於一黑一白的
sodagreen calendar,來臺前被我當成是餞別禮物分別送給K及KL,以紀念我們的情誼。
關於蘇打綠,除了有參加活動的回憶,更多的是友情建構出的新世界,而現在所處的貓大
及我系,也活生生存在於我的生活中,甚至忙得幾乎沒能離開校園,頂多走過道南橋去超
商購買日用品。從前在網路看到的小故事,那些地標都走過了。某次晚間走後門返回山頂
的宿舍,蔣公銅像彷彿活起來的盯着我。走後山的話,我總會看一下9303的窗。現在剩下
要找的,恐怕是主唱大人那個簽名冰箱,看到某位不認識的大神學長的粉專寫着,那冰箱
被搬到藝文中心了,也許找一天日間時分去找找,晚上去怕被認為是可疑人士。還記得第
一堂授課,教着那些我能生出來的孩子,幻想着團員們當年大概也是這副樣子,說着我第
一次來貓大前,不知道有貓大這所大學(心裏想着,是因為打綠才知道的,這會否被老師
們罵lol。而當年我真的不知道「蘇打綠」是甚麼(別揍))。當年In Summer的心得文仍
在板上,那打滿我一身的青楓,依然屹立在四維堂前,每次經過都會看看它。文中最後一
句「說不定一晃眼又回到這裏」,竟是我對自己生命的預言,2016年8月7日離開,2022年
9月2日回來。
說遠了。看着十年前門票的照片,記得當年現場取票,是要用護照到小巨蛋的櫃檯領取的
。今年演唱會進場前經過,那個櫃檯大排長龍,勾起當年的回憶,彷彿看到十年前那個自
己的背影。不同的是,K及KL說那個櫃檯似乎是門票查詢櫃檯,名字出問題的都要過去辦
手續。是的,我不再是一個人看演唱會,現在有同伴了,這兩小妮子當年還是學生呢,但
我變回學生了XD。
十年前那次演唱會後,除了「牧羊人的星期三」小小沙龍,其餘門票都是靠神隊友才買到
票。記得臺北場優先購票當天,早上是以助教的身分去旁聽(高冷男神的課不敢請假,被
知道要搶蘇打綠的票肯定會被教訓吧,他跟廚神老師還要是好兄弟),下課後趕去分享會
,傍晚再趕到達賢圖書館參加學術講座。翻開公開售票當天的搶票對話,在我喊着搶不到
票,「爛政大」時(「純血」同學教的,其實交流板上的學生們都是這樣喊),K說︰「
不宜搶票,宜專心讀書。」KL則補刀︰「宜修煉。」謝謝她們分別搶到其中一天的票,還
要是連座﹗當年因為COVID封鎖邊境而無法一起參加「太空備忘記」臺北場,甚至見證復
團一刻的遺憾,終於可以彌補了﹗她們都沒有到過小巨蛋看蘇打綠演唱會,所以對特區的
票很執著,很想要站在小巨蛋的地上。也許上天為了補償她們,所以兩天都搶到特區的票
,我的位置在2月22日是「特三D區5380 5排12號」,23日則是「特二B區5380 3排5號」。
2月22日當天,約了她們提早到小巨蛋排隊買周邊。雖然她們晚到了,卻幸運的買到最後
的S碼大學T,我則因為在大學正門前遇到神的巡遊,比她們更晚到達,所以買不到,只好
預購及現場入手四季毛巾、托特包及蘇打包。沒想到近日收到博客來通知說大學T延後至6
月中出貨,本來寫宿舍地址收貨,但因為今年要提早在6月21或22日回港,恐怕要改回香
港的地址。
因為她們從未進過小巨蛋,帶她們到小巨蛋附近的早午餐店用餐後,便提早進場打卡。可
惜第一天進場前才發現場外另一邊及另一個入口進場後有backdrop可以合照,變相是錯過
了。
進場後,最驚喜的是找回一首從前滿喜歡的歌︰林憶蓮〈為何他會離開你〉。第一天的位
置不錯,雖然行與行中間有點窄,卻有滿多時間可以在夾縫中看到青峰,因為小綠就在眼
前。比較困擾的是,坐在右邊的似乎是大陸男打粉,幾乎每首歌都跟唱,而且唱得滿大聲
……心想︰我買票入場是要聽青峰唱歌,OK?
即使是坐着,前邊都是一片中央山脈,有一位男生身高似乎有190cm(汗)……所以我們
完全看不到打綠是從哪邊上臺。直到音樂響起,射燈打下來才知道位置。第二天的位置前
一點,彷彿是在看高清電視一樣,連青峰的睫毛都看得清楚,很精緻的臉蛋。剛好我們那
一邊的位置是拍攝的那一邊,所以很多時候打綠都在面向聽眾,而且也因為桅杆正在眼前
,看到那下面是一個小型升降台,六位團員剛好站在上面的大小,上落時一臉認真的模樣
都很帥﹗
雖然跟香港場應該是一樣的歌單,但因為城市及座位不同,感受也不同。回到我出生的城
市聽你們唱着〈早點回家〉,在你們成長的城市聽着同一首歌,感受到蘇打綠真的回家了
,相信團員們也覺得感觸。
〈你被寫在我的歌裡〉也一如既往地是talking及鬧着玩的情節,談着用一個字形容團員
的近況,惟獨欠青峰的。「可能是『虧』?」忘記是哪個小妮子說的,記憶中只有這個字
。青峰及女神面向我第二天坐的那區講talking,那時候才發現女神也有專用麥了﹗畢竟
要一起唱,所以就買好一點的吧。最後兩人的一鞠躬很像小公主及小王子,可可愛愛的。
〈狂熱〉及〈控制狂〉永遠是最好跳的夥伴,大家聽到前奏時,身體已經動起來。第一天
因為在第5排,後面沒有座位,而且前邊一片中央山脈,所以可以肆無忌憚的跳‧起‧來
﹗到最後真的有感覺到「地面」在晃動……第二天在另一邊時,才看到有工作人員拿着告
示牌宣導着不能跳,才知道不能跳(第一天被中央山脈遮住而完全沒看到),但大夥似乎
無視。第二天在特二B區看着第一天特三D區的聽眾不斷在跳,前邊是拿着告示牌的工作人
員跑過,那畫面真的滿有趣,也明白青峰的意思。也許是第一天那區比較嗨的緣故,我們
都跳到、喊到累攤了,心想第二天還有力氣嗎?我禮拜一及二還要教書耶……會否講不出
聲……實驗證明之後連續兩天都站着教書三小時完全沒問題,體能有被打綠訓練得很好(
誤)。
〈故事〉依然是意境優美,將我深深折服的歌。在現場聽着的時候,突發奇想的覺得,這
首歌可以當成是我課上的教材,主題剛好符合。因為課程上的調動,答應學生們其中一小
時教一些輕鬆點的東西(一聽到輕鬆的就點頭如搗蒜),也許真的來講這首歌?
阿龔彈奏〈終點起點〉的部分,一開始以為是原來設計好的部分,怎料是跳過彩排的驚喜
﹗我們仨一邊牽着彼此的手,抬頭看着照片,因為疫情而不能入境一起追綠/青,一直是
我們很大的遺憾,所以很慶幸當年我們仨有很衝動的來看青峰唱倒數。相隔兩年半後,只
剩下我孤身來臺,剛好也是看青峰solo(SPACEPORT)。當看到魚丁糸及復團的照片,我
們搖着彼此的手。沒想到青峰蹲在鋼琴前的地上哭了,這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幸好復
刻之路走完了,二十周年巡演也快結束。主唱大人,你快要可以下班了﹗﹗﹗
一開始的確有想,臺北場是否像當年「故事未了」一樣,有管弦樂團一起演出。回想當年
獨自走進小巨蛋,雖然坐在搖滾區,沒看到管弦樂團,連團員也只是見到阿福、阿龔及小
洋,青峰則是雨露均沾,但音樂所帶來的澎湃,那彷彿變得特別的〈小情歌〉,〈左邊〉
的視覺畫面,團員及管弦樂團在我那區離場又進場的畫面,直到現在還鮮活的存在於腦海
裏。雖然這次沒有管弦樂團,但只要是蘇打綠就好了吧。K則是從未看過管弦樂團版的演
唱會,於是飛倫敦及柏林拼拼去。
由於第一天的位置經常看到小綠,青峰也在旁邊開始唱〈說了再見以後〉,因此我們得見
「手寫書法」。我們仨都很興奮﹗畢竟是第一次看到青峰的「手寫書法」,一筆而就的豪
氣,不像人看起來弱不禁風。近來我們仨的閒聊,也有提及十年間的改變,以前的青峰的
確很瘦,現在有肉了才好看(喂)。
聽到不熟悉的前奏,我問︰「這是新歌嗎?怎麼香港場沒聽過?」K睜大雙眼說︰「這是
你的入坑歌〈喜歡寂寞〉啊﹗你不認得了嗎?﹗」也許是在貓大的生活太忙,沒時間寂寞
,所以就忘了吧。人生是要向前走的,改變不了過去,卻可以創造將來。即使回望,通常
都是想到「啊,當年的自己一定是瞎了眼才喜歡他﹗」那又有何意義。既是如此,倒不如
祝福自己下次遇到能夠託付終生的良人。第二天看着在高臺上唱着的青峰側臉,想到的是
,嗯,這人真好看。
〈追追追〉也是必跳的節奏。因為第二天那區宣導比較兇,而且我們在第三排,後面有聽
眾,因此也擔心會阻礙到後面的視線。後來因為後面的人都站起來,因此不管了。喊出「
嚥 氣 啦﹗」時,身為香港人也不諳臺語的我突然想到,為啥我要喊這句?
唱到“Tomorrow will be fine.”,應該是我們仨最大感觸的時候。當年本來能在現場聽
這首歌的首唱,因為疫情而被逼錯過,心中一直留下一個很大的洞,現在能夠一起在小巨
蛋聽到這首歌,雖然不是當年的場合,卻也算是修補心中的破洞。第一天我們一邊擁抱着
彼此一邊聽,第二天則是好好的看着舞台。青峰猶如小精靈般跳動,注視着聽眾在唱,在
那噴飛的彩帶及漫天四季紙花下,那浪漫的畫面美得我還記得很清楚。「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間彷彿凝住,「但願長醉不願醒」。
這一站的一刻,沒想到“Silent Angel”是這樣的一首歌,那刻滿想知道老師們的心情。
老師們坐在包廂裏,初時看臉書的照片,還以為是去後台探班,因為背景像是辦公室的地
方。也許是跟貓大有關的歌,因此聽到時被擊中了。「起身後幸好在這裡安坐」,就是假
日醒來後看到窗外陽光照進室內的畫面,起床看着光線推移,就是歲月靜好的證明。很感
激貓大成為在臺接住我的第一塊陸地,儘管未知將來如何,起碼在這裏留下美好的回憶。
至於點歌的部分,22日的〈對殺人狂指控〉、〈百年孤寂〉與23日的〈白日出沒的月球〉
、〈沒有煙抽的日子〉讓我意想不到,最後的〈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真的圓滿了臺北場
的二十年一刻。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23日的阿福很認真的看着我們這一區的眼神﹗雖然
沒有被點中,但因為他很認真的想將大家的樣子記住,因此覺得被尊重及珍惜。
散場的晚安曲跟香港場的不同,第一天因為忙着當「拾荒者」而沒有仔細聽,第二天聽着
就覺得很鬧XD﹗
兩天都因為當「拾荒者」而晚了離場,而且之後連續兩天要教書,因此不能參與聚餐,同
時只能叫uber回貓大。幸好是一條大直路就駛回去了,卻是下着不小的雨,讓拿着彩帶及
紙花爬回宿舍的我很狼狽。第一天走進電梯,聽到兩位女孩聊起「哎~剛才青峰有cue你
的雞丁耶﹗」,我默默聽着她們的對話,然後步出電梯。
連續教書兩天後,才有時間整理,以及在粉專中挑選幾位沒能拿到或是未能到場的打粉分
送彩帶及紙花。接着就是一直忙,直到現在。
本來想過要去東京場,因為那之後幾天是連假,但演唱會當天早上的身分是助教,而且東
京比臺北早一小時,所以來不及飛行。現在不止是每天,而是每天不同時間的身分都在老
師、助教及學生之間來回切換、跳躍,能像今天這樣按停時間寫心得文的機會不多(寫心
得文真的寫好快,果然是非正事才最用心)。
除了經濟上的壓力,作為老師的責任也令我無法像從前一樣,想參加活動就去。例如倫敦
及柏林場,中間卡了一週要教書,那就不能兩場都去;就算是4月28日那堂剛好給學生放
假寫論文,時間上也不能玩到最後才回來,因為怕飛行延誤,趕不及回來就完蛋了。惟有
喝原萃遠距支持?(之前原萃臉書的公告讓人感覺是去現場的打粉不會見到青峰,加上當
天早上也是老闆的課,在不確定活動時間的情況下就沒趕去松菸,結果錯失看帥哥的機會
嗚。因為住宿權在四年級就期滿,如果真的開貓空茶園演唱會,許願是在一年內,打開窗
就聽到歌聲吧XD)因為開課意願是一學年決定一次,現在已經要填覆下學年的開課時間,
接下來應該還是會禮拜一、二下午開課,將來的活動若不是在禮拜五、六的臺灣,特別是
臺北,能夠參加的機會比較低。畢竟每上課一次,就等於廢掉一天,因為太耗費心神、體
力及時間。
惟有在心中默默的祝福吧。
P.S. 未知〈蛋撻的滋味〉會否誕生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9.160.3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dagreen/M.1745699143.A.D6E.html
※ 編輯: AvaCHOW (140.119.160.30 臺灣), 04/27/2025 04:46:25
Sodagree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
111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