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路線大轉彎 飄移高手排位賽(提到Sandy)

看板Sandy (林憶蓮)作者 (stella N )時間20年前 (2005/12/07 13: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提到Sandy) 撰文 馮禮慈 2005/11/18, 週五 在普遍情況下,大部份樂手都是由始至終風格統一的,即是說他們所玩的音樂會一直留在 一個較特定的範圍內。當中風格會隨他們的年紀或環境而有些轉變,但到底還是有跡可尋 ,離不開他們的一貫風格。 不過,世事總有例外。有些音樂人與其他人不同,他們的音樂會有巨大而明顯的轉變。在 這類音樂人的一生事業中,會出現一次或多次的音樂風格或音樂類型的“急轉彎”,就像 在秋名山多彎的車道上施展飄移伎倆,令他們的藝術道路多姿多采。 這種音樂人在外國不多見,在華語樂壇更少。今次我們看看這些你或許未有留意其中微妙 變化的“少數派”。 第一位 王菲 王菲是華語樂壇最矚目和最明顯的一個風格轉換者。她風格轉換次數多;變化大而明顯; 轉變多次仍能取得商業上成功,加上她形象上也會作出相應的轉變,令她每次轉變都萬眾 矚目。 王菲歷年的轉變過程: 港式流行曲+AOR(高格調流行曲)(王靖雯時期) →改編日式流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時期) →台式流行曲時期(《棋子》、《我願意》時期) →The Cranberries時期(《夢中人》時期) →Cocteau Twins時期(《胡思亂想》時期) →Dream Pop時期(《Di-Dar》時期) →典故式虛幻歌詞時期(《寓言》、《只愛陌生人》時期)…… 第二位 黃鶯鶯 黃鶯鶯是一個深被忽視的嚴肅創作人和探索者。黃鶯鶯早年唱英文歌,屬少女式歌星;後 來唱國語歌,是完全的主流歌手。但當很多人以為黃鶯鶯只不過是另一個主流歌星時,她 已走上了勇敢的、具創意的音樂路線去。 黃鶯鶯(Tracy)1991年成立了“翠禧音樂工作室”,即不斷作出音樂探索,它曾與小蟲、 伍佰等合作,走過Hip Hop、搖滾的領域,之後更多次與日本音樂人一起製作出很多不同種 類的作品,深具實驗性。 第三位 崔健 崔健的近作有更多的Hip Hop和電子音樂成份在內。人人皆知崔健乃中國搖滾第一人,他的 風格至今仍界定為中國搖滾的聲音。很多人以為崔健的搖滾風格一直沒變,查實不然。 崔健早年作品(如《浪子歸》)中的歌曲已與他《一無所有》和以後的搖滾樂頗不相同。 到了《紅旗下的蛋》開始,崔健已開始向Hip Hop和Rap方向做試探,他的近作《給你一點 顏色》就有更多的Hip Hop和電子音樂成份在內。崔健其實一直在變。 第四位 林憶蓮 林憶蓮最近在香港再開演唱會,反應很好。香港歌手林憶蓮初出道時只是個少女偶像派歌 手,她的“小雞聲”和她的“矇豬眼”未有令人對她在音樂發展有很大的期望。 可是林憶蓮向大家證明了她是個嚴肅而超卓的音樂人,她很快就成功轉型為成熟的城市歌 手,唱R&B(節奏怨曲)、AOR(高格調流行曲),之後與不同音樂人合作,於音樂上不斷 取得了創新的成果,成為華語樂壇一位高雅、成熟,深具風華的巨星。 第五位 范曉萱 范曉萱做過不同的音樂實驗。初出道時是“小魔女”,是唱卡通片主題曲的小女孩;之後 是懷春的玉女;之後是唱高格調流行曲的韻味主流歌手。 然後,范曉萱來了激烈的多番突變,變成了前衛的“絕世名伶”,之後更走到了實驗電子 音樂範疇、Cutie Pop獨立音樂世界,還試過Trip Hop、Noise等不同的音樂實驗。 其他名字 除了以上五位超卓的“變臉”歌手外,尚有以下幾位值得一記: 台灣:林強 中國內地:竇唯 香港:草蜢、盧巧音、何韻詩、傅珮嘉 註 :作者為資深樂評人,撰寫樂評二十餘年,主要評華語流行音樂,音樂口味廣泛,除中 文流行音樂外,亦評Rock、Pop、Jazz、中樂等,評論文章多年來發表於香港報章雜誌,並 曾創辦及主編《Top》音樂雜誌與《豁達音樂誌向》。現於香港中文大學任客席講師,講授 《香港流行音樂》。 “樂壇排行榜”旨在以趣味形式分出樂壇中林林總總好壞高低,作者雖涉獵較廣,主觀當 然免不了,亦可能一時失覺,不敢說是權威論定,一錘定音,只希望可引起討論,歡迎各 位反映意見,甚或列舉理據,定出你們心目中的排名,讓我們可多添顧問,因應修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84.120
文章代碼(AID): #13bdeYfY (Sandy)
文章代碼(AID): #13bdeYfY (S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