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憶蓮嘴嘗美食不談情
林憶蓮嘴嘗美食不談情
宣傳新書不提婚變 盡力讓女兒幸福
【簡竹君╱台北報導】林憶蓮(Sandy)昨出席她的新書《上海回味》台北簽名會,她不談
婚變,只談生活:「我很好,現在忙碌、踏實也開心,感受到許多朋友的溫暖,謝謝大家
關心。」至於女兒喜兒,她說:「每個母親都希望給小孩溫暖的家庭,我會努力做到。」
Sandy簽書會原本不接受媒體採訪,避免婚變混淆新書焦點,但昨天她接受三個與著作有關
的問題,媒體費心將問題從新書導向她的生活,她知道媒體用意,也和顏悅色回答:「身
為母親,當然最為兒女著想,我會盡力讓她感受到幸福。」
料理當成藝術
Sandy的新書《上海回味》日前在星馬推出英文版,並且再版,中文版最近在港台上架,她
連續兩天出席兩地簽書會。對於這本書,她說童年時在豐盛菜餚中感受家庭溫暖,這本書
的目的不僅是烹飪教學,也是一種Life Style(生活方式)分享,而且:「我想把成長過
程中,透過食物得到的愛及安全感,分享給周遭的人。」
她把料理看成是藝術,且發展出一套理論:「煮菜要保持好心情,因為心情不好做出來的
菜,一定不好吃。」她在工作後也會以下廚來放鬆心情,但現在生活忙碌,她難得做菜給
喜兒吃,她提醒讀者:「用享受的心情吃東西,才能吃得開心」。
指導歌迷做菜
昨天四位歌迷依Sandy書中食譜做出烤麩、炸豬排、醉雞、馬鈴薯青豆沙拉四道菜請她品嘗
,其中一道未完全照她的食譜運用食材,她讚賞道:「做菜就應該像生活,不能一成不變
,它很有創意,不錯!」至於其他料理,她也會給予「雞放太久,有點乾」或「紅蘿蔔太
軟」等專業建議,儼然是位專業的美食料理師。
笑談上海風味
林憶蓮出生於香港最多上海移民的北角,從小聞著上海菜香氣長大,雖然對上海料理有特
殊情結,也出版《上海回味》,但她昨天在記者會卻笑說:「上海菜雖然好吃,但口味太
重,太甜也太鹹,實在不是健康的食物。」
嘗湯包真歡喜
林憶蓮愛上海湯包,她說好的湯包皮薄餡滿,一口咬下,美味和滿足會隨著湯汁溢滿嘴巴
,讓味蕾和心靈同時滿足。她提醒讀者,湯包從籠子一取出,就要趁熱享用,才能嘗出鮮
甜美味,即使稍遲一兩秒,味道也沒那麼好。
藉料理憶亡母
林憶蓮的媽媽(後)有項特殊才藝,在外吃到什麼美味,回家就能如法炮製出一樣的料理
,讓林憶蓮(前排右)和弟弟大飽口福。如今母親已過世,但她說:「我將透過在廚房的
埋頭苦幹來延續我母親的執著,和我對她的思念。」
外婆粵菜一流
林憶蓮(右)小時候由外婆帶大,她說外婆勇敢而忠於自我的性格,對她影響很深。不過
最讓她魂牽夢縈的,還是外婆一手正宗廣東料理,洋山芋燒排骨、紅燒鯧魚或黃魚、節瓜
粉絲,都是能喚醒她童年記憶的人間美味。
美食傳達父愛
林憶蓮(左)印象中的爸爸沉默寡言,總透過食物表達父愛,不吝於購買上等食材,讓全
家每頓都有大魚大肉。她和爸爸一樣愛吃海鮮,爸爸總會為她夾起她最愛的黃魚皮,也喜
歡欣賞她津津有味啃著油爆河蝦的模樣。
2004年8月30日蘋果日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6.173.21
Sandy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