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5 輕描淡寫 四川的一課
看板Sammi (鄭秀文)作者sammi520 (Ah Mi/Mi mi cheng/165cm)時間17年前 (2008/06/08 13:55)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 0人參與討論串1/1
生命瞬間似被徹底推倒(翻)的骨牌。
生活一切由零,甚至負數開始。
四川之行,我目擊天堂頓變煉獄的災區。在最悲壯的情景下,我上了人性的一個美好課堂
。
我說過。我不想哭。因爲我相信微笑能抵禦悲痛的來襲。這是上機前對自己許下的「承諾
」,我一直緊守。直至聽到部隊們在吭聲高唱進行曲,我站在臨時的小木台,望着台下的
年輕小部隊,每個喉頭都釋放出百種滋味,軍官說他們有的都失去了父母,有的嚴重受傷
,有的只剩下自己……部隊臨時基地的天空上,嘹響着震天的進行曲。是血濃於水的效應
嗎?是來自同胞的感應嗎?是悼念嗎?是激盪嗎?我内心似扭成麻花狀,很痛。曲子在微
涼的黃昏中響徹,我聽到一半,眼淚靜靜流下來,緩緩的,不動聲色的;淚水滑過雙頰下
巴,直抵這片黃土地之上。在滿佈淚水的眼眶中,我看到一個小伙子部隊偷偷哭着,淚水
直滾,我倆一刻四目交接,他流下的淚和我當下流下的眼淚似共墜進同一個淚海,一刻的
匯聚,我努力給他一個溫暖的微笑,但我愈努力擠出微笑,淚水卻愈「作對」似的洶湧奔
流。也許在這小伙子的生命中,我就只能給予這麽一點點的微笑鼓勵,但看到他在淚水中
努力地回應我的微笑,我知道,這短短數天的行程,意義已牢牢的抓着了。我們的行程很
緊密,我沒有餘閑停下細聽每一個感人的故事。這些年輕小部隊體形並不魁梧,但卻承擔
起拯救性命的重大使命,作爲他們的父母,是在一種怎樣的不捨和心痛中?人性的美醜,
就在這些大災難中,有了一次的大徹大悟。捨己的精神,在五月十二日之後,有了一次最
動人的示範。
良善,你我都有,但在這繁華盛世中,我們都安逸於自己的生命樂土,我們的善心曾偶而
爆發一下,偶一而為的善行,足以安頓我們的良知好幾個月。這個世界太吸引,我們都汲
汲忙於尋找對自己有益的人與事。「幫助別人」、「惻隱」、「善心」、「仁慈」我們都
有,只有偶而我們會因爲這個絢麗繽紛的世界而忘了遵行。又或者,我們都習慣帶着一把
隱性的尺去幫助別人。計算也許是人既定的人性特點,在施予的同時,我們也必須學習更
大的慷慨。這地震的一課,讓我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不設上限地幫助別人的動人事例。
我坐在大巴裏,臨近災區,我看到連綿的不是蜿蜒山脈,卻是仿如倒下的骨牌。房子塌了
、歪了、扁了、斷了、曲了、毀了、裂了、碎了、破了,而且大都……空了。十室卻是九
點九空。鋼條、木頭、磚瓦,彷彿似被頑童刻意推翻的積木。受災的人民似被迫進行戶外
的紮營大會,帳篷一個緊貼一個,藍色的帳篷色調,似喻意一種劫後的悲憂。帳篷外的簡
陋小木枱凳徹底取代了家中的大沙發和飯桌,我看到一個七八十嵗的老婦人,一手握着一
碗大大的白飯,一手握着一碗類近燉豬肉的餸菜,我猜,美味與否已經落得不再重要。由
受災的一刻開始,尋常的平民百姓突變成一無所有的災民,這身份的巨變不幸見證了黃霑
先生的精煉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經得風浪起跌,當然有幸有不幸。」
「好好活下去」是唯一的選擇。生命不是汽水罐。生命的可貴是來自我們誰都沒有任意丟
掉的權利。劫後餘生的生命該如何活?如何「好好」的活呢?我們遇到美好的事,大都會
笑。「好」與「笑」,似乎有某種秘密的連繋。既然溫總理鼓舞受災者要「好好活下去」
,大概亦希望他(她)們能在苦難中帶着微笑活下去。
人與世界最大的連繋,大都建設於人與人之間的愛以及關係。因爲活着有愛,不管是愛人
又或是被愛,都讓我們跟這個世界建築起一種莫逆的關係,但這次行程,我親眼目睹了「
家、破、人、亡」這四字,我一邊探訪,一邊苦思,親人若沒了,就似乎等於失去與世界
接軌的重要原因。原來,「我所愛的人」或是「愛着我的人」一直就是我們活着的美好原
因。沒有了親人,愛人,朋友,這個世界的意義還剩下什麽餘韻呢?也許這個地震正好讓
我們上了一個「愛的奉獻」的課堂。我們都樂於飾演被愛的角色,但當這些愛的來源通統
被奪去的時候,我們就更應該帶着更大的「愛」去活着,去愛人。不管我們失去了什麽,
只要我們願意,我們每個人都有繼續愛人的能力。
帳篷裏的人,承受着最大的悲痛,親人死亡,比刀削肉更撕裂和折磨。我在四川的電視上
,看到不少的父母喪失了摯愛的兒女,他(她)嚎叫:「沒有了女兒,我也活不下去!」
這讓我突然想起智叔和敏儀失去兒子的經歷,能夠在死亡的痛苦中走出並不是必然。但他
(她)做到了,人的堅強有時真比自身的想象為大。我身邊也有失去子女的父母們,每次
說起已逝的孩子,他(她)們都會眼眶發紅。我天性敏感,對這些抽痛的感覺非常強烈,
心裏非常難過。我也會幻想,假若我父母突然失去我,又會如何自處呢?每個子女在父母
心中都是獨一的瑰寶,能夠多愛父母,就多愛父母。中國人習性内斂,不善於表達愛意。
但機會可能一閃即逝,五月十二日的下午二時二十八分,很多受災的人民已徹底失去這個
機會。
受災的人民,得到不俗的治療,這是我眼見的情況。身體受損,有藥品治療,心靈破碎和
受創,卻是隱性的大疤痕。心靈的強壯比身體的強壯來得重要。一個人的腳被切了,裝上
最完美的義肢,但卻帶着一顆破碎受創的心靈,他可能沒有站起來的勇氣。心;是建設整
個生命的核心。很多偉人的動人故事,都來自於一顆堅強勇敢的心。但心靈的創傷很難被
察見。假若時間果真是良藥,那麽就讓時間肩負起這治愈過程的某個角色。
人的内心都有來自不同的恐懼。當我站在消防部隊的營地上,舉目全是穿上橘色消防制服
的男人,我卻看到了最大的勇敢和無懼。這一場災難,正好衝着人類對死亡的恐懼而來。
各人豁出去的拯救行動,作了一次美好的人性示範。直接面對死亡,夠狠的。可以面對的
話,心靈比會更加堅壯。我看到站在前方發言中的馮小剛導演,腦中閃出《集結號》這部
壯麗電影。我想中國人也許並不是體型最魁梧的民族,但這次大地震被釋放出的團結和力
量,是叫世界為我們這些黃皮膚再三喝采。
每個災區或軍營都有人員為我們陳述拯救或遇難畫面。沒有繪影繪聲的。不用誇口其詞的
。不須刻意搞動煽情的。他們只是平平實實地說出一切,但我内心就是實實在在的被感動
。
朋友問我:「老撾之行與四川賑災之行有共通之處嗎?」
我感覺這個發問很好。
我想了一會:「兩次我皆都好像飾演施予者,但其實我得到的比我所給予的,更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112.62
Sammi 近期熱門文章
30
38
44
62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