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UNS第30期Stanley Donwood訪談內容(下)
※你的作品「London Views」是怎樣發展出來的?在這幅畫作裡,你畫了好
幾個倫敦地標,全遭到火焰與洪水摧毀。這樣啟示錄般的設計,背後的概念是什麼?還有
,為什麼會選倫敦呢?
1493年的時候,有一本叫做「紐倫堡的歷史」(The Nuren-
berg Chronicle)的書出版。這本書(以書名Liber
Chronicatum更為人熟知),記載了紐倫堡從創建以來到14
93年出版的歷史,其架構承襲「聖經」裡的人類歷史故事,也包括了一
些枝枝節節,諸如自然災害、以及眾多重要的西方城市的事蹟等等。
我買的版本附有一些插畫,而且我在2004年到Cornwell郡的
Boscastle鎮遇到水災時,身上就帶著這本書。那時,洪水把房
屋扯裂,把樹木從土裡拔起,無止盡的雷聲作響,這些怵目驚心的景象,
現在依然牢記在我的心裡。我第二天就提筆作畫,半模仿「紐倫堡的歷史」
裡的木刻畫,一半喚召自我的記憶。那年夏天,我也持續畫出一些想像中
的中世紀的災害,大多數的畫作都被下個不停的雨給淋濕了。洪水似乎一
直沒有退去;雖說那個夏天剩下的日子裡,我都在以突發洪災聞名的Dar
tmoor河邊紮營。這些畫作的各種文字版本,是由Virgin
Atlantic航空公司的機上雜誌所委託製作的,但最後並未被使用,
因為2004年12月26日爆發了印尼大海嘯,這場天災使Boscastle鎮
的洪水相形之下,似乎只是涓涓細流而已。我之後為這些畫作的所做的幾種
後續的網版印刷(也未被使用,因為美國搭機旅客對此很容易敏感),取
名為「Operation Phantom Fury&Storm Shadow」
(發怒的幽靈與暴風雨的陰魂之作用)。
經過諸多錯誤的最初嘗試後,我開始著手這個我最後稱為「London
Views」的系列圖畫。比起之前的圖畫,這組作品更是深受「紐倫堡
的歷史」的木刻畫的影響,尤其是幾幅處理巴比倫城的崩壞,與索多瑪城、
蛾摩拉城的毀滅的插畫。我十分著迷於那些放肆的火焰捲曲線條、視覺性
的潮水,因此我希望我能做出像書裡的插畫家一樣的東西。因為在15世
紀,旅行是很困難的,大多數對於遠方城市的描繪,要不根據口耳敘述,
要不就根據想像,以至於各地方的城市最後看起來都像是紐倫堡。所以,
我待在書桌前做,每當我的記憶走入了死胡同,我才從Google叫出
照片,而我作品中倫敦的Swiss Re Tower(瑞士再保險總
部大樓)就是這樣畫出來的。這組圖畫,最後成了一幅全景圖,描繪了泰
晤士河口往外的區域,以及上游遠至Battersea地區,大水淹過
了防洪屏障(Floor Barrier)、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倫敦塔、國會大廈,以及許多旁邊的景觀。
「London Views」是對於倫敦的禮讚,倫敦是我去過的城市
裡最喜歡的,倫敦是我出生的國家的首都,是我待過時間最長的城市,我
做過好幾件有關於倫敦的設計案;這一件是最新近的。
※這件作品在創作過程,用到的技術是什麼呢?為何你選用木版畫印刷、以及日本的楮木
和紙(Kozo paper)來呈現呢?
一開始,我用維多利亞式的Albion印刷機,把作品試印在
Zerkall紙上。但由於我希望能將整幅作品,印成單一圖像,
而Albion印刷機卻辦不到。所以最後我用手工來做;一邊把
印刷模板固定在非常長的一塊板子上,一邊用竹製的拓寶(馬揀)
來磨印(光)。我希望我用的紙張,能夠「抓住」圖像。我試用了
Fabriano紙,但實在不行。然後我研究了日本的楮木和紙,
我愛上楮紙的一切相關歷史,例如它們如何在山坡上被風乾的過程,
以及他們被用來連接武士一片片盔甲的事情。這種紙很美麗,非常
強韌,顯然是印出這幅作品最理想的紙張。
※為什麼這幅作品會成為Thom「The Eraser」專輯的唱片封套設計?
我這幅作品,本來有截然不同的用途;「London Views」
本來是要參加倫敦Soho區的Lazarides藝廊的一場展覽,
但Thom覺得這幅作品跟這張唱片的音樂實在很搭。我的意思是,
我在工作室雕刻印版的時候,這張專輯的音樂也正好在那裡譜寫。
所以,也許我的確吸收了一些音樂的東西。而且,當Thom最初展開
這張專輯的製作時,正好是我剛才提到的Cornwell郡的水災發
生的時候。那時,我們兩人都在那裡,我們都目睹了水災。
※如今,隨著一切都走向數位化,你認為唱片美術設計(CD/黑膠唱片)的未來將會如
何?
人類很快就會把石油用完;人類的文明將會崩壞;人類的經濟結構
將會瓦解,無可挽回。我不會為唱片美術設計擔憂,你也別擔心。
※你已經出版過幾本書了,可否談談Dead Children Playing這本
?
作為標題的「Dead Children Playing」
(在玩耍的死小孩),源自於我在好幾年前,在住家附近的公園拍到的照片。
原來的標誌寫的應該是「Dead Slow Children Playing」
(車速放到最慢,有兒童在玩耍),可是有人把「Slow」刮掉了。
那時候我的孩子剛生下來,我覺得這個標誌有點好玩,所以拍下
幾張照片,心想有一天會有什麼用吧。結果真的有用。這本書,
一半的頁數是我的繪畫草圖(選自我的繪圖本),另外一半是畫作,
也是我過去10年來和Dr‧Tchock(即Thom Yorke)
共同創作的。這本書伴隨著一場同名展覽(2006年11,12月於
巴塞隆納的iguapop藝廊展出)出版。Verso Books出
版社正在製作平裝版,將於2007的秋天發行。
※請與讀者分享你目前正在進行的作品及未來的計畫?可否稍微談一下你正在製作的Ra
diohead最新專輯美術設計?
我正在為Radiohead即將發行的新專輯做美術設計,
已經做10個月了。實際上可能更久,但沒關係的。我不確定
成果會如何,但花的功夫已經相當多了。跟這幅作品沒有太大
關係的分支作品,將會在我今年6月於倫敦辦的個展裡展出,
名為「IF YOU LIVED HERE YOU、D
BE HOME BY NOW」(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
並在倫敦Soho區Greek街的Lazarides藝廊
舉辦,從2007年6月15日起展出。展出的作品裡,將有
一系列10大幅的凹版蝕刻版畫印刷,以及一些新的畫作,
其中有幾幅,可能會形成Radiohead新專輯的美術設計,
也可能不會。
※可以請你用10個字來描述他們的新專輯嗎?
恐怕我做不到,我非得保守秘密不可。
※對於想要成為唱片美術設計的人,你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嗎?
這個問題我實在很難回答,因為我本來沒有打算要做唱片美術設計,
是因為一連串的情況,才導致如此。我本來是想當個藝術家,而唱片
封面設計,也算是一種藝術創作吧。我想,大多數作唱片封面設計的人,
都是平面設計師吧。而我壓根沒學過平面設計這樣的東西。我想,我能
給的最好的建議是,持續不斷的創作藝術,並且多跟將來會在音樂界成功
的朋友混一混。這個建議好像也沒什麼太大幫助,是吧?
書裡的圖片大概就是過去唱片的幾張圖片,其他內容還有介紹EDITORS
,KEANE的封面設計,內容還算不錯,大家可以買來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137.129
推
07/14 10:41, , 1F
07/14 10:41, 1F
推
07/14 19:52, , 2F
07/14 19:52, 2F
推
07/14 20:06, , 3F
07/14 20:06, 3F
推
07/14 22:08, , 4F
07/14 22:08, 4F
推
07/15 02:58, , 5F
07/15 02:58, 5F
推
07/27 07:58, , 6F
07/27 07:58, 6F
Radiohead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
1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