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華] 奶茶為《林書宇的百日告別》寫序

看板RENE (劉若英 - 奶茶)作者 (我對自己開了一槍)時間10年前 (2015/09/02 17: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facebook.com/zinniaflowerfilm/posts/1619331374984922 【百日告別】電影書《你走了以後,我一個人的旅程--林書宇的百日告別》即將在 10/01由 大田出版 隆重發行! 內容集結了林書宇導演的散文作品,和插畫家恩佐特別為此書創作的圖文。 這是我們共同的療傷安慰之書。 奶茶劉若英專文推薦~ ------------------------------------------------ 書宇傳訊息要我給他寫〈序〉,當時我正站在日本街頭。我問他何時交稿,他說五天以後。雖然行程表滿滿的,但還是先答應了下來,因為我喜歡林書宇,不管他做什麼,我都會有共鳴。 看著他傳來的文字,不由得心頭發緊,因為想起曾經和他合作的過程,浮現他與妻子一起坐在我對面吃飯的畫面,憶起朋友口中他低落的那段時間,然後思路延伸到了他最近的作品《百日告別》。書宇的新作讓我感念,卻無法祝賀。我想,任何人,包括藝術家,都不會拿生離死別去換取作品,哪怕那是再好的作品。 書宇這回要跟我們分享的就是生離死別。 我從來不相信人可能對他人的苦痛「感同身受」。托爾斯泰不是說,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幸。幸或不幸,每個人的每一絲感受都是如此獨特,如此專屬於他自己的,他人如何分攤分享? 我不知道一個創作者,經由書寫、編造、再現,能否真的撫平些什麼?就像我們從來不確定,多少時間的流逝能沖刷掉心中的傷痕?但也許,這就是創作者無可推卸的特權,他可以記錄,可以昇華,可以用作品審視自己並贖罪。而且,更重要的,透過審視自己,他和我們分享成長。感同身受確實很難,但「試著」分享還是很重要。 我們不企求超凡入聖,不企求「船過水無痕」,不企求遺忘,相反的,我們創作,我們與他人分享創作,就是為了記得,為了努力感同身受。 看著別人,總會想起自己。書宇的文字與影像就有這樣的力量。他說的幾乎都是我們熟悉的。百日告別中,女主角前往旅遊景點,希望療傷,同時找回失去的伴侶,當然她沒有完成這些,但完成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這不就是每個我們的生活嗎? 我喜歡書宇。第一次見他是在台北電影節《九降風》的映後見面會,書生味極濃的他,帶領著一群高顏值大男生站在台前,他說:「這部戲我花最多的時間就是讓這一群男生變得不娘娘腔!」哈哈!那一屆我是評審,他得了評審團特別獎、編劇獎。我問他接下來要拍什麼?他回我:「我要回去再做副導演,讓自己累積更多的經驗。」這樣的人你怎麼可能不喜歡? 合作電影《星空》時,我發現他屬於極少數真正能跟演員討論表演,溝通角色內心的導演。然後,他的妻子走了,他的人生發生巨變,他消失了一段時間。 去年五月,我收到《百日告別》的劇本,他問我意見,我沒說我淚流滿面看完劇本,也不想提任何安慰的話語,我只說:「真高興還有人願意拍這樣真摯的故事。」我告訴他,我看劇本時,總想到Ludovico Einaudi的鋼琴。沒想到他回信說,他就是聽著Ludovico Einaudi的Nightbook完成這個劇本的。 此時我按下了play鍵,Nightbook響起,我閉上眼睛,看見書宇站在海邊,牽起風吹長髮飄逸的妻子,他們對望,淡然笑著,然後一起望向了遠方…… --序 劉若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16.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ENE/M.1441187843.A.8C1.html
文章代碼(AID): #1LviW3Z1 (RENE)
文章代碼(AID): #1LviW3Z1 (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