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小妮子獨來‧獨往 戴佩妮的堅持

看板Penny (戴佩妮)作者 (test)時間22年前 (2003/06/25 14:4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報導:羅美萍 內容: 96年高三文商(2)畢業班,以至寬柔校友當中,有誰不知戴佩妮?但是,佩妮當了4年 的歌手,接受各地記者的無數次採訪,她怎麼也沒想到如今這個局面。 2個高中同班又同桌的同學,在這樣一個採訪場合重逢。一個以記者的身份採訪,一個 以歌手的身份被訪。 高中時的她,活像個俏皮的小男生,與舞台上那個唱著情歌的苦情女一點都不相似。 本期《五花八門》專訪戴佩妮,這個天生屬於舞台的小妮子,聽她一個人獨來獨往,如 何在大環境裡成長歷煉,以及心裡想對父親說的話。 PROFILE 受訪者:戴佩妮 職業:創作歌手 年齡:25 履歷:新山南方學院中文系畢業,醉心於舞蹈,之後到台灣發展歌唱事業 ,至今共推出4張全創專輯。 單純喜歡音樂的女生 最後一次見佩妮,是在1998年。後來1999我人在國外,從朋友口中,知道她要發片了, 我並不特別感到吃惊,這是她一直想要做的,也相信她一定能做得很好。4年後再見, 她有了甚麼改變? 21歲時,她還是個新人,現在25歲,這4年在大環境的成長,歷練比人家快且深,“4年 回頭看,在處理事情方面,原始的動機,就是單純的喜歡音樂,並沒有多大的改變。我 在那個環境一點都不复雜,只是复雜的人把它弄得太复雜,我不要成為那個复雜的人。 ”她只想單純做一個喜歡音樂的女生。 當我想問她,生活過得開不開心,腦海裡竟盤旋著她拿數學成績時,一臉失落的表情, 這或許太過突兀,“和現在一樣,不開心時,還是會讓別人看見我不開心,但是處理方 式就不同了,以前會覺得很委屈,現在不開心比較不放在心上,只要把它講出來,把事 情解決就好了。”這是她讓自己比較舒服的一種表現方式。 “這段日子,我沒有受過拙折。為甚麼我說沒有?因為遇到拙折是應該的,是必須要有 的。當你已經被折磨夠了,一旦跨越那個拙折,你還去回想幹嘛?!”我極度強烈感受 到她的堅強。 對她來說,新人時的經歷,已不記得那麼多了,那只是過去式,“你在當下時,就會問 ,‘為甚麼要上節目?’‘為甚麼一定要講騙話?’‘為甚麼要奉承記者?’‘為甚麼 不能承認有男朋友?’”佩妮只想大聲地說,“我只想做好音樂!”最後發現溝通其實 很重要,她利用了很長一段時間去學習溝通。 “我的确很掙扎,”那時候的她並不快樂,“但也不算甚麼,就像是在跟自己的心理打 一場戰,打完之後,現在就和平共處”,很多時候,她不會讓不快樂停留太久,“就把 這當成是念大學。” 其實當一個人年紀越大時,很多關心著的東西都會被一點一滴地模糊掉。 佩妮的疑慮曾被迷惑的年齡所挑撥。 “在21歲時,我去寫一些關心朋友、關心社會的東西,會有多少的說服力?這只是timing ,那我今天25歲,開始有人會聽了,開始有人懂你,開始有人想聽你說話的時候,我把 它拿出來就會更加有效,感覺更深,”所以佩妮對環境、對父母以及朋友的心中話,都 已越來越清晰。 戴佩妮VS創作 幸運,做自己想做的 佩妮曾經想過要跳一輩子的舞,在香港專業舞蹈團跟課的時候,她也曾找了舞蹈員來談 ,想聽聽過來人的想法。結果,他們都勸她不要去當舞者,“我在想,‘是不是我的條 件不足?’,後來察覺到,其實不然,而是舞蹈員在心靈層面上有很多的掙扎。” 她自己也親眼看到,一個職業舞蹈團裡,專業舞蹈員常要接一些以商業為主的工作,有 時並不是他們想要跳的舞,也只有這樣才能養活自己,“但是我卻可以唱自己的歌,所 以我選擇當歌手。” “很幸運的是,我遇到的人都是善良的人,讓我能夠有這樣的空間去學習,但我不認為 這份幸運與我的美麗有關,而是夾雜著後天的努力。”不論舞蹈、音樂,她總是在較“ 年長”的情況下接觸與學習,但她的腳步並不因此而放緩,反而督促自己加快腳步,超 越他人。 “把我丟在這個環境裡,跨越了之後,個人所得就不一樣了,可是有些人可能覺得他不 適合這個環境,就离開了。” 現在的她,也沒有特意要去追尋些甚麼,或所謂的靈感來創作。對於人生的起起落落, 佩妮認為那是種知性與感覺。她不會去寫些風花雪月的東西,那是不實際的,“但是最 基本的是,只要我還有感覺,只要我還活著,我都能把生活記錄下來。” 戴佩妮VS獨立宣言 獨立,也可以說是孤癖 不自覺地談起愛,一直以來,佩妮認為她愛自己多過愛別人,這是她沒有辦法平衡的一 點,“我承認這有點自私,所以覺得自己不應該談戀愛也是這個原因。在短期內我可以 犧牲自己的時間去陪家人朋友,但是只要短時期一過,我極度想要找回自己空間時,便 會快速抽离,這對別人其實是一種傷害。”言語中,佩妮出現了不少“自己”的字眼, 以自己為中心,她只是想保護自己。 她對音樂的熱誠與耐性,旁人都能感染得到,但在愛情世界裡,卻沒有一個人讓她有能 力愛很久。孤癖,使得她對愛情有了恐懼。 從以前到現在,她一直都沒變的是,喜歡獨來獨往,習慣一個人的生活,而且還覺得挺 享受的,“我常常都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走路到公司……”話語被短 暫的沉默給卡住了。 我只是在想,這算不算寂寞?“我也有很多人的時候,只是一個人的時間比較長。我怕 寂寞,但我也喜歡寂寞,這得去平衡,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一個人,但一個人也不可能 一直都與一大班人嘻嘻哈哈。” 即使是心中想往的一種生活,她也只是說,有海邊、木屋和小狗,在這幅白色的晝裡, 沒有其他人,“那是一個人的生活,隨心所欲。我不會去假設其他人的存在,因為不想 期望太大,怕失望更多,但是小狗會一直陪著你。” 戴佩妮VS父親 想對老爸說,“你對我真的很重要。” 這4年,與老爸的心靈交流,佩妮用了“奇怪”來形容,“他的支持,屬於比較隱喻式 的,好象老歌迷,會做些歌迷的動作,如收集剪報,出席歌友會等。每天早上起床後, 他都會先看看報章上有沒有我的新聞,想起來就覺得好笑,”這樣的老爸,卻在可愛之 中滲著讓人感動的元素。 “有甚麼他都會叫老媽子幫忙代傳,好象要打電話,問我過得怎樣,要我照顧好身体, 都會叫老媽子出面。” 父親一直都不曾左右她的理想,卻同時扮演著領導的角色。彼此的溝通也不全然像父女 ,大家互相尊重,父親也不會說把孩子管教得很嚴,而是放心地讓他們自由發展,這也 造就了佩妮的獨立性格,“或者說是孤癖吧。”她有點自嘲的說到,“還有,他叮囑我 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 第一年到台灣發展時,為了到大使館辦簽證手續,放心不下的父親堅持陪著她,搭火車 通宵北上吉隆坡,再在同一天內趕回柔佛。“一個60歲的老人家怎能頂得了熬夜趕路? 半夜想休息,但老骨頭坐在硬梆梆的木椅上,怎能舒服地睡一覺?火車又搖來晃去,趕 路的人頭昏腦漲……”佩妮心裡一直都記得老爸當下的模樣。 現在?當然放心多了,小妮子在家裡進進出出,飛來飛去,都已成習慣了。 後記 佩妮當天排得滿滿的採訪中,我最後一個亮相。緩緩走向她時,她的表情似乎有點愣, 不及10秒,她叫出我的名字,很驚訝地問,“你怎麼會在這裡?”“我為甚麼不能在這 裡?”只因一直都想親自訪問我這一位高中同班同學。 彼此給了對方暖暖的一個擁抱,她清瘦的軀體,讓我感覺這段日子裡,她為了自己的理 想,所付出的努力與苦心。擁抱不代表甚麼,與她一席談話,強烈地感受到她不被動搖 的硬性子。 內容轉自http://news.sinchew-i.com/article.phtml?artid=200306200524&data=life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6.115.247
文章代碼(AID): #--KOIDj (Penny)
文章代碼(AID): #--KOIDj (Pe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