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怪日誌] :封印廻濫 : 火車之轍

看板Onmyo-za作者 (第六天魔王降臨せ)時間12年前 (2012/12/11 15:29), 編輯推噓7(700)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火 の 轍 hi no wadachi 當我打這篇文章腦海還是想到公演那天 瞬火老大在台上嘶吼: NANI?! 火 の 轍!! 就是好爽 火車之轍 這篇妖怪是火車 說是火車 也不是真的在鐵路上面跑來跑去的火車 他其實只是來勢洶洶 磅礡之勢銳不可擋 很像火車XD 為什麼說來勢洶洶? 因為傳聞中他來的時候風雨大作,雷聲震天, 他穿著虎皮,騰雲駕霧來進行屍體的強取豪奪。 火車就是運送那些在世界上作惡多端有罪的人死後的靈魂去阿鼻地獄的火之車。 如果人生前做了太多壞事罪不可赦的話,死時火車就會去迎接他。 並將他的屍體撕裂之後懸掛在樹枝或是石頭等物體上。 據說火車一旦作怪,會在葬禮時候,突然風雨大作,他就會趁勢把棺木掀開奪走屍體, 在鳥山石燕大師的妖怪繪卷裡面,火車的樣子像一隻大貓, 抱著一個女屍,可能就是火車妖怪剛得手的一個屍體。 新著聞集當中提到:在17世紀,大村因幡守說過,當他行船準備通過備前(岡山縣)海岸, 曾經看見運屍體的火車的故事。根據此說法,當時天空飛來一團圓形烏雲(火車), 一直靠近船的正上方。還可以聽見從烏雲之中傳來的「啊啊,悲啊~~~」的哀啼聲。 仔細一看才發現烏雲之中垂下一隻人腳。有人跳起想要拉住那隻腳, 結果竟然拉下一個老婆婆的屍體。 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該請吃宵夜了XD 正當船員覺得不可思議時候,卻從岸邊傳來一陣人群騷動聲音。 於是因幡守派人前去詢問探查,原來是剛剛突然飛來的烏雲把老婆婆卷走了。 而剛剛被船員拉下來的那個老婆婆屍體,就是岸邊家屬正在舉行入土的老婆婆屍體。 另一本書:北越雪普當中記載了長得像大貓的火車的故事。 天正年間(16世紀後段),有人在越後(新瀉縣)的南魚沼群看到這種火車。 在某次的風雪中,一家人正趕忙處理喪事,顧不得惡劣天象,抬著棺木前進。 忽然之間,捲起一陣劇烈狂風,詭異的是,天空頓時一片黑暗。 緊接著的是一團火球,停留在棺木上方,火毬裡面有個跟人一般大的大貓。 尾巴分成兩邊*。看似乎是要來搶屍體了。 在一片驚慌失措之中,隨行的念經的和尚(名北高)卻毫不畏懼, 開始念誦咒文並大聲斥喝,用自己的袈裟蓋住大貓, 拿著法器鐵如意往大貓的頭敲下去。大貓受傷後便倉皇跑走了。 該袈裟後來流傳叫做 火車落之袈裟。 平家物語之中也有記載: 專權恣肆,豪奢橫暴的平家大家長 平清盛,在去世之前發高燒, 即使身旁的僕人以冷水淋他的身體,瞬間也是變成沸騰的熱水和消散的白煙。 他的妻子二位尼夢見平清盛被罪惡之火所燒,要帶他前往無間地獄的火車就在床邊等著。 那要預防火車來把屍體搶走的方式就是喪禮分兩段式進行。 第一次的棺木裡面用石頭裝著,第二次再裝真正過世的屍體。 這樣火車只會把第一次的棺木搶走了。 關於火車的相關傳說很多,但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印象, 但是根據宇治拾遺物語等記載,火車也被稱作火之車。 總是一邊發出火焰,一邊飛在空中,把人的靈魂運往極樂世界或是地獄, 似乎是往來人界和他界的媒介,那隻大貓或許就是牽引的使者了。 而關於日本的一些相關學術研究表示: 貓本來就帶有邪氣,更是跟以往我們對貓跳過棺木的印象有關係。 一說是貓背負的靈魂太多,其中脫落的靈魂選了棺木的屍體還魂。 可惜林正英大師過世已久,不然小貓修得放肆XD *部分:關於貓尾巴分叉的妖怪,比較有名的叫做貓又。 這個妖怪是黑貓姊姊最愛的妖怪!! 有機會再介紹給各位式神吧。 後記:有些妖怪的故事傳聞真的很少 即便是日文的記載。 但是我就盡量介紹,萬一以後有極短的介紹, 我就直接收錄整個專輯一次寫。 -- ◥▆▅▄▃▄▅▆▇██◣ ◢██▇▆▅▄▃▄▅▆◤ ◢◣▃▄▅▆▇◤██◥◣ ◢◤██◥▇▆▅▄▃◢◣ ◢◣▂▃▄▅▆█◣█◥◣ ◢◤█◢█▆▅▄▃▂◢◣ ◢█▂▄▆▇◤◥◤◥█ つばさ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92.169

12/11 17:20, , 1F
久違得頭推
12/11 17:20, 1F

12/11 17:21, , 2F
頸推
12/11 17:21, 2F

12/11 18:09, , 3F
翅膀推
12/11 18:09, 3F

12/11 19:30, , 4F
羽毛推
12/11 19:30, 4F

12/11 22:17, , 5F
爪子推 怎麼可以敲貓咪的頭呢
12/11 22:17, 5F

12/12 00:16, , 6F
12/12 00:16, 6F

12/12 18:54, , 7F
尾椎推
12/12 18:54, 7F
文章代碼(AID): #1Gnk3nqC (Onmyo-za)
文章代碼(AID): #1Gnk3nqC (Onmyo-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