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最近看的電影/關於書寫電影

看板Oasis作者 ('cause we believe...)時間18年前 (2008/01/15 00:32),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看到部落格上有人回應我《鷹與男孩》的文章 就又碎碎念寫了下面的東西 保溫冰 於 2008-01-14 19:19:03 留言 | 當我看[現代啟示錄] 有同感 我想我這輩子已沒辦法形容這部片想講什麼 就算很多影評都在分析這部片 但是我在想 這部片有可能被分析完嗎 板主回覆: 能不能被分析完是一回事,但我最忍受不了的是作品美好、隱晦,不應該被說破的部分 被有形的文字給硬生生的侷限住(因為詮釋往往是單一方向的,必須顧及到觀點一致等等 的書寫邏輯),甚至被寫「俗」了(特別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去套上象徵意涵,前陣子 《色戒》的那三場床戲我就覺得被寫死了,什麼層次什麼反應人物心境,這些東西對我 來說是不辯自明無須多言,卻同時又不只如此,是更多複數情感交雜的角力,不可能也 不應該被大部分的那套詮釋道盡);然而另一方面我也相信,層次高的作品本身一定具有 抗拒語言的靜默特質,它是拒絕被話語文字轉譯的,它是只能透過觀影當下的即時經驗 才能體會的,所以我好像也無需擔心這些作品被「濫寫」的可能,因為它最精粹的部分 是沒有人可以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如果硬要寫就一定會變俗)。 PS: 但是話說回來全然放棄書寫也是不可能的(這算是另一種制約吧,我們已經不可能 不用「文字」或者「語言」思考、說話、表達,所以有解構主義者反問, 究竟是人在使用文字,還是文字<背後的歷史文化意涵、集體意識等等>在透過人 不斷重複/發聲!?),所以我想持續不斷的自我質疑和掙扎恐怕是無窮無盡的, to write or not to write? ----------------------------------------------------------------------------- * 強力推薦《竊聽風暴》,它結尾的神采竟然呼應了我對《黃金鳥》雕塑/詩作的詮釋 黃金鳥雕塑強烈的光澤彷彿呼應著本身鋅銅材質的獨特聲響,在第五詩節演奏出了融合 視覺與聽覺的美學經驗。然而看似如此「強勢」的光亮所演繹出的「意義」卻是第六詩節 所呈現的節制和純粹,黃金鳥「聽不見」的純淨聲響和概念只存在於「美好的隱晦」裡。 洛伊藉由布朗庫西的極簡作品,來辯證藝術矛盾卻並存不悖的多重本質。黃金鳥的雕塑, 一方面表現出有形具體「形象」所能蘊含的極致藝術真理;另一方面卻因為捨棄了黃金鳥 的世俗印象和肉身,反而直指深隱在神秘沉默中的神聖之音。由此可見洛伊的藝術和詩學 不但深植於物質肉體,揭露其中的多重層面、多元形式,更傾力追求一種節制斂抑、 低調沉潛的境界。黃金鳥雕塑的「靜默」從表面看來,似乎是一種匱乏和空洞, 但在洛伊的詩作裡,其實是豐盈和力量的所在。 ----------------------------------------------------------------------------- * 也推薦《洞裡春光》和《二手書之戀》,兩者都有不落俗套的發展結局 提供觀者對於「情色/色情」以及「外遇/第三者」的道德框架之外 更為人性、更為底層也更廣闊寬容的視野 ----------------------------------------------------------------------------- * 得利影視去年底出了一系列麥可‧漢內克的早期作品集 包括比較知名的《大快人心》、《班尼的錄影帶》 以及三部曲的另外兩部《第七大陸》還有《禍然率71》 最近在醞釀要寫這些作品的關聯和主題式的分析(也想把伊格言和克能堡寫進去) 認真想說要投稿到《FA電影欣賞》,因為一陣子沒寫論文式的東西想說不要荒廢 ----------------------------------------------------------------------------- * 我對《Hot Fuzz終棘警探》的喜愛是無窮無盡的 書寫 cult 片對我來說是最沒有壓力最快樂的事^0^~ 最近和國父通電話都在閒聊《Hot Fuzz》的梗、隨便講評內容還有NG花絮等等的東西 我的三碟版本到手後一定會上來給大家再寫一篇更詳盡的爆雷嗨文:D ----------------------------------------------------------------------------- * 昨天晚上去看了《愛神幫幫我》,我的感想之一是:李康生果然比較年輕比較浪漫哦 讓我對比回想到以前看蔡明亮的《河流》、《洞》懸著一顆心在心中祈禱拜託 導演不要讓片子停在這裡啊!!!因為這樣會太過灰暗我無法承受...結果還好都有轉折 看到壹週刊上王志成評過金基德的《窒息情慾》順便批了金導之前的片有抄襲仿效蔡導 之嫌,這是我非常不能認同的觀點,我反而覺得這種結論是只看到表面題材的雷同 忽略了兩個作者表現在作品上,根本價值觀/性格上的歧異。 對我而言就我觀察,蔡明亮是比較「看不開」的人,他的角色始終被困頓拉扯在現實 即使有救贖或者昇華,都是短暫、苦樂交雜甚至帶著難堪、殘忍的; 可是金基德最屌的地方是他透過光怪陸離的角色和超現實的情境告訴你 你大不可必吃社會那一套,你反而應該想辦法鑽漏洞挖掘自己的非社會性/反邏輯(陽)性 藉此漂亮對抗戰勝吃人死死(不合理/剝削)的現實、禮教和壓抑扭曲人性的東西 儘管蔡明亮的觀點比較接近大多數人可能有的困境 (可是很詭異的是大多數人宣稱看不懂他的片:P) 但是金基德的視野無疑更為自由更自在,對我來說也更有批判/反撲力道 反映到到實際的影像風格和節奏 蔡導的「靜默」一方面貼近現實實際的空白,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沒有出路的煩悶折磨 金導的「靜默」我覺得比較接近我對藝術一種境界的體會,就是被社會一般認為 吃虧弱勢的「無聲」匱乏和空洞,反而有可能翻轉為真正豐盈和力量的反叛所在 所以看金基德的片,就算有「靜默」就算沒有台詞,卻覺得很「滿」很有意思 我最喜歡的是他的《空屋情人》,太愛越接近結尾越來越像「詩」的弔詭存在 ---------------------------------------------------------------------------- Cheers! Patsy "Gallagher" -- All I want is someone Who can fill this hole In the life I know --Verve, ON YOUR OW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40.108.86

01/15 02:48, , 1F
還沒看Hot Fuzz 不過說到Cult Film 有沒有看過
01/15 02:48, 1F

01/15 02:48, , 2F
科恩兄弟的Big Lebowski? 是我心中最棒的Cultfilm 大推!
01/15 02:48, 2F

01/15 10:09, , 3F
派西大大寫的是中文嗎?? XD
01/15 10:09, 3F

01/15 10:10, , 4F
好吧 喜歡喬柯爾的人不妨來看看竊聽風暴
01/15 10:10, 4F

01/15 23:57, , 5F
二手書之戀 蠻好看的
01/15 23:57, 5F

01/16 02:04, , 6F
喜歡喬柯爾的人好多片要看 XD
01/16 02:04, 6F
文章代碼(AID): #17YuwJQd (Oasis)
文章代碼(AID): #17YuwJQd (O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