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 女兒上學,我不當書僮

看板Ning (張鈞甯)作者 (深海下的寂寞人)時間15年前 (2009/09/09 23:50),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女作家鄭如晴當年在德國當窮留學生時,沒錢為女兒買聖誕節掛在聖誕樹上的襪子,但又 不忍心讓女兒失望,就自己用手工縫製了一個。這隻手工襪被女兒收藏了二十幾年後,由 偶像明星張鈞甯在英國留學的姊姊張瀛重新修補,母親節前夕,在母親鄭如晴的新書發表 會中,張鈞甯獻給母親這份驚喜而又溫馨的禮物。 張鈞甯在德國出生,直到幼稚園中班時才回台,當時她在母親節前畫了一張賀卡,請大她 一歲半的姊姊幫忙寫上祝福文字,再由她描上去,結果不會寫字的她,把自己的名字寫成 左右顛倒了。這張卡片記載著兩個女兒合力完成的一片孝心,讓鄭如晴一直珍愛了22年。 張鈞甯在高中時進入儀隊,在大學進入演藝圈,演藝事業當紅時是否要放棄研究所的學業 ,這項人生的重要抉擇裡,母女雖有爭執,但她是怎樣與母親良性互動的?張鈞甯向七、 八年級以後的年輕朋友說:怎樣讓媽媽放心、怎樣用行動證明:「我的人生,我自己會負 責。」「我們母女之間只有分享,沒有負擔。」 五月母親節將近,但遺憾的是,我們的社會,不時傳來虐童、家庭暴力、親子失和的新聞 ,不免令人懷疑,這個社會怎麼了?但是,我們的社會仍存在著一股看不見的溫柔力量, 它叫「親情」。隱藏在各方角落,等著被發現,等著被一同感受。作家鄭如晴在今天「和 女兒談戀愛」新書發表會,和大家分享她如何與兩個女兒張瀛與張鈞甯的親密互動,以及 共同成長的心情和許許多多成長的故事。 鄭如晴說,親情一直是她成長過程中,最嚮往渴望的私領域,但媽媽在她三歲就逝世,六 歲父親遠走日本,親情一直離她很遙遠,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德國當留學生時,兩 個女兒陸續誕生。她說那七年當中,家不斷的遷徙,大大小小的游移搬離不下十次,彷彿 城市的游牧民族。家,對她來說,不在固定的街名牌號,而在有愛的地方。 她感謝兩個女兒,從出生開始,就賦與她最純然的信賴,讓她享有人間最珍貴的親子情愛 。而母女彼此的對待方式,不是威嚴,不是管束,而是感覺與體貼。「感覺我們的感覺, 體貼家人的體貼;用心如情人,憐惜如戀人。」她用人性最溫柔的一面,喚醒親子間最初 的共同記憶,以戀人般的柔情態度,兩端相繫。她說,給予是一種享受,與「愛到骨子裡 」的無私奉獻,都是情人的最高境界。這樣的愛戀關係,豈止於情人。 她有兩個年齡相近,性格志趣卻完全不同的女兒。張瀛感性,喜歡藝術。從小愛玩創思, 視學科英數理為畏途。是什麼原因讓她突破自我,躋身台大、留學英國?張鈞甯理性,偏 愛數學,循著教育體制,順利進入產經法律研究所。是什麼理由,讓她大大翻轉,反向潛 身表演藝術的世界?因為她們的背後都有一個相同的推手,一個外柔內剛的母親。她用開 放與尊重的教養態度,面對兩個興趣與志向都截然不同的女兒,面對生命種種的難關,與 親子間種種的艱困。 或許許多人會認為,父母沒威嚴怎麼教孩子?但鄭如晴卻用「和女兒談戀愛」的方式,為 當前親子關係緊張、價值紊亂、經濟蕭條的年代,提供一個可行而和諧有效的教養心得。 她以散文的手法書寫,感性和理性交織,歡笑和眼淚兼蓄,陳述親子家庭間的點滴。各篇 章看似無關,但基本思緒脈絡卻一貫,以故事情節縷述親子家庭間的緊張和溫馨。這本書 讓我們看見「教養」對一個人處世能力的影響。對這個人人都在學習「如何獲得成功」的 社會,鄭如晴告訴你,首先要讓孩子學習「如何接受失敗」。 現任教於台藝大的作家鄭如晴,曾以長篇小說「沸點」獲第二屆皇冠大眾小說獎推薦入圍 ,又以散文、兒童文學及德文譯著見長。曾擔任國語日報副刊主編、中華文化雙周報副總 編輯、基金會執行長多年。在職業婦女、教養子女與文壇編輯寫作的多重角色中,中年再 考上兒童文學研究所攻讀碩士,是個力求「做什麼像什麼」,要求完美的女性。 女兒上學,我不當書僮 現在很多新世代的家長,在孩子學習過程中,總當起所謂的「直升機父母」,盤旋在孩子 頭上,隨時待命支援。 老二沒帶運動褲 操場罰站自找的 也有很多父母活在現代,卻在扮演古代書僮的角色,只要孩子一通電話,就讓家裡雞飛狗 跳。孩子不是昨天忘了帶聯絡簿,就是今天忘了帶畫畫的材料,明天不知又要忘了帶甚麼 ,家長因此疲於奔命。 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年輕同事,會開到一半,手機響起,一看是兒子的電話,立刻喊:「 慘了!又忘記甚麼了。」不久,只見她閃閃躲躲,一會兒人就不見了。原來,是為兒子送 東西到學校去。 有鑑於此,在兩個女兒入小學後,我就言明在先,絕不做書僮跑腿到校送件,她們有任何 東西忘記帶,就準備領罰,休想請動老媽。 而且,我還會感激老師,替我管孩子,建立責任感。 有了這番訓誡,兩個女兒在學校,即使忘了帶甚麼學用品,後來也從不敢打電話求救。記 憶中,老二在小三時,有一次怯怯然打電話回家,說她忘了帶運動褲,上體育課會罰站在 運動場中央。 「那就站啊!誰教妳忘記。」我慢條斯理的回答。「會……會很丟臉……嗚……嗚……全 校的人都在看。」說著說著,她急得哭了。「這樣妳才會永遠記得啊。」她知道再求也沒 用,只好掛了電話。 那個早上,我內心掙扎,耳邊一直響起她怕受罰的哭泣求援聲。但我話既然說了,就不再 更改,免得出爾反爾,壞了自己的原則。 老大忘了帶蠟筆 不能畫畫她活該 一天到晚替孩子跑腿的結果,不但理所當然變成書僮,也很快就會升格為秘書,整天服侍 在側,東叮嚀西叮嚀。妳愈是乾著急,孩子愈是無所謂。最後急怒攻心,一發不可收拾。 我不希望這樣的戲碼,在我家上演。 而老大讀小二時,有一次畫畫課,忘了帶蠟筆到學校,老師罰她不准畫畫,這對她而言是 莫大的懲罰,因為所有課裡,她最喜歡畫畫。她只好枯坐一節課,看著別人畫。她回家後 告訴我,那節課她覺得好長,也一直很氣惱自己,為什麼前一天晚上,沒有先把蠟筆放進 書包裡。那感覺就像大家都在玩,只有她被遺忘在旁。 說得好,我倒滿贊同她的形容,也深感老師處置得當。如果沒有這番懲罰,她如何銘記因 「忘記」而無法參與的失落。 朋友的兒子,從小就丟三落四,老是忘記老師交代的事。朋友除了常做書僮,送東西到學 校,還深怕兒子不專心的學習態度引來處罰,就常請兒子的同學到她家,吃喝玩樂外兼送 禮物,籠絡他們照顧兒子。所以她兒子在校,少了這個或丟了那個,都有同學會借他。 她也常炫耀兒子人緣好。兒子向同學借東借西,已習以為常,不覺有何不妥,被賄賂慣的 同學,敢怒不敢言,也養成勢利的心態。 直到她兒子上了中學,除了繼續借學用品,也借錢,他知道借了錢,老媽會替他還。他班 上總共有四十個同學,有一次他一口氣跟二十個同學借了錢,這下子,做媽的才知事態嚴 重。還有一次,這個大男生向同學借不到錢,竟一拳打掉同學的門牙。不久,輾轉得知, 朋友的兒子被學校退了學。 讓她們學習成長 我只做朋友聊天 堅持不做女兒書僮,我有更多的時間做她們的朋友,談個人性向、交友、人際關係、學業 和未來。 我很慶幸,時間是花在和她們聊天上,而非教訓與責備。其實,我曾捨下不忍、曾力阻自 己當直升機媽媽的衝動,讓出學習之權給她們,路上或摔跤、頭破血流,都是珍貴的成長 經驗。 說真的,做孩子的書僮或秘書,只能幫一時,不能幫一世。 這學期開學第一周,我穿一雙不該穿的鞋到學校教課,一站六個小時,腳痛難耐。下課回 程中,我打電話給女兒,請她們幫我帶雙便鞋到捷運站出口。 「真不公平!妳從不做我們的書僮,卻要我們做妳的鞋僮。」大女兒在電話那頭抗議。「 拜託啦!妳老媽快累死啦。」「是喔?不幫妳送!誰教妳愛漂亮。」老大說。「我這雙腳 已經痛得要命啦。」我撒嬌呼救。「這樣妳才會永遠記得啊。」老二在旁搶接電話筒。 這回,我啞口無言…… 下了捷運,我遠遠看到兩個女兒站在出票口前,當眾高舉我的便鞋揮手,路人紛紛側目。 而她們臉上顯露的是,「妳終有這天報應」的快樂,以及摻和著修理老媽後,得意洋洋的 勝利表情。 【2009/01/09 聯合報/鄭如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223.231 ※ 編輯: crazyboyz 來自: 220.136.223.231 (09/10 01:16)

09/10 01:24, , 1F
... 我覺得我以後也會變成書僮耶
09/10 01:24, 1F

09/10 01:36, , 2F
以後的事情很難說吧XD
09/10 01:36, 2F

09/16 13:32, , 3F
家庭養成很重要~樓上發現秋山XD
09/16 13:32, 3F

09/16 20:55, , 4F
哈哈,好孝順的女兒哦,罵一罵還是有送鞋^^
09/16 20:55, 4F

09/16 20:56, , 5F
不過小孩真的不能寵耶,對小孩也不好啊
09/16 20:56, 5F
文章代碼(AID): #1AfyxRKC (Ning)
文章代碼(AID): #1AfyxRKC (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