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雜誌》張鈞甯 人生不該是一座孤島

看板Ning (張鈞甯)作者 (。~( ̄︶ ̄)~*)時間15年前 (2009/08/31 13:1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我在逛水管時,逛到的: http://tinyurl.com/nbapf7 無毒,請安心服用。 ------ 以下轉至: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6164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410期 2008/11 張鈞甯 人生不該是一座孤島 一直走在正常座標裡的女孩,轉進當演員的岔路,面對置身孤島般的挫折混亂,她才發現 ,放手跳出框框,反而能夠看見更美的風景。 白晝漸漸褪去,華山藝文特區的中一館裡,燈火通明;《天下》記者正等著張鈞甯前來赴 這場專訪邀約。 遲到了一會兒,她紅著臉連說了幾次「抱歉」,解釋前一個行程延長時間;然後立刻在簡 陋昏暗的教室裡,一把捉起衣服換裝,簡單的T-shirt把她托襯得更年輕。 這位二十三歲就擔綱《白色巨塔》女主角而竄紅,接演《我在墾丁,天氣晴》,以《情非 得已之生存之道》入圍四十四屆金馬獎女配角的張鈞甯,才二十六歲,已是受矚目的新生 代演員。 但她給人的感覺很清新,一種好學生,獨有的清新。 張鈞甯的母親是童書創作家、台藝大講師,父親是台大教授。她的求學路也十分順遂:景 美女中、台北大學法律系、目前是中央大學產經法研究所三年級學生。 和張鈞甯深談她的成長歷程時,會有種很熟悉的共鳴,是一種台灣孩子特有的生命與學習 經驗。 她是典型台灣升學體制下長大的孩子,那種拚了命,也達到老師要求的好學生。 小時候,數學老師在B4紙上出了密密麻麻的一百題,不少同學直接放棄,但她是一題題寫 到半夜兩點;就讀景美女中時,因為身高夠高,被挑進儀隊,她雖然沒有強烈的興趣,卻 因學姐要求練習而跟隨著,同學有些蹺練或退隊,無心插柳的張鈞甯反而被選為隊長。 活在框框和規範裡 張鈞甯直率、亳無虛矯地解釋,「我不是很聰明、也沒太多想法,只是有個權威和規範在 我心中,沒做到就良心不安。」 考聯考時,她和台北市多數的高中生一樣,進南陽街補習班,從早上八點待到晚十點。 其實她父母的教育哲學頗為自由,尊重孩子的選擇;張鈞甯的姐姐張瀛,從小喜歡美術, 父母一樣尊重她就讀復興美工,之後又插班考進台大農業推廣系畢業,目前在英國進修美 術設計。 但張鈞甯從小沒有明顯的興趣,加上本性害羞,不夠叛逆,規範一下來,沒太多懷疑就接 受。 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鈞甯說她小時候常感覺到跟世界沒有連結, 「好像死掉也沒關係,沒什麼貢獻,世界多一個少一個我,也沒人知道。」 就像是活在一座孤島,她生存的方式,就得仰賴浮木(書本與課業)的搭載,從一個島嶼 到另一個島嶼(升學)。 她謹慎地沿著社會規範,跟著那條升學的、傳統價值的路線走,不敢逾越。踩在這條清晰 的路上,她走得很好。 但自從她半腳踏進社會、當了演員,卻發現畫好的路線行不通了。 就以《白色巨塔》裡女主角關欣,那位大她十歲、受到愛人背叛、在現實與理想間掙扎的 女醫師角色為例。張鈞甯第一次發現,原來劇本裡不會告訴妳,如何詮釋角色。 張鈞甯原本以為劇本就是答案,但戲一演,觀眾反應出來,她意識到,「花再多時間背書 、把劇本看完,不見得考得好、表現得好。」她形容,這就像「大海裡沒有浮木可以捉, 頓時失去方向。」 演完關欣像是被重挫了一回。她會在台大PTT留言版上,看到觀眾對她演技不佳、口齒不 清的批評。她頭一次遭遇到這種挫折。 過去她太依賴學校、老師給她的框架與指引,但偉大的演員卻是看到空間而興奮、用力揮 灑與詮釋。她慢慢理解,角色的生命力要由演員來給予。 她O型、處女座硬梆梆、太在乎的性格,也讓她的演藝之路走來顛簸。帶著她多年的經紀 人林宗邦形容,過去的張鈞甯不懂得變通,對別人要求嚴格,常讓跟她合作的人很辛苦。 在演《我在墾丁,天氣晴》時,曾因為錯誤的影劇新聞,幾乎沒掉過淚的她,卻蹲坐在無 人的空間裡,痛哭了好幾個小時。 演戲這個事業,不只要有演技、要與團隊合作、還要有很好的EQ;張鈞甯才意識到,台 灣教育是如何把她教成一個孤單的、只會理性思考的個體。 提早進入社會,讓這位大女孩看到自己的侷限,想用各種方法激發潛能,讓自己更完整。 蛻變後的人生風景 她在演完《白色巨塔》後,才研一的她,曾報名參加《天下雜誌》舉辦的「傳播領袖營」 ,原因是營隊裡有來自各界的知名講師,她希望能吸收表演的能量。 她還記得那時自己一身輕裝、脂粉未施,和另外三位穿著西裝、套裝的大學生一起面試; 被主考者問到「人生最大膽的一件事」,有人回答遊學或交換學生等,但她回答「高空彈 跳」時,其他三人立刻轉頭看她。結果,她被錄取,而且每天準時八點半上課。 她身旁的人的確看到這個大女孩的改變。 她變得柔軟、帶點感性,開始能夠包容生命的各種可能。 飾演《我在墾丁,天氣晴》女主角「雨不停」的角色時,為了揣摩她憂鬱和躁鬱的性格, 她習慣尋求以往的方式──讀書。她閱讀十幾本書相關的書籍、小說;她也請教朋友,試 著理解患者內心的惶恐、不確定、自我否定、沒安全感。 漸漸地,她跳脫框架,開始越界、放開,甚至,當聽到別人對她在《白色巨塔》裡的批評 ,她也能心平氣和地回應,「是我的演技不夠成熟,關欣雖然不討喜,但是,我沒讓人理 解關欣為何這樣抉擇,是我沒有救活她的角色。」 更大的蛻變是,她不再是個與世界沒有聯結的孤島。 她喜歡做公益,也認養蒙古小孩;不久前,她接到一封來自粉絲的信,那位女孩有輕微憂 鬱,對生命沮喪,但卻因為《白色巨塔》認識鈞甯,知道她重視公益,粉絲也開始做公益 ,而且因此得到能量。 「那封信寫來時,正好是我工作的低潮,我會想,我真的沒有要靠這一行吃飯,為什麼要 過得這麼不開心?但那封信讓我知道,原來我做的事情可以影響一個人這麼大,那是一種 感動,」張鈞甯發現,原來做的事情不只為了自己,還可以讓另一個人勇敢活下去。 演戲讓她發現未曾發現的潛能,也讓她在書本外,透過角色扮演、與人的互動,找回存在 的感動、看到與世界聯結的可能。 因為勇於嘗試,她不再是那個在教育體系給定的座標上,不敢逾矩的女孩;儘管跳脫框框 會帶來挫折與混亂,她卻意外欣賞更多美麗的風景。 -------------- 剛逛水管,關鍵字搜尋:張鈞甯,找到的,很喜歡這段訪談; 並上天下雜誌網找搜尋看是否有文稿,結果真的有!! 所以決定PO上來跟大家分享分享。 這是去年11月的雜誌了,剛爬了一下文,應該是沒有OP, 如有OP請告知,會自刪,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54.124 ※ 編輯: milkwin 來自: 218.164.54.124 (08/31 13:20)

08/31 17:46, , 1F
鈞甯真是我們的好典範阿!
08/31 17:46, 1F
文章代碼(AID): #1AcrmQ5- (Ning)
文章代碼(AID): #1AcrmQ5- (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