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才女張懸北大校園行 暢談音樂道路與人生
才女張懸北大校園行暢談音樂道路與人生
http://ent.QQ.com 2009年12月01日10:50
每個藝術者都需要是孤獨的,因為他需要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創作。 —— 張懸
張懸小眾,因為她不經常上通告,沒有很高的曝光率。 張懸不再小眾,因為她簽了一家
很大眾的唱片公司,發行了三張專輯。 或許張懸總沉浸在創作的狀態,享受著那份孤獨
,我們了解的張懸只局限於她偶爾在採訪中的支言片語,然後我們需要不斷地加以揣摩、
加工、想像。
然而,這次不同了。 張懸選擇在北大開講座,讓我們終於有機會可以聽到她的長篇大論
了,終於有機會了解這個孤獨的創作才女了。 姍姍來遲的張懸走進教室,沒有寒暄,直
奔主題。 只是在進入主題前,她喝了一大口水,像是飲酒一樣,或許她就是把水噹酒在
壯膽吧!
音樂記錄時代
雖然市場主流的音樂是圍繞愛情展開的,但張懸卻依然堅持自我的風格,選擇做出一張《
城市》這樣的概念性專輯。 城市化的張懸嚮往大自然,然而她卻現實地面對著自己生活
的城市——台北:人情、世故、隱私,描述著那裡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 《城市》裡
“人們火熱宗教理想娛樂,而我愛你你可能記得?”這正是這個浮躁社會的寫實,也恰恰
是這個年代的寫實,從前不曾有過的一種狀態,而後會繼續改變。
《 Stay -牡蠣之歌》是在描寫城市裡的某個人,也許就是你、是我、是路人甲。 我們都
用牡蠣一樣的外殼包裹著自己,內在永遠都是孤傲的,但是外表卻在迎合、分擔著這個社
會。 張懸用亦真亦幻的歌詞展示著城市人的心理狀態。
張懸用音樂記錄著這個時代,也許幾年後,回過頭來聽她的音樂,我們可以依稀記起當時
的狀態。 這才是音樂的真諦。
同為張姓的另兩位歌手張雨生和張楚是張懸的榜樣。 他們都不曾向音樂妥協,堅持自我
風格,記錄著自己的故事,記錄下自己的那個年代。 張雨生不屈從於商業和銷量,張楚
的作品都在講述漂泊的故事,張懸的《城市》或許就是在向二人致敬吧!
夢想像戀愛
音樂里可以傳遞張懸的態度,倔強。 她的人生就是懷揣夢想、倔強前行。 她總是忠於自
己的選擇,輟學做音樂,做自己喜歡的音樂……
張懸把夢想比作談戀愛。 談戀愛的時候,一開始總是美好的;吵架拌嘴時,就要面臨選
擇;然而最完美的戀愛是需要有結局的,那就是兩個人一輩子都在一起。 夢想亦如此。
追求夢想不如付諸實踐,即使頭破血流,我們還是可以獲得經驗,總之付出就一定能得到
回報。
最美的夢想之於張懸無疑還是音樂。 她真誠對待音樂,早期,她也在夢想的道路上經歷
過煎熬,但她沒有妥協,因為她知道唯有不懈地堅持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就像她
果斷地拒絕宣傳《寶貝》這首歌曲,因為她明白類似這樣甜美的青春民謠自己不會再創作
,她不要別人把她定格在那個瞬間。 因此,現在她可以通過音樂表達自己當下的衝動,
表述自己的觀點,這也就是為什麼她會創作出《城市》這樣一張專輯了。 (文/欣培)
http://ent.qq.com/a/20091201/000258.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12.160.156
Metal_kid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