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張惠妹《阿密特》:血性自省為樂壇洗牌
張惠妹《阿密特》:血性自省為樂壇洗牌
漢網 www.cnhan.com 2009-07-02 17:40:15 稿件來源:網易
漢網娛樂 出道十三年的張惠妹一直被貴為臺灣地區獨一無二的“國民天后”。
即便在蔡依林旋風盛行的00後年代裡,阿妹依舊保持著她臺灣第一女唱將的尊嚴與頭
銜。但與此同時,張惠妹這些年的尷尬大家都看的見。早年在豐華唱片時期建立的自
信底氣在慢慢瓦解,而在進駐華納唱片後她又被削足適履的刻意包裝成為新世紀都市
怨女情歌代言人,反響甚微。其後當張惠妹高開高走三級跳進入Capitol後,陳澤杉
只是給了她一件華麗的外衣,所謂量身定做的“妹式”情歌依然從一而終沒有更改,
聽者已習以為常。對於流行音樂來說,這種慣性的“審美疲勞”最為可怕,它像慢性
毒藥一樣讓一種模式一種曲調循環往復。換句話說,這種完全無視自我的商業體系成
為了天后阿妹下一站的絆腳石。
在全盤接受之後,我們看到了阿妹的全盤推翻。推翻舊有的煽情情歌,推翻華麗
的商業造型,推翻固化的公司定位,一切在商業範疇裡看起來有條不紊的線索全線抽
離,瞬間崩塌。從2001年《真實》開始的七年之癢,到《阿密特》真正的告一段落。
風格的革新涉及到了音樂再定位的問題,阿妹不再手軟,甚至在力道上與《姐妹》相
比更加的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音樂形式上,阿妹聰明選擇了搖滾和民歌兩路包抄。搖
滾體現了她原本最值得稱道卻又一再被拖累的唱功優勢。十一首歌曲自始至終都以
BAND SOUND貫穿,隨處可聞濃郁的重金屬、朋克噪音牆電氣化聲響。但與此同時,張
惠妹又難能可貴的做到了重中不亂,她分倍率極高的嗓音成為了掌控節奏韻律的又一
把利器,完全呈現出搖滾女主唱的本色風采。甚至還自己創作了一首快樂又解氣的《
OK》,仿若艾薇兒。即使在最soft rock的《靈魂的力量》中,她嗓音中的磁性味道
還是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來。而在另外一方面,專輯裡真正的本土民歌《好膽你就來》
和《阿密特》,兩首歌卻發揮了非同尋常的效果。回歸母語的卑南族原住民古調的加
入,給陰霾暴虐的冷格調增加了一些輕鬆的效果,給情緒的極限臨界點降了一點溫度
。
即使從專輯製作人的角度上說,這張唱片的意義也值得一說。阿弟仔、小安、陳
鎮川、林夕、吳青峰、姚若龍、鄭楠,這個一直為蔡依林、S.H.E服務的頂級製作團
隊,遠離了自己的主業,日日夜夜為市場需求重複勞作。以致於後來人們只知道“舞
孃”的阿弟仔,不識那個搖滾的他,這真是對流行製作人的一種嘲諷。而這次阿妹的
搖滾行動不僅調動起了自己的熱情,也盤活了華語樂壇這一撥疲憊不堪的音樂人。在
專輯中阿弟仔不僅包攬了一半的作曲工作,還在阿妹身上再現了他極為擅長的情色誘
惑及氣氛調動力。《黑吃黑》類似黃立行赤裸裸的直接,卻還是帶上了整張唱片的頹
廢與黑色。作詞的陳鎮川包攬了唱片大部分的填詞工作,但相較于林夕僅一首的《開
門見山》還是略微遜色。意象化的歌詞在“那是個月亮,就是個月亮,並不是地上霜
”後一直疊加不斷深化,類似《開到荼靡》。阿妹也在脫離了簡單的洩憤與粗口後,
第一次呈現出無重力的暴力美學。
從《我要快樂》開始,就能瞭解張惠妹回歸自我的心意。當年的《人質》催生出
了這一次徹底的轉型。總的來說,這不是一張基調快樂的專輯,是她多年來淤積心緒
的一次性釋放。在告別了張雨生年代後,她真正第一次用D.I.Y的實踐實現了一次音
樂跨度上的自我反省。說勇氣其實不儘然,張惠妹有拋開市場玩夠一次的資本。但搖
滾也不是隨用隨抹的萬金油,阿妹還是試圖在尋找內心和外界的平衡點。從市場的接
受度上說,她更需要的是《分生》這樣的作品撐起骨骼,一種有血有肉有我的k歌。
而對於整個華語樂壇來說,還是有張惠妹、孫燕姿這些不安於現狀的歌手的,獨立與
流行被刻意對立,是否也說明在不痛不癢的罐頭音樂之後,我們的樂壇需要又一次的
洗牌?
http://www.cnhan.com/gb/content/2009-07/02/content_1024960.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12.160.156
推
07/07 11:42, , 1F
07/07 11:42, 1F
→
07/07 11:43, , 2F
07/07 11:43, 2F
→
07/07 11:45, , 3F
07/07 11:45, 3F
→
07/07 11:48, , 4F
07/07 11:48, 4F
→
07/07 11:50, , 5F
07/07 11:50, 5F
推
07/08 13:34, , 6F
07/08 13:34, 6F
推
07/08 16:23, , 7F
07/08 16:23, 7F
推
07/15 10:47, , 8F
07/15 10:47, 8F
Metal_kid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