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步影評]青春的苦澀與醇靜--關於《藍色 …

看板Lun-mei (桂綸鎂)作者 (一顆心屬於我自己)時間21年前 (2004/03/09 23:5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非同步影評】  青春的苦澀與醇靜--關於《藍色大門》  文.曹玉玲   暌違七年,台灣中生代導演易智言,終於在1996年《寂寞芳心俱樂部》銀幕處女作後, 推出了他的第二部作品《藍色大門》,在累積了多年拍攝廣告片的經驗後,易智言成功 地擺脫了《寂》片的生澀不自然,《藍色大門》無論是在運鏡、編導、或影片的敘事節 奏都明顯流暢成熟許多,沈潛六年的低迴醞釀,成績令人刮目相看。 青春校園電影類型在八○年代初曾經以林清介執導的一系列作品引領風潮,九○年代台 灣電影探討青少年題材者其實已偏離校園,反倒朝社會邊緣化、蹺家逃課的犯罪青少年 為人物重心(如《青少年哪吒》、《少年也,安啦》),倒是近一年來電視青春偶像劇 大行其道,熟悉的校園場景、清純學生制服、悠閒騎腳踏車等視覺「icon」才又為人們 所熟悉。 《藍色大門》其實很有當紅偶像劇的架式,唯美的畫面、俊美的男女主角、苦澀的戀情 ,發生在校園內的友誼/情愛糾葛等,似乎一處理不好,就十分容易落入電視偶像劇的 俗爛窠臼。好在,《藍色大門》清新的氣質遠遠將偶像劇的搧情拋諸腦後,雖然劇情人 物簡單,但卻韻味十足,更益發顯露易智言的導演功力。 《藍》片在平易中流露真情、如淡淡潮水,雖無波濤洶湧,卻在淺潮浪花中激盪出年輕 的苦澀與醇靜。 從第一部片就關注同性戀議題,易智言是除了蔡明亮外少數台灣中生代導演特別對同志 題材感興趣的。或許同志議題在21世紀看來早已不在禁忌壓抑,女同志問題也不是頭一 遭被探討(《美麗在唱歌》、《海角天涯》、電視劇《逆女》),但《藍色大門》不刻 意將同志議題「邊緣化」、不渲染女主角同性戀傾向的「悲情」,反倒將重心擺在其 conform(服從)v.s. resist(抵抗)主流異性戀社會的內心掙扎,片中最後桂綸鎂與 陳柏霖跨越了愛情和友誼的界限,產生一種更憐惜彼此的珍貴感情,影片到此已卓然超 越了二元分立的異性v.s.同性、愛情v.s友情傳統界限了。 兩位男女主角的優異表現無疑為本片添色不少,陳柏霖天真爛漫的笑容彷如午後燦爛的 一抹陽光、桂綸鎂更將憂鬱孤僻的孟克柔一角詮釋地恰如其分,成為全片的靈魂焦點。 本片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藍色」(同時象徵「憂鬱」和「自由)和「大門」(象徵 人生「臨界點」或「轉捩處」)的母題意象表現不足,雖然全片在最後出現了一座藍色 大門,但是在銀幕上停留的時間過於短暫,容易流於片刻腦海影像,是本片稍顯薄弱之 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81.118
文章代碼(AID): #10JUaber (Lun-mei)
文章代碼(AID): #10JUaber (Lun-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