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永恒的是作品,不是獎項 作者:路過路過
出處:網易.紅
http://bbs6.netease.com/ent/readboardthread.php?forumcode=
34&postid=105647&pageid=1&all_threadpage=2&threadpageid=1
已獲作者同意轉載
***
我想以後類似這屆金馬獎的座談會不舉辦也罷。
坐在下面的榮迷懷著期待和尊重的心情請這些人來,請他們談論哥哥的電影表演
藝術,但他們究竟懂不懂哥哥,究竟能說出多少比較客觀的話,我很質疑。我質疑的
不光是他們的水平,還有他們的誠意。
榮迷並非請一些人來刻意說哥哥一些好話來嘩眾取寵--事實上如果有人的看法與
榮迷不同,但如果他/她是本著嚴肅而尊重的探討藝術的態度來談,相信榮迷一定會
看見他/她的誠意,給予掌聲;但這些人,他們究竟明不明白自己應該談什麼,怎樣
談?所以大家的憤怒與失望簡直是一定的--就好像我們寄希望于金馬金像,希望他們
給個公道,結果也多是憤怒與失望。
哥哥當初(那從影的二十年)是不是一樣的憤怒與失望,我們不要再去揣測了--
那只能讓我們被巨大的委屈和不滿淹沒,被憤怒點燃,而抱怨改變不了任何事實。
獎項在客觀上的確是對藝術工作者的某種肯定,但這肯定不是來自作品本身,而
是來自一群所謂專業的評論者。這些評論者也是受眾之一,他們的評價不會也不可能
是完全出自作品的客觀之詞。每年無數的電影節還有無數的電影評比最後的結果有多
少是完全出自藝術的角度考慮呢?票房、導演的國際地位、影片本身的市場(是否合
乎大眾口味是否能賣個好價錢)還有那些評委自己的偏好和口味、他們的鑒賞力和品
位……無一不影響得獎結果。《霸王別姬》那年在坎城因為獎項分配問題讓哥哥受到
的直接影響就是最好的明證,更有那些我們看不見的內幕,還有政治原因導致的不公
平的結果(還是以《霸王》在兩岸三地所受到的種種限制和阻撓為例),我們希望的
公正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兌現,我很懷疑。
但我現在一點都不沮喪(雖然也心痛委屈),因為我相信藝術之為藝術,是因為
它的純粹性。我相信因為這純粹所受的感動才是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才是真正跨
越空間沒有阻礙的。
莎士比亞、曹雪芹沒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但他們的作品會在人類存在的時間裏永
恒性被記住;梵谷生前所受的非難和完全被忽視並沒有影響他的作品的價值,歷史記
住的是他每一幅畫的光輝,那些同時代給宮廷貴婦畫肖像的曾經紅極一時的畫家,現
在還有誰記得?每個人都看過《飄》,都深深被郝思嘉傾倒,我們記住的是永恒的明
星費雯麗,她拿了幾個奧斯卡你記住了嗎?你覺得那會影響她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嗎?
我相信哥哥的作品和人品就是他最好的獎項,這個是別人無法強加也無法改變的
事實。歷史和時間會給那些曾經不實的若干獎項以嘲諷--在有生之年,如果有任何人
問起"你最欣賞的藝術家是誰",我們說:"張國榮!",這句話,有哪個電影節的評委
可以左右?他們改變不了我們,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卻可以改變那些不瞭解他的人。
我對他有信心。他的藝術,他的人格,他的作品會不依賴獎項存在於所有被感動的人
心中。
所以我想說:不用抱怨和懊悔那些已經過去的我們無法改變的事情,記住他,一
如既往愛他,將他的作品和人品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傳播,那是對待一位藝術家最好
的尊重和最至高無上的獎項。
(另:因為工作之便,我可以有機會問一些西方人對中國電影的看法,四年來我
做過統計,歐美人對中國電影印象最深刻的有如下幾部:《末代皇帝》(其實並不是
中國電影)、《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有近年的《臥虎藏龍》。其中喜
愛電影的一些人對哥哥在霸王中的演出都讚不絕口,若干人因此還看了《春光乍洩》
,同樣讚不絕口。這些人是最普通的觀眾,他們只知道他叫 Leslie Cheung,不知道
他得沒得過獎,不知道他被東方傳媒大做文章的性取向,甚至不知道他會唱歌,但他
們記住了他的名字,並且被他的表演深深感動。
我想,這就夠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26.186
Lesl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