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與他共度61世之32~ 霸王別姬
三十二、霸王別姬(Farewell My Concubine;1993年出品;
導演:陳凱歌;主演:張國榮、張豐毅、鞏俐)
《霸王別姬》對我來說,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張國榮對我來說,也不僅僅是一
個藝人。正如有些原本普普通通的事情,發生在合適的空間,合適的時機,就成為生命
中深刻的烙印,永遠永遠揮之不去。
第一次遇見《霸王別姬》,是在1992年,我大學二年級,在《大眾電影》的邊角見
到一條寥寥數位的新聞:"電影《霸王別姬》開拍,張豐毅扮演霸王,張國榮反串虞姬
,鞏俐扮演菊仙。" 《霸王別姬》這齣京戲我是知道的,但"菊仙"是什麼人物卻聞所未
聞,想來既然有張國榮這位香港歌星出場反串,一定是一部裝神弄鬼的搞笑片,加進個
把"菊仙"、"梅仙"之類的花妖不是什麼奇事。那時候我對張國榮的瞭解也極其有限,雖
然初中階段就聽得滿街的男孩子大唱"THANKS,THANKS,THANKS,MONICA……"但誰知道
原唱是他呢,就算知道了,又如何會喜歡那麼輕佻的歌。大學時代我欣賞的歌星是譚詠
麟,自己買的第一盤磁帶是《水中花》,只覺得那把渾厚的聲音才像男人,至於傳說中
與他分庭抗禮的張國榮,一看就是個偶像派的奶油小生,唱歌的水準能趕上蔡國慶就不
錯啦。
老祖宗告訴我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這話放在張國榮身上要反過來:"眼見
為虛,耳聽為實。" 某一天,同一宿舍的女友買了一盤張國榮的磁帶,就是名為《英雄
本色》的那盤引進版。磁帶的封面是年輕的張國榮最俊美的照片之一,但是再俊美的照
片也沒有他的聲音對我的震撼力大,當我無意之中聽到那一首《倩女幽魂》,實在不能
相信自己的耳朵,怎麼長相這麼柔嫩的一個人竟然有這麼滄桑醇厚的聲音,令我對這個
"奶油小生"刮目相看。同一年,令我刮目相看的還有《霸王別姬》:《遼寧青年》雜誌
上刊出了《霸王別姬》的劇情介紹,讀了之後,如雷轟頂。一個對藝術迷戀,對愛情專
注的人,終生代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追尋著不愛自己的愛人和遺棄了自己的事業,歷
經末代皇朝,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新中國,文化大革命……五十多年的風雨人生,滄
海桑田,最後在圓夢之際,一把古劍告別紅塵……這麼波瀾壯闊,淒美迷離的故事,居
然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真是讓我激動萬分,滔滔不絕地把劇情講給當時正在上高中的妹
妹聽,預言這部電影一定會精彩絕倫,公映的時候一定要看,一定要看。
《霸王別姬》正式公映的時候,在我們學校裡連放了四場--幾乎相當於全校五千名
學生每人都去看了一遍--創下了本校劇院最高票房記錄。當時我還不知道這部電影在校
外,在國外的轟動效應有多大,我只記得它在我心裡的轟動效應。永遠都不會忘記小豆
子在虞姬故事裡潸然的淚,不會忘記蝶衣舞臺上的風姿,師哥背影後的寂廖,不會忘記
他在監獄中顫抖的雙手,法庭上驀然回首的面容,戒煙時的無助,風雨之前的純真,熊
熊烈火中煎熬的靈魂,光影交錯間徹悟的一笑……一部電影可以懾人到這種程度,表演
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可以如此之大如此之強,是我以前在國產電影中很少感受到的。電影
放映之後學校裡舉行影評比賽,我沒有勇氣參加,因為受到的衝擊太大,太突然,思維
混亂,導致失語。我開始留意這部電影的有關報道,花絮,到處搜尋原著小說。當時《
霸王別姬》這本書並沒有出版,先後買到的都是李碧華的其他作品:《生死橋》、《川
島芳子》、《青蛇》、《誘僧》……華美、淒厲、醉生夢死的風格使我徹底成為李碧華
的迷,一本不落地買來詳閱,收藏。
很久以後,當我又將電影看過若干次之後,終於買到了《霸王別姬》的原著。相比
之下,原著比電影更加細膩,但是沒有電影的大氣磅礡,也缺乏那種文化和歷史的縱深
感,個別細節上甚至有些流俗。個人以為,如果說電影《霸王別姬》能夠得一百分的話
,原著只能占五十分,陳凱歌的導演為其添加了三十分,張國榮的演出至少再加十分,
成就了這樣一部史詩般的巨片。當年,《霸王別姬》在坎城電影節上獲獎的報道遍地開
花,視線主要集中在陳凱歌、鞏俐和張國榮身上,尤其是張國榮,做為一名不太被內地
重視的香港演員,近乎完美地演繹了一個如此高難度的角色,受到了前所未聞的讚譽和
關注。我們都知道那一次他只差一票與坎城影帝的桂冠失之交臂,這一票對他的後半生
有極大的影響,但是,《霸王別姬》為他帶來的已經是意義非凡的轉變。在《霸王別姬
》之前,他雖然拿到了香港影界的最高榮譽--金像獎影帝,但還是一個電影明星,一個
充滿港味的文藝小生;《霸王別姬》之後,他才逐漸昇華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霸王
別姬》使他的視野豁然開朗,第一次接觸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第一次與大陸精英級
的影界班底合作,第一次深入瞭解內地,見識了另一個社會的另一種人生,第一次打入
國際電影節並且一舉震驚世界影壇……這個機會是許多香港影星至今都沒有得到的,他
本人也完全沒有浪費這個機會。《霸王別姬》的劇組成員形容他像海綿一樣如饑似渴地
吸取新鮮的知識,沒有他的戲份時也按時到片場去看別人工作,每天拍攝之後都纏著別
人帶他去看京戲、拜見名師、逛胡同、參觀博物館,在坎城電影節上抓緊一切機會與同
行切磋交流……大家都驚歎一個香港明星怎麼會有如此強烈的求知欲和優雅品位,香港
影界也發現他們的榮少的學識和胸襟與從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另外,《霸王別姬》的
成功使他的演技得到無可置疑的承認,日後他在經歷多次提名影帝而落榜的打擊下仍然
能夠神采飛揚、充滿自信,與這一點也不無關係。
1995年,我的妹妹考上大學,也來到了我在的城市。那時候我已經畢業一年,沒有
宿舍,睡在公司會議室裡。同事們都很同情我,但是在我心裡,這是一段極其精彩的回
憶,因為會議室裡有電視機,錄影機,一年的時間裡我和妹妹每個周末都要借四、五盤
錄影帶徹夜觀賞。第一周,妹妹想借《霸王別姬》來做為開張電影,我說,借盤喜劇吧
,來一個快樂的開端。音像店的老闆向我們推薦《花田喜事》,拿出來一放,居然也是
"程蝶衣"的電影!這部電影帶給我們的開心至今猶在腦海,更加難忘的是片中高柏飛與
周通對峙的一幕,張國榮的面部特寫,俊朗,端凝,風采逼人,在此之前我們並不知道
,他竟是這麼漂亮的,與通常照片中甜得發膩的秀麗模樣天差地別!第二周我們借了《
霸王別姬》,高柏飛又蛻變為那個傾國傾城的程蝶衣,在深夜裡黑暗的會議室中,在光
影交錯的螢屏上,淒冷地徘徊,舞動,游離於紅塵之外,也帶著我們的靈魂遠離了世界
的喧囂。第三周我們借的五部電影裡,有一部是《金枝玉葉》,又是張國榮作品,又是
與高柏飛、程蝶衣全然不同的一個角色,那個音樂人符合我對一個男人的所有夢想:才
華橫溢,專業上的權威,藝術氣質,率性任情,純真,執著,英俊,高貴,優雅,幽默
,親切,善良……當他在林子穎身邊彈起鋼琴,悠然吟唱,我說,林子穎沒可能不愛上
這個人,誰會不愛上這個人?第四周我們借的電影裡有《白髮魔女傳》,第五周,我們
借了《東邪西毒》……
喜歡上他,實在不是我們的錯。我們並沒有刻意去發現他的好,我們甚至不是專門
找他的電影看,我們只是很幸運,懷著對電影的喜愛在最有條件盡情看電影的歲月裡遇
上了電影事業進入黃金期的優秀電影人。那幾年,香港影業繁花似錦,離開歌壇束縛的
他肆意盛放,佳作層出不迭,音像店的暢銷榜上總有他的名字,每一部作品都不會讓我
們失望。我們溯本追源,開始尋找他早期的作品,《鼓手》時期的青春美少年我們不喜
歡,但是《胭脂扣》的風華,《倩女幽魂》的純樸,《縱橫四海》的英武……總是讓我
們忍不住一遍一遍地倒帶,一遍一遍地定格,一遍一遍地歡喜讚歎。
那個秋天,《寵愛》上市。對他本人的經歷並不十分關注的我們,不知道這張大碟
在他藝術生命中的重要意義,不知道這張碟對等他開口等了五年的歌迷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只知道這張碟收錄了我所喜愛的好多電影的主題歌,當然是毫不猶豫地買下來。《
今生今世》、《追》、《紅顏白髮》……曲曲直撼我心,只有《當愛已成往事》讓我失
望。我聽得出來他對這首歌的用心,喜歡歌前加插的那句嘹亮悠遠的京戲,但是聽慣了
李宗盛和林憶蓮的抵死纏綿,我不能接受他的淡漠。我和妹妹閒話,說,也許,畢竟他
已經年近四十,多半是唱不出那樣的激情了。不知道他在年輕的日子裡,有沒有那樣地
激情過?還是一直都是唱輕淡的情歌?《MONICA》那樣跳噠的舞曲,算情歌嗎?
我想我們是命中注定會成為他的迷,一路走來,我們總是能在最容易被打動的時刻
遭遇他最為美麗的瞬間。《寵愛》聽到爛熟之時,我們在一家小店裡遇見了《張國榮告
別演唱會》的磁帶。當時並沒有如獲至寶的感覺,我只是想,也許值得一買,聽聽他年
輕的聲音。買到手裡,在路上我就和妹妹一人一隻耳機聽將起來,聽得面面相覷,驚為
天人。原以為《寵愛》已經是最好,原來不是,原來他曾經好到這個程度,他曾經這樣
地被人們寵愛過,曾經給過人們這麼美好的東西!不過這盤磁帶好像有質量問題,《風
繼續吹》那首,中途時斷時續,是怎麼回事?回到家裡仔細一聽,原來是他哭了。……
我們屏著氣,殘忍地,一遍一遍聽著他哭,聽著觀眾們不舍的狂呼,隨著他們,心潮翻
湧,黯然長歎。我和妹妹說,如果能看到現場,真是不惜任何代價!那會是怎樣一個動
人的場面啊!
兩星期後,我在新華書店閒逛,一片嘈雜之中,聽見了《風再起時》的前奏。循聲
而去,在音像區的大螢幕電視上,看到了走過擁擠的人群,正在踏入紅墈大門的張國榮
!樂聲漸隱,一身黑袍的他從舞臺中央升起,緩緩唱出:"為你鍾情,傾我至誠……"天
哪,這是《告別》,是《告別》,是在放《告別》的影碟。我立刻跑下樓去給妹妹打電
話。當時我們沒有傳呼機,沒有手機,妹妹的宿舍裡也沒有電話,要找她只有打到她們
學校宿舍樓的樓下去,十次有八次都只能留口信,很難找到她本人。而這一次,電話鈴
只響了一聲,就有人接了起來,隨口念叨了一句我辦公室的電話號碼……是妹妹,正要
給我打電話。
我說:來書店,看《告別》。
在我們的記憶中,永遠留下那一幕:兩個女生,搭著肩膀,一動不動,站在喧嚷的
書店裡,一個小時,目不轉睛地看電視。我們看到了一個最美麗的人最美麗的風華,從
此神魂顛倒,萬劫不復。我花了一個月的工資買下了《告別》,那盤一直找不到機器來
放的LD影碟。我們開始買他所有的磁帶,唱片,電影,寫真……買書,買雜誌,上網,
看關於他的訪談,介紹,新聞舊聞。和所有喜歡他的人一樣,我們深切地體會到,這個
人一直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好,知道得越多越發現他的好,誰也別想靠瞭解他來厭憎他
,越是接近,越是無法抽身。我們重新看了《霸王別姬》,更多地注意了張國榮的演繹
,看到了他微妙的眼神,豐富的肢體語言,入骨的嫵媚,自然的風流,看到了許多以前
沒有看到的東西。他實在是太天才,而且,太用心,陳凱歌說,張國榮是最好的演員,
藝術家,電影的上半段是他在指導張國榮表演,到後半段,基本是任由張國榮自己表演
了。他提到北京城下那一幕,天昏,地暗,日本兵鐵蹄喧囂,挑開馬車的車簾,忽然一
片寂靜。程蝶衣倒在車裡,懷抱著為他師哥換來的古劍,一動不動。陳凱歌說,拍到這
一幕時,關機許久都不見張國榮起身,他一直就那樣倒在那裡,靜靜地流淚。在那一刻
,他完全成了程蝶衣。張國榮總說自己沒有刻意展現過什麼演技,他只是在演繹每一個
角色時都把自己代入到角色本身,一切從角色出發,自然而然地就知道該怎麼做。他有
沒有想過,這才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演技,水乳交融,無跡可尋,這不是每個演員都能做
到的,不是每個人都有他那樣的敏感和悟性,有他那樣真摯的心,能夠感受到角色的喜
怒哀樂;也不是每個人都敢像他那樣地全情投入,不顧一切,傷身也傷心。也正是因為
如此,現在他的好多電影都成了我們的禁區,絕境,不能再看,不敢再看,只因銀幕上
的痛苦太過真實。
不過,看《霸王別姬》,我告訴自己,不應太沈溺於角色的痛苦,其實在拍攝過程
中,張國榮本人是非常快樂的。他在幾經周折之後終於拿到了這個期待已久的角色,興
致勃勃地帶著大包小包跑到自己還不熟悉的北京,做好準備過李碧華口中的"非人生活"
。他對記者誇讚內地影人的認真,說"這才叫拍電影,下的本錢,做的準備工夫,對藝
術的尊重程度,都是香港達不到的。" 他是這樣一個尊重藝術的人,幾乎是香港影壇的
一個異數,如今終於找到了知音。他信心十足地說自己一定會演好,一定會為香港影人
爭光,為中國人爭光,一定會讓這部電影成為自己的代表作。其實,起先劇組很多工作
人員對來自香港又是大歌星的他抱著懷疑態度,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劇組提起他
來全是敬佩:"他是個近乎完美的人","工作態度一流,勤力,肯合作,沒有架子","
從來沒見過他那麼關心人的大牌明星","對自己的要求比導演還嚴格"……他那專業水
準和敬業精神,個性的真純和待人的友善征服了所有的人。他到北京之後水土不服,發
高燒,流鼻血,壞肚子,體重迅速下跌,但是他說這很好,更貼近角色。他為拍這部電
影吃的苦頭真是罄竹難書:貼片不能吃飯,勒頭勒到嘔吐,沈重的行頭一戴一整天,一
個字也不肯差地背臺詞,學習京劇功架,台步,造手,苦練國語,拍戒煙戲割壞了手,
酷暑中穿著全套戲裝,掛著大牌子,連續兩天跪在火盆邊拍戲以致病倒……連陳凱歌都
說自己對他要求太高太過分,但他自己毫不介意,只要拍攝需要,全都興高采烈地做著
。他是真心享受這個辛苦的工作過程,放假也不肯回香港,生怕分了心,愛這個劇組愛
到像家人一樣親密,整天快活地說笑玩鬧,與所有的工作人員都交上了朋友,時時買雪
糕買西瓜買各種美食犒勞大家……拍攝結束時,他又一次做東請全劇組吃飯,席間難過
得淚盈於睫,跟每一個人對飲,喝了三杯茅臺十二杯白酒,素來不擅飲酒的他回到房間
後嘔吐了四個小時爬不起身……就在今年年初,重病的他還在唐生的陪同下去北京拜會
了《霸王別姬》劇組的老朋友,十年了,仍然這樣地牽掛,這樣地不舍,儘管,種種跡
象表明,那個時候,他,多半是去意已決……
對於《霸王別姬》,讓他心痛也讓我們心痛的還是在電影出品之後。坎城影帝一票
之差的落敗其實不算什麼,他的演技已經得到了廣泛承認,他自己對此也從無怨言,反
而說一生中最高興的時刻就是在坎城電影節上,《霸王別姬》得到金棕櫚獎。真正可歎
的是,這樣一部揚威國際的中國電影,這樣一個演繹得出神入化,將中國傳統藝術宣揚
到極致的角色,在整個中國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大陸說《霸王別姬》"揭國家的瘡疤"
,先是全面禁映,後來電影在坎城獲獎之後,才同意公映,但是不允許做任何宣傳,自
然也不許參加任何評獎。臺灣說《霸王別姬》導演是大陸人,算是大陸電影,也禁映了
,也不許參加金馬獎的評選。然而在金馬獎結束後的一周,一個聲明出臺,說以後無論
是不是大陸電影,只要在國際上獲獎都可以公映。於是第二年的金馬獎,大家都以為《
霸王別姬》應該有份了,卻又出臺了一套二分一制說不合資格,仍然不能參加評選。香
港在年度十大電影評選上將《霸王別姬》列為"外語片",因為片中只有張國榮一個香港
演員,金像獎自然也拒絕讓《霸王別姬》列席…… 張國榮歎道:"這是中國電影的悲歌
。做電影不應該有這麼多的限制。" 他自己,也沒有能夠參加國內任何一個影帝獎項的
評選,最後倒是日本影評人協會對《霸王別姬》程蝶衣的演繹至為推崇,將最佳男主角
的大獎頒給了他。他推掉了一些活動,親自到日本去領取這個獎項,說,我不能不去,
這是對我工作的承認和尊重。
他這一生,確實有太多應該得到的承認和尊重沒有得到。有些是因為機緣,有些是
因為對藝術理解的見仁見智,有一些,簡單地是因為他的性取向,還有一些,是把他的
成就視為天賦,視為理所應當,忽略他的努力和不斷突破。人們甚至都承認他被忽略,
人們都稱讚他堅強,但是沒有誰想過,堅強並不意味著不受傷。他就這樣在公眾的眼光
中堅強著,一如既往地努力著,驕傲而孤獨地前行。他說:"我很像程蝶衣,也是狂熱
地愛著自己的事業,也是一上臺就全情投入,物我兩忘,但是我比程蝶衣幸福多了。"
我們為他高興。我們快樂地看著他的快樂,看著他率性任情地紅著,由巨星變成傳奇,
由傳奇變成神話,我們看著他在《霸王別姬》之後,廣泛地接觸大陸影界,拍《風月》
,拍《紅色戀人》;看著他越演越是出神入化,何寶榮,彭奕行……日漸超越了程蝶衣
的水準;看著他在舞臺上不斷求新求變,永遠在潮流尖端吸引著萬眾視線,看著一次次
的喧嘩和詆毀沖不倒他,看著公眾寵愛著他,縱容著他,迷戀著他,追隨著他,搖著頭
歎著氣呵護著他……我們相信他是幸福的,滿足的,他的姿態總是那麼高貴優雅,他的
神情總是那麼風清雲淡,我們相信他只愛自己,遊戲人間,萬事不介懷。
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去,在他的歌聲和光影裡,我們長大。那些日子我和妹妹是遠離
家鄉,孤身在這個城市裡生存,但是記憶中沒有絲毫的寂寥,因為他的歌、他的電影、
他的一切帶給了我們至美的享受,我們幾乎會唱他所有的歌,看過他所有的電影,熟悉
他的千姿百態。妹妹不滿足于被動地關注他的消息,創建了一個關於他的網站,在眾多
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支援下,逐漸發展成他在國內最有影響力的FANS聯盟,連他本人都知
道了,雖然他將"榮門客棧"念成"龍門客棧"。我常常笑妹妹:做FANS專業到你這個程度
也差不多是極品啦,還缺什麼呢,你也看過他的演唱會了,在兩米之內見到他的真面目
了,有他題了上下款的簽名,你送給他的文章不知道他讀了沒有,他對你有沒有印象呢
,你說他為什麼在香港的演唱會上專門問起有沒有大連的FANS來……甚至關於他的報道
裡有對你的採訪,他的CD裡有你的聲音,他的寫真集裡有你的小面孔……與妹妹相比我
平淡得多,對他的欣賞和關注已經成為一種簡單的習慣,就象身體中的一個器官,默默
運行,在沒有病痛的時候,感覺不到它的存在。我戀愛,結婚,生子,沒有更多地追尋
他的消息,甚至2000年他來大陸開的演唱會我也並沒有去看,只因小事纏身。我總覺得
,我會在,他也會在,這些事情,將來還有機會。有多少人將這個機會就此錯過了,天
幸我,後來真的等到了這個機會。名古屋的音樂廳裡,熱情澎湃,萬眾歡騰,日本歌迷
的嘯叫幾乎掀翻了屋頂,唯獨我,不叫,不跳,不揮螢光棒,不喊他的名字。我沒有勇
氣當眾表達出我的驚喜我的激動我的沈醉,我只是靜靜地坐著,目不轉睛地看著他,聽
著他,魂飛魄散,五內俱焚,忙不迭地要將一切收入記憶。我記得他在絢爛的燈光和激
昂的樂曲聲中霍然現身:"當,雲飄浮半公分……",那五雷轟頂的衝擊,那比告別歌壇
之前更加醇厚的嗓音,那強勁得不能置信的舞蹈,我記得《愛慕》的激昂,《路過蜻蜓
》的悠遠,《紅》的婉轉梵音,《大熱》的飄飛長髮,我記得他那美侖美奐的服裝,古
典的手鐲,華麗的流蘇,高貴的長袍,額前的紋身,我記得他的輕鬆和調侃,從容和友
善……我違反了他的規定,偷偷地帶了答錄機從頭錄到尾,我怕我將來會忘記,雖然我
現在知道,有些事情,已經是永遠都無法忘記了。
演唱會中,他講起自己的從影經歷,感謝了很多支援過他關心過他的影人,說自己
親手剪輯了一些飽含著回憶的電影片段,要獻給大家。當時我還不知道這一百多場巡迴
演唱會的藝術總監就是他自己,所有的工作人員是他一個一個挑選的,曲目選擇包括演
繹方式是他構思的,燈光、舞美都是他敲定的,過場的銜接、花絮、臺詞都出自他手,
這動人的一幕電影剪輯,想必更是他自己的創意。大螢幕上,寧采臣、十二少、傑仔、
靳……相繼出現,一個個流光溢彩的側面,二十年的歲月長河……直至程蝶衣登場。螢
幕上,虞姬風情萬種,芳華絕代,眼神中有太多不能言傳的憂傷;舞臺上,主燈漸暗,
千千萬萬雪花一樣的光點在大廳的四面八方迴旋飛舞。他的歌聲緩緩響起:"往事不要
再提,人生已多風雨。縱然記憶抹不去,愛與恨都還在心裡……"
那一刻,我想我真正聽懂了這首歌,我想張國榮,他是真正懂得這部電影,懂得如
何演繹這首歌曲才能傳達電影要告訴我們的話。他不是沒有激情,不是不能激情,但是
當電影將時空一頁頁翻動,當我們看著一個人真正經歷過激情,以生命為代價與夢想瘋
狂相戀,當繁華落盡,人去樓空,一切的哀傷與歡笑都已流逝,這種閱盡滄桑之後的淡
漠更能摧毀人心。如今再聽著錄下的磁帶,我反復地想起蝶衣那個徹悟的笑容,那握住
劍柄,緩慢然而決絕的手勢--原著裡蝶衣並沒有死,直至活成垂垂老朽;而陳凱歌說,
程蝶衣必須死,因為唯有死,才能讓愛變得更有力度。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改動是精彩
的:一個畢生追求完美的人,懷著執著的愛與夢想,在不完美的世界中輾轉漂泊,最終
將演繹了一生的大戲在至為完美的時間和地點落幕,這是一個最震撼,最具衝擊力的結
尾,使程蝶衣這個人物帶有古希臘悲劇英雄的那種宿命意味,與原著那種掙扎於紅塵的
現實化的殘酷截然不同。
的確,現實是殘酷的,凡人並不能在最高潮的時候定格,謝幕,生命總是要無休無
止地繼續下去,直到圖窮匕現,真相大白,所有的倦怠,蒼白,失落,衰敗都必須面對
。曾經看過一個美國電影,講的是一個名伶逐漸老去,她的經紀人派人在舞臺上暗殺她
,希望造就一代傳奇以便為自己帶來滾滾財源。我對妹妹說,什麼叫做傳奇?將軍死在
疆場上,英雄死在劍鋒下,名伶死在舞臺上,程蝶衣死在《霸王別姬》裡,這種悲劇性
的傳奇最能讓世人刻骨銘心。就像張國榮,雖然那時候他早已被稱做傳奇了,但是如果
有一天,比如說,他在演唱會上最為沸騰的時刻轟然倒下,那才是真正地萬古流芳,永
垂不朽。但是,誰會希望有那麼一天?他自己當然不會,沒有人願意以生命為代價換取
身後的傳奇;我們更不會,我們只希望,也只相信他會幸福終老。我們做好了充分的心
理準備看著他老,雖然這個人現在是越老越有神采,身上那種成熟男人的魅力遠勝當年
,但是總會有老得不堪的一天吧,我並不知道到那個時候我是否仍然會是死忠FANS,也
許一切的激情都會隨著時光逐步流逝,也許我會看著電視上雞皮鶴髮的他,平靜地對我
的兒子說:"看,媽媽年輕時喜歡過的人呢。"這是一種淡定的幸福,不是嗎?正如張國
榮在告別歌壇之際,提起某些女歌迷的騷擾,說:"到我年紀老邁時在公園裡漫步的時
候,回想起年輕時有'咸濕妹'對我如此狂愛,必定會會心微笑……"
四月七日,和妹妹一起在電影院裡看《霸王別姬》,那個所謂的"紀念張國榮電影
展映周"裡唯一的一部電影。在這種時刻去看《霸王別姬》幾近自虐,可是我們找不到
別的方式來向他致敬,或許,讓自己的情緒有機會爆發一下也是好的。電影院裡真的有
人在爆發,從頭哭到結尾,但是我沒有,我又像當年看他的演唱會一樣,靜靜地坐著,
不說,不動,不流淚。我已經這樣靜靜地看了他十年,沒有理由也沒有資格突然爆發。
我看著程蝶衣在銀幕上出現,嫵媚地微笑著,電影院裡幾聲驚歎,那是從來沒看過《霸
王別姬》的人,還有幾聲唏噓,那是看得太多了的人。我知道有許多許多的人,在這些
日子裡才開始驚歎,才開始無限唏噓,我不知道這對他來說是幸還是不幸,他終其一生
想讓別人理解自己,結果人們開始理解他卻是在他離開之後。連我自己,也才發現我對
他的瞭解太少呢,原來他遠比我想像中堅強,比我想像中勤奮,比我想像中寬厚,比我
想像中善良,連他的愛情,都比我想像中還要完美幾多倍……不要怪我們後知後覺,有
許多事情,如果不是他這樣突然地離去,可能永遠沒機會被提起,永遠湮沒在塵世之中
,正如虞姬,如果不是一別霸王,世界不會記得她的勇敢與堅貞。
即將揮別的虞姬,在銀幕上肅然起舞:"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
賤妾何聊生……" 鏡頭照著他的眼睛,濃妝之下,水波一般純淨的眼睛。那是程蝶衣的
眼睛,專注地望定虞姬;那是張國榮的眼睛,專注地望定程蝶衣。台下,成千上萬觀眾
的眼睛,在無盡的時空裡,望定張國榮。虞姬和程蝶衣的故事是假的,張國榮的故事是
真的,然而對蕓蕓眾生來說,並沒有什麼分別,都是一齣燦爛曲折,高潮迭起,在最美
的瞬間以絕色的姿態凝固的大戲,帶給觀者無限的震撼與享受;在輝煌背後,在孤獨轉
身的一剎那,也都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懷著深入骨髓的悲涼與絕望。片尾的主題歌已經
響起了,字幕一條條浮現,有他的名字:張國榮。本是三個普通得傖俗的字眼,卻因為
他的人,筆筆絢爛如錦繡繁花。他毀滅了自己,成全了這個名字,讓虞姬活在傳說裡,
程蝶衣活在電影裡,這個名字活在我們的記憶裡。每當面對這個名字,我想,我能說的
惟有感謝,感謝讓我們遇見他,感謝他這麼好,感謝他帶給我們的一切,我們不與他說
永別,我們時時會再見,當街頭隱約飄蕩一絲音樂,當櫥窗裡偶爾瞥見某幅照片,當談
笑中提起某個字眼的一剎,當乘著電車半夢半醒的瞬間,當大雨傾盆,風聲嘯響,花開
葉落,濤起霞飛……人生何處不相逢。
曲終,人散。觀眾們意猶未盡地在電影院的門口駐足,端詳廣告牌上的大幅照片。
照片上的他已經四十多歲,但是一張面孔仍然纖塵不染,眼睛望著我們,平靜而坦然。
照片的下邊,圍繞著一大束雪白的百合,那是我和妹妹插上去的,清香在花瓣之間溫柔
發散,美麗得讓人心疼,就像他的微笑,就像我們的青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26.186
Lesl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