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與他共度61世之44~ 大三元
四十四、大三元(Tri-Star;1996年出品;
導演:徐克;主演:張國榮、袁詠儀、劉青雲)
張國榮說:"導演才是每部電影的靈魂。"我也曾經覺得,同一個演員,因為合作的
導演不同,在每部電影中的表現可能參差不齊;但是同一個導演出品的每部電影水準應
該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並不迷信張國榮的作品,但是我迷信徐克,迷信王家衛,迷信
吳宇森。結果看了《大三元》之後,我發覺名導也會失手拍出一部平庸之作來,平庸到
雖然開出張國榮、劉青雲、袁詠儀這樣的強勁卡司,仍然讓我不想多看。我想可能因為
是一部賀歲片,要照顧大眾口味,所以加進了許多無聊甚至庸俗的噱頭,浪費了整個故
事的創意和幾個主角的好演技。
這部電影講的是神父洪中為導引妓女白雪花等人從良而深入凡間,最後勝利完成任
務,卻不可自抑地愛上了白雪花的故事,中間夾雜著懵懂警探劉青發、變態表妹MARIA
和笨賊恐龍、高利泰等人的插科打諢。主角洪中的性格設定十分單純,所以張國榮的演
出也沒給我們太大的驚喜,電影頭半部分他幾乎就是一個現代版唐僧--說豬八戒可愛的
人倒有不少,說唐僧可愛的人還沒見過呢。一直到他離開四個妓女回到教堂,在主的面
前心潮澎湃地默禱,這個人才開始活了起來,在麻將館與高利泰講數、到警察局找劉青
發幫忙等段落都很精彩,最後與黑幫的決戰中夾在一群打手、小混混和警察中間強撐膽
色、手忙腳亂的情形演繹得更是生動,值得一看。至於張國榮在這部電影中的造型,那
才叫此人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一件件綠色、紅色以及黑色的神父袍,將他本
來就出塵的面孔襯托得聖潔無比,使人堅信如果他真的改行去做神父,一定會有大批信
徒為他而皈依天主教,也一定會有片中萬眾追隨,索要簽名照和寫真集甚至在婚禮上倒
戈的副作用。這當然是由於張國榮本人擁有非凡的底版,另外也要歸功於杜可風先生,
有他老人家做攝影指導,整部電影每一個鏡頭都精美絕倫,每一幅場景都溫馨浪漫,每
一個人物都籠罩著迷人的光暈,尤其是張國榮,杜可風自己都說他對展示張國榮的魅力
實在是駕輕就熟而且情有獨鍾。不過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我是覺得張國榮的容貌已經太
過俊秀,再落力扮靚未免失之陰柔,反而是他飽經風霜的滄桑面容更具美感。
張國榮本人對接拍這部電影很愉快,因為他沒演過神父,這個新鮮的角色使一向喜
歡挑戰和突破的他大感興味。不過這個角色也真是給他出了很多難題,因為神父也是專
業人士,一言一行都有一定規範,臺詞和動作都非常繁複而且絲毫不能出錯,為此劇組
專門找了一位神父來為他現場指導,他自己也非常認真努力,將功課做個十足。如果你
重看《大三元》,請你一定要注意看他主持婚禮、為信徒告解和禱告等細節,那種專業
程度可以和《霸王別姬》裡旦角、《槍王》裡槍手的表現媲美。張國榮在這次拍攝過程
中吃了很多苦頭:他患了很嚴重的感冒,一直在帶病堅持工作;手和腳都在動作戲份裡
受傷,以至於酒店用餐那場戲是戴著指套拍的;與他搭戲的新手NG不斷,令他跟著重拍
又重拍;由於趕戲,每天清晨六點就要開工,一直拍過午夜,素來早睡早起的他生活規
律大亂,憔悴得眼睛都腫了起來……導演徐克和老闆黃百鳴不住拍著他的肩膀道辛苦,
他自己倒是一向地任勞任怨,不說什麼,還小心留意著一切表演細節:"等會兒跑的時
候我會在你們中間穿過……""洪欣你穿這樣的鞋可以跑到多快?我任你追的話,怕你扭
腳啊……" "你要大聲點,恐怕收不到音。"有時還耍耍孩子氣來搞氣氛,比如道具表不
見了,大家興師動眾地找,他就宣稱:"NO表NO拍!" 口渴的時候會截停場務來恐嚇:
"哪,三分鐘內如果我飲不到一杯可樂……"看著這樣的報道我常常想,和張國榮一起工
作一定是一件非常辛苦又非常快樂的事情,辛苦是因為他凡事追求完美,律人律己都甚
為嚴格;快樂是因為這個人實在是不可置信地善良、細心和體貼,又非常風趣,許多工
作人員都講過他請整個劇組吃飯,為大家買宵夜,送禮物,關心別人的健康和情緒,
"口花花講笑",令人如沐春風……至於他時時幫別人入戲,教新手演出訣竅,更是早有
盛名。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曾與他共事過的人幾乎個個當場落淚,提及他生前待人處事
的種種,沒有半點汙跡。一個人的一生可以燦爛至此又純淨至此,值得我們自省的地方
,實在是太多太多。
《大三元》劇組裡名人很多,由於是賀歲片的關係,不但有大明星領銜主演,也請
了不少超級配角和友情客串。扮演幹探劉青發的劉青雲先生是一位公認的好演員,警探
、盜賊、大情人、娘娘腔、惡少、爛癱……扮乜像乜,但也是永遠都會被提名但是拿不
到影帝的那一個。他和張國榮在《武林世家》中就開始合作,到《大三元》和《色情男
女》已經是十一年的交情了。袁詠儀和張國榮的交情更是深厚,四年內合作了六部電影
,其中五部都是扮情侶,創與張國榮合作的女星之最。扮演警司的黃百鳴大家一定都認
得,這位大老闆經常在自己出品的電影中露一小面,而且積極自毀形象,僅在與張國榮
合作的電影中就扮醜女三次,貪官一次,跟班一次,花心丈夫一次,酒鬼丈夫一次……
《大三元》裡扮的也是個很不高明的警司。扮演劉青發搭檔的陳錦鴻同學,那幾年在電
視界很紅,許多劇集都有出現,在《白髮魔女傳II》裡也扮了主角,但是戲路比較單一
,《大三元》裡一如既往地是一個憨厚樸實的年輕人,在MARIA樓下那一句嚎叫"你上去
幫襯啊"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扮演白雪花男友的陳豪同學那時候也開始紅了,儘管片
中那個花心男友好討厭,但是我後來發現陳豪本人一點都不討厭,看起來還真是他的演
技好。不過他的聲音未免太難聽了,說起話來像是喉嚨口總有痰似的。扮演高利泰的著
名武指熊欣欣同學想必是徐克老爺的一員愛將,在徐克的許多電影中都有出現,張國榮
為徐克出演的兩部賀歲片中都是和熊欣欣做對手。扮演記者的司徒慧焯同學則是著名的
編劇,和黃百鳴一樣喜歡做客串過戲癮,這是他第三次在張國榮電影中露面了。扮演新
郎的是七十年代的紅小生方平,當年英俊瀟灑的一個人兒,舊版《白髮魔女傳》的卓一
航,片中變成了那樣一副尊容,後來在《槍王》中也是呆醜非凡,不知是歲月不饒人還
是導演不饒人。扮演摩門教神父的是鳳凰衛視的名主持方保羅,演起電影的水平,嗯,
比較欠缺說服力。扮演神父的大傻成奎安相信每一個看慣港片的朋友都不會陌生,不過
扮神父他好像還是第一次,也算是個突破吧。
特別要向大家介紹的是謝君豪先生,估計不會有太多朋友注意到這部電影中有他,
就算我這個看起電影來幾乎是一格一格放的人也是連看了幾遍後才在演員表裡發現他的
名字,一瞬間禁不住瞠目結舌:如雷貫耳的的一個名字,過目難忘的一張面孔,居然跟
張國榮有過一次合作,而且被我們忽略了?當然,我立即將影碟重放了一遍,仔細尋找
這個人。他不在婚禮的嘉賓中,也不在教堂的神職人員中,不是街上撞到貓王的那一個
,也不是銀行辦貸款的那一個,沒有出現在麻將館裡,也沒有出現在洗印店裡……最後
,最後,諸位看官,你道為什麼沒人注意到他,因為他一直沒有露出整個臉來。你看到
決戰中撞傷鼻子用一塊布蒙面的熊欣欣了嗎,站在大BOSS另一邊也用一塊布蒙著鼻子做
日本忍者狀的就是謝君豪先生了,不但和張國榮正面對撼,而且還頗有幾句臺詞,問大
BOSS是不是想自己逃走云云。不知道張國榮在拍這段戲的時候,有否注意到這個人是誰
,以及這個人,會是誰。
最後向大家推薦《大三元》的兩首插曲。張國榮電影的主題歌和插曲一般來說都有
很高水準,但是大多數都是他自己唱的,收在他的專輯裡,給大家聽得爛熟了。《大三
元》裡插曲有三首,都找了女生來唱,其中"壞女變鳳凰"那首一般般,另兩首則是詞曲
都非常動聽,而且值得一聽再聽。
一首叫做《每隔兩秒》,趙學而演唱。
"如時針,愛念每刻運行,每一秒一分,仍在構想入神。夜裡夢裡真愛來臨,日裡
未有發生,仍狂想,這幻覺多逼真。聽到你聲音,猶像置身白雲,是我未壓抑的興奮,
令我樂意傾心。每隔兩秒我都想起你,但我不懂使你心歡喜。每隔兩秒我都想起你,完
全忘掉了自己。愛會變成真,兩分鐘的熱吻,成為現實愛人,誰願夢裡白等。愛那有原
因,兩心只須合襯,然後慢慢兩人,情難自禁,再熱吻。人情深,我是過於天真,不去
關燈,全為怕這黑暗。願你夜裡給點指引,共結伴過一生。……"
另一首叫做《不知不覺想起你》,黎瑞恩演唱。
"無星的晚上,無風的季候,仍滲你溫柔。付出的感情,已出的說話,卻未能再收。
白色衫領後,濃黑短髮後,無意掠過心頭。昨天的戀人,變色的鏡頭,始終看未夠。其
實我以為,滴血的心內,未放開的已放開。無奈時間證實,已經錯失的愛,亦仍然是愛
。不知不覺想起你動人笑臉,不經不意想起了昨天。不知不覺分開了又忘記後,沒法想
象一切依然。誰不想快樂,誰不想決絕,忘記舊有哀愁。但瀟灑之後,笑聲的背後,卻
為何顫抖。童話式故事,神話般結局,誰也沒法苛求。但當天溫柔,記憶中挽留,怎可
以沒有。……"
我最近重看《大三元》時,才發現第二首歌不是不像悼詞的,尤其那句"白色襯領
後,濃黑短髮後",本來說的是神父吧,但怎麼看都是一個符號化了的張國榮。各位榮
迷朋友,大家猜猜歌詞作者是誰,能夠讓我們聽著如此熟撚,如此熨貼,如此似曾相識
,此人自然非林夕莫屬。林夕與張國榮的合作始自八七年的《無需要太多》,那還是一
首明朗溫柔的情歌;自張國榮復出之後,除了專輯《春天》之外,幾乎所有新歌的歌詞
都由林夕創作,詞風越來越旖靡,越來越淒厲,越來越醉生夢死,最後幾年的歌裡,幾
乎首首都在唱著生離和死別。林夕是一個天才詞人,和其他許多歌手都有合作,但是看
他為別人寫的詞,並不是這樣的。要說是張國榮影響了他,那也未必,林夕自己說過,
張國榮給他的命題作文只有兩首,一首是《紅》,指明要以"紅"做標題,要配合專輯的
主題;另一首是《我》,指明要以"I AM WHAT I AM"開頭,以詞明志。除此之外,所有
的歌詞都是林夕本人的創意。但要說林夕存心要影響張國榮,更是荒誕無稽。人生之事
,每每如此深不可解。
月前聽說張國榮還有幾首新歌未及發表,我跟妹妹談論,這幾首新歌出來了讓我們
怎麼聽呢,明知道斯人已逝,明知道是絕唱,是遺腹子,明知道他在唱這幾首歌時已經
是抑鬱纏身,而且,毫無疑問又是林夕填詞,可想而知句句都是讖語……如今終於見到
了新碟出版的消息,還列出了其中一首《玻璃之情》的歌詞,果然是林夕作品。儘管已
經有心理準備,但是當我將歌詞一句句讀下來,依然汗透衣衫,一顆心冰冷如玻璃,僵
硬如玻璃,碎裂如玻璃。
"從前我會使你快樂,現在卻最多叫你寂寞。再吻下去,像皺紙輕薄,撕開了都不
覺。我這苦心,已有預備,隨時有塊玻璃,破碎墜地。勉強下去,我會憎你,只差那一
口氣。不信眼淚能令失落的你愛下去,難收的覆水將感情慢慢蕩開去。如果你太累,及
時地道別沒有罪。牽手來,空手去,就去。一起要許多福氣,或者承受不起。或者懷恨
比相愛合理,即使可悲。不信眼淚能令失落的你愛下去。難收的覆水將感情慢慢蕩開去
。如果你太累,及時地道別沒有罪。一生人,不只一伴侶。你會記得我是誰,猶如偶爾
想起過氣玩具。我抱住過那怕失去,早想到玻璃很易碎。……"
這首歌讓我們怎麼去聽?讓我們怎麼敢聽?
難怪,難怪林夕會在張國榮去世之後寫了那篇《如是我聞》,一字一字,充滿悔意
。
"十幾年來,我都活在負債的狀態中,總是欠欠欠,欠這個那個歌手的歌詞。
多慶幸這次沒有。在張國榮最後一張專輯灌錄過程中,分給我的詞,我都寫完了。
從1995年他複出樂壇開始,我替他打造了大量不同風格的歌詞,飛揚、纏綿、妖媚
、憂鬱、沈溺、喜悅、悲傷,轉眼8年,至此畫上了句號。
可遺憾的是,在最後的五首歌的歌詞裡,我依然按以往路線在感情世界中唱遊,並
沒有寫下一些心靈雞湯式的歌詞。監製曾經提醒我,別寫太悲的東西,我也沒特別放在
心上,忽略了當時他心境上的需要。
我忽然很內疚,寫下了那麼多勾引聽眾眼淚的歌詞,究竟對這個世界有什麼意義?
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的名句:'眼淚的存在,是為了證明悲傷不是一場幻覺。'但
讓我證明了失戀的真實,對聽眾又有沒有幫助?如果發洩真有療效,我更希望將來可以
將功補過,在每首傷感的情歌昇華出快樂的力量。這是4月1日後我最大的啟悟。
物件會消失,事件卻永存。特別是音樂,特別是歌詞,母帶完成,發片之後,要修
改已來不及。
我會警惕自己,往後無論如何匆忙,都不可以寫下讓自己事後後悔的歌詞。因為生
命無常,音樂的生命卻無限。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流動中的片段成為定格,只能重
溫,不容再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126.186
Lesl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