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隕落如櫻--<世界電影> 作者:焦雄屏
隕落如櫻--<世界電影>
作者:臺灣"電影教母"焦雄屏
剛出發到京都賞櫻前夕,聽到張國榮跳樓的惡耗。
我一邊收行李,一邊聆聽電視臺量多內容卻少的可憐的報導,一再重複
的只是"港星張國榮跳樓自殺已被證實",一直等到一兩點,並沒有更多的消息。
我的腦子於是像看電影般自己組織起有關張國榮的片段。認識張國榮是關錦鵬
介紹的,那時他倆合作了《胭脂扣》,在鴉片鋪上吞雲吐霧的十二少,初塑了
張國榮的頹靡形象。那個見面的場合人很多,我們短暫地喝了咖啡,沒有深談。
之後他便被簇擁著去了gaybar。打一開始,他便沒有隱瞞同志的身份。
後來我去到香港,他聽說了,請我在Li Garden吃飯。這一次一對一的狀況,我
們聊了很多,尤其是他的抱負,他的理想,他的臉上洋溢著飽滿的自信,一種
自戀甚至帶點可愛的狂妄。許多年後,我才在姜文身上看到相似的氣質,一種
富感染力的巨星氣質。他後來親自開跑車送我回酒店,也請我去紅勘聽他的演
唱會,使一向對偶像無啥興趣的我,也十分覺得榮幸。
但我真正被吸引是他在《阿飛正傳》中的表演,那?真實又毫不費力地呈現一
個自我放逐,自戀自溺的叛逆青年。我認為他雕塑了一整個香港六O年代少男的
頹廢美,那?自覺地踏著不遜的步伐走向點唱機,或者蠻橫不屑將癡情的劉嘉玲
一腳踢下床,或者自戀低問張曼玉:"這一分鐘……"。但是在那種自信和自卑的
混合中,蘊藏了極度的空虛和令人心痛的欠缺。光看他去南洋尋訪親母,母親卻
不見他。在椰林樹徑中,他挺著胸膛,倨傲地轉身離去,身後卻覺得有一對灼灼
的目光,透過厚實的窗簾,看著他的創傷。那一幕,落實了叛逆頹廢的空虛和傷懷。
《阿飛》是王家衛的傑作,不完美卻令人餘想繚繞。然而六O年代的放蕩空虛卻十
分有血有肉地被納在張國榮的神色姿態和行為中,直追詹姆斯狄恩的問題少年icon。
張國榮此時已是全方位的巨星,他顧盼生姿地成為歌唱界的四大天王,雖然偶而也
得演演那些讓正常人看起來都賤賤的廉價賀歲片,但是他的野心使他淩駕於其他港
星之上,在國際影壇上綻放光芒。《霸王別姬》讓他成為美麗絕色的國劇花旦,他
也跨越了性別的刻板印象,遊走於陰陽男女邊緣,創造新的九O年代文化議題。接下
來的《風月》雖不如《霸王別姬》那般氣勢崢嶸,但大體仍揉和了他在《胭脂扣》
和《阿飛》的頹廢浪蕩形象,讓張國榮活躍在國際影展之間。
這也是我見到leslie最密集的時刻,在坎城、柏林……他一逕是那個迷人也自戀的巨星。
但是對我這種老友了,他一點架子也無。有一回,我為新聞局辦臺灣電影年,做了一個
徐克特展,想起,《倩女幽魂》的寧采臣,抓起電話來麻煩他能不能來台剪綵,為活動增
加一點星采。他一口答應,二話不說飛來臺灣撐腰。那幾日,我們在朋友家喝酒聊天,
總是深夜才依依不捨道別。他在文化人中間很自在,對任何題目都有興趣,這一點和其他
港星真有天壤之別。
那時他已提出未來想兼做導演,他對創作野心勃勃。而我看了《春光乍瀉》後更對此點
深信不疑。《春光乍瀉》的Self-style浪蕩子,已從香港自我放逐到阿根廷。張國榮一
點煙,一斜睨,將他的頹廢美學和浪蕩叛逆發揮到極致,有種一去不復返直墮深淵的自我
放棄,看來是他在影響王家衛,將他的迷失和失落感,化為具侵略性的燃燒熱情。梁朝偉
當然也好,但《春光乍瀉》的成功,和Leslie的詮釋有關是無庸置疑的。
在京都的櫻花下,那種嚴密,那種猛烈的"滿開",從路頭一直燃燒至天際。我一邊不時讚
歎,一邊揮之不去張國榮的多種影像。突然我感悟到,他不就如同櫻花嗎?在生命最燦爛
時猛烈地綻放,短短日子後就輝煌地飄落地面。
~~~~~~~~~~~~~~~~~~~~~~~~~~~~~~~~~~~~~~~~~~~~~~~~~~~~~~~~~~~
作者說的"歌唱界的四大天王",應該不是指我們所熟悉的那個四大天王吧?!@@"
不然是哪四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81.12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Leslie/M.1411926573.A.03C.html
→
09/30 01:19, , 1F
09/30 01:19, 1F
→
09/30 01:20, , 2F
09/30 01:20, 2F
→
09/30 01:21, , 3F
09/30 01:21, 3F
→
09/30 01:21, , 4F
09/30 01:21, 4F
→
09/30 01:23, , 5F
09/30 01:23, 5F
推
09/30 17:17, , 6F
09/30 17:17, 6F
Lesl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