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誰能代替張國榮(六)--完結篇

看板Leslie (張國榮)作者 (以你為榮)時間21年前 (2004/11/15 13:14),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分解--午夜傳奇   "有一點點光,他的野性的一種(FLASH)閃光,就會跳出來。"--攝影師杜可風   Ⅰ魅力   俊至化境   西諺說,美人海倫有著"一張引千帆下水的俏臉"。一張臉,傾國傾城。准以為美人無 疑,查八、九○年代,贏取世界垂青的,美人之外,還可能是個英偉男子。男明星、男歌 手的俊朗,一樣翻雲覆雨,魅力驚人。張國榮有張不老的臉孔,五官端正,輪廓分明,精 緻得如同雕像,無論喜歡他與否,不能不承認他英俊。   三十六歲的張國榮,演起少年"阿飛"角色,仍然稱職,仍然使人入迷,"阿飛正傳"是 最佳佐證。看上去,張國榮仍然有種少年味道,仍然有他青春的男孩魅力。歲月跟挫折沒 有摧殘他的容貌,反琢磨出一種成熟的韻致。過往你或許嫌他嫩,嫌他帶稚氣,現在,他 穿起筆挺西裝,一站出來,飄飄然公子般的氣派。他別于許多其他男明星、男歌手,他高 貴倨傲,有一種異乎平常的格調。   跟張國榮當年同屬青春派的偶像藝人像賈思樂、陳百強等,現在走出來,似乎都有點 尷尬,一副老去的孩子臉,扮演青春又嫌太老,成熟呢,困於外貌,還是有欠缺點什麼東 西。張國榮大概閱歷多了,早洗去那種不成熟幼嫩的"孩子氣",誘發出具內涵和修養的氣 質,不再是個空洞洞、跳蹦蹦年輕人,樣子雖老不了多少,但氣質神韻跟當年相比,顯然 相去甚遠。連女孩子也羡慕張國榮駐顏有術,張國榮卻指著胸口說:"老了,怎可以不老呢 !一顆心早老了許多。"他的顏容,混淆了時間,使人忘掉溜過去的許多日子痕跡。   演青春電影時期的張國榮,老恨長得太嫩,廿多歲了,還迫著演中學生,演技沒法磨 練發揮。那個時候,他還恨母親給了他這副面孔,戲路局限得很。當天的毒藥竟成了今日 的蜜糖,張國榮擁有的是無窮無限的青春,演十八廿二仍綽綽有餘,況且,男演員又比女 演員優勝很多,不那樣受限制于年齡,張國榮的黃金歲月,或許比別人都要長呢!   大概在觀念上,比較認同女孩子漂亮,對於男孩子,會有另一套審美準則。男孩子, 總要求他高大、健壯、線條粗獷,有一種武士式的陽剛美。相反,女孩子便要柔和、細緻 、纖巧、合乎陰柔美。當初出現了個張國榮,一般都認同他漂亮,甚至認為他太漂亮。男 孩子,精巧若此,反不是好事。電影"紅樓春上春"找他演賈寶玉,就是看上他的粉雕玉琢 ,連李翰祥當時也說過,張國榮演賈寶玉,不作第二人選,除非找女孩子"反串"。漂亮沒 有幫忙張國榮,反成了他的障礙。他要衝破那個既定的"脂粉男孩"形象,於是下過一番功 夫。   身為藝人,張國榮沒有疏忽他的藝術,他的演出。在他忘我盡情的各種演出中,觀賞 者是百分之百享受的。悅耳的歌聲,動人的妙舞,還有的是,一張俊俏不凡的面孔。但假 若張國榮欠缺鍛煉努力,唱不出好歌,跳不出勁舞,人家只會說他徒有一個空殼,徒有一 張俊臉。張國榮沒有被"漂亮"的臉孔扯後腿,因為他未見其利先償其害。他反是要突破自 己的外表,要建立一個符合人心的形象。他以加倍的努力、沈默的堅穩,回應世情的譏評 。當初,天賦本錢沒有為他帶來好運,反是折磨過他,考驗過他。現在,張國榮地位已定 ,他最大的缺憾成了他最大的實力資本,一切都有了補償,正是非非是是,是是非非。   世事難得完美,所謂"不完全乃真完全"。有人會嫌張國榮長得不夠高大,不夠英挺凜 然。以前,有個說法:張國榮是小號的秦祥林(著名電影界的英俊小生)。秦祥林英偉、 高大,有著夢寐以求的男性外表。或許他太完美了,他的外型占盡優勢,單是站出來,便 贏得不少喝采,就憑這點,他紅了。塞翁得馬焉知非禍,沒有磨練,秦祥林不能更進一步 ,漸漸,時間淘汰了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張國榮沒有天時之助,卻憑著堅毅不拔,立 下個人不朽的成績,他先天的點點缺憾,都給補救過來,成為了張國榮獨一無二的氣質和 優點。  第二部   混和著三個年代的血液   張國榮雖然年輕,但其實他出道很早。自廿歲開始,十多年,他在演藝界沈浮,少點 兒定力、自信,都會給波浪卷去。早年,他確曾表示過,後悔太早進入娛樂圈,而性子又 硬,碰得焦頭爛額,非常痛苦。或者,時間與功力有個正面的比例關係,畢竟,羅馬也不 是一日建成的。   張國榮在芸芸藝人中間是個異數,像他這些早年出道的,早或紅了、垮了、退了、消 失了。就是仍耽在演藝界,也會退居二線,不再是觸目焦點。張國榮花了八年時間投資演 藝界,第九年才有所收成,之後扶搖直上,成為流行音樂界,年輕人的超級偶像。譚詠麟 在音樂界也打滾多年,但他從來都紅,都受歡迎。年輕時,溫拿樂隊時期,早就脫穎而出 ,後來個人發展,也沒有什麼波折險阻,一路順風,直奔羅馬。張國榮頭八年的事業都處 悶局,一度更是波折重重,立足無地,假如不是堅執自信,恐怕也捱不到成名之日,享受 過去煎熬換回來的成果。張國榮挫折比人大,自信也比人強,功業成就脫穎而出,議論起 來,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比較奇特的是,輾轉磨礪了八年,張國榮平地一聲雷,在流行音樂界冒起,眾所周知 流行音樂新陳代謝迅速,年輕歌迷口味不斷更新,潮流此起彼落,速度賽過時鐘。張國榮 再次出擊,卻喚起年輕人的認同,沒有人覺得他老套,反是愈加喜歡他的新鮮。很明顯, 張國榮與時並進,沒有局限性在一個時間裏,他不斷尋求突破,自強不息。八年的守候, 可以使一個人消沈、一蹶不振,但也可浸淫、磨練一個人。是負面的意義還是正面的意義 ,全在乎當事人的意志。   潮流認同張國榮,跟他俊俏青春的外型不無關係。但單憑外表,他不會紅得那麼長, 也不會紅得那麼厲害。張國榮退休之後復出,擁護他的熱潮還未減退,他還是天之驕子, 天王巨星。那麼,張國榮的真正實力、真正威力是什麼?除了堅執不懈的努力之外,他的 獨特之魅力是難以分解的,是全面綜合的感覺,許多時甚至訴諸直覺。沒有個人魅力,就 是成了名,也不會是天王巨星。張國榮有的是魅力。他有著令人驚詫的另一面。常以為張 國榮外表柔弱,但他唱起勁歌,跳起勁舞,彷彿全身細胞在躍動,有種難以言傳的活力。 演唱會上,他精力過人,充滿爆炸力,三個小時無刻稍息,卻完全不露疲態。後面,彷彿 有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推動他、支撐他,沒有強烈的意志、深沈的信念,成就不來這樣實 力雄厚的藝人、歌手。青春派而穩具實力,這樣矛盾的組合,除了張國榮,就不容易找到 第二個。天王巨星的背後,都是絕不簡單的內容,張國榮就是一個例子。   張國榮不折不扣是個八○年代歌手,他成名,在八○年代中,一直竄紅至八○年代末 。不過,從實力而論張不算是典型的八○年代流行歌手,他能夠號召的幾乎是各個年代的 人,有著吸引各種階層、性別的能力。除了魅力,還因為他挾持豐富的閱歷和實力。   八四、八五年,張國榮開始走紅,不過,那時的歌迷多是些少女,較年輕的一代。很 快,張國榮便超越了這個範圍。除了女歌迷,更掀動起男歌迷,風靡了整個八○年代,香 港年輕一代。隨著他的世界性遠征,他的歌藝、電影擴散至舉世華人--美加、澳洲、臺灣 、星馬、中國大陸。看他的演唱會再不是過往占多數年輕人,而是闔府上下,扶老攜幼, 老老少少聚首一堂,看他的演出。   因為,憑實力而論,張國榮能夠唱廣東歌、國語歌、英文歌,甚至粵劇,歌路縱橫廣 闊,兼且都有水準。此外,快歌、慢歌、抒情、激昂、幽怨、爽快,各種型態的歌曲,也 有他自成一派的演繹。六○年代的情懷、七○年代的反叛、八○年代的個性解放,悲情韻 味的、鄉土親切的、憤怒搖滾的,張國榮都嘗試、都創新。到了後期(退休之前),他幾 乎是所有人心目中的藝壇典範,第一號的演藝全才。他能夠號召天下,攻破不同的城堡, 因為他其實也是個絕不簡單的複合體。   性格裏邊,張國榮有著六○年代的務實、實事求是的作風,卻又對情感執著。他成長 於七○年代,有七○年代人那種衝破樊籠的叛逆,流著反叛熱熾的血液。到了八○年代, 時代跟張國榮惺惺相惜,因為彼此都是追求自我,有著一股獨立精神。張國榮的魅力,委 實蘊含了三個年代的特質精神--六○年代堅執、七○年代反叛、八○年代個性。這樣一個 藝人,恐怕非隨便可造就,幸好,張國榮沒有決絕,他還是回來了。   徹底我執   有段時間,人們把張國榮的洋名LESLIE改為LEGEND,傳奇、神話。張國榮所到之處引 起的震撼,大抵可稱為傳奇、神話。但把他成功的事實誇為傳奇、神話,就太忽略他為自 己成功所作出的犧牲和努力了。他並非一朝成名,沖上雲霄,反是前進三步,退後二步, 步步艱難的走著,甚至成名之後,仍遇困難。只是,已難不倒千錘百煉的他。有成功替他 開路,可以更勇敢前進而已。若說神話,張國榮不是天時地利造就的,而是開天闢地,為 自己創造傳奇的神話的。   有一點,是張國榮或者他的擁戴者引以為傲的:多少年,潮漲潮退,他還是依然故我 ,沒有改變他的"真"。記得臨退休前夕,張國榮說過,覺得自己為了應付環境,在事業跟 自我的衝突下,變得圓滑虛偽起來,感到很不愉快,於是想到退出,做回真我。記得張愛 玲說過,待在一個環境久了,漸漸便分辯不清那個是真正自己,那個不是真正自己。沒有 ,日子沒有磨去真正的"他"。   訪問的時候,張國榮說話很細心、謹慎,但並不圓滑,沒有職業病的"皮笑肉不笑", 口齒伶俐地滔滔不絕,對比較私人的問題,他乾脆不答、謝絕。"我知道許多記者也很專業 ,但有些有許多筆名的,就喜歡捏造故事,製造新聞。我不是怕他們捏造的故事,但許多 讀者卻以為,'無風怎起浪',於是很多不必要的事情會衍生。"   張國榮非常真誠,對人、對事。一問一答之間,不是敷衍,不是搪塞,而是很當一回 事。他對人、對感情很真實。他常說,或者更代表他的信念:"我只跟我喜歡的人交朋友。 ""我寧願人們告訴我,他不喜歡我,而不喜歡人們對著我奉承,背後卻大肆批評,特別當 他們編造假話誣諂我。但如果說的話是發自內心的,我會接受。   張國榮為了他的真,為了他的原則,在演藝生涯嘗過不少艱辛,不少苦果,然而他沒 有後悔,沒有讓步。歌星麥潔文說過,張國榮很珍惜自己,不會出賣自己。事業上,他除 了百分之百投入外,還很決斷,很斬釘截鐵。或許張國榮堅執原則,保持自我,在圈中永 遠不隨波逐流,不搞關係,所以悶了許多個年頭才吃得開。但他的敬業樂業,不向環境低 頭同卻使他躋身天王巨星之列,"張國榮",代表的就是自信與決心。  香港,很少藝人把自己當一個藝術家看待,張國榮是第一個真正實踐藝術家精神的藝 人。他不唱高調,卻是言行相符的藝術家。   很高興,因為張國榮為香港演藝界的水平,劃上一個新的高度! --- 作者:鄺小燕 1992年6月 皇冠出版社 轉錄自LCAS 榮雪煙提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7.156 ※ 編輯: Lesliey 來自: 210.85.7.156 (11/15 14:18)

01/09 15:19, , 1F
也是華人圈的"高度" 此情此景 永不再現了...
01/09 15:19, 1F

01/09 15:19, , 2F
對我這個國小就開始因家庭問題 開始憂鬱的人來說
01/09 15:19, 2F

01/09 15:20, , 3F
Leslie展示了很多東西 讓我發現 體悟 嗯 是這樣沒錯
01/09 15:20, 3F

01/09 15:21, , 4F
希望我電機所也能夠以這樣的精神 來面對 當然在以後
01/09 15:21, 4F

01/09 15:21, , 5F
的未來 也是一樣 共同努力
01/09 15:21, 5F
文章代碼(AID): #11c3j68q (Leslie)
文章代碼(AID): #11c3j68q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