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誰能代替張國榮(四)
Ⅲ 成就
總結張國榮十三年的事業,苦樂沈浮、進進退退,全都經過,確是很完全完滿的事。
難怪讓張國榮歸來,輕輕提起現在、過去的成就,他都說"很滿足"。一派樂在其中。更何
況,他還有許多"將來"在面前,可以再創造!
過去,張國榮拿過不少獎項,亞唱的失意,往後大大補償。歌曲拿過十大金曲;最高
的紀錄是,一年十首的金曲,他占了三首。獲頒過最受歡迎男歌手獎,獲得過全年最佳歌
曲獎。他曾坐上樂壇第一把交椅,有過最暢銷的唱片成績,最流行的歌,最忠心的歌迷。
至於電影,有參與演名片,而影片叫好叫座,持續幾年,他都獲得提名最佳男主角獎項,
最近還拿到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榮譽。金馬獎,或者其他更高榮譽,雖然還沒得著,但
幾乎是指日可待了。
估量不準張國榮有多少財產,身家有多豐厚,但可以肯定,他退休之日,已無需為下
半生憂慮。他現在拍片,只是玩票性質。記得張國榮說過:"當我的經濟可以做自己愛做的
事時,我便會退休。"他說不懂投資,只相信有錢在手(CASH AT HAND)。
張國榮家裏有一塊全世界只得六十張的地毯,似乎,這是標誌著什麼--非凡的能力。
他淺水灣的家,是四層三千多尺的洋房,裏邊儘是新款的義大利家私。他喜歡畫,有收藏
古畫。香港以外,倫敦、多倫多、溫哥華都有產業。他很低調,兩部車,賓士老放著,常
常只坐積架小房車。以前他有一間房,裏邊放著幾百萬元的表演衣服。
不欲太強化張國榮的成就。其實成就本身就很抽象。對張國榮而言,恐怕"人心"、"社
會的認同",於他更有意義,更代表成就和滿足。他不諱言覬覦獎項,因為獎項具體形象化
了社會輿論,大眾的認同。
闊別歸來,張國榮仍在水銀燈下趕他的成功之路。其實,他已成功,而且已很成功,
但他仍然趕下去,畢竟成功是沒有止境的。不過他成功的內涵似乎又豐富了,層次又升級
了。再下去,張國榮要征服的,恐怕就是他自己了。
歸去來兮
張國榮演藝生涯最轟動的時刻,相信就是他宣告退出演藝界,告別香江的那天。他那
時的決定,對於樂迷、影迷而言,簡直晴天霹靂、地動天搖、山哭海泣。對於樂壇同業而
言,旋即觸發一股退休風,現在回說起來,仍然記憶猶新。
時語有謂"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一剎那便是永恆"。在這個殖民地將
臨告終的時間空間裏,一切本來已急速的,現在就更迫不及待,大家搶時間、搶日子,焦
躁得忙了形。張國榮身處高峰的那段日子,萬目關注,被節奏、社會迫得變了形。挑著成
功的擔,他很累。他用兩個字來形容當時的心境:"想死"。緊張的日子,他不停吸煙,吸
很多。累極、悶極的時候,一股濃煙團團圍繞他。"為什麼我常吸煙?我的壓力太大!"現
在,他也抽煙,但條條理理的,慢慢吞吐著,享受著,欣賞著經盈的煙霧,餘煙嫋嫋。
重回社會中間,大家甜在心頭,誰會介意這個美麗的"失信"呢?要不是他提出"引退"
、提出"告別",為自己解釋,誰會真正領略他的處境?他的心境呢?記得,八九年張國榮
說過,他的退出,只能說是"辭職",而不是"收山",他想趁著盛年,多看看世界。民主社
會,總有辭職不幹的權利吧!
身為影迷,張國榮的大老闆,且看看他的辭職理由夠不夠充分。
有一點可以肯定,我不是因為移民理由而引退,我去過世界很多地方,但香港最好。
香港人思想狹窄,知道嗎?香港喜歡一位藝人不止于喜歡他或她的造詣,還要包括私
生活、家庭倫常道德的各種因素.....我唱情歌唱了十三年,還有什麼可以做,這世上必有
別的一些我想做的事。
演藝界太政治了,唱片公司、電臺唱片騎師、觀眾聽眾、電視臺、新聞界,各方關係
的錯綜複雜,待得久了,發覺自己開始虛偽,說話也圓滑了,不喜歡,所以決定退出。
其實五年前已經開始想準備退休了,三年前告訴了陳淑芬,自問山口百惠對我的影響
很大。
在樂壇因為利益上的衝突,導致是非糾纏不清,加上歌迷之間的水火不容局面,實在
令我損失不少友情,也許,我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以前不能成為朋友的,可能有扭轉局面
,消弭誤會,成為朋友的可能。有些圈中人我是很希望珍惜的,奈何.....
影迷有時會很殘酷。我不怕老,但這不想到老仍曝光。我不想到了四十歲仍在臺上跳
來跳去。(我(榮雪煙)說:事實證明並非如此哦!!哈哈!)
我相信很多人會喜歡看我演三十歲以上的角色,但唱歌則全不是這回事。我不希望自
己現在還穿一些金光閃耀的歌衫,在臺上唱著情歌.....當然,我的歌喉仍然很好。
退出對我絕對是件好事,娛樂圈是應該踏入一個新時代,鄭少秋、甄妮之後,便是梅
豔芳我們這一代,現在湧現的有草蜢、BEYOND等。樂壇潮流應該會再轉。我是個怕輸的人
,更不能忍受別人超過自己的打擊,為何不在獨當一面的時候光榮引退哩!
山口百惠至今仍令人懷念不已,已是見好即收的明智做法。
第二部
張國榮的退休,在圈中引起了波動,甚至掀起退休風,張國榮之後,梅豔芳、許冠傑
都要引退,影響誠是不淺。且又看看影迷、藝人的意見和反應。
歌手譚詠麟:的確感到十分可惜。有句話:"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是
順理成章的事。我深信LESLIE曾經深思熟慮才做出這個決定。能放棄一切,回復平凡人的
生活,絕非容易,我倒羡慕他的灑脫。對於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委實替他高興。
歌手梅豔芳:我覺得,這是合適的時間,最重要是自己開心。假如他開心,我會贊成
他。藝人的壓力重似千斤,旁人不會瞭解,最傷心的恐怕是歌迷了。但只要他開心,一切
已不再重要!
ꄊ@ 歌手葉倩文:若可在事業巔峰時引退,讓歌迷留下美的記憶,才能使支持他的人,永遠
懷念他。唱歌是不能長久的,急流勇退是理智選擇。
歌手張學友:我瞭解他的心態,同是圈中人,自然共鳴,他日若我擁有他的成就,相
信,屆時我亦考慮退出樂壇。
歌手劉德華:宣佈退出樂壇,並不代表歌迷從此不聽他的唱片,我想他的退出,對香
港新人影響不大,我看不出那個可做他的接班人。
唱片騎師鄭丹瑞:這個決定需要極大勇氣。在最輝煌時候退出,殊不容易,但一定要
有本錢才可做到。LESLIE是一?那光輝就是永恆。
唱片騎師陳海琪:張國榮還可以再創高峰,不應現在退出。
經理人陳淑芬:很難再有這樣聲色藝俱全的藝人,他很有潛質成為國際明星。三年前
他說過想退休,我請他清楚考慮,但他既下決定,我亦尊重和支持他。私底下,我太瞭解
他,知道這事困擾他許久,現在終於了斷。
歌迷:八九年九月十八日我永遠記得,LESLIE宣佈退休。身為歌迷,我很傷心,失望
,受到很大的打擊。但我們會根深蒂固的永遠支付LESLIE和永遠讚美LESLIE!請不要忘記
我們。(摘自一百分雜誌影迷來信)
影迷:我感到極度傷心,夜夜失眠,甚至曾為此事流過幾趟淚。雖說他希望我們留下
最美好的回憶,但回憶比不及現實好。不過無論人志向如何,我會永遠支持他、愛護他。
張國榮要走,有太多人伸手挽留,加拿大的日子,還是天涯若比鄰。很明顯,張國榮
的想法起了變化。人說多倫多是小香港,移民熱潮以來,那邊也擠了不少港人、藝人。好
像"阿飛正傳"的旭仔,常常以為自己是只沒有腳的鳥,逼著飛呀飛呀,但死的時候,才知
道自己原來不曾真正飛過。張國榮飛到加拿大,離開香港,但離開之後,他便曉得加拿大
也是香港,他沒有真正離開過香港,至少"心"沒有離開過。
"我不是後悔,只是有第二個念頭,其實心情很矛盾。在香港時覺得這裏不錯,來到加
拿大又覺得香港更好。在香港,我會掛念加拿大,那邊人比較溫和....."
無論如何,歸來吧,簇新的前路,錦繡光芒!
---
作者:鄺小燕
1992年6月 皇冠出版社
轉錄自LCAS
榮雪煙提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7.156
※ 編輯: Lesliey 來自: 210.85.7.156 (11/15 12:53)
Lesl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