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香港"9‧12"活動身歷記》--(三)

看板Leslie (張國榮)作者 (レスリー・チャン)時間21年前 (2004/09/18 12: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張國榮的約定--香港"9‧12"活動身歷記》--(三) 這一期《明報》對哥哥的報導不止這些,用了一個全版,還預報了山頂的活動和《張國榮 的時光》發行的消息。在RED MISSION的辦公室裏我終於看到了《張國榮的時光》的中文版 ,果然出得夠精緻,不比日文版遜色。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本書的出版工作有多麼複雜,因 為它不是一本普通的翻譯書,而是眾多FANS對哥哥的一次致敬,所以整個過程精益求精到 了苛刻的地步:翻譯者ENID在短短期限內辛勤工作,按時完稿,而且將稿費全部捐出,沒 有拿一分錢;她完稿後經香港FANS幾次校對,然後又交給我做了文法上的修正,又由藝術 研究會的maricoqj進行最後核對,還要交給陳太和哥哥的家人徵求意見...對於其中一些比 較微妙的詞句,我們反覆地發郵件打電話討論,惟恐會在無意中對哥哥有不利影響,連"張 國榮的時光"這個簡單的書名都幾易其稿,就"時光"、"時間"、"時代"等幾種翻譯方式推敲 又推敲。如今這本書已經在香港觸目皆是,志摩女士真誠而又客觀的描述一定會讓讀者對 哥哥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一想到這一點,真是興奮得心花怒放。 對《張國榮的時光》做介紹的不僅僅是《明報》,幾乎香港所有的知名傳媒都報導了 這本新書出版的消息。有趣的是,如果大家細看,會發現其中許多媒體的報導非常中肯, 不似通常的八卦口氣,那是因為媒體的稿件是RED親自提供的。為撰寫這些稿件,RED幾乎 累脫了形,但是她開心得不得了,我們也都說,如果媒體一直按照我們的稿子來報導張國 榮,那可真是值得大家額手相慶了。還有一件好玩的事是《太陽報》也積極索要《張國榮 的時光》的資料並且做了報導,他們還不知道這本書裏有一篇是指名道姓描寫他們的,標 題叫做"難忘《太陽報》寡廉鮮恥的行為"。 一期的《電影雙週刊》上也遍佈哥哥的報導,雖然封面主題是王家衛《2046》,但是 《2046》的介紹只占了四個版面,倒是哥哥的報導一共占了十個全版之多:《張國榮的時 光》新書介紹、"心約·LESLIE"影展介紹、《THE ONE AND THE ONLY》介紹,"九一二"ꔊ @界各地紀念活動介紹,以及四月三日雪煙老大組織的"追憶張國榮的藝術生命"研討會三位 嘉賓演講全文... 後一頁還發了一篇文章叫做《張國榮就是經典》,文中說: "一晃眼,張國榮已跟我們分別了一段時間,但似乎每隔一陣子便會看到有關他的報導 ,當中包括了各式各樣的懷念活動、重新推出的舊作品、或在什麼選舉中哥哥拿第一之類 ,看來不單歌影迷思念他,甚至傳媒也忘不了他。...但究竟今時今日,在再沒有新作品的 情況下,張國榮還有什麼值得我們一寫再寫?還在說《阿飛正傳》、《霸王別姬》、《春 光乍泄》嗎?恐怕會被人說成不合時宜。但經典就是經典,是永恆的,是不受時空限制的 。一部經典的電影,就像一本好書,永遠不厭百回看,而且每次觀看時都會有新發現。就 如《亂世佳人》,這部1939年的作品到今天仍令影迷們津津樂道,同樣是史詩式電影的《밊 霸王別姬》能否如《亂》片一樣成為銀幕傳奇仍有待時間檢驗--雖然我們也認為《霸王別 姬》絕對是中國電影史上一個經典。哥哥當然不是奇勒·基保,但他是香港,甚至亞洲뀊 一的張國榮。至少,我們到目前為止,仍未能想像到除了張國榮外,還有誰更適合演《阿 飛正傳》裏的無腳小鳥旭仔以及《霸王別姬》裏那個對愛情及藝術同樣執著的程蝶衣。張 國榮造就了經典的誕生。...《霸王別姬》這部十年前的作品,到今天仍令不少看過此片的 觀眾難以忘懷。這部中國史詩式電影,故事橫跨數十年,儼如一篇中國近代史。片中的靈 魂人物程蝶衣永遠也是影迷們的焦點,這是因為那些漂亮奪目的旦角造型,因為張國榮的 深度演繹!蝶衣的癡、蝶衣的怨、蝶衣的淒美、還有他那種矢志不渝泥足深陷的執著,都 被張的精湛演出引領到觀眾的心裏,動人心魄。難怪不少人都說,沒有張國榮,就沒有《 霸王別姬》。 (中間數段略) "據說喜歡張國榮的歌影迷一直有增無減,有些是自八十年代便已追隨張的,有些是自 他離開後才因不同原因而欣賞並愛上他的;有些已經白髮蒼蒼,有些卻只是十來歲的青少 年。如果說一部經典的電影能打動不同時代的觀眾,能讓人一看再看的話,那麼一個經典 的藝人,也應能打動不同層面不同時代的影迷,其人其作品都能讓人一再發掘,能讓傳媒 有一寫再寫的價值吧。...而張國榮就是經典。" 為了搜羅有關哥哥的報導和文章,這幾天我和ALICE跑了許多書店,除了買到一大批新 雜誌舊雜誌外,還買到了日本出的《異度空間》寫真集、《王家衛的映畫世界》和洛楓的 《盛世邊緣》等好書。在銅鑼灣一家書店裏,ALICE見到一本小說名字叫做《怪你過分美麗 》,好奇地拿下來一看,封面上印著兩句英文:"I'm not trying to make you anything at all. I love you, I honestly love you."ALICE立即拿給我看,翻開來只見扉頁上寫 著:"獻給哥哥張國榮,謝謝你陪我度過了一整個少年時代。"看一下作者介紹,叫做梁望 峰,是一位頗有名氣的通俗文學作家,寫過四十多本書,尤其在年輕讀者中具有很高的影 響力。《怪你過分美麗》發行於二零零三年七月。再翻看一下內容,我倆立即被吸引,不 由自主地掏錢買了下來。 這是一個分分合合的愛情故事,兩個少男少女在中學時代發生的戀情,故事本身沒有 什麼驚天動地的曲折,但是作者設定的男主角是一位榮迷,女主角是一位倫迷(後來倒戈 了),兩個少年人的足跡從始至終與八十年代張國榮成長歷程融合在一起,其中描寫的經 歷和心情只有真正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香港老榮迷才會擁有。小說的結尾是在二零零三年 四月一日,兩個相愛的人終於因為各種原因分手,永遠不再相見;入夜時分,"我"回到自 己工作的音像店裏去賣碟,接到老闆的電話,要求把所有張國榮的唱片擺在店中最當眼的 位置,並且改播張國榮的歌,因為張國榮剛剛跳樓自殺了。"我"起先根本沒做理會,直到 逐漸地有越來越多的人神情哀傷地走進來尋找張國榮的作品,將所有的張國榮唱片都一掃 而空,"我"才扭開收音機聽消息,知道一切原來是真的-- "...回想起來,張國榮的歌聲的確陪伴著我度過了人生裏大部分的日子,雖然我是他 的忠實歌迷,他畢竟不是我的親人。但當新聞員用平板的聲線報導出他自殺的死訊時,我 著實感受到一種猶如給子彈擦過了身體般的感覺,是既輕但有震撼力的撕裂之痛;但另一 方面,我卻非常自私地堅信,這是將一顆當代巨星變成永恆傳奇的最完美結局。..." 一直翻到結尾我才注意到,這個男主角的名字叫做:何寶榮。 向張國榮致敬的還不止梁望峰,隨手翻去,許許多多的香港作家在文集裏都有懷念張 國榮的文章,其他地區的也有,毛尖文集的第一篇就是《紀念張國榮:人生沒有你會不同 》,那種真摯,那種肅穆,那種發自內心的敬愛,與一般緬懷去世明星的應景文字全然不 同。我對這些作品懷有由衷的尊敬和珍惜。這些日子裏我已經深刻感覺到"話語權"這東西 的殺傷力,一個權威人士的正面弘揚壓得住成百上千句辱?,反之亦然。我自己當然不具備 這種地位,但是我將傾盡全力支援一切對他有益處的作品,對他有誠意的人,這比我們個 人對一些不良聲音的對抗更有力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7.156 ※ 編輯: Lesliey 來自: 210.85.7.156 (09/18 13:32)
文章代碼(AID): #11IxkGFO (Leslie)
文章代碼(AID): #11IxkGFO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