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的時間》--2001 爽秋(三)

看板Leslie (張國榮)作者 ( 我是那麼想你 )時間21年前 (2004/05/03 17:5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載自聚榮堂 翻譯者:irin (from CIA) (欲轉載請獲得原譯者同意) -- *2001年 爽秋* --Fans和保安都聲嘶力竭的最後一場簽名會-- 九月三十日,於表參道的青山Book Center總店舉行千人的簽名會。前一晚,Leslie雖 然喝了很多酒,卻仍十分精神,也跟兩年前一樣在簽名會即將開始時,踩著輕快的步伐步 向簽名會場。但不知道為何,他那時靜不太下來,在休息室時,履次詢問「還沒嗎?還沒 開始嗎?」「還沒」我回答,不到一、兩分鐘,他又開始問「還沒?時間不是已經到了? 」唐先生終於受不了了,似乎對他說了類似「還早啦,你冷靜點」的話,Leslie這樣的舉 動實在是很罕見。 簽名會場上的燈光關暗,只在Leslie的簽名桌打上聚光燈。因Leslie仍徇例沒有事先 查看會場,初在進場時,看到一片漆黑似乎被嚇到了。屏風後的腳步停了停,像要確認什 麼似地望望我的臉,我對他點了點頭。接著他就像要替自己打氣般,握了握拳,做了個小 小的勝利姿勢後步出屏風。就在此時,會場立時響起呼喊Leslie的叫聲。 那天到場Fans的熱情高漲到極點,似乎輕碰下就會被燙傷。不論保全人員怎麼喊「簽 完名的人請往前走」 「下一場次的人要進場了,請離場」 Fans都恍若未聞。不論那一場 次的人,都只顧著喊,「Leslie」 「Leslie」 沒有人願意離去,當中還有人激動到哭。 就這樣,前後場次的Fans交雜著,使得狹小的會場擁擠不堪。儘管保全、書店員工和工作 人員都死命地想要疏解這混亂的狀況,但對方大都是女性,男性的工作人員對他們既不能 碰也不能推,只能口頭勸導。Leslie本人也不時一邊簽名一邊抬眼看著保安和Fans的你來 我往,並露出驚訝的表情。 在休息室的唐先生仍如常地整理Fans的來信。因為一板一眼的性格,所以他在拆信時 ,總從信封邊上2mm的地方裁開,自信封中取出信後,又一張一張地將信紙攤平,以方便 Leslie可以立刻讀信;如果信中有附要簽名的明信片或回郵信箱,則會另外放到原本裝零 食的空箱。我曾經試著要幫忙,但唐先生似乎受不了我的笨手笨腳,一下「不是那樣,要 這樣」,一下「那個要放這邊」的提醒,我的興致也就因此消失殆盡。 我就這樣往來於簽名會場和休息室間,每當我打開門看到唐先生立刻緊覺地向我這兒 看來時,都覺得他很可憐。他大概在擔心連簽昨天和今天兩場,計兩千人次的Leslie吧? 我回到休息室時,他總是一付擔心會場上有什麼事的表情。雖然靜靜地整理Fans來信,但 心卻在簽名會場上吧?看的我不禁為他難過起來。 但主角的Leslie卻十分有精神,在第一次休息時間回到後臺時,還表示「想吃握壽司 」 「穴子魚、TORO,反正就是要吃很好很好吃的壽司。」我請K先生介紹並代訂壽司,並 拜託對方能在第二次休息時間前送到休息室。但事實上,等到第二次休息時間時,Leslie 卻以「吃太多,到時想睡就麻煩」為由一口都沒有碰,使得我們在簽名會結束後,有了一 個壽司Party。 休息室因過於寬敞而略顯蕭瑟,所以我們在四周都貼上了「慶」的海報,Leslie也很 喜歡這張海報,但喜歡的原因卻很特別。海報照片是Leslie自己挑選,是一張全身側面的 照片,起初我不太贊成用這張,就向他確認「真的要用這張照嗎?」「嗯。你不覺得我在 這照片上的腿,看來比實際長嗎?」他眨了眨眼答道。如果"短腿"是他對自身容姿最大的 缺憾的話,那的確是個合理的選擇。 但就我看來,他絕對不像他自認地是"短腿"一族,反倒覺得他的個頭既不太高也不太 矮,腿既不太長也不太短,身材比例十分勻稱。反之,如果他是個高頭大馬,或是身材削 瘦雙腿細長的人,就不會有Leslie Cheung這個充滿特色的演員出現了,大個子的蝶衣、長 腿的FAI(*)大概不會勾起人們的同情,八頭身的阿飛也會因少了淒涼感而令我無法接受, 我想說的是,不是個子高和腿長就一定好。 這次的簽名會並沒有像上次一樣有辦照片展,故我認為沒什麼販賣海報的機會,因此 就自作主張地決定只印了一種海報,其實他本人還為海報挑了另一款照片,那是一張超近 距離特寫。果然,「另一種海報呢?」他問。「這次,因為海報只在簽名會場賣的關係, 所以當做是寫真集出版紀念只選印了一種」我回答道。他嗯了一聲,想了想「如果只能印 一種的話,你的選擇是對的,可以給我十份嗎?我想要送給香港的朋友」 隔天,Leslie就搭下午的班機回香港了,我因為工作上另有行程沒法去機場送行,故 委託K先生同行,並護送Leslie平安上機。 我跟Leslie在他出發前談了差不多兩個鐘頭,這時他才第一次坦率地發表他對"慶"這 本寫真集的看法,簡單地說,因為想要試著由頭至尾親自完成一本寫真集,才選擇溝通方 便的香港團隊,到這兒一切都還好,但到中途,特別是設計的階段,因為時間上無法配合 ,幾乎都沒能參與,也沒能確切地將自己的意見傳達,才造成這次寫真集的完成度不是那 麼高,製作一本書果然很困難,我畢竟是個藝人而不是出版方面的專家。所以,下次還是 全都交給你吧。 「下次就是高級篇囉」我說,「是啊,終於到高級篇啦」Leslie微笑,又說道「初級 那本畢竟是入門課程,中級篇則有很多地方要改進,也留了一大堆問題,下次一定要做一 本『不會有比這更棒』的完美寫真集,等以後有機會再好好地討論吧。」 之後,我們不停地討論下一本寫真的點子。那也想做,這也想做地談著。全部都在攝 影棚內照,做一本驚人的前衛寫真;以歐洲城堡做背景如何?;拍照還是在日本比較好吧 ?;用服裝和化妝來讓人看見不同形象的Leslie,七種變化系列如何?;照片要黑白還是 彩色?;全裸寫真和人體彩繪如何?兩人就像這樣一起構思著寫真集的點子。他突然笑說 「不要忘了還要考慮我的年齡,是有極限的」接著就淡淡地說了句「這本高級篇的寫真集 ,就當做我的告別寫真吧!」 這個"告別"我認為是對演員事業的告別。上次在香港見面時,他是那麼興高采烈地跟 我談論所導的戲就快要開拍了,但這次在日本的期間,他卻一次也沒有提到自己要導的片 子。甚至連工作上的事都不太提了,大概他想在這一、兩年間就退出演戲專心做導演吧? 這本高級篇的寫真集,可以做為他轉型的紀念寫真也說不定,我任意解釋著。說不定還真 的可以用"告別"當寫真集的標題呢,我天真地想著。 當然,我並不認為,那時Leslie所說的話已暗示了他以後的命運。我那時對"告別"這 個字的解讀應該沒有錯,雖然連旁人都可以看出他執導計畫進行的並不順利,但那時的他 並沒有放棄希望,對總有一天會漂亮地自演員轉當導演一事抱著信心。如果不是這樣,他 怎麼可能如此充滿熱情地跟我討論"寫真集-高級篇"。況且,「你難道不想做一本令像我這 樣完美主義者都讚歎不已的寫真集嗎?就做一本那麼棒的寫真吧。為此我會盡全力幫忙的 」他最後還這樣說道。 *譯注 日文FAI我猜測是日文WING的誤排。 --代替說再見-- 2001年10月1日,在PARK HYATT的大廳,我送別了要坐車往成田的Leslie。出發前,他 和我握了握手,又用力地抱住我。"不久後見"他道別時總是這麼說,但這次竟是永別。 那之後的幾個月,我和Leslie都還有互通E-mail,但在不知不覺間連E-mail也斷了。 但製作"慶"前,也曾經有過約一年沒有連絡的經驗,所以我並沒有特別的在意,想說遲早 會接到他的連絡,每天忙著自己的工作。 就這樣,命運的2003年4月1日,我在旅途中,接獲他突然離世的消息。那天所發生的 事,我在這本書的開頭已經寫過。 對於Leslie的死,和他離去的方式,我不打算發表任何評論,也沒有立場說些什麼。 死是嚴肅,也無法改變的;不論我再如何說,也不會有任何變化,Leslie也不可能回來。 他在人世時,是如何掙扎於悲傷和痛苦中,沒有人能夠瞭解。我們只能知道,他之所以選 擇自殺這極端的方式,是因為除此之外他再也沒有自救的路可走。而我們這些留在人世的 人,只能悲傷地接受他最後的這個決定,和全心地為他的靈魂能夠安息而祈禱。 Leslie這個人,個性直率又不妥協。我與他共事時,時常為他對完美主義和理想主義 的堅持心疼不已。就我看來,他的理想往往過高,所以總是要為了能縮短理想和現實間的 差距,奮戰、受傷、忍耐又弄得滿身創痍。但另一方面,他卻也是一個對金錢敏感,能臨 機應變處理突發事件和迅速下決斷的現實主義者。 Leslie是理想主義者,也是現實主義者,更同時是完美主義者。或許就是因為他的性 格中有這麼多矛盾,使得他有時顯得複雜難懂;有時略嫌會計較和任性;有時卻又單純地 似個孩子。 更明確地說,他有著可愛和深具魅力的一面,與他接觸過的人沒有不被吸引的;但另 一方面,卻又任性,而有些情緒多變;個性中矛盾的地方很多,讓人常常愛虧虧他;姑且 不論這是好或壞,他也因此顯得個性豊富,令人永不厭煩。明知道他的個性就是直率不說 謊,但還是往往會被他的任性和傲慢不成熟給激怒;但也常被他的可愛和會撒嬌給打敗; 快被他那隨著每天心情變化不斷修改的看法給弄煩時,他又會有出乎意外的貼心表現,讓 人感動不已。回憶起來,好像一直都是這樣重複著。 在永遠失去他的今天,那些過往都變得令人懷念和珍惜。偶爾,會想問「為什麼那麼 急匆匆呢?」如果他的突然離世,是所謂誰都不能改變的命運,他過往那種激烈、狂熱地 發散他生命火花的生活態度,或許也是一種必然。 「能從事藝人這種可以帶給人夢想的工作,是被神所挑選的證明。我為此深感光榮, 也認為這是上天交給我的使命,而非常珍惜」。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他燦爛卻又短暫的人 生,也只能說是神的旨意吧? 在香港、日本和世界各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得知他的死訊時,會認為是自己聽錯了 ,會希望只是個誤傳、誤報。從那天到現在,已經快要一年了,但我仍常常認為這事一定 是那兒搞錯了。因為實在是太突然又不合理,就算腦袋能夠理解,心卻還無法接受。 不只是我,一定還有很多人仍喜歡、愛護,並深深懷念他。將他那永遠不會改變也不 會褪色的身影和歌聲銘記於心﹍。 所以,懷著萬般思念,我想送句話來代替說再見。 Leslie,謝謝你。真是辛苦了,哪天我們一定要再相會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7.156
文章代碼(AID): #10bXPzM7 (Leslie)
文章代碼(AID): #10bXPzM7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