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上天掉下了兩顆眼淚,一顆是張國榮,一 …

看板Leslie (張國榮)作者 (窮...)時間21年前 (2004/01/15 19:5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上天掉下了兩顆眼淚,一顆是張國榮,一顆是梅豔芳… 豔與天齊 From 7/1/2004明報副刊 作者:/優遊 在2004年伊始懷八十年代的舊,是否早了一點? 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就開始懷舊,又是否有點不合理? 可是,世界的運作 總是不按牌理出牌,變幻原是永恆,永遠殺你一個措手不及。 張國榮離去的時候,我在網上看了當87年的勁歌金曲總選,這陣子,又再 看一遍,十五年前的節目,看得津津有味,卻又惘然若失。譚詠麟一人獨佔 三個金曲獎、梅豔芳永遠以破格形象出現,每次出場都令我嘩嘩聲,張國榮 傲氣橫溢,張學友患得患失,還有Raidas當年叫人耳目一新的《別人的歌》。 那年代,樂隊組合百花齊放,包容性和實驗性都大。那時候,我們總是期待 每個人在台上有精湛的演出,連當時初出道的劉美君,一唱歌已有她的吸引 力。《石頭記》、《別人的歌》,非情歌並不是奇怪的事,一樣可以獲獎。 我們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誰想到今時今日,在台上唱現場不走音已叫奇 蹟,唱非情歌是十分另類。 那不只是香港的樂壇,也是八十年代的香港:燦爛、華麗、精緻、講究、勤 力、積極、向上、大膽。有傳統的、穩陣的,像譚詠麟、張學友那些大路的 情歌,也有梅豔芳和張國榮的不斷破格和嘗試。整個城市和流行文化,到處 都有可以吸收養分的地方,不只是音樂,還有小說、電視劇、電影;衛斯理、 亦舒、《新紮師兄》、《義不容情》、《英雄本色》、《胭脂扣》…‥不但 叫人開眼界,也成為了我成長時候重要的模範,令我渴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 做出這些美麗的東西。整個城市氣氛充滿推動力──要學好英文、要勤力、 要力爭上游,因為不能接受低質素。 跟好友談起,對於張國榮和梅豔芳的離去,心痛的不只是失去了芳華絕代、 無人能代替的耀眼明星,最教人徬徨的,是我們生命中的某一部分已經遺失 了。讀中學時,老師問:「你認為歷史對我們有什麼重要?」當時極度討厭歷 史科的我,只想到歷史的作用是承先啟後,或作前車給後人以鑑之。長大了, 現在才深深體會到那份意義──他們代表了我們的成長、創造了我們的文化、 個人身分認同(你喜歡Alan還是Leslie已在某程度上反映了你是一個怎樣的 人,甚至會影響伙的友儕關係,梅豔芳亦讓我知道一個有魅力的女人不一定 是純情玉女)、告訴我們什麼是燦爛和美麗;讓我們在戀愛之前已嘗盡那種莫 名的興奮、心跳和魂牽夢縈──我會因為看到Leslie的雜誌封面而大叫,整天 聽著《Stand Up》那餅帶,為著等待大人帶我去看《英雄本色》而輾轉反側。 十分慶幸我能夠趕上了見證八十年代的尾班車,再遲幾年出世,懂性之時已是 九十年代了。我們的認知,很多時候是來自於眼前事物給我們所下的定義,例 如小時候老師指著一個蘋果,說「這是紅色」,我們就知那叫做「紅色」。而張 國榮、梅豔芳、陳百強…‥他們給我們下了許多定義。如果有人問我什麼叫美 麗,我會拿出他們的照片、DVD,指著張國榮,這是美麗、俊朗、高貴、嫵媚、 有型、傲氣、專業、認真、才華、橫溢、不羈;至於梅豔芳,那是破格、台型、 氣度、攝人;還有陳百強,這叫單純、小王子。   這才叫豔與天齊。   他們寵壞了我們,以至今天所看到的,都只是淡然的幾cute、唔錯、ok啦。   我們的上一代比較幸福,他們今天還有機會看懷舊演唱會,聽陳寶珠、潘迪華, 回味當年情。而廿多歲的我們,卻只能惆悵地擁著一堆DVD去慰藉那一份 Nostalgia(傷逝)。They all die young。 -- 不如我地由頭o黎過. -- 〒作者:jcyl 來自:61-228-82-244.HINET-IP.hinet.net ◎二進位的世界【140.115.50.50‧binary.csie.ncu.edu.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8.102.78 ※ 編輯: jcyl 來自: 210.68.102.78 (01/15 19:57)

推 218.174.162.96 01/15, , 1F
真是說到心坎兒裡了...
推 218.174.162.96 01/15, 1F
文章代碼(AID): #101e0HcE (Leslie)
文章代碼(AID): #101e0HcE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