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專訪 - 楊雲驄真面目是一步一步被揭出的

看板Leon_Lai (黎明)作者時間20年前 (2005/07/19 14: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節錄Leon專訪重點: 再黎明他是明的一演很多事情他都很快就把握住了。在言方面我得黎明很比甄子丹他都所以很容易就做到面的西。但我次他要求的一是他的人物必深藏不露。很多背後的秘密是慢慢地出的他的那把也是最後才亮出的。他的真面目是一步一步被揭出的。 我在《七劍》這個電影裡面所嘗試的﹐我想做一個比較接近人性的一種人物的設計﹐裡面的人物﹐在感情上都不太成功﹐我覺得陸毅﹑楊採妮﹑甄子丹﹑黎明﹑張靜初﹑孫紅雷他們的愛情世界所追求的﹐那種浪漫跟他的愛情對象到最後還是面對他自己很多的挑戰﹐結果對感情還是犧牲了他自己對待感情的那種所得到的結果是得不到的。其實最後我想能制造出一種溫馨的感覺﹐除了愛情失敗之後ꄊM他們得到溫馨的力量﹐七把劍組合在一起改變這個世界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做一種很對比的力量﹐從一個個人世界進入一個無我的世界裡面去。 ~~~~~ 俠者之大﹕香港導演徐克專訪 小魚 攝影/宋雷 採訪手記﹕   說徐克導演是"武俠泰斗"可能有些過分﹐因為畢竟香港有過"邵氏"的輝煌﹐有過張徹﹑張鑫炎等等老一輩的武俠導演。但是﹐我想﹐說徐克是"集香港武俠電影之大成者"﹐絕對一點也部不誇張﹐從早年編劇的《新龍門客棧》一直到現在的《七劍》﹐徐克的武俠電影一直有著極強的個人色彩﹐且總是被觀眾所津津樂道著。   從4月24日大學生電影節到最近的頻頻《七劍》宣傳﹐還和有朋友一起做的香港導演系列訪問﹐短短的兩個月內﹐竟然前前後後見到了徐克導演五次。與他對話﹐總是會在一種極其舒服和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完全沒有所謂的"大師"的壓力感覺中﹐感覺中﹐擅長武俠電影的徐克導演本身就有著他電影中人物的俠者風范。于是﹐我給這篇專訪寫下了題目﹕俠者之大﹗   電影拍完了我也沒有什麼壓力了   記者﹕徐克導演您好﹐感謝您接受我的採訪。最近見了您很多次﹐從最開始還在後期制作之中一直到現在制作完成﹐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在期待著﹐我們都把《七劍》作為2005年最關注的電影之一﹐那麼您會不會有壓力﹖   徐克﹕(大笑)謝謝你和你的朋友們﹗其實﹐說心裡話﹐我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想法了。原因很簡單﹐戲已經拍完了﹐制作完了﹐那就就像菜已經煮出來了﹐需要做的就是用自己最好的狀態把最後的工作處理掉。其實﹐對我而言﹐現在最想知道的﹐就是《七劍》在電影院裡面放的時候﹐觀眾的反映是什麼樣的。至于壓力﹐那是一定有的﹐而且真的是已經超出了我的負荷了﹐但是﹐因為電影已렊g拍完了﹐所以也只能這樣了﹐好與壞就只能留給觀眾去評判了。   記者﹕徐導﹐您剛才說到了﹐《七劍》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很好奇一點﹐現在呈現出來的《七劍》和您最初的設想有區別麼﹖   徐克﹕的確是有區別的。其實﹐在拍攝的時候﹐我就發現要完成最初設想的效果的話﹐還需要補充一些劇本裡面沒有的﹑其他的東西在裡面﹐所以﹐在拍攝的過程中﹐我就運用了另外一種方式方法﹐這種方法也是很不一樣的--和我以前做的東西﹑當初設想的都不太一樣。總的來說﹐我覺得《七劍》在風格上是朴實了很多的。從現在出來的效果看﹐我發現這種東西其實還可以發展﹐而且還是ꘊ釩雂j空間可以發展下去的。   你問我﹐當初的設想和現在的效果是不是有區別﹐我的回答是\"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創作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新的風格﹐有別于我以前的影片﹐而且﹐這樣的風格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發展下去。   特技並不是《七劍》的賣點   記者﹕徐導﹐您的前一部電影《蜀山傳》中運用了大量的特技﹐那麼《七劍》中有特技麼﹖多不多呢﹖   徐克﹕肯定是有特技的﹐但是不會象《蜀山傳》中那樣的多。我覺得﹐可能現在的武俠片想完全回避特技已經是不可能的了。道理很簡單﹐可能是因為危險性的問題﹐就比如說需要演員從馬背上跳起來﹐在空中翻幾個跟頭。其實我們是可以做到這些的﹐但是﹐出于對動物的保護﹐我們要保護馬匹﹐不能讓它受這樣大的沖擊力﹐而這樣的保護﹐有時候就需要特技。再舉個例子﹐比如說重劍﹐괊n是做得效果好的話那需要用特技﹐諸如此類的等等﹐都是原因。所以﹐我覺得特技是不可以避免的。但是﹐我想說的是﹐特技只是《七劍》的商業因素之一﹐並不是它的全部賣點。   記者﹕您既然覺得特技不是《七劍》的賣點﹐那麼《七劍》的賣點是什麼呢﹖   徐克﹕我覺得《七劍》的賣點應該還是這部戲給觀眾的一種感受﹐而不是它其中有比別的片子多的特級或者是打斗﹐這些都並不是我所注意的方面。實際上﹐我覺得看電影也是一個個人感受的問題﹐有時候有些電影可能未必有很大的"野心"﹐但是它給你的感受卻是很強烈的。在《七劍》中﹐我更多的就是在嘗試﹐希望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希望我的電影觀眾看完《七劍》之後的感覺就是這밊芊C   記者﹕那麼您是在哪些方面做出嘗試的呢﹖   徐克﹕我覺得這個問題是這樣的﹐所謂電影﹐應該讓觀眾從電影院裡看完出來的時候﹐感覺生活因為這部電影而更加的豐富和有意思了﹐更有力量了。我一直覺得﹐這是電影可以做到的。從商業的角度來說﹐你可以說你的場景很大﹑特技很多﹑錢花了很多﹐但是﹐我覺得從觀眾的角度﹐這並不能夠成為一部好電影。   記者﹕那麼我很想知道您怎麼評價像《英雄》﹑《功夫》這樣的有很多特技的電影呢﹖   徐克﹕在我看來﹐《英雄》中的特技其實就是一種畫面的加工。而《功夫》﹐我覺得特技的確是很多﹐我自己很喜歡周星馳。我在看《功夫》的時候﹐就希望能多看一些他的戲﹐因為在《功夫》裡面﹐他的戲比較少﹐但是像他慣有的風格和笑料等等﹐都還是存在的。在《功夫》裡面﹐周星馳的確是很認真地去做動作。而且﹐《功夫》比他以往的影片的笑料要多﹐我覺得看周星馳的時候﹐我갊O希望看到的開心多一些。《功夫》的確是很暴力的﹐但是﹐它也做到了應該做的事情。不過我看完之後﹐就希望他可以輕松一些﹐因為﹐綜合來說﹐《功夫》實際上是一個很暴力很沉重的電影。 大陸的不同的演員也會有不同的習慣   記者﹕在《七劍》中﹐您啟用了大陸﹑香港和韓國三地的演員﹐您覺得這三地的演員有什麼區別呢﹖   徐克﹕我覺得這樣用地域的不同去評價演員﹐對他們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因為比如說大陸不同的演員﹐也會有不同演員的表演習慣和方式。每個演員本身都有他獨特的方式和習慣。要是我去說大陸演員是怎樣﹑香港演員是怎樣﹑韓國演員是怎樣﹐這樣對演員而言是很不公平的﹐我也的確是很難去介定它﹐將它們歸類成很概念化的東西。   比如孫紅雷﹐他是一個會挖得很深的演員﹐在和我談劇本的時候﹐他常常會給我幾個選擇的可能性。他會說﹐這場戲我有十個可能性﹐你會喜歡哪一個。我就會像買菜一樣﹐說我喜歡4﹑5﹑7等等。我很喜歡這樣的演員﹐因為即使是同樣的一個角色﹐在某些戲的時候﹐我可能更需要他實在地表達﹐而在某些時候﹐我又可能需要他抽象化一些﹐感性地去表達。   而張靜初﹐我有一段時間甚至把她和《七劍》中的角色給混亂了﹐就覺得她就是那個人物。因為那段時間﹐她在劇組中的時候﹐平時生活也是那個角色的樣子。我記得有一次﹐我在新疆﹐她回北京﹐可能有一兩個禮拜吧﹐等她回去之後﹐我就說你變了﹐她說我沒有變啊﹐我說我電影的人物跑掉了﹐我不認識你了。   張靜初和孫紅雷﹐雖然都是大陸的演員﹐但是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   再比如說楊採妮﹐她的個性比較內斂﹐平時不是很喜歡說話﹐但是﹐她很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很有\"抗打力\"﹐(笑)就是說怎麼樣都行。我也一種在想怎麼樣強調這個方面﹐怎麼樣在角色身上更多地賦予契合她個人這個特點的戲份﹐表達出這種效果出來。   再說戴立吾﹐他是個新人﹐沒有演過戲的。戴立吾以前是京劇演員﹐很年輕﹐甚至有時候我會突然間覺得他好象未成年的感覺。在戲裡面﹐他的角色是一個和人接觸很少﹐在狼群中長大的孩子。我一直覺得他很單純﹐很容易被人家看穿他本來是怎麼回事﹐就老是叫他去做一些很奇怪的事情﹐要他一定要很\"怪\"﹐笑起來也要很難看﹑很丑陋。這些我覺得都是因為某種原因﹐而不是說因為他갊O某個地方的演員﹐所以他這樣做﹐也不單對某個人。所以﹐這個劇組很龐大﹐有的時候也讓我覺得很辛苦。   再比如說金素妍﹐她先前是沒有拍過武俠片的。所以你必須告訴她﹐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必須和她交流人物的角色感覺﹐這裡面﹐就要花很大的功夫了。但是﹐有的時候﹐從她的視角看過去﹐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在心理上﹐每個演員都不一樣﹐可能還有一點地域性的因素在裡面。從人物的來講﹐比如說甄子丹﹐他就完全變成了那個人物﹐我也感覺很奇怪。有時候沒有他的戲﹐他就跑到現場來看。而且投入的程度是非常大的。比如演員之間﹐假如在戲裡面是敵人﹐那麼在生活中我們也是敵人。有一次﹐我和他﹑孫紅雷﹑金素妍三個人在談三角關系的戲﹐我突然覺得在他們的生活中就已經存在這樣的ꠊR突和張力了。後來﹐我就把他們分開﹐分別談﹐因為當時我就已經感覺很強烈的矛盾在他們之間。   再說黎明﹐他是絕對聰明的一個演員﹐很多事情他都很快就把握住了。在語言方面﹐我覺得黎明很強﹐比甄子丹他們都強﹐所以很容易就做到戲裡面的東西。但我這次對他要求的一點是﹐他的這個人物必須深藏不露。很多背後的秘密﹐是慢慢地發覺出來的﹐連他的那把劍﹐也是最後才亮出來的。他的真實面目是一步一步被揭發出來的。   記者﹕您剛才沒有說到陸毅﹐看造型﹐他在您的戲裡面有很大的改變啊。   徐克﹕其實﹐陸毅這個角色﹐我是想把他塑造成一個愛情失敗者的形象。因為他實際上是一個很風流的放馬的農民﹐在那樣的小村子裡面﹐會有這樣一個五官端正﹑個子高高的﹑很帥的男孩子﹐應該是很吸引人的。可是我就覺得他應該是一個愛情失敗者。因為他喜歡的女孩子最後放棄了愛情﹐所以最後他做了\"劍客\"﹐而且他一直對\"劍客\"的看法是很模糊的。一開始﹐他就認為只是配一꜊熉C在身上﹐到後來﹐有了使命﹐他才發現這個使命是有生命危險的﹐不是一個理想﹐一個想法。完全是在死亡邊緣的選擇﹐是人在一個很極端的情況下做的一個態度上的決定。整個《七劍》的最後一場戲是陸毅的﹐我對他說的是﹐我是用他來完結整個戲的。其實﹐我想表達的﹐就是人在他的成長環境裡面﹐還是有他很強的韌性在裡面的﹐但有時候﹐偏偏是在一些大的選擇裡面﹐會做一些違反他 本性的事情和選擇﹐所以我把最後的戲劇是放在他這個角色身上。   我不知道我改變了他什麼﹐我只是要求他接觸生活更深入一些﹐更痛苦一些。我們常常在武俠電影裡面看到一些愛情也好﹑人生經驗也好﹐都是一個過程﹐並不是完全在那裡面。是接觸他們那些東西不斷要求你表現出來的態度。所以﹐我就希望把陸毅設計成一個愛情失敗者﹐本來陸毅有兩個女朋友﹐一個是楊採妮﹐一個是張靜初﹐但是最後兩個都得不到﹐就很孤獨的去游蕩了。 《七劍》不同于《七武士》﹐也不同于《黃飛鴻》   記者﹕《七劍》和黑澤明的《七武士》似乎有一些神似的地方啊﹖   徐克﹕我和黑澤明的關系很好﹐他的《七武士》我也看過﹐而且﹐可以說當初我在拍電影的時候很受他這部電影的影響。《七劍》跟《七武士》的確也有很接近的地方﹐我也是用七個武士團結在一起的力量去改變這個世界的精神。   但是﹐不一樣的是﹐其實\"劍\"是中國武俠文化裡面特有武器的精神代號﹐在古代﹐劍被稱為\"兵器之王\"﹐它本身所包含的哲學﹑修養和它所謂裡面聚集的技術來講﹐在世界文化裡面也是獨有的。劍的文化包括劍的內容和它的特點我一直都想表現的。而且﹐既然《七劍下天山》這個故事這麼豐富﹐可以發揮劍的本質﹐所謂文化意義的話﹐這點上是大有發揮空間的。   記者﹕從現在已經曝光的電影片斷來說﹐我覺得《七劍》較之《黃飛鴻》﹐似乎有很大的不同。   徐克﹕《黃飛鴻》跟《七劍》的確不一樣。《黃飛鴻》故事中講的是一個家庭觀念﹐集體生活﹐即所謂的精神狀態。而《七劍》其實就是背負著使命的劍客在改變這個世界﹐背負的是本身的使命感﹐在這點上我覺得跟《黃飛鴻》有很大不同﹐而且在拍攝手法也不一樣。   在《黃飛鴻》裡面﹐我比較注重于表現主義的東西﹐比如說在畫面上設定了一些東西﹐營造性比較強一點。可是在《七劍》裡面﹐就會更寫實一些。所以﹐很多時候在拍攝裡面﹐琢磨這個行為動作的東西﹐要多過于動作在鏡頭前表演。   記者﹕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黃飛鴻》的POSE比較明顯﹐而《七劍》中沒有這種感覺了﹖   徐克﹕《七劍》在整體的表現上要多于某一個鏡頭的表現﹐七把劍都很特別﹐而且七個人也很特別﹐其實我們在武俠世界裡面﹐要把這個人物塑造成一個比較個性的人的話﹐他擺什麼樣的姿勢都沒有關系﹐只是把劍使出最精彩的一招之後﹐就收起來。   在緊張的時候﹐兵器與兵器之間對立的話﹐有很強烈的一種對抗的展示﹐這是攻擊和防守的對話。但是﹐攻擊和防守的對話並不是說要表現主人公所謂的姿勢好看﹐而是在乎它不可預測的可能性裡面﹐去發展那種動作的設計。   而且﹐從我們設計這個劇情來講﹐兵器本身的設計是和武打一起發展下去的。在劇情的發展中﹐每一段劇情裡面都展開一個它本身不同的一個新面貌。七把劍發展下去以後﹐每把劍在每個劇情裡面都有它的戲劇性在裡面。就講楊採妮那把劍﹐她一直用不好那把劍﹐所以在拍攝的過程裡面﹐楊採妮是相當吃力﹐刺對方的時候﹐劍會往後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戲裡面的人物﹐她去應用這괊蚍C的時候她也很失望﹐沒有信心。到最後﹐從一點上面理解﹐這個意義不在于平時的心態上﹐到了死亡邊緣是你完全要放得下﹐看清你生命所在的地方﹐才能用這把劍﹐才能發揮出來。在戲劇上﹐是七把劍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才能想到這一點﹐把七把劍的劣勢扭轉過來。   記者﹕我想現在很多的觀眾都很好奇一點﹐那就是在《七劍》裡面﹐我們會看到什麼特別之處﹖   徐克﹕在《七劍》裡面﹐我們工作人員在拍攝完之後﹑剪輯最初的階段裡面﹐每個人都對電影都有不同的反映﹐這點上我往後也想知道﹐在我們的觀眾裡面﹐什麼樣的觀眾會對什麼樣的場面有激動﹐或者說反映他們的悲情。   其實這個電影本身我想說的是﹐在第一次看的過程裡面﹐覺得有一個感受﹐這個感受在回憶裡面﹐我發覺這個故事裡面有很多細節的元素跟它的感動的地方有關系的﹐這點上也許細想的話﹐會有很有意義和有意思的思維方式在裡面。   我在《七劍》這個電影裡面所嘗試的﹐我想做一個比較接近人性的一種人物的設計﹐裡面的人物﹐在感情上都不太成功﹐我覺得陸毅﹑楊採妮﹑甄子丹﹑黎明﹑張靜初﹑孫紅雷他們的愛情世界所追求的﹐那種浪漫跟他的愛情對象到最後還是面對他自己很多的挑戰﹐結果對感情還是犧牲了他自己對待感情的那種所得到的結果是得不到的。其實最後我想能制造出一種溫馨的感覺﹐除了愛情失敗ꐊ妨寣M他們得到溫馨的力量﹐七把劍組合在一起改變這個世界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做一種很對比的力量﹐從一個個人世界進入一個無我的世界裡面去。   其實﹐在《七劍》中﹐劍並不僅僅是一個兵器﹐它還是人的一種心得﹐在人生得到理解之後﹐做出一種行為﹐改變這個世界的狀態。   記者﹕就是說在《七劍》裡面﹐你有很多的自己的想法。   徐克﹕當然是有些東西想做﹐但是做出來發現不太像我原來想的那些東西﹐可是在拍攝的情況之下﹐其實很多是你不斷的在修改﹐修改到最後﹐成為一個整體的一個東西出來。因為如果你不斷重復做很多次的話﹐你可以決定﹐那是一個什麼東西﹐可是你去嘗試一個不同的效果的話﹐你會好奇﹐你如果把這個元素放到裡面去﹐用某種方式去做出來﹐那效果是什麼樣﹐可能是第一次你感覺到的ꄊC   其實﹐在《七劍》裡面﹐很多都是我想嘗試做的東西﹐無論在劇本﹑甚至人物的解讀﹑表演方式等等。從我自己來講﹐是在各方面都在想﹐如果是一直很好奇某種做法﹐現在我就先做出來看一下。結構上不一樣﹑編寫劇本的方式也不一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間對這個劇本下這麼大的一個改動﹐可是我覺得好象﹐我自己心理上好象電影要轉型﹐我們對我們的有些很多時候的一些電影的묊y言﹐也可能因為現代社會的一些知性啊﹐跟科技方面的一些轉變﹐要轉變的﹐它轉型的一個必要性。那就是一個轉型的一個嘗試這樣的。   記者﹕您不擔心失敗嗎﹖   徐克﹕我覺得人總是有很多失敗﹐很多成功的﹐我覺得那也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你把你覺得最好的東西放在銀幕上﹐這是很重要的。 客串了一個牧民還被剪掉了   記者﹕徐導當年在《最佳拍擋》等電影之中還扮演了一些小角色﹐這次是不是也在《七劍》裡面也有客串出場的鏡頭呢﹖   徐克﹕本來我客串了一個人物﹐可是最後被剪掉了。我客串了一個在天山上居住的牧民﹐\"七劍\"下山的時候﹐我帶著一群羊﹐跟他們招手﹐後來剪輯師把那個鏡頭剪掉了﹐我也覺得挺可惜的。   記者﹕我聽說徐導有給《七劍》中的一些人物配音﹖   徐克﹕是的﹐《七劍》中孫紅雷旗下有12個人﹐叫12門將﹐他們是很凶悍的﹐我配了其中一個。還有晦明大師也是我配的。 記者﹕怎麼會想到要做配音呢﹖   徐克﹕其實我也覺得最好是由演員自己來配音﹐因為他經歷了很多現場的感覺﹐他對這個人物經歷了心理的思考之後﹐也體現了很多戲劇裡面的經驗﹐他配本身的聲音應該是最正確的。可是有的時候﹐比如說我們講﹐配粵語版﹐有演員本身不會講粵語﹐就要變會講粵語的配音演員來配。一般我比較喜歡進入狀態的人來配他們的聲音﹐比如我會找一些演員也好﹐或者是很熟悉這種現場氣氛的ꐊH去配一些人物﹐我覺得這樣的人應該能很快地把這個人物的性格配出來。   從我自己來講﹐我配音時是和四個朋友在一起的﹐其中有一位是《七劍》的編劇張志成導演﹐他也配了其中的一個角色。我負責配的是一個門將﹐是一個反派﹐配完以後我自己倒是覺得很奇怪﹐可是他們覺得還可以﹐就過了。   我想知道除了明星之外最大的效應是什麼   記者﹕《七劍》中同時啟用了內地﹑香港和韓國地演員﹐是不是也有考慮到後期在內地和韓國的發行問題﹖   徐克﹕七把劍﹐就要有七個演員。我一直在想﹐怎麼樣組合這七個人﹐使他們成為一個很有趣的組合。我道並不是要刻意地將某些地區的演員集合到一起來﹐我只是在挑我喜歡的演員﹐把他們組合到一起來﹐去做這七把劍也好﹐反派也好。   舉個例子﹐比如說《魔戒》﹐也是很多人的戲﹐但是你並不會去區分他的人物究竟是哪個地方的明星﹐它的人物就是出現之後﹐呈現出來的東西會給你很深刻的印象。我覺得《七劍》就是這個樣子的電影﹐就是把我喜歡的演員集合起來﹐我覺得這個演員適合這個角色﹐就把他放進去﹐並不在乎他是韓國人或者是香港人﹑臺灣人還是大陸人。唯一我覺得會有一定難度的是﹐不同地域的演員﹐꜊e現出來的行為形態可能不統一。   比如戲中有四個人是從農村裡面長大的﹐但是這四個人表現出來的行為舉止並不太一樣﹐這一點就是我覺得應該調教的地方。所以我在拍攝過程中﹐做了很多這樣的調教的工作。比如黎明啊﹑甄子丹啊﹐在某方面﹐我可能就要求他們處理得多一些。   楊採妮和張靜初是演一對在同一個村落一起長大的一對好朋友﹐但是﹐楊採妮和張靜初的肢體語言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就叫楊採妮要多一些跑動﹐我就曾經在現場對楊採妮說﹐你的衣服要自己穿﹐頭發要自己梳﹐當然﹐我是這麼說﹐可能後面還是別人幫她穿幫她梳。(笑)這個真的很重要﹐雖然可能違反了某些演員的習慣。我覺得﹐比如一個演員穿著件衣服到鏡頭前面﹐假如衣服不是ꔊL自己穿的﹐那麼這個衣服並不是屬于他的。頭發不是自己梳的﹐那麼就會有一種感覺﹐就是衣服也不能動﹐頭發也不能動﹐古裝戲這樣是很難受的。頭也不能扭﹐衣服也不能動。有時候你們會看到﹐在拍戲中間的時候﹐化妝師會跑過來﹐拿個瓶子給演員頭上噴發膠﹐于是﹐再開始﹐演員就不敢動了。   有一次我在現場講話的時候﹐陸毅的頭發都亂了﹐化妝就跑上去給他梳頭﹐我趕快大聲喊千萬不要動﹐我就要這個樣子。(笑)要不一梳完馬上就不敢動了。所以﹐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讓演員和這個人物變成一體。   剛才說﹐楊採妮是一個大部分都在泥土裡面活動的一個人物﹐開始的時候﹐化妝他們可能對她都比較客氣﹐還不太好意思往她身上做太多的泥﹐只好我親自拿個瓶子﹐往她臉上身上涂泥巴。所以﹐就是這樣去調教他們之間的距離。   記者﹕那麼徐導覺得這些香港﹑韓國以及大陸演員﹐對于影片的發行地成功會起到什麼樣作用呢﹖   徐克﹕其實我覺得演員能產生的力量或者說效果是觀眾對他們組合的好奇。觀眾會想知道他們這些演員組合在一起﹐在戲裡面演的角色會產生出什麼效果出來。這是一定的﹐一個好演員是會讓觀眾對他們有期望的。   不過我還有一個想法﹐是我一直在想的﹐就是除了演員的明星效應之外﹐我們這個電影所能產生的更大的效應是在什麼地方﹐這個問題也是電影本身最有趣的地方。   從我自己的感覺來說﹐看一部電影﹐我不可能只是看它的演員組合。我必須看它的故事裡面給我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東西﹐我覺得這是最主要的。電影故事本身呈現出的事件應該是可以達到一個很有力量的觀點。所以《七劍》裡面﹐在結構上﹐說故事的方法來說﹐還是偏向把觀眾的感受加強的方向去做的。   記者﹕繼續追問似乎不是很好﹐可是我還是很感興趣﹐就是作為徐導本身﹐是怎麼看待票房的﹐票房很重要麼﹖   徐克﹕是的﹐票房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可是我覺得有的時候票房不等于是所有的元素﹐票房多﹐高就等于是很多人看﹐也是很多人喜歡看。我常常覺得﹐我很想一些﹐因為我拍戲是因為我覺得我很想看某一種電影﹐所以我去拍某一種電影出來﹐所以我希望我能夠﹐我能拍出我很喜歡看的電影這樣子。這點上﹐如果這個電影我不喜歡的話﹐我就覺得缺了那塊﹐就是我自己不大舒服這樣ꐊl。 我允許自己的創作有擺動的空間   記者﹕徐導﹐很多觀眾對于您早期的作品﹐比如《黃飛鴻》系列都很了解﹐但是對于您的新作品﹐比如《七劍》還是很不了解的﹐您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徐克﹕當然不了解啦﹐我的電影還沒有公映嘛﹗(笑)我覺得人的創作生命中﹐一定是有一個變化過程的﹐不可能一塵不變的。一個人﹐他的藝術生命無論是20年﹑30年還是40年﹐這其中也一定是有變化的。有時候﹐這種變化旁觀的人可能很模糊﹐甚至他自己對此可能也很模糊。但是﹐這是必然的規律。就象小說一樣﹐必然是按照一定的規律發展下去的。當然﹐一個創作者﹐只要是扎根在ꔊ肮☆怑情M他的發展空間應該還是很大的。不一定是往一個方向走﹐可能他走的方向是很多的﹐也可能他會向別的方向走了很遠之後又回來了也不一定。   我希望我的創作年齡是可以不斷維持下去的﹐但我允許自己有這樣擺動的空間。如果只有一條線發展下去﹐我覺得也挺悶的。至于說怎麼樣去拍一個與眾不同的東西﹐使它最終成為一個商業成功的作品的話﹐至少我覺得這不是唯一的一個目的﹐只是目的其中之一。我覺得還是應該讓電影更有趣﹐成為一個更可以發展下去的一個藝術。   我常常說發行商有一個\"流行錄影帶文化\"﹐什麼叫\"流行錄影帶文化\"呢。就是說發行商常常會去音像店﹐看現在最暢銷的影碟是什麼﹐什麼題材的﹑誰演的﹐這個就是我們要做的。假如電影都向著這個主流的方向去發展的話﹐我覺得是很悶的。這個看法也左右著我們很多的創作者﹐比如說啟用演員﹐我有個朋友也是投資人﹐他經常告訴我﹐我們可不可以用誰﹐我就說﹐我們換種方式﹐ꔊi不可以不用誰﹖因為我希望有更多的面孔出現在銀幕上﹐不能說到喜劇﹐大家就會想到某某某﹐那麼他之前難道就沒有人了麼﹖他之後也不會有人了麼﹖只有他一個﹖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的話﹐可能電影就不夠豐富了。   記者﹕徐導演﹐您的《新龍門客棧》是很多人心中香港乃至中國武俠電影的一個顛峰﹐您自己覺得《七劍》可以超越這個顛峰麼﹖   徐克﹕我自己是沒有把兩個作品橫向比較的習慣﹐比如說《新龍門客棧》有多少場戲﹐動作精彩到什麼程度﹐相比之下﹐《七劍》在哪多了一場戲﹐動作有什麼變化﹐我自己是沒有這樣比較的習慣的。   《七劍》應該有什麼﹖有一場戲﹐比如說是開場的一場戲﹐奠定了整部影片的風格﹐我就會去拍這場戲﹔再比如說有一場戲我覺得很重要﹐把《七劍》的俠義精神發揮出來﹐我就去拍這場戲。那拍《新龍門客棧》的時候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新龍門客棧》需要呈現的是這個高手﹐他的武功是什麼樣子的﹐需要表現他的人的外在的武術﹐但是《七劍》就是向另一個方向發展﹐需要表現的東西갊O不一樣的。   我不比較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因為已經拍了這麼多的武俠片﹐假如我把他們拉拉扯扯地比較的話﹐那麼到最後你會很亂的。你也不知道是黃飛鴻﹑還是東方不敗﹐我覺得每一部武俠片就是一個武俠世界﹐這些世界是不一樣的﹐具體到每一個世界﹐都有自己表現的方法。   我常常說﹐金庸有金庸的表現手法﹐金庸也分了很多階段﹐他早期的﹑中期的﹑後期的作品都不太一樣。他到《神雕俠侶》就已經有很怪的武功了﹐而之前他的武功都很朴實。前期的金庸是一個武術的世界﹐到後期﹐他就是進入了一個很好玩﹐很諷刺的世界了。因為不同的階段﹐他的思維方式不太一樣。這就是說﹐不同作者有不同作者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不同階段有不同階段的作品﹐他呈눊{出來的風格也不太一樣。那麼我們在解讀他們的作品中﹐要可以把不同階段的精神發揮出來﹐我覺得這點是很重要的。 我只是一個廚師﹐不太會招呼客人   記者﹕這次《七劍》的電影副產品好象很多﹐談談這方面的情況吧。   徐克﹕實際情況是兩方面的﹐一方面是需要配合電影的宣傳﹐所以希望在六月裡面就能把這個產品推出來。可是有時候﹐也未必是為了宣傳﹐因為這些產品本身需要一定的時間發展下去﹐以網絡游戲為例﹐它本身就需要一個很漫長的發展的時間﹕先有一個設計﹐然後有一個試運行﹐然後再推廣﹐然後再發展﹐然後再加東西﹐這樣才能作上去。這個過程就和電影的發展不在同一時間線上了﹐ꐊㄞ鄑峖足菑洩滌t合了。再比如說漫畫﹐也應該是六月﹑七月出來的﹐可是﹐問題是﹐漫畫本身不是象電影那樣﹐結束了就算完了﹐還可以繼續下去﹐在這點上﹐我覺得就是不同的產品﹐盡量是在同一時間配合﹐可是到最後﹐它們一定是向不同的方向發展的。   記者﹕最近《七劍》的宣傳可謂如火如荼﹐讓人感覺很有策略﹐徐導演有沒有親自參與策劃呢﹖   徐克﹕我自己覺得我並不是一個宣傳的好材料。我覺得我就是一個廚房裡面的煮菜的廚師﹐要我在店面裡招呼客人﹐我真的是不太會。現在﹐我的整個精神狀態還是放在完成這個戲當中﹐所以﹐我很難記住與電影沒有關系的事情。我會忘記誰跟我說什麼安排﹑什麼影展﹐等等類似的事情。其實﹐我沒有想過宣傳的事情﹐我只是盡量把這個戲拍完﹐拍完了﹐我的工作就完成了﹐至于下步做什묊礡M我沒有想。我只是依照時間表去做就行了﹐然後做完之後﹐在最後心態裡﹐可能心理狀態就不一樣﹐現在我精神還在裡面﹐還沒有出來﹐所以比如說﹕你現在問我什麼問題的話﹐我可能我還是回答的很模糊﹐因為說﹐舉個例子﹐你說﹕你跟著要去的影展﹐你要去什麼的地方﹐什麼時候去﹖會做什麼宣傳﹖我好象沒有概念的。我是想﹐希望是﹐比如說這個事情決定是這樣做的﹐我就跟著去做﹐ 這樣子。   《七劍》是小說的精神   記者﹕可以分別談談金庸﹑古龍和粱羽生他們的作品在你心目中的印象麼﹖   徐克﹕我覺得﹐金庸是一個會讓你感覺到一種很浪漫情懷的人﹐而且他會讓你感覺他一直在追尋很完美的一種事件﹐而完美事件當然會有它的挫折。我們常常說﹐《神雕俠侶》裡的楊過與小龍女就等于是我們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戀愛﹑愛情永遠是最完美的。很多高手﹑大俠﹐最後他的力量﹐來自于他的精神﹐他的所謂的使命的堅持下去。   古龍小說的人物就恰恰相反﹐我覺得﹐就是他對愛情的看法永遠是覺得危險。金庸作品的主人公﹐對愛情是一種完全的奉獻﹐可是古龍的小說﹐裡面的愛情是危險的﹐所以你認為一些﹐追求的一些目標﹐他在小說裡面都給你否定了﹐很多理想的東西﹐他把人的虛偽的一面特別的放的很大﹐把現實的一面放的很多﹐古龍裡面﹐他的小說有不同階段﹐後期不講﹐後期好象很多東西不是他寫的一ꤊw是﹐可是就是他的﹐他總是走個反調﹐告訴你﹐你的好朋友未必是你的好朋友﹐你的愛人未必是你的愛人﹐你所追求的目的﹐甚至是你最高的武功﹐甚至是你致命傷的武功。他總是走你感覺很意外又很現實的東西。   梁羽生先生﹐他本身是對詩詞歌賦很有修養的一個人﹐他的小說充滿了這種文學的﹐這種文筆上的風採在裡面﹐他的人物還是很多的失意的﹐我還是覺得他失意的人物挺多的﹐就講《七劍》裡面﹐幾乎是﹐好象沒有一個得意過的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在人生路途上不斷的失意的﹐不斷痛苦的狀態裡面去完成他的一個事情這樣子。   記者﹕剛剛提到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了﹐您能不能給我們透露一下﹐您這個電影﹐《七劍》和那個原著有什麼區別。   徐克﹕其實﹐這個電影應該說只是小說裡面鋪墊的一個基礎﹐是為了讓這個小說發展下去的那一部分。因為我看小說《七劍下天山》的時候﹐一看﹐哎呀﹐楊雲聰第一次就死掉了﹐然後楚昭南怎麼又會變壞了﹖這個納蘭﹖怎麼突然就嫁給﹖還生了三個孩子﹐這過程裡面﹐有怎麼樣的故事發生﹖然後進行到最後﹐十六年後就出來報仇﹐可是對于故事﹐我們沒有方式解釋﹐如果要拍一個電影的렊隉M可能問題在什麼地方呢﹐我們是不是有這麼多篇幅去解釋這麼多東西﹐所以﹐我會有一些改動﹐先把楊雲聰﹑楚昭南等幾個人說清楚了﹐再把第三回的故事展開﹐其實我的電影《七劍》是把人物奠定了下來﹐把基礎奠定下來﹐七把劍跟他的事件﹐強化成一個﹐你對這個人物都認識了﹐就進入了一個他們所謂的十六年後復仇的故事。   問題是﹐這七把劍我我弄出來後﹐再拍下去﹐如果講十六年後的話﹐會出現一個問題﹐在書中這七個人換人了﹐可是﹐在電影裡面﹐假如這樣的話﹐觀眾會搞不清楚﹐本來他還是英雄﹐這個下面發展下去﹐他卻又是一個反派。   所以這個故事發展下去﹐其實我們就要考慮到底觀眾對七個人的感覺﹐是不是好象是﹐好象不舒服﹐因為我們這七個人的我們把他弄成一個跟你感情很深厚的七個人之後﹐然後就說一個人會變成壞人﹐他的感覺是他的效果是怎麼樣﹐現在還是﹐還是依照我們的想法這樣子﹐如果要拍下去的話﹐可能我們是要跳躍一個空間說﹐這個十六年後的事情。   記者﹕這好像也是徐導的一個特色﹐您在改編的時候﹐一般的改動比較大。   徐克﹕梁羽生先生他的小說我一直沒改編過﹐曾經一度是我可能拍他的《雲海無弓緣》﹐不過最後沒拍﹐可能因為當時我還沒拍過武俠片﹐所以唯一可能性我跟梁羽生合作的機會就沒有了。直到今天就是《七劍》﹐《七劍》的小說裡面﹐\"肉\"很豐富﹐而且很密集﹐在《七劍》的第一章裡面﹐已經把好幾個人物都串出來﹐經過很激烈的事情之後﹐一個人死掉﹐一個人毀容失蹤﹐幾年之後又ꔊX現新的一批人﹐來說一個上一代的故事。這種情況之下﹐作為電影題材﹐要展示的空間太多了﹐所以我必須把第一章回前一部分幾個人物奠定下來﹐把人物細節說清楚﹐把人物七個人的關系說給觀眾﹐建立一個故事整體的一個《七劍》的背景跟故事的發展﹐繼續講下去。   至于改編﹐因為我們從文字﹑章回小說改編電影的時候﹐常常有篇幅不夠﹐我們在演小說的情節的時候﹐我們的電影手法跟小說手法不一樣﹐我們必須解讀。拍金庸的《萬壽山莊》那裡的特技手段就比較多了﹐你要表現萬壽山莊是什麼樣的。這個時候比較有取舍和解讀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樣。   但是﹐《七劍》跟《七劍下天山》的小說是有很強的關系﹐《七劍》絕對是《七劍下天山》的精神﹐它的解讀空間也是很多樣化﹐把七個人物寫的更精﹐有精神。《七劍》是把《七劍下天山》很短的篇幅裡面﹐放大成一個故事﹐作為《七劍》開章的第一部電影。 -- ˙◢◣˙ 情報員標號:220-134-108-88.HINET-IP.hinet.n ├┼ 隸屬★單位:中央情報局 (bbs.e-cia.net) ╰┼
文章代碼(AID): #12t9at00 (Leon_Lai)
文章代碼(AID): #12t9at00 (Leon_L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