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A.I. 愛:第一集》,王力宏延續音樂野心

看板Leehom (王力宏)作者 (pepe)時間8年前 (2017/09/16 23: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出處: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52604669145739 王力宏全新作品《A.I. 愛:第一集》正式上線。雖然只收錄兩首歌曲,但無論是從 品級還是從立意衡量,專輯都算是抵達優良水準的作品。 以品級而論,兩首作曲同步散發出精緻的工藝感。歌曲《A.I. 愛》啟用EDM風格, 配搭標準的王力宏式嘻哈唱法,也就是由王力宏獨創的“中式嘻哈”(Chinked-Out), 並且人聲經由Auto-tune處理,最終輸出兼具潮流氛圍以及流行質感的效果。另外歌曲 《沒有眼淚的世界》,襯底是標準的民謠質感,但在聲效輸出過程裡加入輕度的音效處 理,最終呈現的就是清新風采跟科技氣息的合併。可以明顯感覺出來,此番新作品裡科 技含量頗高,而這種處理完全是跟專輯的立意相匹配的。以立意而論,《A.I. 愛:第一 集》的創作訴求是立足於“人工智慧”(A.I.)來完成關於科技與人類相關話題的思考, 具體分析,歌曲《A.I. 愛》討論的是“人工智慧”環境下道德與情感的衝突;歌曲《沒 有眼淚的世界》則是以機器人的視角來探討“人工智慧”的世界是否就是完美的世界。 在流行歌曲裡進行如此宏大命題的哲思,從這個角度來講,王力宏的全新作品充滿“野 心”。 但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在音樂創作以及表達方面,王力宏從來都是大寫 的“野心”。只不過坊間對於這位元音樂人存在過多誤解,才慣常忽視他的這種作為。 盤算國內樂壇裡被嚴重誤解的明星,王力宏應當算一位元。由於明星光環以及精緻顏值, 大眾通常會將其歸類到偶像派圈裡,而忽視他在音樂方面的精進。所以,這篇文章某種 程度上是在試圖為王力宏正名,又或者說是引導大眾重新認知這位明星。 在此,先擺設出幾點慣常的誤解。比如,認為王力宏完全是花瓶體質。但事實是, 在演唱、創作以及甚至是製作等各方面保持住均衡發展,《A.I. 愛:第一集》裡的兩首 歌曲就完全是由王力宏擔任從創作到演唱再到製作的流水線式完整作業。比如,認為王力 宏只擅長演唱小格局的情歌。但事實是,至今他嘗試過若干種類風格,甚至有些都讓人意 想不到,比如此番的“人工智慧”主題就完全超出很多人的固化印象。再比如,認為王力 宏已經過氣。但事實是,這位樂壇“老將”持續保持著良好的推新頻率,此番全新專輯 《A.I. 愛:第一集》還只是開始,此後陸續將推出另外三集作品。 簡單講,王力宏簡直就是被顏值耽誤了的音樂匠人。之所以將他視作“匠人”,這 是因為他在音樂打造方面非常講求精細化操作。為證明這點就拿《A.I. 愛:第一集》的 兩首歌曲來舉例。具體從風格打造方面來解讀,上文已經提及,歌曲《A.I. 愛》是EDM風 ,而歌曲《沒有眼淚的世界》則是民謠襯底的輕度電音風。整體來看,似乎沒什麼特色, 但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其中玄機。《A.I. 愛》的EDM風格實際上是適度降低電音部分而加重 人聲部分的操作,如此安排的重點在於突出人聲內容傳達,從而保證將歌曲內涵完整突顯 ,比如處於Loop輸出狀態的歌詞“到底道德放在哪裡”就是在反復疊加的電音漩渦裡精准 傳達出來。至於歌曲《沒有眼淚的世界》,整體創作是基於簡單的吉他箱琴,但王力宏巧 妙地為箱琴旋律增加電音效果,並且,嚴格克制電音的比重。最終效果就是保全箱琴樸素 質感的同時兼具電音的科技感。這種處理方式完美詮釋音樂匠人在創作過程中的分寸。 基於以上解讀,可以講王力宏在《A.I. 愛:第一集》所表現出的創作方式某種程度 上是反套路的,所以會突顯前衛色彩。大眾層面暫時無法領略到其中要義也並不奇怪,畢 竟,王力宏這種處理方式就是在突破大眾對於流行音樂的認知壁壘。說到底,在音樂創作 方面,王力宏具備鮮明個性以及篤定堅持。而在我的判斷裡,鮮明個性以及篤定堅持,這 兩點恰好支撐起王力宏在音樂方面的超級“野心”。具體解讀這位MUSIC-MAN的“野心” ,至少在三方面有所體現。 首先是跨世代的“野心”。王力巨集力圖在音樂呈現過程裡達到對抗時間的效果。 所謂“對抗時間”就是促使作品具備不被時間磨滅的質感,具體講就是,比如哪怕是2005 年的專輯《蓋世英雄》,放在當下樂壇,依然突顯出潮流跟優質。回到此番新專輯《A.I. 愛:第一集》裡,兩首歌曲同樣能夠達到這種“對抗時間”的效果,王力宏在創作中進 行選擇時專注於兩點,一是選擇具備超越時空界限的風格,二是選擇偏向於“剛需”的樂 風。前者比如電音、嘻哈以及中國風這類風格就是標準的超越時空,在任何世代場景中都 具備潮流色彩以及藝術美感,歌曲《沒有眼淚的世界》裡就動用了二胡演奏的段落,這段 突然出現在電音彌漫的氛圍內,突顯出異化的新鮮感。後者比如情歌,這就是流行樂壇標 準的“剛需”樂風,無論哪個世代的人類,都需要情歌的滋潤。嚴格意義上講,《A.I. 愛》跟《沒有眼淚的世界》都屬於情歌範疇,並且是充滿科技含量的情歌。從這個角度講 ,這完全就是寫給未來預言式情歌,我相信,再過若干年,這些作品的情歌成色依然強烈 。這或許正好切合王力宏個人的音樂理念,力圖促使作品不只感染當世,更要能夠為達到 跨世代的效果。 其次是跨風格的“野心”。關於這點例證實在太多,幾乎每張專輯都是標準的風格大 彙集。並且以專輯為單位,基本也都是每張專輯都在變換風格,所以,可以說,王力宏在 音樂豐富性的程度上達到了“百變”的程度。在過往專輯裡,王力宏分別詮釋過諸如“當 代都市風”、 “中國風”以及“根源風”。今次,在《A.I. 愛:第一集》裡,他嘗試的 可以叫做“高科技風”。就是在這張看似體量偏小的專輯裡,跨風格的“野心”得到徹底 釋放。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兩首歌曲裡先後動用R&B的唱法、嘻哈元素、EDM的曲式、 Auto-tune的技術、民謠的風味以及中國風的配器。簡單講,這兩首歌曲完全就是將國際 樂壇裡最潮流化的風格跟最本源化的中國風完美集合。從創作層面,這是巨大的收納“野 心”。從聽者體驗層面,這是標準的聽覺盛宴。所以,王力宏的音樂“野心”從來都是 極好的事情,他訴求愈發豐富,樂迷就愈發享福。 最後是跨文化的“野心”。王力宏具備深入基因的“文化自覺性”。這說的是,他對 本土文化非常認可,因此試圖通過音樂來向外部傳達這種文化。基本就是從職業生涯早期 開始,就晉升成為標準的跨文化使者。2000年翻唱《龍的傳人》是開端,這標誌著王力宏 在跨文化這條賽道上正式起跑。隨後2004年專輯《心中的日月》裡更是架構出引領華語音 樂潮流的姿態,在徹底動用諸如京劇以及昆曲等本土精髓文化的基礎上,將自己的流行樂 打造成文化輸出的管道。來到最新作品《A.I. 愛:第一集》裡,雖然聽感層面這張專輯 似乎相當西洋化,但其實這是標準的“洋為中用”。歌曲《A.I. 愛》裡EDM的旋律其實是 標準中式化,這主要是要為王力宏典型的中式咬字需求服務,王力宏獨創的“中式嘻哈” 全程處於主導態勢,正因為如此,歌曲整體突顯出本土特色。歌曲《沒有眼淚的世界》裡 的中式味道就更加顯著,電音氛圍主要充當背景,主體民謠的架構才是關鍵,以及歌曲後 段二胡配器的加入也都是標準的中式表達。如此判斷,王力宏在中西融合方面不只是停留 在形式層面,更重要的是用國際化的內容來突顯本土流行音樂的光環。在這個過程裡,達 成的效果就不僅僅只是局限於音樂方面,更高階的是文化層面。最現實情況是,現在在國 際市場裡,王力宏完全就是中國名片,這正是跟他多年致力於音樂創作中的跨文化嘗試存 在巨大關係。 經過以上解讀,再來審視王力宏的《A.I. 愛》系列專輯就會比較順暢。對於持續在 音樂形式以及理念方面尋求新嘗試的王力宏而言,此番動用“人工智慧”實在是又一回合 跨越式發展。關於《A.I. 愛》完整系列專輯的情況,在此大膽預測三點: 這應當是至今王力宏個人專輯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這點在《A.I. 愛:第一集》已經 得到證實,所以此後幾張系列專輯形式上很可能動用諸多跟音樂創作相關的科技手段來進 行創作以及製作,完全能夠突破歌曲《A.I. 愛》裡諸如Auto-tune這類常規技術的運用。 內容上則有望探究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關係,這同樣是在衝破王力宏個人創作習慣的壁壘。 這應當是充滿愛意的專輯。“A.I.”也就是“愛”,這簡單的文字遊戲同時劇透出專輯的 調性。王力宏很可能回歸舒適區,進行最最經典的情歌輸出。如果真是如此,那麼《 A.I. 愛》系列必定將奉獻出多首優質情歌,並且必定會是視野新鮮的情歌,正如第一集 裡的歌曲《沒有眼淚的世界》就是透過機器人角度來進行情感抒發的作品。對於作品品質 能夠如此肯定這完全是基於王力宏此前個人優良的傳統,簡單講就是,唱情歌時的王力宏 是“無敵”的。 這應當是架構體系化的概念專輯。以“人工智慧”為基調來唱“愛”,專輯中必定會 設置足夠支撐起這宏大主題的作品,這些作品內容相互關聯,風格相互搭調,整體上形成 統一化的陣勢。《A.I. 愛:第一集》還只是整體概念的開端,後續作品必定將逐步構建 出足夠龐大以及完整的體系化內容。 綜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評判,《A.I. 愛》系列專輯都將是王力宏突破自我以及突 破市場局限的作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129.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eehom/M.1505574511.A.559.html
文章代碼(AID): #1PlJvlLP (Leehom)
文章代碼(AID): #1PlJvlLP (Leeh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