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音樂聖地/創作不分老少「地下」變身主流

看板LALABA (徐佳瑩 - 拉拉)作者 (...)時間14年前 (2011/09/13 21: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刊登日期:2011.09.13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新聞網址: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6586153.shtml 新聞內容:音樂聖地/創作不分老少 「地下」變身主流 李宗盛堪稱半部八、九○年代的台灣唱片史,退居北京這些年,「小李」做吉他,追求所 謂「原音」(acoustic),偶爾小試身手,創下「縱貫線」奇蹟、又以「給自己的歌」拿 下金曲三金。 「好的中文教育、自由的創作環境、深厚的發展底蘊,是台灣流行音樂領先重要因素。」 李宗盛說,雖然大環境改變了歌壇,主流歌手已不是愛樂者的唯一選項,但更多的獨立音 樂人也很受青睞,台灣在這個部分也展現了旺盛的爆發力,質量俱佳。 但他深覺這一代的音樂人,「在這樣一個光怪陸離的環境,很難專心、很難靜心去做音樂 ,好像大家在意的不是音樂了。」例如「給自己的歌」應是唱片史上唯一沒花錢宣傳、沒 拍MV的年度歌曲,現在MV費用常超過歌曲製作費,「我能做的,就是無視這個現象。」 他感嘆:「這是一個極端的行業,只有少數人會成功。這是一個沒有第三名的行業,第三 名跟第三十名沒啥分別。這是一個被錯誤地說成跟夢想與奮鬥有關的行業…其實跟兩者關 係都不大。」 蘇打綠的青峯與金曲新人王徐佳瑩,則是從小眾市場突出的熱血新生代。 蘇打綠原本是「地下」的,如今是當紅的樂團,青峯除了獨特的嗓音,創作亦十分搶手。 被稱為文青的他卻不愛看書,「影響我寫詞最深的書應該是字典,我從小就愛研究每一個 字的意思。」 高三是青峯創作的開始,參加師大附中天韻獎的創作組比賽,寫下「窺」。當時只是隨意 哼出旋律、再配歌詞,此一創作模式延續到現在。 徐佳瑩出身「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屆冠軍,自學出創作之道。她的創作起源是:用兩個卡 帶一再對錄、加過門,變成多軌的和聲。她還很新,還在累積「新一代創作才女」的厚實 度,但她是台灣音樂創作的一顆種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7.191.232
文章代碼(AID): #1ERrjmyh (LALABA)
文章代碼(AID): #1ERrjmyh (LAL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