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文物局委員陳潔儀:推荐傳統大戲 要씠…
(聯合早報的完整版...Kit真的很在意她的中文職稱, 亦有老板Jimmy)
http://www.zaobao.com/sp/sp071022_509.html
By 林妙娜 2007-10-22
外國人雖然無法理解夾雜了不同語言,包括華族方言在內的“新加坡式英語”
(Singlish),但是它卻為新加坡製造了許多詼諧有趣的本土笑話。
在方言“淪為”一種娛樂大眾的語言之前,剛走馬上任的國家文物局委員陳潔儀
希望通過更廣泛地使用方言,讓它有翻身、登上大雅之堂的一天。
陳潔儀在受訪時透露,她打算推薦邀請傳統大戲在明年3月國家文物局的常年晚宴
上表演,讓這門逐漸沒落的傳統藝術走進現代社交場合。
她感慨道:“或許是因為我們發展得太快了,在這過程中難免失去了某些東西。在
欣賞‘新加坡式英語’所製造的詼諧效果的同時,其實我們應該在更嚴肅的場合使用
方言。”
她認為,方言在本地電影和電視節目中往往被視為一種製造喜劇效果的工具,這個
作法雖能讓更多人接觸到方言,卻難免貶低了方言的地位。
“我希望國人能夠朝下一個階段發展,以方言來表達自己真摯的一面。”
文化精髓就在方言里
剛在一個多月前加入偉達公關公司(Hill & Knowlton)擔任企業宣傳特別顧問的陳潔儀
,是歷來第一名以藝人身份加入國家文物局委員會的委員。她以自己在台灣和香港發展
歌唱事業的經驗為例,突顯方言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
陳潔儀說:“港劇中的大律師們以廣東話展開唇槍舌劍,不把方言的使用當做兒戲。
我相信一個文化的精髓就在方言裡面,而每天講覑廣東話的香港人就在這樣一個語言環
境下,受到華人傳統價值觀的熏陶,在敬老尊賢上身體力行。”
原本比較善於以英語來表達的陳潔儀學會以華語和廣東話來表達自己後,發現自己與
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密切,同時也更貼近自己的母族文化。
兩新委員來自商界
和陳潔儀一樣,另兩名剛成為國家文物局委員的瑞士信貸公司亞太區副主席李度·
甘茂喬和偉達公關公司總裁(東南亞)兼高級副主席(亞太區)鄭來順在受訪時紛紛
表示,他們希望在未來兩年的任期內,擴大新加坡的文化資源,讓國人更積極尋找日
常生活文化中的奧妙。
即將帶領新成立的發展委員會小組的李度·甘茂喬說,雖然有關當局委托他的任務是
制定更有系統的籌款策略,但是他也希望在任期內能夠幫助國家文物局搜集更多金錢以
外的資源,推廣文化慈善事業。
甘茂喬本身也是一名藝術愛好者,他說:“我所指的資源,不單單指金錢上的資源。
例如,我希望鼓勵更多私人收藏家借出或捐出個人珍藏,捐給新加坡不同的博物館,這
對國家文物局也是很有幫助的。”
他認為,新加坡應作的是提高國人對捐獻和分享各自收藏的意識,而國家文物局也應
為有意捐獻者提供這樣的平台。
鄭來順則把目標鎖定在國內外觀眾身上,希望借助自己在公共關係方面超過20年的經
驗,激發更多人對新加坡文化的興趣。
他說:“我希望通過更生動、有趣的方式來介紹新加坡的故事,以吸引更多人來欣賞
和沉浸在本地豐富文化的奧妙之中。”
從吸引更多觀眾、提升方言的草根性地位到幫助私人收藏家更積極參與文化建設,三
名剛走馬上任的新委員都希望借助各自的專長,擴大參與本地文化建設的圈子。
不過,銀行家出身的甘茂喬也務實地指出,硬體建設及基礎設施在推動一個國家文化
發展的重要性。
“金錢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資源。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國家文物局今年成立了發展委員會。
即使是在一個像新加坡這樣擁有得天獨厚條件的社會里,我們仍然需要通過財務上的支
持來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物局將促進私人博物館發展
未來兩年,國家文物局將更積極地和私人博物館保持聯繫,這包括促進私人博物館的
發展和提高它們的發展需求。
與此同時,國家文物局也將和民眾及私人企業密切合作開發新計劃,邀請更多來自不
同背景的人參與新加坡文化建設的工作。
文物局公共關係及文物促進處處長林漢龍在受詢時說,有關當局在下來兩年內將擴大
活動範圍。發展更多基礎建設也是當局未來的目標。
文物局在8月初宣佈新委員名單,每屆委員會任期兩年。本屆委員會里有19名新人,
他們來自不同背景,當中包括銀行家、學者、媒體從業員和藝術家,他們將決定有關當
局未來兩年的發展方向。
音樂人李迪文、藝人戚玉武及電影導演陳彬彬也受邀加入委員會。當局也成立了三個
工作小組,這三個新的小組是媒體與宣傳委員會、教育與外展委員會以及發展委員會,
目的是更專注於發展這三方面的建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06.22
KITCHA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