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讓方言登上大雅之堂 傳統大戲或在國家文物局表演

看板KITCHAN (陳潔儀)作者 (不綁鞋帶的大貓)時間17年前 (2007/10/24 01:21),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 猴緦雷啊~~大戲是南海十三郎那種廣東大戲吧, 借句Klar的話:Kit妳真的很有重點!) http://www.sinchew.com.my/content.phtml?sec=4&artid=200710220495 updated:2007-10-22 19:17:45 MYT (新加坡訊)外國人雖然無法理解夾雜了不同語言,包括華族方言在內的“新加坡式英語 ”(Singlish),但是它卻為新加坡制造了許多詼諧有趣的本土笑話。 在方言“淪為”一種娛樂大眾的語言之前,剛走馬上任的國家文物局委員陳潔儀希望通 過更廣泛地使用方言,讓它有翻身、登上大雅之堂的一天。 陳潔儀透露,她打算推薦邀請傳統大戲在明年3月國家文物局的常年晚宴上表演,讓這門 逐漸沒落的傳統藝術走進現代社交場合。 她感慨道︰“在欣賞‘新加坡式英語’所製造的詼諧效果的同時,其實我們應該在更嚴 肅的場合使用方言。” 她認為,方言在當地電影和電視節目中往往被視為一種製造喜劇效果的工具,這個作法 雖能讓更多人接觸到方言,卻難免貶低了方言的地位。 “我希望國人能夠朝下一個階段發展,以方言來表達自己真摯的一面。” 突顯方言與文化關係 陳潔儀是新加坡歷來第一名以藝人身份加入國家文物局委員會的委員。她以自己在台灣 和香港發展歌唱事業的經驗為例,突顯方言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 陳潔儀說︰“港劇中的大律師們以廣東話展開唇鎗舌劍,不把方言的使用當做兒戲。我 相信一個文化的精髓就在方言裡面,而每天講著廣東話的香港人就在這樣一個語言環境下 ,受到華人傳統價值觀的薰陶,在敬老尊賢上身體力行。” 原本比較善於以英語來表達的陳潔儀學會以華語和廣東話來表達自己後,發現自己與父 母之間的關係更密切,同時也更貼近自己的華族文化。 (星洲日報/國際‧2007.10.2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06.22 ※ 編輯: bigcat9 來自: 61.64.106.22 (10/24 01:26)

10/25 01:00, , 1F
那是NHB的常年晚宴跟FC東京強碰了?
10/25 01:00, 1F
文章代碼(AID): #177YsH6m (KITCHAN)
文章代碼(AID): #177YsH6m (KIT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