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女友]KIT CHAN陳潔儀 打造理想國度
(什麼新聞能逃過鴨掌與貓爪夾擊?! 原來是新加坡的雜誌訪問...)
BY 黃和棟:《女人》january 2003
藝人表面的風光,群眾有目共睹,但是大多數時候,群眾顯然不滿足於只知道表面的
藝人,所以有藝人訪談篇的存在,企圖更深入了解他們。 喜歡東想西想的男人和棟專訪
新加坡第一代從外地紅回來的藝人陳潔儀,發掘她內心世界的最想。
如果除去理想,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 有人會回答什麼都不剩,有人則說他們只珍惜
現在,不管未來。 不同人的不同答案,可以看出他們對生活的不同態度。 這是我以為的
想法,也打算循著這個角度,來看陳潔儀。
一不工作就被慵懶包圍
"你現在最想做什麼?"訪問一開始,我劈頭就問。 潔儀楞了一秒鐘,一時不知道我這
個問題是不是有著未來計劃一類的人生大課題作為伏筆的可能性。 不過她很快就會意:
"Right now?最想去喝咖啡。哈哈哈......"潔儀換了一個舒服點的姿勢繼續說:"其實
我是蠻喜歡簡單生活的。像最近忙了好久,直到昨天才relax,能跟朋友去逛街,就覺得
很開心。有時我覺得自己其實是一個蠻懶惰的人,雖然跟我一起工作的人不認為,因為
我工作時會很拼。不過一不工作,我就喜歡懶散地過日子。"
這樣的答案,應該說是有點意料之外,因為藝人有所謂的"社會責任",一般上即使再怎
麼壞怎麼懶怎麼不求上進,也不會當著媒體說出來,何況是面對素未謀面的媒體(其實以
前曾訪過她,不過事隔7年,她不太可能記得)的第一個問題。
這樣的藝人,從我工作的角度來說,我喜歡,因為我只問了一個寒暄式的問題,她就可
以不經引導地繼續發揮,而且講出比較真實的話,起碼表示我接下來的訪問應該不會是一
個沉悶表面的工作。
挑音樂的感覺就像挑衣服
潔儀的新專輯做的是"沙發音樂",在中文樂壇算是相當冷門的音樂類型。 無論是專輯
封套油畫中斜躺在沙發上的潔儀,或是音樂予人的感覺,都是一份閒散和慵懶,像是對
世界對生活對一切都不在乎。
潔儀承認做這樣的音樂和她喜歡過懶散生活的個性有關:"當然以前唱過的情歌我也喜歡
,只是會唱得比較用力,所以有時就想說生活中的那份慵懶是不是也可以化入音樂中。"
其實她早就有要做沙發音樂的念頭,根據潔儀的說法,是since forever:"從17歲開始
就喜歡那種很mood的音樂,旋律不強,也很難跟著唱,不過它就是有一種感覺,讓你無論
身在何處,都會陷入一個與現實生活很不一樣的情境。不過我也喜歡旋律強的音樂,要看
我當時要什麼感覺,就會去挑出那種感覺,就像穿衣服,今天feel like Jazz,or
feel like Pop,feel like Rock,而我目前就feel like chill up。"
歌手轉做另類音樂的現象,其實挺普遍。 尤其是新進歌手新入行時為了市場不得不做
商業音樂。 一旦走紅之後,是想改變作風也好,是想引領潮流也好,是終於可以實現長
久的理想都好,轉做另類音樂就幾乎成為必然。 對此,潔儀認為這種情況不應該是一個
方程式:"你一開始是商業歌手,然後轉做較冷門的音樂,如果本身沒有這種調整的慾望
,it will be very stupid to do it,因為你可能會浪費時間和精力,最後損失更多。"
有一天我將是波希米亞嬉皮士
每個人都有最想過的生活方式。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目前在過的生活方式和他們心目
中理想的生活方式還有一段距離,不管距離有多大。
潔儀現在過的,是璀璨的藝人生活,至少在群眾面前她是。 但她最想的,而且是想都
不用想的,其實是當一個波希米亞嬉皮士:"小時候沒有經濟來源,也沒什麼經濟煩惱,
就單純地想當波希米亞嬉皮士,可以到處流浪這樣子。長大之後,嚐到了安穩生活的滋味
,得到舒適,得到安全感,也不想太脫離那份安定,可是小時候的想法又拉著我,我就像
被卡在中間。可能到頭來只能做一個雅皮士波希米亞嬉皮士。"
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大至你立志想當太空人,但實際上你只能開計程車討生活;小
至你早上想吃煎蛋火腿加香腸,但實際上你只能啃白麵包裹腹。 這些矛盾、衝突與掙扎,
在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會一直存在著、重複著。 潔儀也不例外:"所以成長過程中就得不斷
地調適。像有些人永遠不成熟,20多歲時會覺得他人很有趣,但到了50歲還是那樣,就有
點悲哀了。有些人卻現實到變成uncle、auntie,那我也不要。我希望能夠平衡。其實我
寫詩、寫歌什麼的,都一直有在調適,黑暗與光明、好與壞、yuppies and hippies。"
當然,縱使再矛盾,潔儀仍然會朝著她嚮往的生活方向邁進,並且堅持:"我小時候從
不想以後要住怎樣的房子,要不要買車子那些事。要當一個表演者是我其中一個願望,已
經達到,非常開心。除此之外,也沒有很多東西是我非要做到不可的,but to be a
bohemian hippies is one of those things。"
要當嬉皮士,就得放棄目前所擁有的生活,那有一天我們的潔儀如果達到她這個願望,
是不是也意味著新加坡樂壇也會少一位名歌手? "有一天真的達到了確實會退出樂壇。
這已經是 part of my grand plan。奇怪的是,還沒有入行之前就已經想到這些以後的事
。那天我跟爸爸聊天時說,其實一個人不用進行年輕時的計劃,很多東西年輕時都可以適
應,反而是晚年比較重要,不可以不去想老年。I would like to be a cool and
peaceful的老人,還很自由的,不要做那種很典型的老人,我想,那是要計劃的吧。"潔儀
不僅想到日後理想的生活方式,連晚年的生活也在她的計劃中,看來新加坡政府要推行國
民為晚年生活作好準備的運動,她一定可以勝任為大使。
喜歡的地方未必適合居住
"我喜歡尼泊爾給我的平靜感覺。"滿懷計劃的潔儀當然想過最適合讓她過波希米亞嬉皮
士生活的地方,而尼泊爾就是她的首選:"2000年那年在那裡充電了一年,那個力量就像
Energizer的廣告所說的,never ending。"
土生土長的她認為新加坡也不是不好:"小時侯think like a lot of young people,
想去美國因為那裡的表演藝術較有發揮的空間。當去過很多地方之後,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像尼泊爾,雖然我覺得那裡很平靜,but can I really live there?美國常批評這裡
沒自由,但有些東西那裡更糟。其實整個世界是相對的,沒有絕對。"
潔儀唱過愛國歌曲《家》,對國家,也確實有一份"家"的感覺:"以前媽媽問我要不要
在這裡買房子,我都會說不要不要,因為太貴。後來還是買了,現在覺得no matter what
,這裡還是我的家,即使有朝一日我達到波希米亞嬉皮士的境界,可能會到處去流浪,但
新加坡永遠都會是家,死也要回來死。"
從精神上改造比較徹底
生是新加坡人,死是新加坡鬼,在潔儀身上,我們看到這個變種古語的體現。 不過就像
她所說的,世事無絕對,雖然新加坡是她"最後的歸屬",如果給她一個改造新加坡的機會
,她還是無須多久考慮就有了結論:"我對政治比較ignorant,不過假設我真的可以改造
,我希望這裡的人比較有衝勁,比較有自信一點。As a nation,我覺得我們對自己不夠
有自信,比如Esplanade,雖然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我希望它會使新加坡人在藝術
方面更有自信。"
潔儀進一步解釋:"所謂沒有自信,是聽過很多人說看到一件衣服很好看,然後就說只
會在外國穿,不會在這裡穿。不過這種情況應該會改變,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敢表達自
己。"
身體每一個毛孔都在訴說愛情的感覺
人畢竟是群居動物,很難真的離群獨居。 尤其當我們涉及親情、友情、愛情。 對生活
有理想的潔儀,對人,對伴侶,自然也有要求:"希望他是可以讓我每一天起來還是覺得
很有趣的人。長相是最不重要的,樣子看了幾個星期應該也就差不多了吧?他越帥,當他
惹我生氣時,我就會覺得他越討厭。But it is not fair to say I want an intelligent
guy。我想我需要的是一個好人,有點聰明但不要太聰明。要好學、長進、求知欲強,要
不然聊天久了也會講完可以講的話題。"
潔儀的理想戀愛方式是:"我相信一見鍾情,當然不是電影中那種,不過是在蠻短的時
段內,別人認為很不安全的time frame內,我就盲目掉進去。我對很多東西都要求邏輯,
卻覺得愛情、友情是突發的,沒有邏輯可言。愛上一個人應該是內心深處的感覺,是身體
每一個毛孔都在告訴你this is the right person。"
"其實我也相信long distance愛情,我之前有過幾段,雖然都沒有結果,但覺得分手跟
long distance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反而因此使我更堅強。"關於結婚,她也有堅持:"絕
對不是大排場地擺酒。但是一定要有敬茶儀式。一個喜歡浪漫、喜歡故事的人,應該喜歡
傳統,因為傳統就是從故事演變來的。我跟媽媽說我一定要那些洗臉盆啊什麼之類的嫁妝
,you don't need it now,但是那很好玩。"
對朋友,她很在乎:"當歌手之後,一些朋友會漸漸地不打電話給我,我問他們為什麼
,他們就回說'你忙嘛,反正你有事會找我們的'。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過了一段時候就會
覺得很累,因為每次都要自己主動。每個人都覺得你紅了會變,你就得去make effort
to let them know你不會,and you will have to do it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until in the end他們終於確定沒有問題了。新的朋友則會等我去設界限。都是很不容易
的。"
主婦和學生並存的退休生活
我們都知道歌手的職業生涯不會太長,尤其是中文樂壇。 所以一般人都會好奇藝人如
果有一天不當藝人,他們會做什麼? "很多啊,像做小生意,現在就有跟朋友合作開服裝
店,I think that is fun。還有cafe啊,就是跟life style有關的。我喜歡看到別人開
心,看到你進來我的店裡享受。"
潔儀一轉念,又作他想:"Or,a house wife。不過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House
wife,or homemaker,不表示一天到晚當黃臉婆,其實我有很多東西想學,像學外語、
騎術等等,maybe a student homemaker會很適合我。"
(後記)
整理潔儀這段訪問錄音是不容易的,因為她的想法很多,思緒馳騁飛舞,化成言語,有
時還真的有點不好捕捉。 但是從她心念不停電轉,我相信她由始至終都非常認真在做答
。 就如我在文章前部分提過的,潔儀對我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舉一反三、侃侃而談,讓
我覺得原來訪問藝人也可以是一件賞心悅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106.22
KITCHA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