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080601-新華網: 群星入災區愛心接力 兒童節搭建"愛心島"

看板Jane (張靚穎)作者 (小玄)時間17年前 (2008/06/01 22: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新華網: 群星入災區愛心接力 兒童節搭建"愛心島"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6/01/content_8293540.htm 為了能讓地震災後的小朋友們享有一個快樂的兒童節,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全國婦 聯法律幫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心理學家金韻蓉以及包括張靚穎和馬羚在內的"汶川大地震 孤兒救助專項基金"行動小組全體成員于5月31日來到綿竹市東北鎮天齊村天河海軍小學天 齊分校,為這裏的孩子們帶來救災物資並搭建"愛心島"兒童活動中心,舉辦6.1兒童節主 題活動,旨在讓災區兒童再次感受愛的溫暖,重燃純真的夢想,過好大災之後的第一個兒 童節。據瞭解,這是"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項基金"於5月14日設立後,該專項基金工作 人員第四次深入災區。 據悉,此次籌建"愛心島",是基於母愛行動小組全國婦聯副主席莫文秀、楊瀾等人於 5月17日至20日期間走訪了受災嚴重地區,充分接觸了災區兒童得到第一手資料回到北京 後,和國內外心理專家共同商榷制定的心理康復計畫的第一步。"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 項基金"不僅僅是提供簡單的物資等經濟援助,還希望能給孩子們長期的母愛撫慰、心理 重建,突出該基金工作執行的科學性和持續性。本次在綿竹搭建"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 項基金"愛心島,將以此為試點和範本,在當地政府機構的支持下陸續在都江堰、向峨鄉 等地分期建立,以更好的為當地災區兒童服務,提供安全的娛樂、交友、互動的兒童空間 ,希望能給災區兒童在廢墟中營造一個溫暖心靈的島嶼,讓每個進入愛心島的兒童都能感 覺到陽光與希望就在眼前。 據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秘書長烏振英介紹,"'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項基金'綜合 了國內外專業救援機構災後重建的相關經驗,結合四川本次受災的實際情況,將在災區的 災民安置點及學校陸續建立'愛心島'並陸續推廣。即在上述地點相對平整的空曠場地搭建 帳篷或簡易房屋,每個'愛心島'可同時容納30名兒童及3名左右的老師或志願者共同使用 ,基本設施將包括兒童座椅、白板、書籍、電視機、DVD機、光碟等。每個'愛心島'建立 完成後,將轉交給當地少工委等地方政府組織進行監督和管理。考慮到目前災區的現狀, '愛心島'僅為暫時搭建,'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項基金'將隨災後重建工作的逐步展開、 災區群眾生活逐步穩定後,增加、替換、更新和升級當前'愛心島'標準,持續為群眾服務 。" "愛心島"主要針對人群為學齡前兒童及學齡期兒童,並根據他們的心理特點,切實考 慮他們的需要,給予他們有別于傳統教育的寓教於樂。同時,為了保證對兒童的教育和心 理撫慰的專業性,"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項基金"仍將陸續派出心理專家和教育專家,對 通過當地政府篩選出的"愛心島"專屬志願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為災區兒童的身心健康 成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當天的活動現場,金韻蓉老師、張靚穎、馬羚及所有工作人員 和孩子們唱歌、講故事、看漫畫、玩遊戲,鼓勵他們重建對未來生活的信心。"這些孩子 不會孤獨,希望他們過一個愉快的六一,我們每個愛他們的人永遠和他們在一起",張靚 穎動情的說。除了工作人員為孩子們帶來的服裝、食品、書包、文具等生活學習必需品; 最為特殊的六一節禮物,當屬由北京市宣武區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小學等三所北京學校的同 齡人為災區小朋友捐贈的30面國旗、30面少先隊旗、1000條紅領巾、1000枚少先隊隊徽和 寫滿真情的400張愛心卡。據悉,這也將是"愛心島"的特色之一, "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 專項基金"將逐步與海內外多所城市的小學與災區學校建立互助關係,幫助孩子們進行縱 向交流,更廣泛的豐富災區兒童的資訊來源。 "汶川大地震孤兒救助專項基金"的倡議者楊瀾女士由於在俄羅斯錄製奧運系列節目不 能親臨現場,她通過電話表達了對孩子們的祝福和問候。楊瀾談到,對於在地震災難中受 到身心創傷的孩子們來講,心靈的撫慰和物質的救助是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我們希望 能夠給予孩子們像家庭和母親一樣綿延不斷的愛和溫暖,這就意味著我們對災區孤兒的援 助才剛剛開始;意味著我們必須堅持理智、耐心的長期工作;意味著我們要聚合社會各界 的物力和經驗,要做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 愛,不需要理由,再大的風雨也帶不走所有的陽光。全社會的同胞們都在用行動傳遞 愛的溫情,用真情溫暖生命的淚光,用微笑向世人宣告:災難終將過去。隨著更多的救援 隊伍趕赴災區,災區兒童一定能儘快的走出心理陰影,重建美好家園,重建美好生活。 -- 愛生活,愛靚穎o(∩_∩)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65.38
文章代碼(AID): #18Gh1dsM (Jane)
文章代碼(AID): #18Gh1dsM (J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