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秀] 何韻詩 十周年舞台劇賈寶玉 雜亂觀後感
如果「赤誠與現實注定是一場永恆的戰爭!」,
那麼毫無疑問的,財布與追星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爭鬥!
2011年10月7日到23日,為了何韻詩的十周年以及林奕華導演的二十周年紀念,
在香港演藝學院演出20場的舞台劇《賈寶玉》,
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了香港這塊土地,就為了這難得又意義非凡的《賈寶玉》。
舞台設計成類似廢棄的倉庫,真的跟《拋磚引玉》MV的場景很像阿!
雖然我是回來台灣後才看MV的。
在舞台後方有一個活動門,開啟時會不斷飄落紛紛白雪,
而舞台前,不同以往的紅布幕,而是可以投射影片的白幕。
開放進場差不多坐定之後,就可以看到12金釵們由舞台旁嬉鬧著跑入舞台中央,
玩著類似紅綠燈的遊戲,呼叫著彼此的名字。
不知道這樣的嬉戲叫名,有無讓觀眾了解誰演誰的意圖,
但我聽著看著,卻只是越來越困惑而已。囧>
舞台劇最開始的口白,「最後他的身影沒入一片茫茫白雪當中」,
與紅樓夢12支曲最後一支的結尾,「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呼應著。
其實整場戲,降落的白雪從沒停過,在換場的時候工作人員還要趕快出來掃雪,
但真的整個效果非常好,一片白茫茫紛紛落下,為視覺上添加不少美感與淒涼感。
大約開頭十分鐘,就以倒敘法的方式講完了一次《紅樓夢》的綱要,
對不論是讀過紅樓夢的觀眾也好,沒有概念的也罷,
都能藉由這十分鐘的時間,大約了解一下接著所要著重的劇情。
舞台兩旁也都有顯示對白的字幕,不過有字幕真的是有利亦有弊,
台灣人真的很奇怪,好啦,只有我和我哥他們啦!
不過好像討論過後,不少人都被字幕拉走。
其實不看字幕也可以懂得,甚至是廣東話的部分其實也不是很大問題,
但是有字幕在一旁就會很直接想轉頭去看字幕,
偏偏我們坐的是面對舞台的右側,只要一轉頭,就會失去舞台的視線,
發現自己一直轉頭去看字幕的當下,立刻逼自己忽略字幕的存在,
專心把視線集中在舞台上的演員們,不然真的一眨眼就失去好多好多的細節了。
字幕在寶黛《讀西廂》時,頗收畫龍點晴之效,
在無聲與有聲的交錯下,
寶黛時而膩在一起安靜談天,
時而笑了出來的追逐打鬧著,
有種甜滋滋的味道,流動在空氣中,
那兩小無猜、純真的情感,
在無聲與有聲間,悄悄的掛上彼此的衣袖、髮梢與輪廓。
不過缺點也是,看字幕就看不到演出,看演出就不懂他們在說些什麼。
10/15晚場真的傻在那裡,不知道要看哪邊,
但是因為太措手不及,還是沒有搞清楚台詞,
隔天還是就選擇專注在寶黛的互動上。
第一場由了悟塵緣出家,而回到《太虛幻境》,
卻忘記了所有事情的神瑛侍者,開始《賈寶玉》的劇情推演。
回到太虛幻境的神瑛侍者,不但忘記俗世之事,也將仙界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警幻仙姑在問神瑛侍者問題時,後面的仙姑們搞得好像「百萬小學堂」,
一直在後面「選我!選我!」似的猛舉手想回答問題。
這一場《太虛幻境》真的太多好笑的點,
其實整個上半場笑到岔氣的地方真的不勝枚舉。
在幫神瑛侍者回復記憶這段,弄得很像機場免稅店,
各個金釵們像是空姐在推銷免稅商品似的,介紹著關於自己的物品,
讓賈寶玉可以藉由這些物品,找回自己的記憶。
而在介紹寶姐姐的冷香丸的時候,ROSA跑出來疑惑的打量著寶玉問,
「是靓仔還是靓女阿?」真的太好笑,直接點出大家被電得暈慘後,心中的疑惑!XD
不過在鳳姊姊一直問箱子裡有多少錢的橋段,
山東的山先生,台灣的台先生,這裡觀眾都還有反應,
可是大概在問到十億是幾個這樣的箱子組成的時候,似乎就有點冷場了,
不但是演出上銜接的冷場,連觀眾的反應也都冷了。
黛玉的部分,因為一開始就知道路嘉欣飾演的就是黛玉,
所以其實也會多注意一下,不然可能都會忽略還有一個人在一旁默默的走著。
在這部分只見黛玉,應該說是絳珠仙子,拿著書,繞著舞台邊緣慢慢的走,
有種本來看到神瑛侍者回來,應該最高興的絳珠仙子,
卻好像被劃分開來,孤孤單單的在一旁徘徊,是因為神瑛侍者忘記她了嗎?
然後旁白也是小路念的嗎?
旁白是小路念的沒錯。
在「忘記」與「不記得」之間,究竟差別何在呢?
神瑛侍者說「忘記」是自己選擇了放下,
而「不記得」卻是覺得這些事情是沒有價值的,所以從記憶中逐漸消散。
那麼究竟神瑛侍者是「忘記」還是「不記得」呢?
這點也滿值得探究一番。
我是認為神瑛侍者是選擇「忘記」的。
雖然絳珠仙子是來還淚的,
可是卻仍是寶玉讓她落下這些淚珠,讓她在愛情裡承受百般的折磨委屈,
拖著病體在患得患失中煎熬,卻熬不出可以治癒的解藥。
如果絳珠仙子已經還完了眼淚,他選擇「忘記」,
讓他們回到最初,誰也不欠誰的原點,
然後他們再次相遇,不帶任何負擔的,再次走進對方的心裡。
不甘心自己可能會是「不記得」的神瑛侍者不斷的盧仙姑,
終於盧到一次重新體驗過去人生的機會,雖然可以重新體驗,
卻被告知不能改變任何人的命運,就算回復記憶也不可以干涉。
重回俗世的寶玉,再和林妹妹初會時,
寶哥哥一時興起惡作劇,居然一把把通靈寶玉扯下就往台下丟,
整個讓人有跳起來手刀快跑過去搶的衝動,
其實落點很近的阿,就只隔了那一條走道阿!
拿到的觀眾真的太幸運了!顯示為紅眼狀態 ╰(〒皿〒)╯
在演員演出的角色上,是多人同時飾演一角又分飾多角,
演員們有他的真身,也有超多分身。
所以《黛玉進府》時,就有超多個黛玉分身,
害寶哥哥要不斷的說「诶,這個妹妹我見過!」,一直重複講到大家哄堂大笑。
在選書那段,湘雲妹妹特登針對的黛玉,是由ROSA演出,
被湘雲嗆幾句就在那裏彎著腰,
唉聲嘆氣、捶胸頓足的的繞來繞去,真的笑點十足!
湘雲妹妹還撂了句台語耶!
不過這樣,由不同演員演出同一個角色,雖說讓視覺豐富了起來,
又新奇感十足,但是還頗容易讓第一次看的人精神錯亂,
一下子就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誰在講,又誰講這句話有何含意。
我是看15、16號晚場的,看完第一場我就知道,
不論是專看寶哥哥的演出,或是還要同時注意其他金釵們的戲分,
想追的細節多到數不清,只看兩場真的遠遠不夠,
所以趕忙尋找隔日午場的票,可惜臨時想抱菇腳,當然是抱不到的。
所以真的很期待巡迴演出可以巡到台灣來阿!!!
但在多個演員同飾一角的安排上,我覺得有兩處的效果真的很棒,
一是在林妹妹被晴雯關在怡紅院外,後來跟寶玉吵架這段,
林妹妹說她不斷的敲著門,卻沒有人來理會,
此時一個一個黛玉的分身,不斷不斷的走到後面敲打著門,
像是要把心都敲碎似的,碰碰碰的,回音震盪著全場。
二是寶玉唱起《花辭》,一個一個金釵輪流走到台前大笑著流淚,
金釵們悲傷的加乘效應,竟是如此難以負荷,真所謂「才發現笑著哭最痛!」。
《金玉姻緣》一場中,也重演了原著第八回中的場景,
黛玉來探望寶姐姐,看到寶玉也來,便說「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
讓人想落淚的是,寶玉接著原本黛玉要說的話,兩人一搭一唱的說完。
「要來一群都來,要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天他來了,明天我再來,
如此間錯開了來著,豈不天天有人來?也不至於太冷落,也不致於太熱鬧了。」
救命,我受不了這種走進心裡的默契,
其實這也暗示著寶玉把黛玉的每句話都刻進心裡了。
此外,在歷經對於晴雯悲慘結局的遺憾不捨與難過之後,
寶玉藉由重遊人世,居然可以再次見到好端端無恙的晴雯,
內心的歡喜與感動溢於言表,拉著晴雯的手不肯放開。
寶玉再見晴雯的這段,整個讓我還淚了。
選書,也就是《諫玉》這場,
算是鋪陳寶姊姊價值觀與寶黛的截然不同,也因原著中沒有這個橋段,
所以寶玉只能攤攤手說「老實說我對這段一點印象都沒。」
湘雲妹妹拿出八卦雜誌這段,因為看之前就有偷看微博上幾則的心得,
所以其實還頗期待會有什麼新梗跑出來的。XD
但是我躲雷躲的超痛苦的!!!
連拿到手的專輯都不敢先聽,就怕毀了新鮮感與神秘感。
10/15晚場「賈寶玉唻到第十場,容祖兒日日向後台」什麼的,
而10/16晚場因為有舒淇來到現場,所以就變成「舒淇日日黎幫何韻詩紮警胸」。
湘雲妹妹特登針對林妹妹這段,
特地拿出了本「窮爸爸,好鬼窮的爸爸,根本沒有爸爸」,
還有「做個開心的隱形人」、「非洲兒童垂死實錄」以及「神奇的淚腺構造」,
把林妹妹氣的好樣衰阿!XD
《解花籤》應該是眾人最後快樂的時光,
10/16晚場的時候,葉麗嘉的分身管家還講到笑場,
果然大家還是都喜歡這些舞台劇現場才能有的突發小狀況的驚喜,好可愛阿!>///<
寶玉陪笑,笑得很假這段也是一場比一場好笑。
劉佬佬的鹹濕故事也甚是好笑,「邊度鹹濕阿?」
矮油,隨便啦,開心就好!
寶姊姊抽到的是「牡丹花」,豔冠群芳「任是無情也動人」。
探春抽到的是杏花,說她嫁得好。
比起其他姊妹,雖說探春最後遠嫁,但也還算可以接受了。
湘雲抽到的是「海棠花」,說她愛睡,「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要抽的時候,寶玉搶先說道「是絳珠草!」,「會跟她最愛的人在一起!」,
像是在說給黛玉聽,也像是在說給自己聽,
又像是在宣示著主權,亦像是在表明自己的決心。
至於晴雯,拿到了原本是黛玉抽到的「芙蓉花」,
原著中也有暗示晴雯也屬於「芙蓉花」,
而晴雯的結局竟也宿命似的,默默的走向「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寶玉再次體驗人世,可能意義最大的,
除了重新體悟與黛玉之間的情感牽絆,以及再見晴雯之外,
可能就屬與琪官告別,和反抗父親賈政這兩段了。
過去的寶玉,只是單純的欣賞琦官,而與琪官交換了汗巾,並不知眼前人即將離去,
重遊後的寶玉,明白當下這交換汗巾間情誼的可貴,
了解到「可以跟一個即將要離開的人說再見,其實是一個恩典」,
因此可以彼此真正的互道一聲珍重。
這段《琪官送巾》在演出的時候,琪官要給寶玉汗巾時,
就馬上有人衝上台前按住寶玉作勢要打,
一開始看的時候,我還不太懂這是在表現什麼,之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寶玉記得過去因收下汗巾而被賈政痛打,
所以一開始才這麼害怕收下琪官的汗巾。
原本的「紅豆詞」居然變成王菲的「紅豆」,
小八唱出來的時後已經是個驚喜,
沒想到寶玉接著唱了段郭富城版的,太突然的梗讓我整個笑到不行!
整個姿勢都太入戲了阿!
在王爺府裡的人來賈家告狀之後,賈政大喊了一聲,因為賈家很大嘛,
所以就看到寶玉一路搭電梯,騎腳踏車然後放好,再跑跑跑的奔向賈政。XD
賈政質問寶玉之時,每問一句,就搭配著鼓聲,
賈政和寶玉一個往前一個往後,互踏一步的往斜前方移動,
似乎有種賈政咄咄逼人、步步逼近寶玉的壓迫感,
但還是覺得這樣的套招有點太過刻意,但是比之前跟仙姑的套招好很多就是了。
之前在《太虛幻境》之時,跟仙姑也有類似的動作套招,
就有點太過刻意而不自然,好像就是等在那邊要做這些動作。
汗巾居然還是由王府的人塞到寶玉身上,再拉出來,整個笑翻了!
還是免不了再重演一次《寶玉被苔》的段落,
只是這次挨了幾下打的寶玉,不願再次乖乖就範,選擇起身反抗賈政,
也拋出一堆敏感艱澀的問題反問賈政,
面對兒子發瘋似不顧禮教的質問,這才逼出了賈政的父愛。
對比原著的賈政,雖說一開始是被琪官的事嚇到,
但主要的爆點卻是賈環爆料金釧兒因寶玉而跳井自殺,
這件事整個激怒到賈政,才發了狂似的痛打寶玉。
可是這裡卻提出賈政是為了維護大家族的存活,是為了給王爺面子,
迫不得已才痛打寶玉來給王爺交代。
賈政叫寶玉不要看,因為他會捨不得,
雖然很感人,可是演的真的很好笑,因為賈政還把寶玉的頭轉回去,
父子間的深情在互相坦白之後,在不捨彼此的對望之中,才慢慢的顯露出來,
多年來的父子親情,雖不曾言表,但的的確確是最真摯的。
在人來人往的的探視中,寶哥哥就倚著左方的柱子坐下,
這段看的好亂,其實角色就只有兩個,就是寶黛,
但是不同的聲音飛來飛去,讓我好錯亂,這句話到底是誰講的啦?!
因為不同的角色,講出的話,其中的含意可以天差地遠,
也就影響到觀眾接收的程度與入戲的快慢。
看到寶玉被打,黛玉只是哭泣,寶哥哥假裝沒事的口氣好心疼!
雖然比較起來,原著的描寫痛很多。
《海棠花開》這場fashion show幾乎可以說是鳳姐的個人秀,
不論是講解每個model的搭配的重點,
也一一把記者們犀利的問題四兩撥千斤的化解開來,
只是鳳姐在表演的時候,邊講搭配的動作好像是在做早操似的一直在伸展手的姿勢。
記者提到尤二姐的自殺,其實正中鳳姐心中的陰霾吧,
其實記者的問題都還頗有針對性的,
只是面對別人難堪的地方,鳳姐還可以打哈哈的混過去,
但當提到自己的部分的時後,還是免不了的慟了一下,失去往常的形象。
最後鳳姐畫著口紅,越畫越大越畫越大,
一聲聲的「都怪你!」迴盪著,剎那也覺得鳳姐最終也只是一個很傳統的女性,
就算可以撐起一個家,雖然用的方法不是那麼正道,
不斷的追求名也索求著利,看似強勢又辛辣,可最後還是保有她那小女人的部分。
其實可以發現,有幾個我覺得比較冷場的地方,
都剛好是賴盈螢飾演的鳳姐的部分,
雖然角色演得很放,可是常常放完就冷掉了,
像是在問箱子有多少錢,還有鳳姐開始感慨起來的這段,
整個演出都有中間斷掉一下,之後才再接起來的感覺。
在鳳姐姐主持著fashion show的時候,寶哥哥時不時的就從左側冒出來觀望著,
還披著那讓寶哥哥變成頭笨鳥似的「孔雀裘」。
因為「孔雀裘」燒壞了一個大洞,所以寶玉還是急著找來掛病號的晴雯幫手,
《晴雯補裘》很別出心裁的是補裘的手法,
晴雯跪在地上貼著一道道紅色的膠帶,
還有身後超多分身也跟著在兩根柱子間的地板上黏著一道道的膠帶。
在回憶「寶玉哄晴雯撕扇子」這段,晴雯抱著孔雀裘,寶二爺跟在後邊,
一前一後的繞著舞台四周前進,
晴雯很專心只看著前面走著,可是寶二爺一直回頭望著場中央上演的劇情。
這是表示是寶玉在回想,還是只是菇想看場中的演出而已呢?XD
這整段大概就圍繞在寶玉希望可以扭轉晴雯的結局,
不斷勸著晴雯委婉一點行事,不然很容易得罪人,
在王夫人派人去審問晴雯的時候,寶哥哥更在身旁急著勸晴雯。
但這裡我看不太懂,為什麼當王夫人的人來時,
寶玉要在一旁勸晴雯,以及說什麼他們已經知道晴雯跟他睡在同一房的,
呈現出的是寶玉跟晴雯在一個空間的同時,
晴雯另外再跟王夫人處於同一個空間,但寶玉不在,有種空間交錯的感覺。
終究晴雯還是得罪了當權者,
終究寶二爺還是挽回不了晴雯被趕出去的命運,
去探望晴雯的寶二爺幫著晴雯把地上的膠帶再一一撕起來,
兩人撕阿撕的,最後收到同一條膠帶。
當兩人收起膠帶越來越近的時候,
終於拉在一起的時候,有種不可名狀的哀傷。
撕掉其中一條膠帶的時候,晴雯扯的超大力的,
紅膠帶就整條飛回來黏在晴雯身上。
看了很多紅樓夢的評論,都說「晴為黛影,襲為釵副」,
所以起碼對於王夫人來說,是黛玉晴雯out,寶釵襲人in。
晴雯在原著中的描述,外貌有些似黛玉,在文學造詣上,當然不比黛玉,
而在待人處事上,雖沒有黛玉那麼的細膩敏感,但個性也頗尖銳不饒人,
也有著黛玉那毫不在乎得罪人的超直接說話方式,架子比主人還大,
只是當黛玉的結局是如此之後,晴雯的下場似乎也只能這樣了。
又反過來說,晴雯的下場,其實也默默的預言了黛玉的結局。
在這個世界上,好像想要保有一些自己的原則,想依自己的原則行事,
似乎也都必須要有一點實力,足以去承擔一切後果,
才能夠走自己的路,否則似乎也僅僅只是熱烈的燃燒完,
「轟!」一聲的就消失殆盡,徒留悲劇和遺憾而已。
但是雖說晴雯架子很大,可是對於寶二爺還是會有特別柔情的地方,
像是寶二爺要拿舊絹子給黛玉,拜託的不是襲人,而是晴雯,
晴雯碎碎念完還是幫寶玉拿給黛玉。
而在病中,還是願意拖著病懨懨的身子幫寶二爺補裘,
對寶二爺的情意也不在話下了。
原著中紫鵑的試情,是為了一試寶二爺的真心,卻把寶二爺嚇到暈過去,
那麼這場《紫鵑試情》,比較像是為了要提醒寶二爺莫忘他那木石前盟,
但仍也把寶二爺逼到崩潰,不甘心卻又要甘於宿命,
面對自己心愛的人、珍惜的人,一個都留不住的窘境,無路可走。
「她有東西要還你,一直在還,還完了就要走了。」
「你要放手,她才能把眼淚還給你。」
其實整個劇情的推展由《掉包記》、《大婚》、《哭靈》到最後的《回歸》,
讓我覺得稍微有點卡卡的,頗不順。
按照《回歸》時寶玉所說的,
「我會想留下的東西是勇氣,我不會選擇逃避。」,
除了在《琪官送巾》和《寶玉被苔》這兩段中,
可以看到寶玉沒有逃避,勇於直接面對之外,
但在《大婚》時,寶玉的表現卻是順從宿命的安排,
甚至當新娘已經是黛玉的時候,寶玉卻驚慌的直說「我們不能!」,
如果一切只聽從宿命的安排,又何需勇氣呢?
而且黛玉是新娘已經跟過去大不相同,
這其中也必定是因為寶玉做了些什麼,而改變了今日的狀況,
也許就是那場與賈政的父子真情告白吧!
又最後《回歸》時那段話,如果做為「何韻詩」來說,確實是力道十足,
因為我們都可以在她身上看到「赤誠和現實的戰爭」不斷發生,
以及可以看到所謂的「勇氣」以及「不逃避」。
可是若做為《賈寶玉》的結尾,這些話則顯得毫無力道,
因為在這些劇情段落中,寶玉並沒有做出什麼戰爭,也沒有留下勇氣。
如果說這次單純只是寶玉重新去體會過往的事情,
那段話只是為了若下次再下凡所做的宣言,也一樣沒有說服力。
寶玉今日選擇屈居宿命,不願、不敢在真實的生活中爭取奮鬥,
而是將希望寄放在未來、在下一世、在仙界,但如果這些通通都沒有呢?
還是如果有下一世,今日所碰到的難關就可以直接PASS嗎?
何況若下次寶玉在遇到類似的關卡,是不是一樣還是選擇「天上見」呢?
人生從來沒有再來一次,「說明天在做的人是笨蛋!」,
如同寶玉空留下這段話,卻沒有實際的事證可以輔佐,我覺得滿可惜的。
如果今天的劇情,是寶玉做出了過往不敢做的事,
表達自己過往隱忍不發的心聲,一如他首次反抗賈政所做的,
例如挺身而出在王夫人面前為晴雯說話,保護晴雯,
例如最終雖仍是《掉包記》,寶玉還是努力爭取自己與黛玉的姻緣,
如果最後所有事情都還是無可避免的走向宿命,
寶玉還是不後悔做過這些努力,就算再來一次也還是要這麼做,
如此不才正是所謂的「用我相信且揮之不去的赤誠,徹底經歷這一場仗。」,
以及「戰勝或戰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沒有逃避任何事情,為自己的信念努力與付出,
如此留下來的不才是「勇氣」嗎?
關於這些,在第一場我當下想了許久,導致自己後來情緒不是很能投入,
第二場就決定撇開這些胡思亂想,
跳過《大婚》 時,寶玉要黛玉等「遲一點,天上見」,
還是專心先看劇,帶入看原著設定時的感受,
好好接收導演編劇演員所想傳達的概念。
讓我整個不顧形象還淚還是寶玉《哭靈》這場,
紫鵑說著黛玉病中無力卻仍「焚稿斷癡情」,
把書從推車上一一推落,書砸到地面上的聲音,
也彷彿是黛玉心一片片碎裂的聲音,
而其中穿插著黛玉曾經說過的話,更是讓人的心也跟著揪結起來,
現在連回家後翻看這回,配上《癡情司》,也是一樣哭得亂七八糟的。
在《海棠花謝》這段,演出的安排也很妙,
被奉旨抄家後,鳳姐要大家趕緊收拾,
演員們就就剛好把剛剛紫鵑從推車不斷推落地的書用箱子收起來。
《告別繁華》寶玉站在布幕前,跟賈政、母親、寶釵、襲人等一一告別,
寶玉跟王夫人說的話,讓我頗有感觸,
寶玉後來確實走在大家族希望他走的道路上,
成親、生兒育女,以及高中舉人,可是最後呢,
王夫人和賈家沒有辦法留下寶玉,如同先前寶玉告訴賈政他會一走了之的,
如果這個家族希望他做的,他都已完成,是否不再虧欠什麼了呢?
當王夫人和寶釵也能有所寄託,他是否就可以揮一揮衣袖走人呢?
哇咧,怎麼好像在寫新還珠格格。
如果王夫人可以多點在意寶玉的內心,而不是把傳統價值束縛在寶玉身上,
不是把他當成因為失去賈珠後的替代品,而是真正的在乎寶玉,
那麼寶玉最後真的還能這麼鐵石心腸的看破紅塵呢?
說起來寶玉的悟,比起甄寶玉的悟更為透徹,
最後所有的一切都會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高中舉人是母親的期盼,只是還了母親一個願,
但之後是否步步高昇並不是那麼重要了,所以寶玉最後選擇出家。
寶玉跟寶釵說的話,讓我回想起《癡情司》MV中的一幕,
菇仔緩緩的走向周姮吟,從後邊輕輕的抱了一下,
這個擁抱中,我看到的是濃濃的虧欠與疼惜,
就如同此時寶玉對寶釵說的話。
可是還是很不能釋懷,寶玉這樣對待襲人,
好像把她推出去,襲人就能自由。可是你想過、在乎過襲人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嗎?
襲人把全部的自己都交給了二爺,念茲在茲的也全都是二爺,
可是最後連名分都沒有,連想留下來守也沒有資格能守,
只能嫁出去,真的還好嫁的是琪官,
而琪官也因寶玉之情義待襲人極好,這也才讓我稍微寬了心。
說回寶姐姐,在上半場兩人交換看寶玉金鎖那段也讓人印象深刻,
兩人做出扔的姿勢後,在迅速接起對方的寶物,好像還有用牙齒咬住的動作,極妙!
通靈寶玉和金鎖上個刻了兩段話,也是林妹妹極恨的一段《金玉姻緣》的繫絆,
寶玉上的是「莫失莫忘,仙壽恆昌」,而金鎖上的是「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原本翻完紅樓夢,就對寶釵那句「不離不棄,芳齡永繼」覺得超級諷刺,
因為寶釵後來的結局根本就是被離且棄,
沒想到這版《賈寶玉》更狠,把寶玉這句吉祥話也變成了另一個詛咒,
回到太虛幻境的,不論是寶玉或是神瑛侍者,居然既失又忘,
再重新回頭看這兩句,帶了一輩子的吉祥話,
最後的結局居然都往相反的地方走,能夠不讓人感慨無限嗎?!
而為了像是凸顯寶姐姐,雖然外表看似冷淡溫和,
其實內心中也有自己不容動搖的堅持,以及強勢的一面,
在選書那場和寶玉爭論時,利用幾個金釵上台圍著寶釵壯大聲勢,
和寶釵說話聲調的轉換,以及打綠光的手法來一窺寶姐姐內心強硬的地方。
例如在和寶玉爭論「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差異,一本是史書,一本只是小說,
或是寶玉質疑為什麼不能簡簡單單和大家分享他喜歡的書就好,
如果硬要找些他不喜歡的書,那跟說謊有何差異後,
寶釵用低沉的聲調轉換帶出她的強勢,比較可惜的是菇仔在一旁就沒特別的反應,
如果可以加一點「你怎麼會變成這樣?!」的驚訝或害怕的反應,
配上寶釵最後有一句聲調來不及轉換回來,還咳了一下的演出,就更棒了!
寶姊姊的「小熊維尼與他的紅酒」真是一絕阿!
「這跟一般的小說不同,是真的有這隻熊!」,
之後居然還認真解釋了一下這隻熊的來龍去脈,加上寶玉後來有點委屈,
鬧脾氣又帶點撒嬌的大吼說「我不要小熊維尼啦!」,笑翻我了啦!
為寶玉選書的時候,寶姊姊在意的是如何能夠幫寶玉提升形象,
但寶玉在乎的只是他真正覺得好看的書,管他是什麼內容。
此外這也如同原著中,寶姊姊和襲人一直勸寶玉要力致於「仕途經濟」,
而寶黛本身卻對此毫無興趣,寶釵和寶黛之間的價值觀明顯有所距離。
至於路嘉欣演出的黛玉,就覺得表現普普通通,
讓人有感動的點不是因為她所呈現的黛玉,而是因為編劇把台詞寫得太好了。
像是在寶玉被打之後,黛玉害怕被人看見哭腫的雙眼便起身離去後,
寶玉便拜託晴雯拿舊絹子給黛玉,
「讓我們的眼淚放在一起。」
於是黛玉拿著絹子慢慢念著,
「眼空蓄淚淚空垂, 暗撒閑拋卻為誰?尺幅鮫綃勞解贈,叫人焉能不傷悲?
拋珠滾玉只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彩線難收面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大概是我跟路嘉欣無緣,《黛玉詩絹》這場,
只覺得小路念起來聲調平平,沒有太多情緒,
倒是黛玉念詩的時候,小八在後邊戴著墨鏡,還唱起了RAP版的詩詞,
這個安排還讓人印象深刻的多。
反而是在黛玉走到台前,降下布幕,
布幕上投影的影片及一段一段出現的詩句,
才有那種幽暗女兒心的綿綿情意。
《葬花》這場,才讓我覺得小路有入戲的感覺,
雖然不知道是因為人,還是因為這些台詞寫得太好,
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起了極大的迴響,一下子就引人墜入情感的漩渦。
寶玉所重視的,是當下的快樂,最直接的反應,因為快樂所以自然會笑,
但黛玉細膩的心思,讓她在大家歡樂氣氛中仍不可避免的,
一一檢視每人辛酸之處,讓她在越歡鬧的地方就越顯孤寂。
黛玉因擔心寶玉被賈政叫去,想看看寶玉如何,
卻被與人鬧脾氣的晴雯關在怡紅院外,隔日質問寶玉當晚為何不開門時,
兩人居然再次吵起來。我想寶玉到底知不知到晴雯再度擺他一道呢?
另一個想法是,怎麼回到過去的主角們總還是要跟自己最珍惜的人吵起來呢?
就像《求婚大作戰》裡的健三千辛萬苦回到過去,
告白的話不敢說一句,吵起架來卻是輕而易舉。
其實這一段也可以看到黛玉的極度不安全感,
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她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賈母和這個從小一起長大,
「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的寶哥哥,
於是越是在乎,越發是小心眼起來,
只是被晴雯拒絕在門外,就直接認為寶玉從此不再見她,
於是先否決了寶玉,再否決了自己。
但是兩人吵架吵到最後,寶哥哥突然冒出的情話實在是太讓人感動了!
而黛玉說的「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和寶哥哥說的「今日如何?當初如何?」,
這兩句在原著中說的人剛好是顛倒的,
寶哥哥為了讓生氣中的黛玉停下腳步聽他說話,才說了「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才引發黛玉的好奇心問「今日如何?當初如何?」。
此外,這段在原著中是早於《寶玉被苔》的段落的。
寶哥哥發脾氣發到一個地步之後,居然爆出一句讓我差點掉淚的話,
「早知道你要來,我一定用大紅花轎抬你進去。」,
柔柔的、輕輕的,卻認真無比的語調,讓我再度還淚了。
這整段寶黛的很多對話都寫的非常細膩有力,雖然借了許多黛玉分身的口,
但很多關鍵的台詞卻特意的留給小路這個黛玉真身來發揮。
黛玉問「你的依靠是什麼?」,寶玉回答「你的心。」,
「每個人都是自己來,自己走的。這是唯一的真實。」
『林妹妹,我希望你快樂。』,「寶哥哥,我希望你懂我。」
黛玉問了寶玉自己未來會如何,寶玉回答,
『你會乾乾淨淨的來,乾乾淨淨的去。然後我們終於能在一起。』
「我會記住他的,因為在他飄落的一刻,我們在一起。」
兩人一起看著繁花飄落,黛玉有感而發。
「你會記住我嗎?」『當然會。』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可不可以葬我?」
如果林妹妹死了,寶哥哥會去做和尚!
寶哥哥也太愛做和尚了吧,對襲人也說他要去做和尚。
「如果你死了我只會哭,哭到死為止。」
10/16晚場,這整段寶哥哥不管是說著台詞或是唱《花辭》時,
眼眶中閃著大大的眼淚,隨著樂聲結尾而滑落的剎那,才發現自己也還淚了。
但10/15晚場,感染力似乎就沒有那麼強。
《失玉》讓我很心疼寶玉,也很心疼襲人,
對於寶玉來說,大家只關心玉在不在,卻從來沒人關心過他的感受,
玉丟了,大夥忙著找,寶玉失去的,卻沒有人真的在乎。
對於襲人,真的覺得難過,這樣的生長背景、成長環境,
讓她的心裡沒有自己,想都沒想過什麼是愛情,
只是全心全意的照顧著寶玉,而寶玉就是她的全部、依歸,
寶玉出了差錯就為他擔心操煩不以,忙著勸他改改,
寶玉生了氣就要連忙安撫他的情緒,思來想去的都是如何能讓寶玉好,
寶玉怎還能質問她說「你到底懂不懂什麼是愛阿?」,
看著寶玉逼問襲人,襲人卻只能無措的繼續跪在地上找玉,
真的覺得夠了,寶二爺你不要再逼她了!
其實菇仔說起廣東話台詞,在台詞的表達與情感的宣洩還是比國語好的非常多,
寶二爺逼問襲人那段,面對大家慌忙找玉,自己卻瘋瘋癲癲的亂扯一段,
以及之後抱著晴雯發洩情緒這幾段,
又在《掉包記》裡自己把所有人的台詞演完一段,
都可以明顯的感覺出來,在演出時情感的拿捏上,都還是廣東話勝過很多。
這個不是要故意評論腔調的問題,
只是國語是我們平常從早到晚都使用的語言,難免特別敏感。
就像楊紫瓊,在拍《臥虎藏龍》的時候雖然努力練習發音,
可是聽起來還是有點不自然。
話說晴雯在寶玉抱著她的這段好痛喔!一直被掉在地上。
其實這算不算是,雖然只是兩根晴雯的指甲,
可是其中所隱含的意義和傷痛,
卻遠遠超過兩根指甲的重量,讓頹然的寶玉再也無法負荷。
在《大婚》那場,原本寶玉以為蓋頭下的仍是寶釵,所以說些話來羞辱她,
可是寶玉你上一場不是說他們根本沒有關心寶姐姐的感受,
怎麼你這裡也不顧寶姐姐的感受,還這樣諷刺她呢?
黛玉以為寶玉想娶的不是自己,以為是自己哪裡不足,
一個一個說了其他金釵們的優點,
高傲又孤芳自賞如黛玉,在愛情面前卻還是不能免俗的顯得卑微,
雖然其他人的好處都不是她的本性,可是「如果你喜歡,我可以學」,
只要寶玉喜歡,黛玉可以放低自己,變成不是自己的那個人,
就像美人魚不顧一切想長出雙腳去見王子一樣,
只要眼前這個心愛的男人喜歡。
但其實黛玉心中真正的想法,仍維持她那一貫高傲的特性,
之前說的那麼多其他金釵的優點,
說穿了也只不過是想反諷出她們不堪的一面而已。
「我只會跟你說實話,實話是不會讓人好過。
可是我捨不得跟你撒謊,捨不得把你蒙在鼓裡。」
這點跟寶姐姐說的「謊話永遠比實話讓人舒服,
大家都愛跟讓自己舒服的人相處。」完全相反。
可是這其中,卻無法真的站到哪一邊,
大家都不願意被謊話欺瞞,可是又有多少人擁有承擔實話的勇氣呢?
這世上能夠一直接受實話的人,有多少呢?
寶玉可以嗎?他不行,他聽了只會跟黛玉吵起來,雖然之後會去道歉。
黛玉可以嗎?那麼計較又敏感的她,光別人的無心之語就可以讓她鑽牛角尖,
我想跟她說實話,大概也會如同湘雲妹妹特登針對黛玉那場,
黛玉種種傷心難過的反應,一直覺得自己被人針對和欺負了吧,
而且黛玉明明自己也很愛說些話來諷刺人。
所以如果想聽實話,就必須要有承擔實話的勇氣,
一如若想做自己,依照自己的原則處事,
首先你還是要無求於人,或是自己的份量足以承擔太過自我的後果。
寶玉跟黛玉訴說木石前盟的淵源時,
形容絳珠草的台詞好可愛,整個充滿溺愛的感覺,
還有要黛玉乖乖的把眼淚還給他,那聲「去!」,滿滿的不捨與眷戀。
寶玉跟黛玉說等只會一點點痛,你以為你是在騙小孩喔?
痛死了啦!還真的是痛到死
舞台後開啟了大大的活動門,降下皚皚白雪,
黛玉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
舞台後方的活動門,好像是開啟天人永隔的那扇門,
離開的黛玉,走出了那扇門,
最初回到太虛幻境的寶玉,是由那扇門走進的,
而後再度回歸的寶玉,則是走出了那扇門。
寶姐姐也好讓人心疼,明知眼前的人心裡沒有她,
可她還是願意照他所願,陪他走完該走的路。
那一句「有一點委屈,但不會心痛。我運氣好,跟癡情無緣。」,
寶姐姐確實與癡情無緣,甚至冷冷淡淡,但並不代表必須承受這些阿,
可是一旦走進愛情的迷宮裡,就不自覺的讓人忘了入口也找不到出口,
進退無路,卻甘願承受,如果我們想愛,就別無選擇。
我覺得周姮吟演的寶釵,真的有種「任是無情也動人」的氣質,
大概是長相的關係,覺得寶釵那種冷冷淡淡,卻又能顧全大局的神情姿態,
真的跟周姮吟很搭阿!
舞台劇不比電影電視,不能回轉再欣賞一次,
所以對於演員演出比較突出有特色,通常才會留在腦海裡,
當然如果你若看完20場,可能對演員的感受又會大不相同。
所以其他金釵中,最有印象的就屬潘奕如的警幻仙姑和賈母,
因為她那ABC tone和大膽的動作,藏了很多笑點,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朱家儀的襲人,印象深的除了添加到對白裡的日文,還有寶玉失玉那場的無措,
但好像上半場都有兩個襲人出來,就分不清是哪兩位了。
襲人的雙胞胎是許乃涵,謝謝襲人。XD
葉麗嘉的湘雲妹妹,針對黛玉那場真的太有趣,
湘雲妹妹少根筋的樣子活靈活現,還有出來亂的管家也很有趣的一直發出豬的叫聲。
小八趙逸嵐的琪官和之後的偽寶玉,
就大致上平平,可是還可以留下一些印象,
畢竟突然唱出「紅豆」真的太讓人驚喜,
不過覺得小八在詮釋偽寶玉哄晴雯這段,
有種太刻意念台詞的感覺,但是那句「you are fu*king fired」真的超好笑。
楊芷瓔的晴雯,我也覺得詮釋很棒,
就是晴雯那種任性胡鬧,兇巴巴的樣子,
尤其是聲音真的很能表現晴雯尖銳的個性。
韋羅莎的黛玉分身和賈政,這之間的差異很容易就讓人把演員記起來,
因為其實當下我把鄧九雲和飾演紫鵑的許乃涵給搞混了,
但是偽晴雯那段因為太突出,所以反倒可以知道是鄧九雲演的。
吳鳳鳴的劉姥姥則因鹹濕故事,讓人大笑不已,還有跳的光明會舞。
至於菇的寶玉,真的是一出場就帥翻了,每個造型都讓人捨不得將目光移開,
最帥的大概是穿著吊帶的白上衣黑長褲的造型,
和還有脫掉孔雀裘後的一身全黑的造型,
整個讓我看呆了好多秒。
而在髮型上,為了表現出家後的光頭,在相關的段落都是往後梳的油頭造型,
此時我才知道原來菇的兩旁頭髮也是剃掉的,
平常時候就由中間往旁邊梳下來,可愛迷人,在梳起油頭的時候,帥氣逼人。
演出的部分,撇去有時候音說國語而顯得不自然的片段,
整體來說還是把賈寶玉詮釋得很好,
有寶玉天真可愛的一面,也有寶玉深情、帶有癡心魂的姿態,
寶玉頹然崩潰的幾幕也都非常入戲,
在唱歌的時候,不論聲音或是動作,真的太太太讓人盯著目光不願意移開。
歌曲的部分,雖然專輯在看舞台劇前就已入手,
但我忍著,想把第一次的驚喜留在觀賞舞台劇之時。
開頭搭配「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曲目唱的是《茫茫》。
在《解花簽》之後,
寶哥哥披著深綠色的格子披肩,帶著鴨舌帽,唱起了《花花》,
然後劉姥姥在後邊桌子上跳起了光明會的舞蹈,嗨翻了現場!
其實我看這段看到差點心跳出來,因為這段寶哥哥來到台前,
邊唱著,邊跳著,又扭腰後退拍手著,簡直近到太夢幻了阿!
寶哥哥唱著《花辭》,為《葬花》做一個哀傷的眉批,
隨著歌聲,一個一個金釵往前走來,大笑中落淚,
每個人的臉龐上都掛著一滴滴的淚珠。
《海棠花開》配樂下的是《內外》的開頭部分,
當下就覺得好嗨的歌,雖然只是前半一小部分,很想跟著扭來扭去,
回家細細聽過之後,反而不斷會去蕊這首歌,還拿來當作鬧鐘鈴聲。
寶玉唱《青春祭》的時候,很喜歡其中一個小安排,
三人在舞台上隨著旋律左右踏動著,似乎每踏一步都是漸行漸遠的嘆息,
背對觀眾跳著的葉麗嘉,在寶玉伸手想觸碰她的剎那,轉身就離開了。
這個畫面重擊我的內心,那種在最靠近的時候卻狠狠的錯過,
眼睜睜看著分離,那被遺留下來的人的茫然錯愕傷心失望,太讓人承受不起了。
聽完現場的《青春祭》,讓我聽專輯的時候有點不過癮,
因為現場的鼓真是太棒啦!
應該沒聽過這麼哀悽的《大婚》配樂吧?!
嗩吶(?)吹得非常的黯然,金釵們跟著黛玉走位著,
應該是喜事的,可是金釵們的衣服卻穿著暗色系的大衣,
配上黯然又略顯刺耳的配樂,有種淒然的感覺油然而生。
本以為會有這種感覺,
是因為看到寶玉又必須再次承受《掉包記》的打擊,
又只能茫然的發病睡去,誰知這淒然的感覺竟來自於別離。
《哭靈》是讓人哭到不行的《癡情司》,
寶玉跪在地上抱起被紫鵑推落的書本,感情超投入的,
摸著那些書本好像是在摸著林妹妹似的。
寶玉《回歸》後唱的《拋磚引玉》真的一把扭轉我對這首歌的感受,
完全表現出寶玉明白後「輕」的感覺,
整個都完整了,也有散場音樂的fu~。
10/16晚場結束後,壓抑不住內心的激昂,
所以就跟著在後台出入口等菇的出現,其實大家本來都很平靜的,
因為我本來還在第二排,前方的人稀稀疏疏的散著,
但是當菇終於出現的時候,說時遲那時快,我已經被擠到一圈圈的人群了,
本來還傻傻的等了一陣,還好我哥一把抽走的我的專輯,
我才有幸可以拿到這難能可貴的心電圖簽名。
不過後來菇要上車的時候,終於超近距離得再度被電傻了。。。
中間陸陸續續有人出來的時候,居然舒淇從我眼前走過阿,
當下我也太鎮靜了,完全沒想到衝出去照相握手幹嘛的,
其實這是因為我已經看傻了啦!好像在作夢。
其實這香港之旅,兩場的賈寶玉,真的很像是如夢似幻的旅程,
當看完第一場後,躺在飯店的床上,
我都還不可置信我已經在香港,還看完一場演出了,
邊在腦海中重播舞台上的一舉一動,邊思考著亂七八糟的想法,
翻來覆去,覺得好不真實。
不能免俗的到香港看到就是要拍《奪命金》,
聽說那幾天還有辦試映會阿!居然錯過了,再次的這麼近,那麼遠。
《賈寶玉》的悟,菇說也正是她的悟,
好在有你,在這最壞也是最好的一代,在這無以為靠的時代,
還願意陪我們走這一段,願意為我們留下這些勇氣和力量,
讓我們看到只有堅持還是能有所收穫有所得。
記得「雲妮鍾情」裡,鄧九雲(糗了喔,是紫鵑涵冷娜說的)跟菇說的那段話,
「每個人都是自己來,自己走的。但是只要一直走下去,就會遇見很棒的人。」
真高興我也能遇見你,在自己人生上面臨抉擇與轉變之時,
因為你那份勇氣,你的歌曲,你說過的話,讓我也有力量可以堅持堅強下去。
下個十周年,等你!
喔,等來台灣巡迴《賈寶玉》先吧!招手~
--
網誌圖文版 http://yamashi.pixnet.net/blog/post/29962145
超雜亂的一篇觀後感。
--
為此生愛恨拔足狂奔~
用我小指頭般大小的勇氣
http://blog.pixnet.net/yamash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95.95
推
11/06 23:51, , 1F
11/06 23:51, 1F
推
11/06 23:56, , 2F
11/06 23:56, 2F
推
11/07 02:32, , 3F
11/07 02:32, 3F
推
11/07 16:51, , 4F
11/07 16:51, 4F
推
11/07 19:05, , 5F
11/07 19:05, 5F
推
11/08 20:54, , 6F
11/08 20:54, 6F
推
11/08 21:36, , 7F
11/08 21:36, 7F
→
11/08 21:36, , 8F
11/08 21:36, 8F
推
11/10 13:40, , 9F
11/10 13:40, 9F
推
11/12 18:24, , 10F
11/12 18:24, 10F
推
11/15 16:16, , 11F
11/15 16:16, 11F
→
11/15 16:17, , 12F
11/15 16:17, 12F
→
11/15 17:49, , 13F
11/15 17:49, 13F
推
11/16 20:02, , 14F
11/16 20:02, 14F
推
11/18 13:47, , 15F
11/18 13:47, 15F
→
11/18 15:16, , 16F
11/18 15:16, 16F
→
11/29 19:59, , 17F
11/29 19:59, 17F
※ 編輯: yamashi 來自: 140.112.138.56 (12/06 12:59)
HOCC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