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胸懐 第二章 戰友(3)

看板GLAY作者 (牙齒有燒焦味?!)時間16年前 (2008/11/11 17:15),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年輕孩子的決心               改變了他的未來 有句諺語說,天不從人願。 正想要出門的時候,突然有電話打來; 久久想洗一次車,外面突然下起大雨。 人生總是無法如願,而且總是會衰上加衰。 事件又是因為錄音機而起。 國中二年級的某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在看FM雜誌的節目表, 看到了NHK-FM要播放連續十天的披頭四大特輯,而且還會播放披頭四的所有專輯。 我絕對不會忘記,那節目是下午四點五分到六點的「給你輕音樂」。 知道這消息本來應該歡欣鼓舞的我,卻在此刻感受到人生的諷刺。 我們足球隊要參加比賽,而比賽看起來好像比較重要。 上了國中,我就加入了足球隊。 雖然我是個沉迷音樂的小孩,但是這個時候還沒有人知道我那麼喜歡音樂, 朋友們認識的久保琢郎是足球隊的久保琢郎。 我的學校市立桔梗國中是新學校,我們是第一屆學生。 二三年級的學生是從附近的龜田中學轉過來的, 所以入學之後,一年級是穿單排扣外套,二三年級是穿水手服外套。 足球隊裡因為高年級學長很少,所以我才升上二年級就被選為正式球員了,位置是後衛。 我從以前身高就很高,雖然還不到被稱為"亞洲之牆"的程度, 不過當時至少是"桔梗之牆",練習的時候也都很努力。 新學校都會有種獨特的同儕情感,連帶影響組足球隊團結一心, 每天每天都為了足球大賽而奮力練習著。 就在最需要練習的時候發生了這件事。 我從來沒有那麼煩惱過。因為就算是披頭四特輯, 也只不過是個廣播節目,為了一個廣播節目而退出比賽實在說不過去。 但是,我真的要這樣放棄披頭四嗎? 這是可以聽到他們所以專輯的機會,這麼好的機會可能一輩子都不會遇上! 雖然有些錄音機可以定時錄音,可是我們家的老型錄音機沒有這功能, 如果要聽那個節目,就一定要準時到家才行。 如果去比賽,就不能聽披頭四;如果要聽披頭四,就無法去比賽。 苦惱!一個國二學生絞盡腦汁不斷煩惱著,最後終於掙脫煩惱。 我下了一個非常"激烈"的決心。 放學後,我到了老師辦公室。 「老師,真的很對不起,我想要退出足球隊。」 擔任足球隊顧問的老師臉色大變,說:「發生什麼事了?說出你的理由!」 「我想要聽廣播。」 「混帳東西!你在想什麼啊?」 我就站在辦公室被老師狠狠地教訓了一頓,當天就退出球隊。 雖然只是個廣播節目。 我獻上了每天流汗練習好不容易到手的正式球員位置, 破壞了自己和球隊成員、老師之間信任。 真佩服自己能拿這些無法衡量的可貴東西去交換可以聽廣播的時間, 不知道自己現在還有沒有那種單純的能量呢? 現在想起來,當時那個決定應該是正確的吧! 那十天裡,我在飽受朋友不齒的情況下聽了披頭四;那十天就是我人生的分歧點。 之後我用郵購的方式買了一把吉他,開始自學練習。 在決定要聽披頭四所有專輯的當下,我的人生就改變了。 在此之前,音樂從只是生活中的眾多選擇之一,一下躍升為唯一選擇。 如果那時候,我選擇了去參加比賽的話,人生就會大不同; 如果我沒有退出球隊的話,或許也就不會開始練習吉他。 每次出現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刻,我就會想起那天的事。 不過,這也是現在才會出現這種說法; 對當時的我而言,只是退出足球隊而已; 生活只是從放學後跟大家一起踢球,變成放學後一個人回家練吉他而已, 也沒有想過前方會有什麼樣的未來在等著我。 最令人痛苦的應該就是放學時間了。 昨天還一起在操場上練習的同伴,已經開始跑操場了; 我實在沒辦法從他們身邊經過,然後走出校門; 在他們冷冷的視線下一步一步走出校門回家,這個過程比什麼都還要痛苦。 雖然那只是一個每天都會做的動作。 我只是一個迷上披頭四、受到尾崎豐的衝擊、 崇拜著布萊恩亞當斯的鄉下音樂少年而已啊! 每天練習吉他的成果就是,上高中的時候我已經多少可以自己作曲了。 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第一次做出的曲子,曲名叫做「函館」。 是描寫在函館大停電時,登上函館山的人們看到黑漆漆的街道瞬間燈火通明時的感動。 第一句歌詞應該是「我出生於函館,每天看著魷魚船長大」 我還記得我做過一首叫做「借我外套!」的歌。 因為我在約會的幾天前跟姊姊約好要借我外套,結果到了約會當天姊姊突然反悔不借了。 我把那股怨恨寫成歌曲,當時對這首歌超有自信的,還拿著吉他跑到姊姊面前唱給她聽; 她聽完一邊說著:「對不起啦!」一邊捧腹大笑。 說到這個,我其實還有更羞恥的回憶。 進高中之後,我就跟朋友組了一個樂團。 叫做「GUEST-APO」,改了一下拼音,但意思就是「蓋世太保」。 (註:納粹德國的秘密警察。) 莫名奇妙的名字,也說不上理由。 當然我們不是崇拜希特勒或是支持納粹思想…簡單來說就只是幾個笨蛋學生而已。 不對,這也不能說是無知了,我們沒有思考過這是多麼沒大腦的行為。 很久以後,我去阿姆斯特丹旅行,造訪了安妮法蘭克的庇護之家,也拜讀了『安妮日記』 ;去捷克的時候看了猶太人收容所的孩子們所畫的圖畫; 每次去到歐洲,我都會拜訪受到猶太人大屠殺迫害的地方。 雖然歐洲人這些動作也不算是一種贖罪行為, 只是這些悲劇在後來的我心中造成了很大的震撼。 不過,雖然這個樂團有個如此無德的團名,但是樂團練習可以是很認真的。 雖然基本上是模仿主流樂團的歌,但是大家都很努力地練習著。 因為想要以樂團的力量給大家一點震撼,所以成天除了練習還是練習, 而且大多演奏BOOWY的歌曲。 那個時代,大家都覺得玩樂團的就是不良少年, 但實際上的確也是有不少不良少年在玩樂團。 因為兩者都是想要反抗社會,所以社會很快地將兩者聯想在一起, 自然而然就會覺得搖滾=自我墮落。 我不喜歡那種只要一開始練習就會集合在某個團員家裡, 然後開始抽菸喝酒的感覺,那樣實在太過幼稚。 我覺得樂團要像社團活動一樣每天專心致至地練習, 這樣還比較帥氣,而且大人也不會看不慣。 既然都組了樂團,那至少都要好好地練習。 或許是對樂團的觀念不同而在團員之間造成了感覺上的溫差, 「GUEST-APO」只上台表演過一次,不到一年就解散了。 我是很認真地想要進行樂團活動的,所以也一直持續作曲, 不是模仿主流樂團,我想要用自己作詞作曲的原創歌曲來一決勝負, 這種心情也越來越強烈。 我在這個時期還學會了一件事。就是我為了在學校校慶上演出而組了一個校內樂團。 當時很流行PRICESS PRICESS、REBECCA跟SHOW-YA這些女生樂團, 我們當時認為,只要演奏這些人氣樂團的歌曲,就一定能受到大家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最紅的學生樂團他們喜歡硬式搖滾、一直模仿著某個非主流樂團。 我們雖然演奏的是主流的人氣歌曲, 但是平常絕對不會聽硬式搖滾的學校學生卻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什麼叫做音樂的本質。 能夠打動人心的,是認真想要做音樂的那份心情。 我到現在都還這麼認為。 如果沒有「我非表演這首歌不可」或是「我想這樣演奏」的決心的話, 是絕對無法抓住人心的。如果只一昧地迎合聽眾,是絕對無法有所進步的。 我想,「同感」這個字眼在這時就變得很微妙。 能否獲得時代的同感幾乎可以說是能否成為暢銷曲的條件。 但是,以讀取同感為目標而做出來的曲子,真的能夠讓大家有相同的感受嗎? 如果這首歌只反映當下的時代,那不就成了會被侷限在當時代的歌曲了嗎? 自從開始做音樂,我就想要盡可能地獲得大多數人的同感, 而且多少也有想要成名,想要聽到好評價的心情。 但是,在滿足了自己所有表現欲之後,就該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有價值的事情, 這才正是音樂的深度。 不管理由或目的是什麼,事實就是, 如果我不能往音樂的核心裡走去,就無法讓人心有所迴響。 ===== 下一次才會真的進入"戰友"這個主題~ TERU HISASHI才會正式登場啦~ 原文: http://blog.yam.com/jirota/article/1817787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196.65

11/11 19:32, , 1F
頭推~~感謝翻譯
11/11 19:32, 1F

11/11 19:49, , 2F
喔~一日兩篇~加油加油XD
11/11 19:49, 2F

11/11 19:51, , 3F
太豪華了
11/11 19:51, 3F

11/11 20:42, , 4F
推推!
11/11 20:42, 4F

11/11 21:06, , 5F
原來還是同一天...
11/11 21:06, 5F

11/12 00:04, , 6F
謝謝翻譯 XD
11/12 00:04, 6F

11/14 11:21, , 7F
真想聽聽"借我外套"這首歌XD
11/14 11:21, 7F
文章代碼(AID): #196KrFcH (GLAY)
文章代碼(AID): #196KrFcH (G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