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聞] 耳油未盡:經典自我演繹楊乃文《Self-S …
文:任逍遙
華人歌手出版翻唱專輯、英文專輯並不少見,甚至是全英語的翻唱
專輯亦多不勝數,但以改編搖滾樂為主的則並不算多。楊乃文是其中
一位,兩年多前她以闊別五年的姿態推出《女爵》大碟,這次我們不
用等那麼久了,新碟《Self-Selected》又告面世。這是張英語翻唱專輯
,選曲更是全來自搖滾樂手或樂隊。
楊乃文曾留學澳洲,走的音樂風格又是搖滾路線,出版這樣的一張
專輯當然沒甚麼稀奇,但《Self-Selected》的有趣之處是,在選曲上我
們可以看到某一個年代的歌手的喜好。
如果細心留意選曲,你會發現,絕大部分都是九十年代和新世紀的作品
。過往我們聽的翻唱專輯,一般選曲的出版年份都有很大的差距,從很古
老的經典,到新近的作品都有,一張翻唱專輯,很多時候並不能了解歌者
成長時受甚麼音樂影響,但楊乃文的《Self-Selected》不同,單看選曲,
你會真的相信,這肯定是「Self-Selected」,沒有為監製和唱片公司的意
見所左右。
十一首作品裡面,我們可以找到四隊Brit-Pop樂隊的經典,計有Blur的
〈Song 2〉、Radiohead的〈Fake Plastic Trees〉、The Verve的〈The
Drugs Don’t Work〉和Coldplay的〈The Scientist〉(Coldplay雖然不
算是Brit-Pop黃金時期的樂隊,但音樂風格卻顯然是流著Brit-Pop的血)
,都是九十年代及新世紀初不可多得的經典,如果你是25至35歲左右的樂
迷,又是聽英倫搖滾長大的,不可能不認識。此外,還有一首近年大熱
電影《一奏傾情》的迷人合唱歌〈Falling Slowly〉,是全碟歌曲中最
近期的出品。
或者你會反駁,這五首作品以外的,都不算是新作啊,但如果細心留意
,就會尋到九十年代的軌跡。如〈Hallelujah〉雖是Leonard Cohen於1984
年的作品,但真正讓歌曲進一步成為經典的,是Jeff Buckley於1994年發表
的翻唱版本;Lou Reed的〈Perfect Day〉是1972年的作品,但對新一代樂迷
來說,都是從1996年的電影《迷幻列車》中認識的;〈20th Century Boy〉
也一樣,這首1973年的作品在九十年代的Levi’s廣告、X-Japan無數
次Live演繹、Placebo的翻唱以至漫畫《20世紀少年》中再度大放異彩。
所以,儘管音樂上並不算精彩絕倫,甚至倒嫌很多哀怨優美的作品都不及
原版動人,但在陳珊妮和李焯雄的製作下,編曲仍見細緻。更重要的是,作
品能反映歌者的音樂喜好。而值得一提的是,〈Perfect Day〉找來陳奕迅
合唱,其甚具生活感的演繹實在動人,另外德國唱作人Maximilian Hecker寫
給楊乃文的新歌〈Miss Underwater〉亦很優美,只是《Self-Selected》的
出版日期一拖再拖,Maximilian Hecker的版本早於去年面世,歌曲就變成
「翻唱」之作了。
出處: 香港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4/19/BH0904190020.htm
--
☆Walk along☆
www.myspace.com/auroraj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1.229.168
※ 編輯: sizuga 來自: 219.81.229.168 (04/23 21:54)
Faith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
17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