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 蕭亞軒《我愛我》:快慢相宜的樂趣
歲末年初,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藝人都忙著在過節——老外要過聖誕節,而咱中國人自
然是過春節。不管是歌迷還是藝人,似乎都沒太多心思留在演藝圈了,早些收工,歡度春
節+養精蓄銳才是正經事。近期發片的藝人不多,不過好在像陳升、蕭亞軒以及林俊傑這
樣的咖夠料也夠嚼頭,各自都有著一定量的忠實擁簇,相互之間又毫不影響,互不干涉,
大家皆大歡喜的場面,真好。而最為皆大歡喜的,恐怕要數蕭亞軒《我愛我》這張專輯,
春節前夕,唱唱跳跳、說說笑笑,快歌、慢歌各一半,滿足一張流行樂專輯的各處硬性條
件。
話說蕭亞軒的“半路歌迷”並不多,幾乎都是跟著她一路走來的,所以對於《我愛我
》這樣快慢各占半壁江山的選歌比例,軒迷不免都會心一笑——這樣的架勢似足蕭亞軒早
年《愛的主打歌‧吻》《明天》這樣快歌和慢歌比例平衡、且各自表現出色的專輯。至於
她復出之後的《1087》《鑽石糖》還有去年的《瀟灑小姐》,無不是因為慢歌的失色而令
專輯多少存在遺憾——不要跟我說《錯的人》是有多好K,難道吳克羣一句“但是做人已
經那麼累”還不夠雷人的嗎?聽慣了姚謙的詞,恐怕大家都不習慣沒有謙哥的Elva吧,好
在這一次謙哥回歸了,一首話題性和音樂性都夠吸引人眼球的《回不去了嗎》很是能戳中
軒迷的G點 ——無論是和姚謙八年後的再合作、還是和剛剛發片的林俊傑的“打包宣傳”
策略,都足夠軒迷們興奮一陣子了。當然,這次慢歌的出色最是歌迷喜聞樂見的,《逞強
》《愛情的微光》《余溫》這些慢歌相當有嚼頭,應該說,《我愛我》補回了蕭亞軒這些
年來在慢歌方面的“略短板”。回想起三年前那張傳唱出一首“同志國歌”《類似愛情》
的《3面夏娃》勉強算是Elva復出後最具慢歌緣的一張專輯,可惜快歌不給力。《我愛我
》盡管在舞曲這一塊的收歌比例不比《1087》和《瀟灑小姐》來得讓人過癮,但終於達到
了一種快慢平衡的結果。
先行單曲《我愛我》屬於“第二耳好歌”,越聽越上癮,Elva把Trance這一源自德國
90年代早期從高科技舞曲和硬核音樂中分離出來的音樂種類引入到華語樂壇,這種曲風強
調簡潔的合成器樂句在全曲中的不斷反復,只有很少的一些節奏上的變化和偶爾的合成器
的干擾可以將這些反復區分開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將聽眾帶入一種接近宗教
本源的“出神”狀態——所以,在《我愛我》的副歌部分“I KNOW I’M READY/I KNOW
YOU WANT ME”中,制作人對Elva聲線的精致處理看似一副高度失真的扭曲狀態,實則
Trance舞曲中的出神精髓就體現在了這幾句不斷重復、不斷強化的旋律和唱詞當中;另一
首快歌《受夠了》有跳躍的節奏、圓滿的韻律和耳目一新的唱腔,由內而外泛著Vintage
的光澤;《100分的吻》即使只是作為一首廣告歌,但從音樂素質來講,Jazz和舞曲的有
機融合也足夠順耳的。
蕭亞軒沒有大刀闊斧在《我愛我》中大作改變,但唱腔上的些許不同,也是顯而易見
的——《愛情的微光》雖是抒情歌一首,卻沒有“主、副、主、副、副”這樣的慣性結構
,陳偉到底還是了解Elva的,他寫的這首歌用著起伏不算大、旋律不算曲折的音符,配以
嚴雲農的詞,反倒講述了一個無比虐心的感情故事,而蕭亞軒在其中的咬字、斷字處理比
以往任何一首慢歌中都顯得猛烈很多。
即使蕭亞軒的唱功不是最佳,但是她在音樂品味上的領先姿態是要比唱功更令人擊掌
叫好的,所以蕭亞軒總能以領先姿態吸引到潮男、潮女類型的粉絲。畢竟,歌壇需要弄潮
兒,需要不斷搗鼓出新鮮的音樂形態,而不是一味地做著發聲完美、卻毫無審美的所謂“
唱將”。不過,蕭亞軒唱在《我愛我》中的慢歌也沒有打馬虎眼不是嗎?
此外,隨著這次專輯的宣傳,蕭亞軒還和土豆網合作拍攝了微電影《100分的吻》,
以一周一集的頻率播放,即使春節期間Elva在休假,這邊也還有微電影在持續宣傳著新專
輯,這手段還真夠高明的。
http://music.yule.sohu.com/20120109/n331608038.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3.232.23
推
01/22 22:30, , 1F
01/22 22:30, 1F
推
01/22 23:44, , 2F
01/22 23:44, 2F
→
01/22 23:45, , 3F
01/22 23:45, 3F
推
01/24 02:10, , 4F
01/24 02:10, 4F
Elva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