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其實無處不在 催眠:打開心靈的那把鑰匙

看板Ekin (鄭伊健)作者時間21年前 (2003/08/29 06: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3年08月25日08:55 中國新聞網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週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並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週 刊》。聯繫電話:88387124)    催眠其實離我們每個人都很近,是無處不在的。但,它絕對不是無所不能的    本刊記者/陳靜    "第一口蛋糕的滋味,第一件玩具帶來的安慰。"歌曲《催眠》中所描述的往事是值得 回味的。然而黎明在《雙雄》中卻說,"每個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無法忘卻的創痛。 這就是打開那個人內心的門。"    因此當黎上正(黎明飾)平靜地看著李文健(鄭伊健飾)的眼睛,告訴他,"我知道你很努 力,但是你要接受一個改變不了的事實。原諒自己,就會開心點",身為階下囚的心理 學者似乎找到了打開警官心靈的鑰匙,看著李文健順從而麻木地幫助黎上正拿到他想 要的鑽石,所有的觀眾為之震驚。    而黎明的話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有最軟弱的一面,而催眠,正 是從人的心理最脆弱的一面入手。"催眠主題成了影片的一條線,不論是剛強自負的 警探,還是兇殘成性的惡梟,都有心理最脆弱的一面。而一旦被施加了催眠,任何人 在任何時候都可能被打倒。就像《哈利·波特》中的神奇魔咒"除你武器",喃喃的咒 語一出,敵手的武器盡失。只不過,相比之下顯然是催眠的功力更大,因為催眠讓人 喪失的,是心靈的防線。    只是,催眠在為《雙雄》贏來獨出心裁的創意的同時,觀眾們也對此提出了質疑:催 眠真的如所吹噓的那樣,是無所不能的嗎?    而儘管不認同影視作品所採用的誇張手法,心理學家、北京建工學院心理諮詢中心的 鄭甯教授同時肯定地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催眠是有效的心理學治療手法,其作 用不容忽視。"    從"法術"到科學    對於催眠的懷疑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直至今天,心理學中的實證學派仍然不承認催眠。 儘管如此,以神秘"法術"起家的催眠術,最終還是得到了普遍意義上的科學的肯定。    第一位將催眠用在治療方面的是德國人密斯梅爾,那已是17世紀的事情了。當時,人 們熱衷於研究宇宙磁場,而密斯梅爾則認為可以利用磁力給人治病。他根據"動物磁 氣"的原理,發明了一套為人治病的辦法,大致就是在病人身邊放滿磁力棒,而他則 在旁邊念著自創的咒語。這種治病法後來被稱為"密斯梅爾療法"。    其實說穿了,密斯梅爾所用的方法就是現在所謂的催眠。神奇的是,這種療法的治療 率非常高,而密斯梅爾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德國為此專門成立了調查小組,包括避 雷針的發明者佛蘭克林在內的各國知名科學家們對這種方法進行了研究分析,最終得 出的結論是,密斯梅爾療法毫無科學根據。自此之後,密斯梅爾療法始終沒有能夠得 到普遍的認可,密斯梅爾則在各種懷疑和指責中潦倒而死。    不過,催眠最終還是引起了眾多醫生和科學家們的興趣。1821年,第一個關於利用催 眠在法國進行的無痛外科手術的報告產生,以賴波為代表的三個法國人在此方面取得 了一系列突破。    隨後,倫敦皇家醫學暨外科手術協會主席、倫敦大學教授艾略特森公開宣稱對於催眠 信任的看法,並承認利用催眠進行了1834例外科手術。與此同時,英國醫生佈雷德對 密斯梅爾療法進行了仔細研究,提出了催眠術的概念,將其正式命名為英文的 "HYPNOSIS"。    事實上,催眠術對於現代心理學的貢獻是極大的,佛洛德的"自由聯想法"就是從催眠 療法中發展而來。到了上個世紀中期,英國醫師協會和美國醫師協會先後宣佈了對於 催眠術有效性的支持聲明。催眠術正式得到了科學的認可。    催眠=心理暗示    普通人對催眠誤解最多的,就是把催眠當成睡眠來解釋。其實,催眠本身並非睡眠狀 態,它和睡眠是截然不同的。催眠狀態中,個體仍然是有意識的,是一種緩慢而持續 的狀態。    說白了,催眠是以人為誘導(如放鬆、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像等),引起的一種特 殊的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識恍惚心理狀態。其特點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斷、自主意願 行動減弱或喪失,感覺、知覺發生歪曲或喪失。    以催眠方式進入到催眠狀態,許多平常所做不到的事情都可以在催眠狀態下實現,如 憶起過去所遺忘的事物,改變自我性格與習慣、提高對事物的預知能力等等。    其實催眠術的實質是給人以心理暗示,即可以讓人進入"入神"狀態。從醫學的角度來 講,催眠使得個體大腦皮層中各個興奮點都處於抑制狀態,只有與催眠師相聯繫的那 個部分是保持興奮的,因此,被催眠者很容易就能接受催眠施行者的大部分甚至全部 的話語資訊,從而遵從他人的行動引導。    這種心理暗示的效果有時候是神奇的。鄭甯介紹,以催眠時所發生的事情為例,這方 面的記憶可以讓被催眠者保留,但也可以通過某些方式讓他全部忘記,比如說,催眠 師可以在結束催眠之前告訴被催眠者,"剛才發生的事情會全部消失掉",被催眠者就 真的會在清醒之後記不得發生的事情了。    催眠其實無處不在    催眠有各種不同的深度,最深的催眠狀態稱為"記憶支配",一進入這個階段,個體能 夠看到自己的過去,這是因為過去全部記載在潛意識中。佛洛德稱此為"無意識的意 識化",當被壓抑的過去提升至意識層時,便有可能找出解決目前心理困擾的方法。    中等程度的催眠狀態稱為"感覺支配"。在這個階段,如果被催眠者得到這樣的暗示: 自己的事業可以蒸蒸日上,就會覺得自己真的處在這麼一個絕佳的情境之中。當然, 這些只是進入潛意識中的假體驗而已,但在日常生活中,被催眠者仍然有可能依照潛 意識的指示而針對此情境採取積極主動的行動。    最淺的催眠狀態為"運動支配",這個階段個體幾乎接近清醒狀態,只是被催眠者的精 神狀態會在催眠師的暗示下鬆弛下來。換言之,就是進入無批判狀態,很容易被外界 事物所引導。一般而言,這種意義上的催眠是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的。    各行各業的領導者,如政治家、影歌星等公眾人物等都具有群眾魅力,這種魅力的呈 現,本身就具有大眾催眠的效果。甚至努力向你推銷產品的推銷員,也是在對你運用 心理暗示的手段。而人們也往往在一番鼓吹之後經不起誘惑,一時衝動買下了商品, 事後卻後悔不迭。鄭甯說,這其實就是催眠的一種表現形式。    也就是說,催眠其實離我們很近,甚至是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    並非無所不能的催眠術    催眠固然無處不在,但絕不是無所不能。    其實它並不神秘,它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人被催眠了,只是意味著他被暗示了。 鄭甯指出,催眠不是心理治療,它只是心理治療所採用的一種手段。    而催眠的效果也不像影視作品中所宣揚的那樣,它的實際效果是因人而異的。在一般 人群中,催眠效果的好壞呈棗核型分佈。一點都不會進入催眠狀態的占極少數,而很 快就可以進入深度催眠狀態的同樣也是極少數,大多數人都分佈在中間狀態。    因此,催眠師並不會聲稱催眠的百分之百有效性。事實上,有一些被催眠者在接受催 眠之後,感覺自己並沒有進入催眠狀態,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所遵從催眠師的行為都 只是裝出來的而已。據鄭寧解釋,這是由於顯意識有判斷力,所以在被催眠者清醒時, 即使受到暗示,也會加以否定,而潛意識便遵從顯意識的判斷。 -- 哼! 你呢個卑鄙無恥下流賤格社會O既人渣敗類拆白黨死飛仔! 難兄難弟之奇哥名言 -- ▌ ▁▌▁ |情報員標號: 218-174-154-237.HINET-IP.hinet.net |局中| ▌▃ |隸屬☆單位: 中央情報局 (bbs.e-cia.net) |邑情|
文章代碼(AID): #_JeDL00 (Ekin)
文章代碼(AID): #_JeDL00 (E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