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可居,寄居蟹大滅絕

看板Easy作者 (Easy)時間18年前 (2007/03/27 13: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magazine.sina.com.tw/chinatimesweekly/1517/2007-03-20/ba30677.shtml 時報週刊 原文有四頁,以及寄居蟹照片,我只有貼出一頁 到海邊玩,總不忘在石縫尋找寄居蟹,把牠帶回家養;或者撿拾漂亮的貝殼,帶回家做紀 念。這些看似美好的童年記憶,卻讓寄居蟹找不到殼為家,只能背著各式各樣的塑膠瓶蓋 、甚至破玻璃瓶為家。   景氣不佳,捕捉陸寄居蟹販售的無本生意竟然蔚為風潮,因而引發一陣寄居蟹寵物風 ,殊不知寄居蟹如果沒有天然棲地,死亡率超高,根本無法繁衍。   根據靜宜大學生態系助理教授劉烘昌最近在墾丁的觀察,寄居蟹下海繁殖的個體已經 比二○○二年減少一半;加上海濱觀光地區高度的開發,寄居蟹無殼可居,近年來發現有 三分之一以上的寄居蟹,以人類拋棄的塑膠瓶蓋為家。   三分之一背垃圾殼   在墾丁海岸林研究陸蟹生態已有十年的劉烘昌說,以前幾個月才偶爾會遇到一兩隻垃 圾寄居蟹,現在幾乎不用刻意尋找,每次來都會遇到。在某一天下過雨後,他進行誘捕, 沒想到有三分之一的寄居蟹都背著垃圾殼,另外三分之一則是背了大小不適合的貝殼,在 外面遊走,想要四處尋找一個舒服的殼。   他表示,寄居蟹是天生的「無殼蝸牛」,必須利用死去的貝殼為庇護,然而現今陸居 寄居蟹棲息的海岸林地,觀光飯店及人工設施林立,造成陸寄居蟹的生存空間減少;加上 遊客任意撿拾貝類及寄居蟹、老饕大啖貝類,導致寄居蟹找不到殼可換,被迫選擇人類棄 置的塑膠瓶蓋為家。   但是這些替代品的質地脆弱,寄居蟹末端也無法穩當鉤住,殼無法形成保護,難以抵 擋敵害。劉烘昌指出,在沒有安全保護的生理壓力之下,寄居蟹根本無法繁殖。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施習德也表示,寄居蟹選擇垃圾殼的問題,以墾丁、蘭 嶼等觀光勝地最為嚴重,尤其蘭嶼不如墾丁有較多的礁巖提供躲藏,因此寄居蟹的生態更 加面臨險境。施習德指出,近來寄居蟹儼然成為寵物新秀,在全台夜市及網路上大量販售 ,成為寄居蟹生態的一大殺手。   無法傳宗接代   施習德表示,寄居蟹是雜食性動物,吞下植物果實協助植物散播種籽,同時也吃動物 屍體,有利分解;寄居蟹同時也是小型哺乳類、鳥類的食物來源,因此寄居蟹的減少,將 牽動整體海岸生態。只是目前台灣對寄居蟹的研究不多,也因為數量不多導致研究困難, 只能呼籲民眾不要飼養、不要捕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03.196
文章代碼(AID): #162AtFNb (Easy)
文章代碼(AID): #162AtFNb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