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核你到永遠》。探討核廢料 & 環境生態

看板Deserts (安溥)作者 (重度搖滾樂迷)時間14年前 (2011/11/03 12:24),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一同與各位關心這些議題與分享 嗯,我想應該也是張老闆關注的範圍吧(?) 所以就在此Po這樣的文章。如有不符板規, 可請版主自動刪文。謝謝!!!! ----------------------------------- (這次2011年高雄電影節,也有放映,在"人民力量"單元) 紀錄片:Into Eternity 核你到永遠 (預告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oyKe-HxmFk
另一版本,背影樂非常讚(Kraftwerk - Radioactivit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XGufLCQ3m4&feature=related
附上該首的完整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yXeJZJUFHE&feature=related
這是一部關於人們面對萬年核廢料的思考,以及這一世代該如何 認真看待核能與人類社會的關係,也是第一部帶世人進入核廢料永久 處置場實地拍攝的影片,此片在2010年橫掃美國翠貝卡影展、 瑞士真實影展等近廿個國際影展大獎,國內影展也紛紛邀請放映。 (文字出處-http://0rz.tw/dPqB1 ) 每一天在這個世界上,都有核電廠所產生的大量高輻射廢料置放在貯存場, 而這些廢料極有可能遭受天災人禍殃及而造成禍害,同時也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 芬蘭有全球第一座核廢料永久貯存場,建築於岩石鑿出來的龐大地下通道中。 這座貯存場必須服役十萬年之久,因為這正是核廢料有可能造成危害的年限。 一旦貯存場裝滿了核廢料後,整座設施就必須全部封閉不能再打開。 人類是如此希望的,但我們是否能夠確保這一點?我們又該如何警告後代 子孫我們所留下的致命毒廢料?我們該如何避免讓他們以為自己找到了我們 這個時代的金字塔、祕密陵墓或者是祕藏寶藏?假如能夠瞭解我們的用意, 他們會乖乖遵照我們留下來的指示嗎? 正當巨大無比的機器越來越深入地底下,地面上的專家正努力尋找解決方案, 處理核廢料問題所帶來的嚴峻議題,確保地球上所有生物就算到了遙遠的未來 都能夠繼續生存下去。 在這部充滿詩意、美感獨具的紀錄片中,丹麥導演麥森造訪北歐最頂尖的核能專家, 並與施工人員一起深入陰暗的地道中,但他對這個棘手主題的處理手法並不學究, 反而帶著哲學思辯的色彩: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會對多久之後的未來持續產生影響? 我們該如何對遙遠未來的文明發出預警,讓他們知道我們所埋藏的核能廢料並非 金字塔或法老王的陵墓,絕對不能重見天日。本片引人入勝的同時也教人膽戰心驚 ,觀眾將可透過本片深入一般人不曾見過的地底世界,並前進那未來的未來。 ( 文字出處-http://0rz.tw/YR8wx ) ------------------------------------------------------- 核你到永遠,前陣子的公視電視台有播映,而我很幸運的有跟到這部。 嗯,它還蠻不像我們印象中那樣的紀錄片,是不沉悶的,視覺上不錯, 手法挺新潮的,背景樂也搭得很棒。其實我不太會寫什賞析文之類的, 所以在此就做個超簡略的心得。 另外,也在此分享一支影片,是在1992年聯合國大會裡,來自一位13歲女孩 的演講,是關於環境生態之類的,內容非常精彩有力!!!這是發世人省思的!!! 最後引用小女孩裡的一句話: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拯救,那麼請您停止破壞吧!」 (影片標題 - 13歲女孩在聯合國大會震撼世界的演講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YZeXIN1cZA&feature=player_embedd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7.221.78 ※ 編輯: CountryBlues 來自: 125.227.221.78 (11/03 12:27)

11/03 13:24, , 1F
推一個!!! 好想看到全片
11/03 13:24, 1F
※ 編輯: CountryBlues 來自: 125.227.221.78 (11/03 13:47)

11/03 13:54, , 2F
http://0rz.tw/bqvxU 這另個版,樓上可再欣賞到些片段
11/03 13:54, 2F

11/03 13:59, , 3F
這部真心推!公視有播過,所以看是否有機會再重播 : )
11/03 13:59, 3F

11/03 15:20, , 4F
沒有字幕的 可以試試看
11/03 15:20, 4F

11/03 17:42, , 5F
推樓上!
11/03 17:42, 5F
文章代碼(AID): #1EiXUDcl (Deserts)
文章代碼(AID): #1EiXUDcl (Des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