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針砭娛樂圈時弊:哈韓哈日幾時休?
這兩年,中國經濟在亞洲一枝獨秀,不僅我們的物質產品生產大躍進,
我們的文化市場也大大地活躍起來。隨之而來的是大批日韓明星來華淘金,
在中國文化界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哈韓哈日之風。
我們不反對國產影視作品選用日韓明星,但要看用的是不是恰到好處。
論演技和內涵修養,我們這里不乏優秀演員,明星并非日韓更亮。
如果劇中確需他們來演日本人或韓國人,自然無可非議,但有些時候恐怕并非如此。
像陳道明所說,請韓國演員來演八路軍,未免就有嘩眾取寵之嫌。
不知從何時起,我國影視圈中漸漸興起一股聘請境外演員的風氣,
人們經常會從媒体上看到某某劇組邀請某國的著名影星某某前來加盟的消息,
而這些所謂的著名某某又尤以日韓藝人為多。
就這一話題,記者采訪了剛剛拍完《冬至》的陳道明,
陳道明就此談了他的“不解”。
陳道明的即興論述就像是一篇論文,他在一連串的反問中,擺明了論點,
他說﹕“我現在對使用境外演員的做法有極大的不理解。
聽說有一部戲居然讓一個韓國演員來演八路軍?我不知道是不是開玩笑。
是中國演員演不了八路軍?還是中國演員都死光了?
我們不至于‘哈韓’、‘哈日’‘哈’成這樣吧?”
陳道明隨之又將概念細化,“那種使用外國人演外國人的做法不是我說的範疇,
而且我所講的也不包括港台演員,他們盡管在地域及社會背景上與我們內地演員不同,
但都是中華文化,本就應該是共融的,與他們的合作實屬正常,
而且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
我現在所指的是那些為了故意引發轟動效應,以為邀請了個把外國演員就能保證什么質
量似的那些制作人和導演,我很不理解他們的心態,我覺得這完全是一種無聊的噱頭,
不過是為了一個‘錢’字。”
陳道明進一步分析說﹕“問題的關鍵在于你還不知道他們是什么呢,就因為他叫韓,
他叫日,你就認為他是高級的,是值錢的,于是不惜花重金統統購置,自己花錢搭台供別
人唱戲。而其實這些所謂的日韓‘明星’我們中國老百姓原本知道的又有几個?
經媒体一炒,弄得一傳十十傳百,結果他們真在中國成了明星。
我曾經聽一個韓國人說﹕‘現在不僅我們的產品在中國打開了市場,連我們的人和我們的
文化都在向中國進軍。’我衹能無言以對。不從民族感情的角度講,從保護自己的市場來
說,你也不能這么干。”
陳道明的分析越發理性,“首先,保護自己的地域文化是每個國家都要做的事情,
越先進的國家越這樣。
一個中國演員隨便去美國演戲是不行的,就是演,也永遠是點綴,偶爾讓你當個主角,
那也是在‘不撼動人家自己強勢’的前提下進行的。
我認為這不是人家的民族狹隘。
其次,我認為這對我們自己的一些有實力的年輕演員的自尊心是一種極大傷害,
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年輕演員的心態有可能被帶壞了,現在有人動不動就說
‘我跟韓國的誰誰誰、日本的誰誰誰拍過戲’,語氣里透著一股自卑的驕傲,
這無形中就是在削弱自己的自信。
我們自己的人都不愛自己,誰還來愛呢?
有人以為一說請了境外演員那就叫跟國際接軌,
他們洋洋得意地把這種事當成一種無比高尚的事情來宣傳───可笑!”
話言至此,陳道明沉默了一陣,語氣柔而沉地繼續道﹕
“一個觀眾喜歡日劇、韓劇是他們自己的權利,我們無權干涉。
可是如果是個有分量的人在做著媚外的事就不同了。
我覺得有點悲哀,一個民族沒有自己的血性是挺可怕的,這也算我一點一滴的民族心吧。
可能我把這個問題複雜化了,其實人家特簡單,就是打著文化交流的旗號來你這兒淘金,
所謂開發市場。我說這番話無意干涉別人的價值取向,我是希望我們那些偉大的導演和偉
大的制作人真的和國際接軌,讓人家也來請你。說句有點過分的話,我們應該自重一點”
在結束采訪時,陳道明留給記者的最后一句話是﹕
“就這個問題我也自省過,是不是我有些民族狹隘了?
可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這跟狹隘沒什么關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64.96.51
DM_Che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