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給中國電影帶來什麼?
每日新報
就在張藝謀的影片《英雄》在本屆奧斯卡上抱憾而歸之后,
國內媒体關于張藝謀和該片的報道一下子又多了起來。
和去年該片被媒体“爆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如今關于《英雄》的評論更加多元和深入。
此前,該片作為國內真正意義上的大制作商業電影,被公眾寄予了太多希望。
圍繞著《英雄》的是是非非,確實給中國電影帶來了很多說不盡道不完的話題﹕
《英雄》到底是一部什么樣的影片?它給未來的中國電影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這些話題恐怕并不會因為奧斯卡的結束而結束。
《英雄》落敗奧斯卡,很多人認為是情理中的事,因為“這樣的影片并不值得炫耀”。
其實,該片也有成功的地方。去年年底,該片在國內掀起一場觀映熱潮,
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這和當初舖天蓋地的宣傳是分不開的,
可以說,《英雄》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的全方位商業運作模式﹕
明星演員和明星導演加盟﹔一個大眾都很熟悉的古代故事﹔
大投入大制作﹔有計划有步驟的宣傳策划(角逐奧斯卡,也是宣傳策划之一),
這一切都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影響中國電影。
當票房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導演追求的目標時,
《英雄》的成功運作自然會給他們提供一個可資借鑑的個案。
《英雄》的商業運作雖然很成功,但也引來不小的爭論。
記者了解到,很多人認為看完該片后有種“上當”的感覺,
因為“和當初宣傳的效果有很大差距”。
他們認為,一部影片光靠炒作是不行的,最根本的還是影片自身的質量。
而有的人則認為,這種“上當”的感覺其實并不完全來自于《英雄》舖天蓋地的宣傳,
而是某些觀眾對該片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其“期望過高”。
其實,《英雄》說白了就是一部大投資的商業影片,衹要你獲得了視聽上的享受,
就足夠了。這種爭論涉及到了中國商業電影如何定位、如何拍攝的問題,
這正是中國電影目前爭議頗多的一個話題。
《英雄》在奧斯卡的境遇,反映了目前國產電影和世界電影的差距。
同為中國武俠片,李安獲得奧斯卡獎的《臥虎藏龍》在故事上
要比《英雄》清晰明朗,而且更具中國文化的內蘊。
而《英雄》在刻意追求主流的大制作手法時,卻讓觀眾看到了模仿。
這就是張藝謀的失敗之處。
有網友甚至認為,在好萊塢面前,張藝謀玩兒的技術衹能算是小兒科。
他丟了自己的優勢,撿來的卻是別人用過的東西。
一些影評人也認為,《英雄》落敗奧斯卡,給中國導演提了個醒,
立足于民族根本,挖掘自身的優勢,才是當務之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64.96.51
DM_Chen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