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鼓講座文字實錄by 紅龜 pt1

看板CosmosPeople作者 (Beatboxer Noisy Jade)時間17年前 (2007/11/06 00:00),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是的主播!現在本論壇特派記者紅龜於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中午兩點鐘, 搭乘420元的統聯客運於傍晚約5點半抵達台南永康交流道,下車後獨自一 人背著非洲鼓Djembe與簡單行李,徒步走了大約2公里的路程到了位於台南 科技大學(原台南家專)旁的附設幼稚園四樓會場,準備參加由台灣的首席 非洲鼓團 西非部落 團長Monbaza與台南非洲鼓黑幫老大 06非洲鼓團 團長阿 全所共同邀請: 世界最負盛名,影響近代音樂甚鉅的非洲音樂巨人與非洲文化推廣者--- Mamady Keita老師 來台舉辦非洲鼓初階與進階班的講座。 欲知Mamady老師為何許人也請參考西非部落網站的介紹) 當我於六點多走入會場時,已經有數十位來自台北、嘉義、台南在地的學員於 會場練習等待老師的蒞臨,當老師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那一剎那,我真的不敢相 信我自己的眼睛,Mamady老師真的活生生地站在我們眼前,以往只能從CD、DVD 或網路上看到或聽到他,沒想到他真的到台灣來了!此刻的心情直比時下年輕人 看見星光幫楊宗緯一般地激動.... 老師講法語,有一位翻譯為大家翻成國語,老師首先感謝主辦單位邀請他來台灣, 然後就跟我們講述一些關於Djembe的歷史,包括以前的傳說與現在的流行化,其 中一段: 「Djembe是一個傳統的樂器,是一個代表喜悅的象徵,因為只要是有喜慶的典禮上 都會打,例如婚禮、嬰兒出生、成年禮、農夫的農忙與收割、漁夫的收成、月圓時、 有客人來訪時、齋戒月結束時,只要是人們高興的時候就會開始打Djembe,但是以 上的儀式都跟某種特定的情景有關聯,我們不是為了打鼓而打鼓,要看情況而打, 所有的慶典所打的節奏都會有它的名稱,而且打這些節奏的過程都是有故事與來由的...」 接著老師介紹一些他自己的過去:他曾經在幾內亞的國家舞團整整表演26年,退休 後開始他自己的事業---到全世界去教他們的傳統音樂與歷史文化,到今天他在全世 界總共有14所學校,這些學校都代表了Djembe的歷史與傳統的儀式.... 老師在開始教學前也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他很高興Djembe也帶到了台灣,但是他希 望大家要以一個比較正確的方式開始,他不希望台灣像歐洲跟美國一樣,是在一片混 亂的狀況下打鼓,就是什麼都不瞭解就開始亂打一通... 接著老師告訴我們用什麼觀念開始學Djembe:「我們剛開始要學的就是Djembe的紀律 與規定,Djembe跟所有的樂器如鋼琴、小提琴、鼓等等樂器一樣有一定的規則在,就 像從A開始到Z一樣有一定的學習規則。所以要從Djembe最基本的三個聲音開始,這三 個聲音如果沒有打好,對老師來說就好像製造噪音一樣,就好比我們說話的時候不能 隨便亂說,一定要照一定的規則來說話一樣,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然後老師介紹他的太太 Monette Mario-Keita,她也是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分校的主要 教師,還有他兩個月大的女兒。 開始正式上課了,老師再次強調有問題一定要馬上問,因為他不是只來教鼓而已, 他是來教所有的事情,大家不是只來學鼓,也同時學他們的歷史與文化。 接著老師示範這三種聲音的手勢與打法,最重要的是大拇指要打開,在打擊的過程中 不可以碰到鼓的任何部分(不然你的大拇指會受傷),然後打擊後手要馬上離開,不 可以按在鼓皮上,鼓皮在任何時候都要能自由震動,(我發現如果打完後手還按在鼓 皮上,Djembe特有的低頻會不見,,但是如果打完後放開,不論哪一種聲音都會出現特 有的低頻..)後來在講課的過程中發現這位翻譯好像不是很懂Djembe,於是老師改用英 語講課,大家都聽得更清楚了.... 老師打出來的三個聲音真的是悅耳啊,每種聲音都紮實又道地,高、中、低頻清楚,毫 無混淆不清之處,老師說,這三種聲音他希望大家每天都要練習,老師認為節奏對他來 說是簡單的,但是這三種聲音卻是非常的困難,尤其是Slap跟Tone這兩種聲音。 然後大家就開始練這三種聲音了,從Slap開始,左右交替,「1右2左」(右撇子),左 撇子要反過來,打了一會兒之後開始教Tone,也是「1右2左」交替練習,然後Slap 跟Tone各兩下,然後再加上兩下Bass,練習了一會兒之後開始教節奏.... 老師教的第一個傳統節奏名叫「Djaa」,是為大約6、10~13歲的小孩演奏的,幾內亞 鄉下的村莊沒有電,當滿月無雲的夜晚,月光灑遍大地,到處都在PARTY,充滿節奏、 歌唱跟舞蹈,整個村莊就像過節慶一樣熱鬧,但是只會出現在沒有電的鄉下,在大城 市,因為一天到晚都有電,所以不會有這種活動。最早的時候,「Djaa」是當小女孩們 在滿月的夜晚吃完晚餐後,大家一起出來拍手唱歌跳舞,並沒有任何的樂器伴奏,後來 逐漸演變至今,成為15、16歲的青年男女吸引異性的舞蹈,還有一種場合就是在女孩要 出嫁的前一晚,她的朋友們聚在一起跳這隻舞來跟她道別,同時也有告別童年的意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03.188

11/06 00:41, , 1F
天啊 是在下的母校啊!!!!太開森了~
11/06 00:41, 1F

11/06 00:41, , 2F
我也去過那個4F會場 XD
11/06 00:41, 2F
文章代碼(AID): #17BpuC-9 (CosmosPeople)
文章代碼(AID): #17BpuC-9 (Cosmos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