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方所專訪| 陳綺貞:在時間的歌裡自由舒展

看板Cheer (陳綺貞)作者 (謝謝妳肩並肩的擁抱)時間10年前 (2015/09/01 13: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方所專訪| 陳綺貞:在時間的歌裡自由舒展 http://site.douban.com/122554/widget/notes/15607165/note/514701513/ 2015-08-28 15:42:05 精彩視頻回顧,詳情點擊:#方所創作者現場# 陳綺貞‧不在他方‧在方所 http://v.qq.com/page/r/s/e/r016344shse.html 當書寫開始,便是顯影的啟動。 8月20日創作歌手陳綺貞攜帶她的最新散文集《不在他方 》與歌迷讀者在方所廣州店分享了她在人生旅途中的點點滴滴。 這本新的散文集緣起2011年陳綺貞在古巴哈瓦那的旅行,它與《旅行的意義》恰恰在她生 命軸線中遙相構建成對話。在沒有網絡的異域,每天都在迷路,但在探索的過程中她發現 了很多讓她感動的事:在凌晨獨自看著大海的小男孩,得到人生第一張拍立得而轉怒為喜 的當地老婆婆,結賬的時候聽不懂語言……“旅途中的一切,匆匆忙忙之間,你只能為發 生的事,在地圖上作記號,而無法立即書寫。這些記號的意義,你必須耐心等待時間為你 充分顯影。”回來之後,她讓自己每天固定在書桌前四個小時,遠離一切網絡通訊。唯有 很安定地在一個地方,才能真正地把作品完成。 可是到底遠行的意義在哪裡,生活的當下可否尋有答案。陳綺貞用書名的含義告訴了大家 幸福,不在他方。尋找自己也未必要到遠方,“我們往往覺得想要追求的東西都在遠方, 不在自己身上,但驀然回首發現能給自己答案的只有自己。” http://img6.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28738553.jpg
(攝影:潘家偉) 小說家駱以軍曾形容陳綺貞是“一個看不見的女神”,在療癒的眼淚中擁抱每一位歌迷。 她自認為自己是個“不快樂高手”。但恰恰是因為懂得不快樂,所以知道快樂的關卡在哪 裡,“如果我把好不容易快樂起來很棒的瞬間保留住,分享給別人,那我所有的不快樂至 少有了一點點美好的價值。 ” 對於攝影這件事,她在裡面看到了時間,“每一張照片都是已經過去的時光,它都是一次 小小的死亡。當認真看待每一張照片的時候,它會讓你有對時間這件事有了崇敬的心理。 你要珍惜現在,你要相信你期待的未來都可以變成現在,它也不可避免變成不可再尋追的 過去。”她下一步會有什麼新的計劃?她尚未有很清晰的概念,但創作需要在時間中醞釀 發酵。 這就是陳綺貞,一個逃離精緻盒子,拒絕做“方形西瓜”的人,在時間的歌裡自由生長。 應該說她現在的生活,就是她想去的遠方,而當下的她更像是一株有機植物,枝葉自由舒 展,充滿生命力,我們只需在歲月中等待下一個階段的她顯影,一個豐盛而喜悅的她。 http://img6.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28738565.jpg
(攝影:潘家偉) Q:在寫《旅行的意義》的時候您還沒去過很多地方,如今旅行對您來說又有什麼新的意 義? A:我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幸福不在他方。你以為要去很遠的地方才能得到的靈感,其實 答案都在你自己身上。無論你在這裡還是在那裡,能夠讓你自己真正感到安定的,也就 只有自己才能給出答案。就像以往常常覺得現在的我遇到一些困境,只要我人在巴黎或者在倫敦,就能解決問題。 可是當你去到那裡,你就會發現你也沒有解決在台北的問題,甚至還會製造新的問題。但 是現在,我覺得隨著年紀或者自己的經歷豐富以及思考得比較深,現在的我能解決現在的 困境,能超越自己。到了台北以外的城市,我也可以在那裡用自己的方式更進一步。 Q:你在書中有不少地方都有描述台北的早餐店,你覺得屬於台北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 A:台北對於我來說,是創作的最好城市,生活在台北,你永遠不會無聊。台北的早餐店 很好玩,裡面什麼都有。 (廣州的早茶也很好吃,我曾去過銀燈食府,老伯伯們會把自 己家裡的東西拿出來,看報紙。)台北每隔幾步路就有7-11便利店或早餐店,全世界都不 會有哪個城市有這樣的景象,這麼便利得縱容人性。你很好奇這個城市怎麼會這麼有趣, 以此你開始觀察這個城市的人他們到底不滿足的是什麼。身為台北人,有時候我也會試著 用遠一點的角度看他們,就會覺得這裡的人很可愛。他們的性格里有很大一部分的天真, 很容易相信電視新聞的渲染,但他們也很快就會警覺到有沒有被誤導。這種雙面性格,彼 此不斷衝突,他們也在進步。我很替現在的年輕人開心,他們開始思考社會的未來。我很 好奇未來可以給他們寫什麼樣的歌。 Q:的確也有很多年輕人會把你當Role Model,你身上有一種反叛精神。 A:在日本,人們會賣一種正方形的西瓜。這種西瓜從小在同樣尺寸的盒子裡生長,所以 也很容易被收納管理。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自覺,他就會知道自己是人,而不是一個與別 人一模一樣的精美禮品,不會輕易地被管理和收納。我不覺得自己的反叛精神是為了成為 年輕人的Role Model,但我從小對這種感覺特別敏感。如果一個人改變我不是為了讓我成 為一個更好的人,我會很警惕。也就是這種本能,我很幸運到現在,還能做著自己喜歡做 的事。好好當一個人,而不是一個方形西瓜。 Q:與別人不一樣往往也會意味著很多時候你必須一個人面對生活。會有孤獨的時候嗎? A:我很早就學會了享受孤獨。在學校會喜歡有朋友的陪伴,但因為工作的原因,與公司 簽約開始出唱片,往往自己最忙於表演的時候別人下班回家。當生活漸漸跟主流相反,這 樣就很適合鍛煉自己對孤獨忍受的能力。但在創作過程中,孤獨是必須的。沒有人可以和 你一起敲鍵盤把文章寫出來,也沒有人可以接著你腦海裡的旋律寫下一句。也會有寂寞找 不到人的時候,那就研究食譜、煮東西、洗衣服、把衣服分類、打掃整理或者看書。還是 有很多東西可以做,做大家都做的事情,也做好自己的事情。 http://img6.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28738808.jpg
方所廣州店新書分享會當晚,主持人陳靈偉與陳綺貞。 (攝影:遊粵飛) Q:喜歡電影嗎? A:我很喜歡萊奧·卡拉克斯(Leos Carax)的“狂戀愛情三部曲”——《新橋戀人》《 壞血》《男孩遇見女孩》。看了很多遍但即使現在再看,也還是覺得很新。我覺得說故事 的方法很重要。他們很自由,他們好像就一直活在電影裡面,他們的影像語言很鮮明,就 好像一個人寫詩,連文字都是自己創造的。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都是讓人嚮往。 Q:寫歌、寫作和攝影也是你三種不同的創作和表達自我的方式,這三種狀態下的你是怎 麼樣的? A:看電影的時候,我對旋律、文字的敏感度會提高。當我拍照之後,回過頭寫歌,它可 以幫助我寫旋律。這三者都是互相的養分,文字沒有搭配圖片的時候,你就必須努力想像 字的畫面,這種衝動就會讓我去拍照。而在我的照片裡,我思考怎麼樣讓看照片的人聽到 悅耳的歌聲,這是我希望可以達到的效果。音樂也是,我會把感官的東西跟我所思考的東 西放進去,它是什麼顏色,我就會在吉他裡找到顏色,很奇妙。印象派對古典音樂有很大 的影響。比如德彪西,他在古典音樂里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他也用音樂作出印象派一樣的 畫。每當我卡住的時候,就會看《西洋美術史》,這些都會對我很有幫助。 Q:你小時候是學古典音樂的,後來為什麼會轉向吉他寫歌? A:我認識一些彈古典音樂的朋友,他們底子很深厚,都有一種偏執。他們都可以在同樣 的曲目去創作自己的風格。要體會領悟那種細微的差別,你一定要有很瘋狂的特質。我是 一個很容易分心的人。古典音樂需要反复練習和揣摩。小時候我在家練習,常常練到一半 就會開始亂彈。小時候的我不知道這是創作,我媽常常對我的亂彈很生氣。後來自己學會 了彈吉他寫歌,好像自己就從小時候學古典音樂的無奈中得到解放。那些古典音樂的曲子 不能彈一千次,可是自己的歌可以五年十年一直彈下去,這種感覺很棒。 Q:在台北喜歡逛哪些書店? A:亞典藝術書店,可以買到比較難找的攝影書還有訂購服務。我也蠻常去誠品敦南店。 台大附近的小書店都不錯,水準書局以及茉莉二手書店等等。有一個我最愛的獨立書店 Boven,它有點像個小型圖書館,全部都是雜誌。在台灣書店也許很多,但雜誌可以讓人 任由翻閱的店就很少了。很多的(書店)都會把雜誌封起來。它很大方,你可以在這裡隨 意翻閱各國的豐富資訊。我逛書店的方式比較直接,有時候書店里人很多書也很多,就很 容易會被誤導,往往回到家就忘了自己想買什麼書。我都會先確定自己要買什麼東西,過 去就先選好,然後再隨意逛逛,也許會有意外的發現。 Q:如果讓你開一間獨立書店,它會是什麼樣子的? A:它會很小吧!只有一個廁所的大小。一個月只需擺一本書,那個月看完了再看三遍。 每個月都不一樣,因為只有一本也就沒有類型的問題。我想在書店裡應該也會有個提示語 說2015年8月的你!就要給我看這本書。然後大家都只能看一本書了。 (笑) Q:可以給沒有機會到場的觀眾說些什麼嗎? A:還是很謝謝大家關心,我的官網(http://www.cheerego.com/)上已經開了兩個專欄 ,一個是Books,記錄了我對書、音樂和電影的感受。另一個就是Life,會有我生活中一 些零碎的感受。不能來的觀眾,可以來我們官網上留言。我還是會感受到和大家的親近。 http://img6.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28738809.jpg
(攝影:遊粵飛) 文字:遊粵飛 攝影:潘家偉、童翦波、遊粵飛 視頻:童翦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3.103.2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eer/M.1441084397.A.5D6.html
文章代碼(AID): #1LvJFjNM (Cheer)
文章代碼(AID): #1LvJFjNM (C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