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熱情專注 站在資訊前端的聲音大師樊乃綱-添翼月刊No.2

看板Cheer (陳綺貞)作者 (店小二)時間10年前 (2015/01/31 14: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添翼月刊NO.2 熱情專注、站在資訊前端的聲音大師-樊乃綱 專訪 於 January 31, 2015 發表 添翼月刊 添翼月刊第二期了!在這份月刊裡,我們將為你專訪曾經與添翼合作,在各個領域都是 大師級的「添翼之友」,除了讓大家了解添翼在發行各項作品時所會接觸到的領域,更 希望能透過訪問讓大家更了解每個「職人」專業與在這背後所代表的堅持與精神。 第二集,我們特別專訪錄音界的大師:樊乃綱,人稱肯尼老師。曾為陳綺貞、盧廣仲、 伍佰、阿妹等等主流與獨立無數天王天后錄音、混音完成的作品不計其數,是華語樂壇 非常重要的錄音師及混音師,本期添翼月刊要帶你深入了解他追尋美好音樂的執著精神。 旅美歸鄉 26年的聲音大師 肯尼的錄音室座落在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五段,我們一上樓進到錄音室中,立刻隔絕外界 的喧嚷,有一種自然靜謐的氣氛,迎面而來的木質地板和許多專業錄音器材,配上肯尼老 師特有的磁性嗓音,讓人感覺到這裡的深藏不露。 我們不禁很好奇肯尼當初是怎麼進到這一行的?原來肯尼年輕的時候住在美國,高中時開 始玩樂團,因為玩樂團一定要有個人把聲音錄下來,因此開啟了他的錄音之路,也默默玩 出了興趣。有一次薛岳的青年訪問團到美國表演,因為找不到其他懂錄音技術的人,就找 了肯尼去錄音。當時台灣還沒有幾個在國外學錄音的人才,因此台灣錄音室的老闆聽聞, 就希望肯尼到台灣試試看,肯尼笑著說:「我很單純想回來待個一兩年看一看,沒想到就 做了26個年頭。」 熱愛工作「每天張開眼睛就是在錄音室,從來不覺得辛苦。」 肯尼憶起他26年前剛回台灣的時候,正好是台灣音樂剛剛起步,市場非常景氣的時候,每 天張開眼睛就是在錄音室,一天要錄三到六首,和另一位錄音師24小時不間斷的輪班,是 一段非常扎實的訓練。「那時候都是錄真的,而且要錄得非常快,從來都不覺得辛苦,反 而覺得很開心,因為做這行一定是熱愛音樂,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甚至不能把錄音當作是 工作,不然一定會覺得很辛苦。」 入行超緊張 第一次錄音的時候手指無法按下錄音鍵 和肯尼聊到因為以前類比錄音方式是無法重來的,常常一個恍神就無法挽救,或是現場有 突發狀況導致無法錄音,需要非常小心。我們聽他說以前有權威型製作人,因為歌手唱不 好直接開罵到歌手哭,或是曾經有過女生偶像團體因為怎麼都唱不好,直接被飛踢的,或 是罰跪在喇叭前面……。肯尼雖然笑笑的輕鬆帶過,但我們可以想見以前的錄音師心理壓 力是非常大的。 肯尼說:「第一次開始正式錄音的時候,真的常常按不下錄音鍵,想要再三檢查一次:是 不是這軌、會不會不小心洗掉、鼓手會不會打得比上次好……..。」這樣的經驗讓他爾後 即使數位錄音技術出現,也一直維持著類比工作的心情和工作態度,我們不難看出他為何 可以成為業界翹楚。 對聲音的堅持與著迷 盤帶到數位的差異 類比心 數位情 穩健走在資訊最前端 肯尼老師對於資訊和新鮮事物有敏銳的敏感度,很早就看出數位錄音的潛力和可能性。 肯尼是台灣全部用數位方式做混音的先驅,從全類比到全數位,他有意識的慢慢做轉換, 對聲音的著迷和堅持,讓他永遠站在資訊最前端,也使他一直對新事物保持熱情和好奇心 。對於許多人在類比轉換到數位時會產生的疑惑,肯尼說:「不管類比或數位對我來說 就是呈現聲音的工具,選擇對我來說最直覺的工具,讓技術的問題不會干擾到我對聲音的 判斷或直覺的想法。」 會開始做這樣的改變,原因是因為現在消費者很多是用數位的方式得到音樂,「因為這個 時代音樂載體的不同,我覺得就算在製作的時候用類比做得很滿意,也無控制轉成數位後 的聲音,以前常碰到這樣的問題,所以我就決定跳到數位做一個接軌。我覺得未來一定是 邁向數位化,我的想法跟類比愛好者其實是一樣的,我們都是為了聲音,而我有自信,可 以做這個轉換。」 聽起來簡單,其實肯尼花了非常多年在數位的世界裡尋找聲音的可能性,「當我想到一個 聲音我會先用類比效果器,每當我在數位的世界裡終於找到一台我認為可以替代的機器的 時候,我就替換,就這樣慢慢慢慢的取代,因為這對我來說都是工具,只要能調整到我想 要的聲音都好,當然剛開始也摸索很久,總是有方法、有技巧,當你真的調整到了,類比 跟數位就再也不會是困擾。」 「添翼跨越主流與非主流的界線 從音樂感受真實」 與添翼合作將近10年,聊到添翼這個獨立音樂廠牌和其他公司不同之處,肯尼說:「我覺 得添翼的藝人有一種特色,主流和非主流都會喜歡他們,因為他們很認真在做自己喜歡做 的事情,喜歡他們的歌迷能從音樂感受到這些人真實的個性,所以他們反而沒有太明顯的 族群分別,跨越了主流和非主流的界線。」 盧廣仲所有的單曲、專輯的錄音和混音,都是由肯尼老師來處理的,這在華語樂壇很少見 ,多年的合作情誼,創造多張佳績,我們也很好奇肯尼對盧廣仲的感覺。 「廣仲是很不像藝人的藝人,很天然簡單,很真實,他的音樂就是聽了就會很開心有精神 有朝氣,我覺得他很真實的面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每次都會嘗試別人沒有嘗試過的東西, 例如早上辦演唱會(肯尼大笑)。以完全沒有商業考量的方式在做音樂,還能唱進小巨蛋 ,我覺得非常不容易,不像某些很大量的商業包裝才能達成的藝人,是真的完全用音樂吸 引到這麼多同樣喜愛音樂的人。」 不只是錄聲音、空氣、氣氛都要錄進去「音樂會帶著我們走到對的方向。」 從事錄音工作多年,肯尼覺得錄音工作的宗旨就是要有充分事前的準備、樂手節奏的掌握 ,「因為錄音本身對被錄音者是一種干擾,所以如何將干擾減到最低,就是最重要的工作 。不只是錄聲音、空氣、氣氛都要錄進去」 對器材非常熟悉之外,肯尼對於錄音的執著還展現在於會紀錄每個歌手的錄音特性,進而 分析。他首先記下歌手的習慣,例如唱慢歌用什麼麥克風,唱快歌用什麼麥克風,之後做 成表格,就大概能知道,什麼樣嗓音類型的歌手適合用哪種麥克風。 「我甚至會記錄下所有來錄過歌手麥克風架的高度,他是不是習慣有一個小桌子在右邊, 或是習慣的燈光狀態,所以當歌手第二次來的時候,他就會比較安心,更能快速進入狀況 ,溝通起來也變得比較簡單。」輔助製作人,成為其中的橋樑。「因為音樂會帶我們走到 對的方向」在理性的工作方式下,肯尼充滿著對音樂的感性思想。 「我覺得現在反而是做音樂最好的時候」 添翼一直以來致力於創造青年們有更好的音樂文化和環境,肯尼在美國長大,學錄音也在 美國,聊到美國跟台灣的錄音環境,他反而覺得差異不大,「我覺得現在反而是做音樂最 好的時候,雖然說大環境不景氣,但器材或資訊都比以前好太多了,例如要聽國外的音樂 ,各種選擇都有。做音樂比起以前更容易了,因為有了電腦,什麼可能性都有,任何樂團 想要錄東西都可以。」 對於教育環境與體制,肯尼認為是目前台灣的重要課題。他指出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 例如台灣練習的環境比較不好,沒地方練鼓怕吵到別人,或是大學講師一定要達到某些學 歷才能教音樂,以致很多優秀音樂人因為學歷不夠無法去教授,造成專業無法傳承等等。 「就是要很熱愛音樂!」 添翼一向關心音樂產業未來的延續,因此也特別請肯尼跟我們分享他的工作哲學,與對於 有興趣進入錄音產業的年輕人的一些建議。肯尼說:「就是要很熱愛音樂!要有心理準備 ,要大量聽音樂,有機會就練習。」 我們不禁對從事錄音工作近30年的肯尼,還是非常謙虛且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的態度, 感到深深感動且佩服著。 採訪編輯:討海人 文字整理:洪詩婷、周宣辰 延伸聆聽:早安晨之美 >> 啊!!大岩壁>> 四菓冰>> 只有夜來香>> 淵明>> 大人中>> 天然的最好>> http://www.team-ear.com/web_php/blog_page.php?cID=936 ========================= 1.早期綺貞的音樂都是跟肯尼老師合作, 我記得動物園錄音就是跟肯尼老師一起。 2.很好奇那時肯尼有沒有記下綺貞的錄音習慣 XD 3.後來綺貞幾乎都是跟楊大煒老師合作, 翻看一下楊大煒老師及肯尼老師的專訪比對, 兩者的差異是楊大煒老師用類比,保留聲音的原貌, 肯尼老師則傾向於類比及數位都是工具,選擇可以替代的 這或許就是後來較少看到肯尼老師出現在製作夥伴的原因吧。 4.原文有錯字,轉過來ptt時已更正。 -- 每個沈的人其實都有很多很多想說的話,卻不知從何說起 或者,找不到雙傾聽的耳朵,這城市太忙碌, 我們都在其中迷失,卻不知該如何清醒 也或許清醒的本身早已成為更孤獨的一件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243.1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eer/M.1422686366.A.E1A.html
文章代碼(AID): #1Kp7YUuQ (Cheer)
文章代碼(AID): #1Kp7YUuQ (Ch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