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網上看到的.....
剛剛在找資料時
在新浪網上看到一篇關於Have a Nice Day的評論
我覺得寫的還蠻詳細的
大家可以看看
不過因為是大陸的網站
所以如果覺得一些字句怪怪的,就請自動忽略它吧 XD
http://ent.sina.com.cn/y/d/2005-10-04/1822857364.html
自從1983年邦‧喬維(Bon Jovi)樂隊成立,特別是在80年代末經得Desmond Child,
Bruce Fairbairn等人點化之後,便舉起了流行金屬大旗,引領了風靡一時的長髮旋律金쐊屬浪潮。而當潮流過後,同時期樂隊一一倒下之後,邦-喬維樂隊,也只有邦-喬維樂隊延
續至今,並且依舊保持著足夠的影響力。
通常有人認為邦‧喬維最大的貢獻是把女性,特別是平日生活並不搖滾的白領女性帶
入了搖滾樂。而在我國,邦‧喬維則被公認為是把搖滾樂帶向中國的四位啟蒙老師之一,
另外三個是槍炮玫瑰,涅盤和金屬樂隊。
實際上自從精選集《Cross Road》以及1995年的《These Days》之後,邦·喬維便已
經走上了下坡路,儘管2000年的《Crush》在經典歌曲《It's My Life》的帶領下貌似風ꔊ光依舊,但兩年之後軟綿綿的專輯《Bounce》卻已顯露疲態,而在03年發行了不插電
《This Left Feels Right》之後,似乎人們已經認定他們已經難復當年之勇。9月下旬,
當這張《Have A Nice Day》發行,邦·喬維似乎又重新被激起了鬥志,一改《Bounce》
的疲軟曲風,硬橋硬馬而來。
不能說《Have A Nice Day》是一張不好的專輯,起碼他的曲風夠流行,夠金屬,而
且比《Bounce》硬很多。但也不能說這張專輯特別牛逼,因為他的硬,更像是打了一劑強
心針,或者吃了二斤「偉哥」之後的硬撐。這張專輯中的單曲大多有著強烈的旋律和節奏
,但這種強烈的旋律卻沒有給人特別的印象,因為他們在創作上存在著一些疑似模仿前作
的痕跡,而且有刻意把專輯做硬的感覺。
反倒是聽完之後頓時覺出Richie Sambora的偉大,在以前的經典歌曲中,這位傑出的
吉他手總給人錦上添花的感覺,而如今,在很多單曲中,他已經成為了歌曲的挽救者,如
果不是他的精彩表現,這張專輯質量可以下降70%。也許是樂隊歲月越長,樂隊的音樂已
經很難再有驚喜的時候,樂手的表現便顯得愈加突出和關鍵,不管是木吉他,還是電吉他
。
Jon Bon Jovi的演唱則一如既往的富有勾引女孩兒的獨特魅力,只是相對於早些年的
專輯,這張專輯中的高音表現也相對的有所削弱。男人四十一支花,偶像氣質依然十足的
Jon Bon Jovi在演唱這些愛情歌曲的時候仍然像十年前一樣深情款款。
專輯同名單曲《Have A Nice Day》旋律感最強,屬於那種聽完就能記住的單曲,但
是仔細聽來,似曾相識,幾乎就是他們經典歌曲的雜合:《It's My Life》式的結構,《
Undivided》式的旋律,《Livin' on a Prayer》式的演唱與和聲。甚至這首首支打榜單
曲的MV都與《It's My Life》MV類似的具有現場感。
《I Want To Be Loved》有意營造的金屬節奏似乎在刻意的向著80年代囂張的硬搖滾
時代的邦‧喬維回歸。前兩首歌就已經表明了邦‧喬維在這張專輯中有意的突出自己依然
能創作出優美旋律,依然能創作出金屬感很強的單曲。《Welcome To Wherever You Are
》延續了邦‧喬維式情歌,這首木吉他單曲也是專輯中最出色的兩首有木吉他伴奏的流行
搖滾單曲之一。《Who Says You Can't Go Home》也是一首不錯的流行搖滾單曲,旋律非
常流暢,唯獨欠缺了一些經典感覺。
《Last Man Standing》的吉他riff簡直有點Iron Maiden般的速度感,旋律和中段
Richie Sambora的solo都很不錯,一首令人眼前一亮的佳作,稍有遺憾的是Jon Bon Jovi
的演唱似乎迴避了高音,略欠完美。《Bells of Freedom》則是一首柔情單曲,就像經典
的《Bed of Roses》一樣,但內容則大相逕庭,從歌名便可感受到,這是又一首關於時政
的歌曲。搖滾樂又迎來了一首不錯的以教堂鐘聲作前奏的木吉他伴奏歌曲。
邦·喬維式的流行金屬情歌《Wildflower》水準相當高,無論旋律還是編曲都比《
Bounce》中一味求軟的催眠歌曲好很多,不管玫瑰,家花還是野花,每當邦‧喬維創作關
於「花」的單曲總能成為專輯中的經典。
這張專輯後半段的歌曲較前半段而言明顯的要弱一些,旋律性也差一些,甚至有些段
落的編排聽起來有些流行朋克,或者有意增加了些吉他噪音,幾乎失去了邦‧喬維的風格
。讓人感覺他們實在太想把專輯做硬,威力過猛,結果進錯門了。
《Last Cigarette》的木琴開篇,編曲和旋律雖然搭配歌詞氛圍尚佳,但也都不甚出
彩,甚至有點像流行朋克,只有Richie Sambora布魯斯味道濃郁的吉他讓人值得品味這「
最後一支煙」。《I Am》這類歌如果讓艾薇兒,阿什莉‧辛普森或者其他的女歌手唱還可
以接受,邦‧喬維唱這種歌則顯得平庸,流行搖滾得幾乎留不下印象。《Complicated》
也毫無新鮮感可言,一段強烈riff開篇之後逐漸分解的結構,似乎連國內樂隊都已經爛熟
於胸了,實在是一點都不「複雜」,最重要的是絲毫體現不出邦‧喬維的特點。《
Novocaine》幾乎不能麻醉人,與《Bad Medicine》相比,天壤之別,如果去掉Richie
Sambora的solo換成任何一支流行朋克樂隊演唱都可以一樣好。《Story Of My Life》中
的鼓點似乎要做出些類似80年代硬搖滾的變化,但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好在這些單曲做出
的效果也都不難聽,都在可容忍的範圍內。
這張專輯共有三個版本包含了不同的附贈單曲,美國版隱藏單曲為《Dirty Little
Secret》,英國版又多了《Unbreakable》,日本版又多出了一首《These Open Arms》。
三首歌中,《Dirty Little Secret》是一首某幾個小節有點像《Everyday》的流行金屬댊單曲,只是聽起來不像《Everyday》那樣high。略感怪異的四不像歌曲《Unbreakable》
則有些令人抓狂,節奏像是AC/DC一樣復古,但在高潮副歌部分卻又居然像極了後街男孩
《Larger Than Life》的BOY-BAND風格,Jon Bon Jovi也更像是在說詞,而不是在唱,幸
好還有Richie Sambora的一段solo,不過即便如此,這首歌想要聽得舒服一些還要多聽幾
遍。最好的是《These Open Arms》,或許是為了迎合亞洲歌迷對邦‧喬維式情歌的心理
寄托,這是一首柔情金屬單曲,甚至可以說是專輯裡最溫柔的單曲,套路也是邦‧喬維最
擅長的,足以讓眾多歌迷情願投入他的懷抱。
不管強心針還是偉哥,就像專輯封面這張亢奮的笑臉,起碼邦‧喬維又硬起來了,而
且自己的風格沒有丟棄,依然能夠創作出旋律流暢易記的歌曲。20多年之後,他們仍然堅
持住了自己的音樂,確屬不易。
或許有一個方法可以很簡單的界定這張專輯的綜合水準,就是以前的邦‧喬維經典專
輯只需要聽一遍,其中大多數單曲就琅琅上口了,而這張專輯,聽了三遍之後,感覺每首
歌都舒服了很多。上張專輯《Bounce》需要聽五遍以上才有感覺……
現在就可以期待邦‧喬維的第十張錄音室專輯了,這張專輯至少證明了他們在《
Bounce》之後還沒有孱弱至死,需要熱情的時候,他們仍然能奔放起來。儘管不是特別出
色,但有這張回勇專輯在,人們可以不必像《Bounce》之後一樣紛紛擔心邦·喬維樂隊就
此解散,他們還可以再繼續堅持下去,還可以再創作出很好聽的歌曲。(CatCobain)
--
My MSN Spaces
http://spaces.msn.com/members/sunaru0918/PersonalSpace.asp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45.124
推
10/12 23:59, , 1F
10/12 23:59, 1F
推
10/13 03:13, , 2F
10/13 03:13, 2F
→
10/13 03:13, , 3F
10/13 03:13, 3F
→
10/13 03:14, , 4F
10/13 03:14, 4F
→
10/13 03:15, , 5F
10/13 03:15, 5F
→
10/13 03:16, , 6F
10/13 03:16, 6F
→
10/13 03:17, , 7F
10/13 03:17, 7F
推
10/14 13:07, , 8F
10/14 13:07, 8F
Bon_Jovi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