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9周年祭 傳奇變得更像個傳奇
大洋網訊
時間匆匆流逝,轉眼黃家駒就已經逝去九年了。想來是有不少人都還記得這個名字,還喜
歡聽著這個人的聲音。我到網上看了一下,記得黃家駒祭日─6月30日的人不少。
從上世紀的八十年代以來,香港對大陸的影響,不論是政治還是經濟,都可以說是相當的
明顯,甚至一直持續到了今天。當然,對于我們這些在那個時期成長起來的一代,最直接
的也更突出的影響,可能還在于香港的電影,香港的流行歌曲。據新快報報道,曾經風起
雲湧的卡拉OK廳裡,即使內地人聽不懂廣東話,卻不影響他們唱粵語歌,而且如痴如醉。
在商業氣濃重的香港流行歌壇,Beyond樂隊受到的評價向來不低。喜好他們的人認為,其
歌曲言之有物,反映了真實的社會現象,歌聲裡有年輕人的血性,充滿了批判情緒。在周
圍一片靡靡之音當中,他們的聲音顯得個性十足,陽剛氣十足,卓爾不群。現在的謝霆鋒
雖然也說自己愛搖滾,但比起Beyond,才情不說,因為少了從社會低層奮鬥的經歷,根基
淺薄,多了幾分輕飄。
◇Beyond樂隊中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我們要紀念的黃家駒,樂隊的創辦者和靈魂人物。
一個有相當知名度,而且口碑還不差的年輕人,突然從這個世界上消失,除了讓人唏噓之
外,也會讓人在惋惜的同時增添好感,我身邊許多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此系身前身後事
,倩誰記去做奇傳?如今,經過時間的沖淡和漂白,傳奇變得更像一個傳奇。比如,好多
人現在稱黃家駒為香港的音樂天才,未免言過其實。
我以為,Beyond能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其實主要還在于他們青春情懷的魅力,是一種迷惘
與激情交織中的情緒在感動人,與當初風行一時的校園民謠沒有本質的區別。事實上,對
于成長于八十年代的人,另一個流行樂壇標志性人物齊秦,風格與Beyond有相似之處。
那樣的聲音產生于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進入到21世紀,或者已經沒有了。我幾乎可以肯
定,無論Beyond還是齊秦,已經不太容易被所謂e世代的人群接受。
對Beyond批評的聲音也有,據說真正的搖滾人士對他們對商業妥協的態度很不屑。這樣的
態度讓我想起一個現象:在內地,演員行當裡最好的被稱作表演藝術家,歌者裡最優秀叫
作歌唱家,但是在國外或者香港地區,是沒有這一類稱號的,頂多把這一類稱為“巨星”
。稱謂的差別,大概也可以看作是我們重藝術輕商業的傾向吧。
在我看到的資料中,Beyond也不是沒有過這方面的顧慮,一陣徘徊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
兩者中間的一條道路,畢竟他們不能餓著肚子搞音樂。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矛盾,這樣的
無奈,現實就是這樣。黃家駒的英年早逝,說不定還是一種解脫。
來源:http://216.239.39.100/search?q=cache:http://tw.news.yahoo.com/2002/07/03/entertain/dayoo/3350784.html+%B6%C0%AEa%BEs&hl=zh-TW&lr=lang_zh-TW
Beyond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