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新書:披頭四: 艾比路三號的日子
剛剛在網路逛到的...
Beatles又有新的相關書籍在台發行了。
不知道這本如何,如果有人看過也請分享心得 :)
--
披頭四:艾比路三號的日子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My Life Recording the Music of the Beatles
作者:Geoff Emerick、Howard Massey
譯者:呂玉嬋
出版社:博雅書屋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22日
本充滿趣味與創意的傳記:
史上第一次披頭四錄音間大公開、不為人知的錄音幕後花絮。
艾比路三號,EMI唱片公司於倫敦的地址,多年來無數藝術家與音樂家在其中進出並
灌錄唱片,也包括披頭四。他們在錄音間裡待了一個又一個漫長無盡的夜晚,陪伴他們的
除了製作人喬治‧馬丁外,就是本書作者傑夫‧艾莫瑞克 - 他們的錄音師。
太多太多的故事都發生在錄音間中。
披頭四在那裡即興創作、與製作人討論每首曲子的內容、與錄音師一起設法完成不可
能的音效;團員間彼此的包容與緊張、甚至到最壞的情況,由於小野洋子的介入,使其他
團員感到不悅,進而引發衝突。即便如此,他們仍舊在此完成了搖滾樂史上,幾張最了不
起的專輯,「艾比路」無疑已經成為披頭四的另一個象徵,甚至他們其中一張專輯名稱就
是「艾比路」。
從第一首暢銷單曲「請愛我」與披頭四結緣,擔任助理錄音師,到《左輪手槍》成為
正式的錄音師,直到最後的錄音《艾比路》,作者擔任披頭四的錄音師近七年,見證了他
們的成長到解散。現在,他決定把這些故事講出來,以紀念這個最偉大的樂團。
本書特色
披頭四是一股風潮,襲捲了六○與七○年代,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能隨口哼上一段他們
的曲子,但他們所引領及影響的,卻遠遠不止於音樂而已……
披頭四所代表的六零年代是一個帶著傳奇色彩的時代,嬉皮、反戰、革命、社會主義
、放蕩不羈的生活、爭取自由、性別模糊化、大眾文化、搖滾樂等等,都是在六零年代的
歐洲與美國發展出來的。許多走過六零年代的人懷念它,沒能親身經歷六零年代的人嚮往
它。本書雖然以批頭四為主題,但也間接側寫了六零年代的文化與社會,不論對披頭四樂
迷或是喜歡六零年代的人來說,都是一本非讀不可的書。
作者簡介
傑夫.艾莫瑞克
是全球出類拔萃的錄音師與製作人,曾與艾維斯.卡斯提洛(Elvis Costello)、廉
價把戲樂團(Cheap Trick)和傑夫.貝克(Jeff Beck)合作,四度榮獲葛萊美音樂獎,
其中包括二○○三年獲得技術終生成就獎。
霍華.梅西
是經驗豐富的音樂記者,出版過十一本著作,也以錄音師身分與重要藝人合作,例如
艾維斯.卡斯提洛與電力站樂團(Kraftwerk)。
--
1976
范立達
郝譽翔
張鐵志
楊照
真情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列)
馬世芳
專文導讀
書評
這本自傳或有瑕疵,卻是趣味橫生,作者提供珍貴的第一手點滴資訊,書中還有作者
個人對樂團團員的回憶,他判斷樂團對他態度始終冷淡,自認是他個人的因素。在他的記
憶中,他所喜愛的保羅.麥卡尼隨和好相處,約翰.藍儂「說話苛薄」,林哥.史達則「
冷漠乏味」,喬治.哈里森是「愛好挖苦」又「行事狡猾」。不過,這本書帶有一定程度
的驚喜,將會贏得好奇披頭四創新唱片製作過程的樂迷的喜愛。
-《出版人週刊》
關於披頭四的書籍不可勝數,不過只有少數出自局內人之手,在與披頭四及製作人喬
治.馬丁合作的七年歲月中,作者親眼見證了歷史。
-《克里夫蘭據實報》
本書有別於其他詳述披頭四錄音史的書籍,提供了與世界最知名搖滾團體合作的日常
經驗。
-《華盛頓郵報》
引人入勝的故事,激起異常的共鳴……獨到的音樂見解、不為人知的軼事、歷史與技
術細節,一同交織出趣味的內容。本書以生動而引發共鳴的文字精準描繪出一個重要年代
的光景。
-前蘋果唱片藝人發展部門總監。
本書完成了多年來研究披頭四唱片之歌迷的夢想,祕密就在此書裡!
-保羅.薛佛「大衛.賴特曼午夜漫談」節目之音樂總監
--
以上資料轉載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113.23
※ 編輯: kimchin 來自: 114.41.113.23 (09/24 08:04)
推
09/24 12:15, , 1F
09/24 12:15, 1F
推
09/29 08:39, , 2F
09/29 08:39, 2F
Beatl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