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渾厚溫暖音質無可取代~ 一起來感受黑膠的美好過往!
2007/03/09 18:50
記者劉文雯/台北報導
相信許多 5、6 年級生,都還記得兒時的黑膠唱片,那渾厚圓潤和溫暖的音質,
儘管已經沒落了 20 多年,在歷經卡帶、CD 時代後,依然無可取代,可惜的是,
台灣年輕一輩對黑膠並不熟悉,其實,黑膠唱片歐美及日本至今仍舊相當盛行,
甚至成為樂迷及收藏家的最愛,為了喚回那段黑膠唱片的美好回憶,誠品敦南音
樂館舉辦第一屆「黑膠文藝復興運動」,一同感受唱片背後的故事。
爵士經典音樂會
不管是鄧麗君的「晶晶」、姚蘇容的「今天不回家」,還是披頭四、doors、瑪丹
娜,多達 4、5 千張的黑膠唱片,全部出現於誠品敦南店 B2 藝文空間,聽著播
放機傳出來的音樂,是那麼醇厚、鮮活、飽滿,絕非現在數位因為所能比擬,讓
人宛若穿越了時空,回到往日美好的黑膠唱片時代。
其實只要遊逛會場一圈,都可從唱片封套上,看出不少名歌星往日稚嫩清澀的模
樣,還有不少貼有禁止播放的字條,想像當時雷厲風行的淨化歌曲運動;從累累
的折痕與班剝的封套,想像這張唱片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流浪與轉手…。
就因為不像錄音帶、CD 與 MP3,可以迅速且大量複製和傳送,讓黑膠唱片隨著時
代流轉更顯珍貴,許多發燒友也不遲千里,到各地的跳蚤市場去尋找那珍貴的黑
膠唱片中,而在挖寶的過程中,也挖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誠品表示,這些尋
覓的奇遇與泛黃的記憶,都在會場展示販售的每一張唱片裡,等待愛樂者去發掘
,並交換屬於自己的故事。
可惜的是,台灣從 10 多年前,黑膠壓製工廠全面退出台灣後,台灣再也見不到
任何自製的黑膠唱片,不像歐美及日本,即時到如今,許多藝人出專輯都還會出
黑膠唱片。為了讓美好的黑膠年代重返,同時讓年輕人體驗黑膠唱片之美,誠品
敦南音樂館舉辦第一屆「黑膠文藝復興運動」,自 3 月 9 日至 3 月 18 日共
10 天的展期。
第一屆「黑膠文藝復興運動」現場共有 4 家黑膠唱片廠商,提供 5,000 張黑膠
唱片供愛樂者收藏,類別橫跨搖滾、古典、爵士、電音、老歌以及新興地下獨立
音樂等;另有 2 家硬體廠商提供入門及進階唱盤與新舊樂迷交流。還有名人收藏
的珍稀黑膠唱片展、蕭青陽唱片封面設計展、黑膠唱片與周邊設備的展示,以及
音樂與封面設計書籍雜誌陳列。活動部份除了講座、樂團及樂手的現場演出,還
有 DJ 黑膠唱片接力播放,以及 VJ 現場大玩影像遊戲。
誠品敦南音樂館還邀請音樂人與樂癡,從聆聽、收藏、硬體設備與音樂史種種面
向切入,豐富討論層次。現場還邀請樂團及樂手,以不插電的表演方式,向音樂
前輩致敬。台灣唯一榮獲葛萊美獎提名肯定的封面設計師蕭青陽,以他設計過的
唱片封面裝飾展場牆面,搭配台灣 iCenter 總經理劉驊,與一組 VJ (visual
jockey) 團隊 Muse Whisper,營造展場氛圍。音樂與影像的結合滿足視覺與聽
覺,融復古與創新於一爐,在夜店林立的東區,這般特殊的「黑膠夜店」,相信
可吸引更多人進入展場一探究竟。
展場有 30 位名人與收藏家展出共 180 片珍藏黑膠唱片,種類從台灣老歌、群星
大雜燴、自各國蒐集得來的珍奇版本,到傳奇現場錄音、經典專輯封面設計、必
備發燒片等不一而足。參與展出的收藏家,包括掀起台灣音樂革命的民歌之母陶
曉清、作家 / 音樂人馬世芳、名作家雷驤、音樂人雷光夏、豬頭皮、林強、知名
主持人黃子佼等;也有熱愛競標,收藏超過 60,000 片的黑膠大「標」客、購入
黑膠只為欣賞封面而從未拆封的鑑賞家、上窮碧落下黃泉可滔滔不絕談述黑膠歷
史的學究,以及迫不及待與眾人分享收藏的入門者。
第一屆「黑膠文藝復興運動」入場、講座以及現場演出均免費。誠品敦南音樂館
呼籲大家不妨暫時關上電腦、登出網路,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進入音樂與唱片
文化所佈置的實體世界,分享你我的故事,一同感受其溫暖與美好。
時間:3/9(五)~ 3/18(日)11:00 am~11:00 pm;
地點:誠品敦南店 B2 藝文空間(敦化南路一段 245 號 B2,誠品音樂館對面);
活動最新詳情可至誠品音樂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eslitemusic
http://www.ettoday.com/2007/03/09/37-2064497.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71.55
※ 編輯: ghty 來自: 218.167.171.55 (03/12 13:09)
Beatle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偶像團體區 即時熱門文章
24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