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30年:香港樂壇本土化與國際化的融合

看板Anthony_Wong (黃耀明)作者 (計畫趕不上變化)時間17年前 (2007/06/18 02:0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30年:香港樂壇本土化與國際化的融合 2007年06月16日15:20 文/遊威   2007年是香港回歸十周年,作為香港流行文化標誌的粵語流行曲,已經歷了30多年的興 衰沉浮。在大中華市場一體化的大勢所趨下,曾經堅挺自強的香港樂壇,也遭受著產業 轉型帶來的種種衝擊——翻版、網路下載,而更要命的是粵語文化紅遍大江南北的好時 光一去不復返,香港這個國際都市在面臨內地競爭的壓力下,香港樂壇也一樣面臨邊緣 化的危險。那麼,是否真的粵語歌將從此衰落,甚至逐漸消亡,其實,時間給了我們最 好的答案。不妨從它30年“混音”的發展歷史,去追溯粵語流行曲的興盛秘訣,間中低 潮的原罪,及展望走向再度復興的遠景。    所謂“混音”,其實就是指香港粵語流行曲一直本土化和國際化融合的風格,其核心是 傳統的廣東粵曲小調+外來(包括歐西和日本)流行和搖滾音樂。這種既草根又時尚,既 本土又國際的音樂路線,正如香港這個城市最具魅力的摩登風情,吸引著懂粵語或不懂 粵語的華人,也締造了30年不朽的“香江名句”。    初創的70年代,許冠傑“鹹魚+白菜”    雖然將粵曲小調改編成流行曲的周聰才是粵語歌的“開山祖”,但其真正發揚光大靠的 卻是“鬼馬”的許冠傑。許冠傑1974創作的《鐵塔淩雲》被認為是代表香港精神的“市 歌”之一,一方面,他深受披頭士等西方搖滾樂的影響,音樂根底是吉他貝司鼓的Band Sound,然而歌詞卻非常“中式”,要麼是富有中國古典詩詞的懷春小調(如《等玉人》 、《春夢》、《雙星情歌》),要麼是為香港群眾抒發心聲的市井民謠(如《加價熱潮》 、《半斤八兩》),這種奇妙的化學作用,並沒讓許冠傑的音樂顯得不倫不類,相反卻同 時迎合了中產階層與勞工大眾,成為“雅俗共賞”的一例經典,這道“折衷”的“鹹魚 +白菜”的香港菜的確非常好味,也奠定了粵語歌發展的基本脈絡。    輝煌的80年代,顧嘉輝小調+日本風情    與許冠傑並稱的是殿堂大師顧嘉輝,學爵士樂出身的他用西方管弦樂的編配來為香港當 時的無線電視主題曲譜曲,旋律是廣東小調的,而樂器則是西式的,締造了一個繁盛的 “主題曲時代”,而黃沾、盧國沾、鄭國江等填詞人則在詞中融入家國情懷,以古思今 ,反映香港人在急劇變革時代對歷史的傳承,以及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根。    1984年,譚詠麟當選“最受歡迎男歌手”,揭開粵語流行曲都市化的篇章,他與張國榮 、梅豔芳等巨星大量改編日本流行曲,讓帶有東洋味道的都市情歌風靡全港,也讓顧嘉 輝和許冠傑的小調從此退位讓賢。    1987年,在主流音樂蓬勃發展的有力支援下,一股強調“原創”的樂隊潮流興起,他們 更多癡迷前衛的歐西搖滾樂和電子樂,歌詞不再風花雪月,而更多批判社會現實,佼佼 者包括達明一派、BEYOND、太極、RAIDAS。雖然樂隊潮只是曇花一現,但在香港樂壇的 影響卻是深遠的,它不僅改變了香港樂壇依賴改編歌的風氣,也為樂壇補充了不少新銳 的創作人才。    沒落的90年代,K歌+另類搖滾    1990年代的前半期是非常沉悶的“四大天王”年代,隨著巨星引退,樂隊潮沒落,以人 氣包裝而不是音樂實力見長的偶像派登場,他們除了唱粵語歌也極力推出國語唱片以打 入臺灣和大陸市場,並借卡拉OK這一日本的舶來品讓港式流行曲傳唱整個華人世界。張 學友一張《吻別》全球銷量可以賣到幾百萬張,這也是空前絕後的唱片業“黃金年代” 。    但其實“盛極則衰”,這種只要市場不要音樂的做法,雖然短期內收得盤滿缽滿,卻種 下了衰敗的禍根。單一沉悶的音樂類型,讓成熟人士退出消費市場,一味迎合低齡化的 歌迷群,也自此犯下了香港樂壇衰退的“原罪”。    1995年,香港商業電臺有鑒於此,發起“豁達原創”革命,再次推動樂隊潮復蘇。雖然 樂隊潮仍然未能走進主流,但雷頌德、C Y KONG等從歐洲學成歸來的新派製作人以及黃 耀明牽頭的創作組合“人山人海”,卻以陳慧琳、黎明、楊千華等為試驗品, 在粵語K 歌的“三連音”模式內,注入大量歐陸電子、BRIT POP元素,帶起了一股新派 Canton pop的熱潮。這一熱潮,雖只是形式革命,並未觸動粵語流行曲已經衰竭的心臟, 卻至 少像一劑強心針,令它擁有了再生的可能。    千禧世紀,多元化的復興    “盛極則衰”的另一面,則可能是“觸底反彈”,“否極泰來”。跨入到千禧世紀後的 前4年,英皇等娛樂?子以人氣包裝和新聞炒作的手法,繼續營造TWINS、容祖兒等樂壇 “傳奇”,但粵語歌在這時代,不但在本土銷量劇減,更失去臺灣市場,甚至無法影響 到長江以北的內陸地區。粵語歌,完全成了香港和廣東等粵語地區“自娛自樂”的地域 文化。    2005年,粵語流行曲的深厚底蘊在一股“80年代”的懷舊浪潮中厚積薄發,許冠傑、徐 小鳳、達明一派、草蜢、太極等一批經典巨星複出開演唱會,讓紅館再次成為歡樂的海 洋。雖然唱片難賣,但演唱會卻一票難求,間接為粵語流行曲找到另一出路。當年,第 五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便以“向八十年代致敬”為主題,繼往開來,尋覓音樂新路 向,請來資深音樂人周啟生複出抒發經典情懷,讓失落多時的粵語流行曲重新成為關注 點。    老歌手的複出畢竟只是吃老本,而一班新血的冒起才是代表粵語流行曲復興的希望,唱 城市民謠的林一峰和AT17,唱高雅鋼琴流行曲的藍奕邦、王菀之,搖滾組合SOLER、R&B 的方大同、假音高手側田、草根歌後謝安琪、廣東來的張敬軒……這一組風格百花齊放 、實力不俗的唱作人,讓香港粵語流行曲注入一股清流,並在與臺灣、內地樂壇的新人 比拼中,佔據了個性的優勢。    而作為中堅力量的主流歌手,更深受觸動,在音樂上也銳意創新。老牌歌手李克勤“登 堂入室”玩起了HIFI,把香港情懷用管弦樂團與中樂團的“混音”來抒發;陳奕迅的影 響力已經獨步華語歌壇,他出色的唱功讓《富士山下》、《最佳損友》等新派粵語歌再 次成為內地人唱K的熱門;而古巨基則玩“遊戲”“動漫”“人生”等概念, 讓流行曲 變得沒有那麼膚淺。    值得一提的是,巨匠填詞人林夕、黃偉文在這2年中,拋棄情愛俗套,用歌詞譬喻點化人 生,《富士山下》、《落花流水》、《觀世音》、《前程錦繡》 等一系列非情歌或以情 歌喻世的傑出作品,讓粵語流行曲經歷“低齡之穀”後,再次走向人性深度的光明之路。 當然,在回歸十年之際,各方大舉慶祝的香港樂壇並未解決根深蒂固的市場佔有問題,如 何既鞏固本土市場,又擴大外地市場;如何迎接國語音樂強大的挑戰;如何保持香港本土 情懷又不固步自封?這將是香港樂壇每一分子和關心它的志士的使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98.169
文章代碼(AID): #16TNUbr3 (Anthony_Wong)
文章代碼(AID): #16TNUbr3 (Anthony_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