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達明中的詞人--林夕篇

看板Anthony_Wong (黃耀明)作者 (計畫趕不上變化)時間19年前 (2006/02/13 01:2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達明中的詞人之林夕萬歲萬萬歲 2001年6月6日9:58:20 八十年代,達明全盛的時候,林夕尚為Raidas的人,彼時他也尚未顛倒眾生。 那時候的Raidas曇花一現,八十年代末即解散,而達明一派卻將神話鑄就。當 年,同為香港電子樂隊的達明和Raidas,既是戰友亦是競爭者。就彼時兩支樂 隊的作品而言,林夕為Raidas寫的詞比起"進年二十面體"的一班人馬為達明寫 的詞,的確是遜一籌了。然而,誰又會料得到,如今,真正馳騁詞壇的,真正 一手遮天的,就是當年那位躲藏在Raidas背後的林夕?如今真正與黃耀明 "狼 狽為奸",真正為香港前衛音樂盡一份綿力的詞人,也還是那個林夕?!  林夕的好,路人皆知;林夕的濫,眾人也倦於再抱怨。十餘年間,他已填了2000 多首詞,要想盡述,必然又是一個浩大工程,於是,在此,我們只提他為達明 所填的。其實,錯過了達明一派八十年代的全盛期,林夕這位遍掃華語歌壇的 匠人,也只來得及在1996年達明一派重組的時候,給達明留下一筆了。達明一 派的重組,始終都更像是一件成全他人心願的事。先不論歌迷的期盼(尤其是 像我這樣只追上了他們解散時候的人), 就連促成達與明重組的唱片界資深人士,環球唱片的高層陳小寶先生亦說: "…樂隊一直在我身邊出現, 從太極到Beyond, 唯一的遺憾是沒有機會 與達明合作,所以這一次能夠把達明複合,不單是樂迷的喜訊,也使我一償 心願…?quot;其實我覺得,這也不單是陳小寶先生償了心願吧,還有我們偏 愛的林夕,何嘗不是了了一份遺憾?從《借借你的愛》開始就為黃耀明寫詞 ,到《愈夜愈美麗》,兩人合作的默契已經可意會不可言傳,然而他卻沒有 給達明寫過,沒有為達明中的黃耀明寫過。重組達明,林夕絕對是出力最多 的人之一,不僅是因為與黃耀明私交甚篤,也是因為這樣的重組盛事,怎可 少了樂壇的寶貝林夕?感激的話不知從何說起,達明特別鳴謝的名單中,林 夕赫赫在其中。  當初專輯取名為《萬歲萬歲萬萬歲》,達明重組,首先要告知世人的就是: 神話不可延續,甜美生活萬歲。於是,文案中達明的老友和親密戰友,統統 來共談自己心中的甜美生活:有邁克的"按兩次門鈴的郵差",何秀萍的" 第 二輪體驗",林奕華渴望的"淡"而非"甜"的愛情,甚至榮念曾("進念"劇團團 長)所謂的"甜美的體罰"……專輯之點題歌曲《甜美生活》 卻由林夕來執筆 ,道盡另一番甜美景象。《甜美生活》,本是義大利導演費裏尼於1960年執 導的作品,電影展示了信仰淪陷的城市之浮世繪,而林夕借來的名,今天依 然適用,豈不駭人?當初達明在推出這張重組唱片之前曾說?quot;是一張好 慘的唱片,氣氛上幾傷感。但無法解釋,因發生在我們身上和社會上的都是 這樣。"究竟,甜美生活會點樣?林夕話俾你知。  "聽歌劇,看出戲,有時,翻翻傳記,水晶燈下說天氣,愛情,這麼樣美不美 ?"甜美的成型,原來是在於模式,就像兩點之間要逾越, 就要用直尺比劃 出最直接簡短的路徑,遠兜近轉是不必了,甚至小小的另類嘗試也是白白耗 費精神。找出最佳的場合地點,修整好最佳的心情狀態,談情說愛亦是投資 呀,怎可不將心力最優組合利用?於是"趁戀愛還是美麗,去簽個盟誓… 再 等個時候誕下,最可愛童?quot;,一切都順理成章,千錘百煉過的經典路線 ,根本不用費心懷疑,放心踏步就是。林夕寫這首詞,既超然又入世,細心 給你描述了一個大眾甜美生活的圖景。 你不可拒絕,因為你身邊的人甚至你自己就在過著或嚮往著這樣的生活,然而 ,當旁人替你將一切通透描寫後擺在你面前時,自己卻也覺得譏諷。反省生活 是必然的,懷疑甜美也不可免,然而,更多的卻是警醒般的自省。尤其當林夕 譏俏而真實的寫到"叫大偉吧,大勇吧,大概沒壞吧?……叫大志吧, 大宇吧 ,亦夠大路吧?"時,真是忍不住莞爾,原來, 人們所追求的到真正鋪開來細 看時,竟是滑稽。而所謂的甜美,亦不過是躲在美麗字眼背後,信仰的淪陷。 費裏尼在40年前就告訴過我們,然而,如今卻在林夕的筆下借屍還魂。精彩的 主題,有林夕來精彩闡述,只是要在後來,才越發覺出這《甜美生活》的妙處。 《青春殘酷物語》,記得96年聽到時,曾跳起來說:"這絕對是林夕本年度的最 佳填詞,他很久沒有這樣終極精彩過了!"會終身難忘此歌, 聽到無語凝噎。 如果說,心傷是不可避免的情緒,那麼,Trip-Hop絕對是最佳合襯的外衣。 《青春殘酷物語》,踏著Trip-Hop的節奏,夾著劉以達撫面會生痛的吉他,不留 餘地的來。"離開你,再不用落腳地,似蝶舞,舞遍天地",風吹髮鬢亂, 不能 落腳,要在飛舞中歸去。悲到盡!如果說,過猶不及,悲情亦是不可太過的 , 那麼這《青春殘酷物語》自是不顧一切走上了終結路,"讓身軀比背影瀟灑" , 再何用人牽引?! 有青春人對世界好殘酷,世界對青春的人也都殘酷,也惟其青春生命,才敢於" 讓喘息比歎息鏗鏘"。然而,有青春當真好嗎?大島諸的同名電影已展示了欲望 解放後的年輕人卻遭遇挫折,而林夕一手攬過這名字, 將"殘酷"二字發揮到極 致:"這世界,太多懺悔羞怯,太少痛快宣洩,太快毀滅,這世界,即將愛到枯 竭,即將吻到苦澀,那麼狂熱。"理直氣壯的悲嚎,去到盡的心傷,即便林夕的 以犀利著稱,也難見如此的狠。寫了個通透,沒有隱諱的譬喻, 沒有委婉的遮 掩,冰刀般的插入腦際--太過了太過了,無處遁去,一旦碰上,終身牽系。 美 到日月妒忌,天地黯淡,卻也慘到野草洶湧,殘到猛火囂張。《青春殘酷物語》 不僅是那個年頭達明重組的最大亮點之一, 亦是林夕填詞生涯中某個不可再逾 越的分支。 達明重組,於我而言,最大的驚喜,絕對是劉以達的《晚節不保》。愛這首歌愛 到沉溺,沉溺到底。總是私心的但願旁人都逐漸將它遺忘,我卻輕柔而固執的引 領它一生常駐我心。那個年頭,驚豔于《青春殘酷物語》,而阿達唱得怪難聽的 《晚節不保》,不想後來卻那樣喜愛,成為整張專輯中我的最愛。"曲+吉他+低音 吉他+鍵琴+主唱=劉以達,詞=林夕"天衣無縫,絲絲暗扣, 林夕與阿達第一首也 是唯一一首合作的歌曲,竟是這樣!留下難以磨滅印象。林夕為劉以達度身定做 ,恐怕這也是阿達此生中最合適不過的歌了。黃耀明與林夕是契合的,然而,林 夕與劉以達,竟也是這般暗通款曲。"萬歲演唱會"上,劉以達自彈自唱起這歌, 結束時,燈光暗去之際,可隱約見到他眼中的淚光……他的半生,坎坷起伏,也 不過這短而簡的歌就可概括了。"信不信都好,我一切安好,明日難保, 無別人 傾慕",調侃的,哀而不傷的,誰說他不動人?我見過林夕寫的最悲的事,就是: "忘了告訴你,我的路途,看不到你蒼老。"如此程度,已無謂話悲傷。 倔強而內 斂,哀傷亦是細水長流,這樣的劉以達,難得他會說:"忘了愛上過,你的眉毛, 如此精心的雕塑。"匆忙不知時日過,偶爾停步一望,僅有的問候也不外是" 尋未 尋歡樂?行未行歪路?",quot;誰介意晚節會不保?笑一笑已蒼老"…… 專輯中,林夕還填下《萬人迷》的國、粵語版本。歌曲很是熱鬧的,無論是Brit- Pop的曲風,劉以達官立小學的駱亦莊代替劉以達而奏的全副吉他, 還是其MTV中 一卡車的人,都是對達明以往形象徹底的顛覆。 您能想像完全非劉以達編曲的達 明歌曲?《萬人迷》就是。重組的達明,在此可讓你看見它的壯大和結實: 梁基 爵、李端嫻、駱亦莊、劉以達官立小學的加入, 將達明一派從兩個人擴大成一支 真正的Band,這在《萬歲演唱會》及兩個版本的《萬人迷》 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這是達明故施的伎倆,亦是淡化其重組意義的"陰謀"。 《萬人迷》在整張專輯中都算是粗糙的,不復達明以往一貫的精細,當初聽的時候 ,很是不慣,甚至是失落的,後來隔得久了, 也就將它帖進了達明的整個生命。 林夕的填詞很是俏皮,拿起狗仔隊作為原型來調侃,文字隨意泄開, 亦懶雕琢, 當真是與達明二人狼狽為奸,玩得起勁。粵語版的最後一句很精彩,"翻天覆地萬 人迷。從沒有半次給我,一點空位。"有人說這很像阿達的抱怨,其實重組的達明 二人,頭髮染至銀灰,重婚般的並肩坐下,哪里還有當初那許多計較? 轉眼各返 征途,他們自身僅有的一點感慨及心傷, 怕也碾碎成匆忙的備戰與即席的回顧了 吧?反倒是旁人看著,心酸難捱。國語版的《萬人迷》,放在了專輯末尾處, 黃 耀明的國語,發了多年,照樣唐突,極像是惡作劇,尤其是"人"字的發音, 多年 來毫無一點進步的搞笑。從來沒想過,有一日達明也會唱著這樣的歌, 輕鬆的, 粗糙的。然而每次聽到時都還來不及失望,就無限憐愛的數落起他們頑皮來。愛達 明不要愛得太深,然而,如此的全盤寵信,也不是不歡喜的。 林夕,這位支撐起華語歌壇半匹江山的作詞天皇,現今已可絕對的估計出,多年後 他必定是這個年代最傳奇的人物之一。達明重組,《萬歲萬歲萬萬歲》專輯,林夕 只填下了五首,這樣的數量,放在他的作品中,實在是太微小了;就算與他給黃耀 明填的歌相比,這也太少太少,然而,單薄的數量,卻搶走那樣豐厚的感動。十年 前,1986年,Raidas攜著林夕填的《吸煙的女人》走向世人;十年後,1996年,已 然成匠的林夕終於可以也為達明填下驚心動魄的文字。多年後,也許我們會忘了當 年紅到極處的那位教父級詞人叫什麼名字?然而卻填不平他曾經在我們心上刺下的 一個個通透的窟窿。誰都愛,愛得日月黯淡,在那些達明回來的日子,鋪開這條熱 鬧路途的有達與明,然而,還有這位日後飛黃騰達的林夕,默默而精彩的,協助達 明鑄下那一份份感動終生的回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84.196.67
文章代碼(AID): #13xsv2WW (Anthony_Wong)
文章代碼(AID): #13xsv2WW (Anthony_Wong)